-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汩罗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岳阳县一中 汨罗市一中2019年下学期10月高一联考 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30×2分=60分) 1.据考古出土的甲骨文资料反映,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这表明商王朝 A. 神权高于王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王权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 王权以神权为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商王朝政治事务通过占卜决策,带有神权色彩,体现了神权和王权结合,故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神权和王权结合,没有体现神权高于王权,A错误;C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排除;材料只体现神权和王权结合,未体现二者内在关系,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联系所学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解答。 2.记好笔记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下图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王位世袭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战”、“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和所学知识可知符合王位世袭制的特点,C项正确。禅让制注重继承人的品德和能力,与材料不符,排除 A。分封制是指保证周王室强大的前提下,将亲族、功臣、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强调才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本题的题眼是“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战”、“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王位世袭制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3.杜甫诗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齐鲁”之称源于西周分封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召公之子受封于鲁 B. 鲁国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 C. 鲁国是因功臣受封 D. 鲁国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公之子受封于鲁国,故A项错误;鲁国诸侯要定期对周天子朝贡,故B项正确;齐国是因功臣受封,故C项错误;宋国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故D项错误。 4.“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常回家看看》1999年春晚唱响后,迅速红遍中华大地,并推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添了“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子女长年忽视父母违法。影响我们这种行为观念的古代政治制度完善于 A. 夏 B. 商 C. 西周 D. 秦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可以判断是体现重视血缘和亲情的宗法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完善于西周,故C正确;夏商时期宗法制还没有完善,排除AB;秦朝晚于西周,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结合所学宗法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5.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大夫的是虎、豹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这与哪一制度紧密相关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礼乐制 D. 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述,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大夫的是虎、豹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的等级秩序的制度,故C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世袭制,排除B;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后推行的,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 6.古代罗马人、希腊人也同中国一样注重孝道,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他们的孝道观念便逐渐淡漠,而古代中国的孝道文化却日益发展,成为民族性格和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孝道文化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古代中国 A. 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 B. 宗法观念的影响深远 C. 民本思想的趋时更新 D.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孝道文化是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它与血缘宗法观念紧密联系,孝是宗法制度的必然产物。中国的宗法观念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仍对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有一定影响,宗法制延续下来的孝道观念植根于中国人民心中,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低下;C选项错误,民本思想与孝道文化没有直接联系;D选项错误,孝道文化在先秦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时就已经存在,两者没有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7.传说古代帝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避讳嬴政的名,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把“正”字的音读作“zhēng”了。一月名称的变化体现了 A. 皇帝独尊 B. 皇位世袭 C. 君权神授 D. 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始皇嬴政将“政月”改为“正月”以避讳其名,这实质反映了皇帝独尊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皇位世袭、君权神授,排除BC;中央集权侧重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由于避讳嬴政的名,就把政月改为正月”,结合所学皇帝制度的内容分析解答。 8.有学者指出,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就经常不自觉地越位,他精于怎样获得权力,但是不懂得放弃权力。为防止出现这种不自觉地越位现象,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 B. 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C. 明升暗降丞相的地位 D. 重用侍从建立“中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防止丞相“不自觉地越位”,即丞相越权,设置了御史大夫来监察百官,故B项正确;汉代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故A 项错误;明升暗降丞相地位并不是秦始皇的措施,故C项错误;汉武帝重用侍从建立“中朝”,故D项错误。 9.秦以后,出现“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消亡 B.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君主专制加强 D. 皇帝制度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意为只给予诸侯富足的生活,而他们不得参与政治,这表明将权力从诸侯那里集中到皇帝手中,诸侯的权力被削弱,与此对应,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B项正确。分封制的消亡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中央集权与地方的斗争,与君主专制的加强和皇帝制度的出现无关,故CD两项错误。 10.中国多个省份曾进行了“省直管县试点”。现在县制最早应追溯到古代的郡县制。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最早是秦朝统一全国后开始实行的 ②郡的长官称都守或监狱使 ③郡县制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④是一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A. 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最早开始实施于春秋战国时期,所以①错误;郡的最高长官为郡守,所以②错误;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是不能世袭的,故③正确;郡县制由于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免,所以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④正确;所以答案选D。 11.“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 皇帝制度 B. 官僚制度 C. 郡县制度 D. 三公九卿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制度沿革的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纷争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在有的地区设置郡或者县的尝试,后来发展到秦国商鞅变法时完全实行县制,这种尝试和模仿后来在秦朝统一全国后,则将郡县制通行全国,故C项正确;ABD项在之前并未出现过,排除。 【点睛】“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制度沿革的角度”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12.如下图所示,这一王朝曾 A. 实行分封制 B. 实行郡县、封国并存制 C. 中央与地方政府互不干涉 D. 一直处于分裂割据之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北海郡”“胶东国”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西汉时期的郡国并行制,故B正确;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C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初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西汉并非一直处于分裂割据之中,排除D。 1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谓秦之所忧者在孤立,而汉之所忧者在诸侯。”为了解决“汉之所忧”,汉武帝采取的做法是 A. 频繁更换丞相 B. 任用亲信和近臣 C. 建立刺史制度 D. 分割诸侯的力量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的“汉之所忧者在诸侯”是指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地方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针对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做法是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分割诸侯的力量。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问题在地方,AB项措施没有作用,排除;刺史制度对地方官加强监察,但并不是针对地方诸侯采取的措施,排除D项。 点睛: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汉初建立诸侯王国,本来目的是拱卫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但后来的发展却适得其反。诸侯王依恃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与中央对抗,并进而觊觎皇帝的位置,以致造成对中央的严重威胁。汉武帝在位期间,采纳主父偃的献策,制定“推恩令”,在政治体制上实行强干弱枝,不断加强中央统治,削弱地方力量,对于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14.中国古代的一个王朝推行“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国策,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派文臣任知州”“设置通判”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个王朝是 A. 汉朝 B. 明朝 C. 唐朝 D. 北宋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推行“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国策,实行“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设置通判”的朝代是北宋,故D项正确;汉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故A项排除;明朝不符合“设置通判”,故B项排除;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故C项排除。 15.下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 中书省 B. 宣政院 C. 枢密院 D. 行中书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及大都”即可判断出是元朝的行省制,其中中书省直辖的地区叫腹里,包括现在的河北、山西和河南、山东以及内蒙的一部分,A选项符合题意;宣政院主要是管辖西藏地区,B选项排除;枢密院掌管的是军事,C选项排除;行中书省管辖的是除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西藏地区外的地方行政制度,D选项排除。 16.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这三次短暂的反叛或举兵,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而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 使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 B. 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C. 容易引发皇族内部纷争 D. 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元朝只发生三次叛乱,说明大多数情况下,地方都比较安定,故D正确;题干中“终元一代,行省发生三次叛乱”,次数少,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很严密,故A 错误;材料中的三次叛乱,都是“皇位空虚之际”,即叛乱与争夺皇位有关,而非割据,故B错误;题干中“皇位空虚”导致叛乱,而非行省引发皇族内部纷争,故C错误。 17.西汉时期,薛泽、庄青翟、赵周三位丞相在位之时,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本应有所作为,但《汉书》只记录了他们的谨小慎微,认为不过是凑数的丞相。这表明 A. 中朝决断国事 B. 外朝负责执行 C. 君主集权加强 D. 宰相能力平庸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本应有所作为,但《汉书》只记录了他们的谨小慎微”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君主集权加强,丞相权力被削弱,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外朝制度,故AB错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宰相能力平庸,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汉武帝时期君主集权加强的史实,学生应该结合材料信息从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8.古代皇帝集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组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属于 A. 前者 B. 两者兼有 C. 后者 D. 两者皆无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起用身边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拔一批低级官吏为郎,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决策机构“中朝”,对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为“外朝”的权力进行削弱,所以,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属于前者,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9.以下是古代某个朝代诏令的颁布过程:“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各拟意见,再由中书省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这个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北宋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军国大事先由中书省拟出意见,由丞相审核后送皇帝画敕,然后经门下省复审,这一决策过程符合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程序,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各拟意见”,结合所学,秦朝中央没有中书省这一机构,排除A项;依据所学,汉承秦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汉朝没有中书省这一决策机构,排除B项;依据所学,北宋实行二府三司制,这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项错误。 20.《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A. 军政 B. 民政 C. 行政 D. 财政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伯镇压宋江起义军”说明宋代规定,军政归枢密院掌管,行政 归宰相掌管,财政归三司掌管。因此A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21.宋朝建立后采取改革措施,让三司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务,自成独立的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宋朝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 A. 转移宰相的权力 B. 提高三司的地位 C. 加强君主的权力 D. 消除地方的割据 【答案】C 【解析】 【详解】“三司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务,自成独立的体系”削弱了宰相的权力,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朝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分割宰相权力,加强君主专制,故选C项;宋朝改革的目的是分封宰相权力,最终加强君主专制,而非转移宰相权力和提高三司地位,排除AB项;宋朝改革的是中央官制,与消除地方割据无关,排除D项。 22.史载:“六部以及总掌军政刑狱地方衙门都是它的下属机构,所有给皇帝的奏报,都要先报告给它,一切以皇帝名义发出的诏令、谕旨也都经由它再下发。”材料中的“它”应是 A. 唐代的尚书省 B. 宋代的枢密院 C. 元代的中书省 D. 明代的内阁 【答案】C 【解析】 【详解】元代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宰相权势很大,地方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掌管所辖地区内的军政事务。故答案为C项。唐代尚书省负责执行,排除A项;宋代的枢密院掌管军事,排除B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关或决策机构,排除D项。 【点睛】元朝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中书省地位较前代尤为重要,中书令通常由皇太子担任。元朝的中书省除为决策机构外,还负责直接管辖首都大都附近的腹里地区。在腹里地区以外,在全国各地设置有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为中书省派出机构,掌管所辖地区内的军政事务。 23.汉代士人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担任郡县佐吏以获得基层吏务经验后才能得到察举。举至中央时,还要接受考试检验后授官。熟悉朝廷行政过程后,要再经过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由此可见,汉代察举制 A. 打破了官员世袭传统 B. 注重官员从政经历 C. 注重人才品德与能力 D. 选才程序平等公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政经历,与材料中“担任郡县佐吏以获得基层吏务经验后才能得到察举”相符,故选B项;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打破了官员世袭,与材料中“汉代察举制”不符,排除A项;C项符合察举制,但与材料中“担任郡县佐吏以获得基层吏务经验后才能得到察举”不符,排除C项;D项材料中平等公正体现不明显,排除D项。 24.下表为唐代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名称 士族子弟 寒素子弟 小姓子弟 比例 71% 16% 13% A.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B. 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 C.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D.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反映的“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 在进士中也占据一定比例来看,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到了多个阶层,但很不完善,因为“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比例很小。故答案为C项。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与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不同,排除A项;科举制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排除B项;科举制打破特权垄断,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25.中国古代某皇帝宣布废除中书省,原属中书省的六部归皇帝直接管理。据此判断该皇帝是 A. 唐太宗 B. 宋太祖 C. 明太祖 D. 清太祖 【答案】C 【解析】 【详解】联系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制度,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所以C正确;唐太宗、宋太祖没有直接管理六部,排除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26.康熙十六年设立的南书房逐步形成为权力中心,“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康熙十三年颁布谕旨:“著将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官员,每日轮四员,入直(值)南书房。”从而将初期只有两名入值大臣的南书房改为一次选四名入值。这一做法有利于 A. 防止南书房入值大臣擅权 B. 协调满汉贵族之间的关系 C. 利用不同机构分权制衡 D. 扩大南书房参与决策的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从而将初期只有两名入值大臣的南书房改为一次选四名入值”可知,南书房入值人数的增加,反映了康熙通过增加人数来分割权力,目的是避免权力过于集中,防止大臣擅权,以加强皇权,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满汉矛盾,故B 错误;材料是南书房入值人数的变化,不是利用不同机构以分权制衡,故C错误;南书房实际上是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材料未体现扩大南书房参与决策的权力,故D错误。 【点睛】材料“只有两名入值大臣的南书房改为一次选四名入值”可知,南书房入值人数增加,目的是避免权力过于集中,防止大臣擅权,加强皇权。 27.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A. 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 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 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D. 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反映了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严禁外人进入,这说明了军机处决策的保密性极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军机大臣的地位高低,而且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故A项错误。BD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 2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之处是 A. 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B. 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C. 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D. 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答案】A 【解析】 内阁和军机处都是皇帝的助理机构,都参与决策,没有决策权,故A正确;朝廷事务和地方事务均有六部负责管理,故B错误;D属于兵部管理。 29.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专制皇权 B. 中央集权 C. 监察权力 D. 对农民的控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制度军事为了加强皇权,反映的趋势是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答案为A。本题反映皇权强化,没有涉及地方问题,故不是加强中央集权,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监察机构,自然不是监察权力的强化,C错误。材料不是针对农民,D错误。 30.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A. 叙说清朝的民族政策 B. 论中央集权的加强 C. 试析封建专制的强化 D. 论丞相制度的废除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结合所学可知,康雍乾是清朝皇帝,清朝时期,通过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来加强君主专制,故论文的题目可能是试析封建专制的强化,故选C;《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与民族政策无关,排除A;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B不符合《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排除;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不符合《康雍乾三朝实录》,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联系所学清朝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的知识分析解答。 第Ⅱ卷 非选择题(40分) 31.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代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划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元代行省的职权,在元世祖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废除元旧制——行省制,代之以布政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使司,三司分别行使原行中书省的行政、军政和司法之权,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地方管理制度的特点,概括明代对地方管理方式上有何变化,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1)观点:秦汉时期中国才有了正式的统一政府。说明:①中央方面,实行皇帝制度,皇帝拥有绝对权威;②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员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③地方实行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垂直管理。 (2)特点:行省官员总揽地方大权并不断扩大,又处处受中央节制。不同:废除行省制度,设立三司分管地方事务。作用:分散地方统治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但三司互不统属,会降低地方的行政效率。 【解析】 【详解】(1)观点:根据“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得出秦汉时期中国才有了正式的统一政府。说明:可从中央实行皇帝制度和确立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垂直管理等角度分析回答。 (2)特点:根据“元代行省的职权,在元世祖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得出行省官员总揽地方大权并不断扩大,根据“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得出又处处受中央节制。变化:根据“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废除元旧制——行省制,代之以布政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使司”得出废除行省制度,设立三司分管地方事务。作用:根据“三司分别行使原行中书省的行政、军政和司法之权”得出分散地方统治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根据“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得出三司互不统属,会降低地方的行政效率。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士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己类稿》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 ——摘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指出上述三则材料所体现的选官制度名称及各自选官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推行的积极意义。 【答案】(1)名称:世官制(世卿世禄)、察举制、科举制。主要依据:血缘、德才、考试成绩。 (2)积极意义: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限制了徇私舞弊,相对公平公正;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形成社会重学风气。 【解析】 (1)制度和依据:根据“大夫以上皆士族,不在选举也”可知是世官制,选官依据是血缘关系,根据“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可知是察举制,选官的依据是德才,根据“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可知是科举制,选官依据是考试成绩。 (2)意义:根据“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得出: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限制了徇私舞弊,相对公平公正;联系所学可知,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形成社会重学风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