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 ‎1.秦统一岭南后,设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桂林郡辖区大部分在今广西境内。关于它的郡治地址,由于缺乏直接证据,自清代道光六年起,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在今桂平市,有的说在旧贵县,有的说在今凌云、凤山、巴马交界一带,有的说在今象州县罗秀镇军田村。近年又有学者认为在今象州县象山东南3里的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对此,最新的人民版、人教版教材,不再在《秦朝形势图》中标出“桂林郡”字样,或不再明确写出郡治地址。这说明 A. 研究历史应该遵行尊重前人的认识,即是对历史尊重的原则 B. 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 基本史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待逐步弄清 D. 如何证明史实,其实不是史学家的事,而是考古学家的任务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由于缺乏直接证据,对桂林郡治地址的研究一直争论不休,对此,教材中也不再标出“桂林郡”字样,或不再明确写出郡治地址,这说明基本史实有待逐步弄清,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如果只尊重古人的认识,那么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历史研究了;B选项错误,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错误,证明史实既需要考古学家的考古挖掘,也离不开史学家的史学研究。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有学者指出,从唐朝到宋朝,控制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由隋唐之初的世家大族,到北宋时期的科举文官,再到南宋时期的地方士人精英,这种转变历程不可谓不深刻。这反映出唐宋时期 A. 世家大族丧失科举选官资格 B. 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C. 科举创新影响社会力量变迁 D.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造成唐宋之际这种显著社会转型的核心因素,是科举制度在宋代的深入推广,故C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 ‎3.唐开元以后原本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到政事堂裁决,甚至出现了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牒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这反映了 A. 三省六部制度已遭破坏 B. 中枢权力运行机制发生变化 C. 唐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 唐玄宗重视三省的分权制衡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到政事堂裁决”体现了权力的转移,权力的转移说明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故答案为B项。A项,政事堂的出现是唐代三省六部制发展演变的结果,排除;C项,政事堂共同议事,使皇权成为中央决策的一部分,受到相权的约束牵制,排除;D项,材料中不能反映三省的分权制衡,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4.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科技发展到宋朝,呈现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已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水平。为论证该观点,你选择的论据应该是 ‎①‎ 用薄铁叶剪裁,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 ‎②‎ 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③‎ ‎(1)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所制火箭、火球、火蒺藜。‎ ‎(2)有火箭,施火药于箭首,弓弩通用之,其傅药轻重以弓力为准。‎ ‎④‎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①项中描述的是创制于北宋时期用于指示方位和辨别方向的指南鱼,符合题意;③项描述的是北宋时期火药武器的发展,符合题意;④项描述的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符合题意。因此B选项正确。②项描述的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5.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 董仲舒 B. 朱熹 C. 李贽 D 黄宗羲 ‎【答案】B ‎【解析】‎ ‎【详解】理学集大成的思想家朱熹,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强调“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本题中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朱熹,B正确;A项是汉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李贽的思想核心是反对孔子思想权威,C错误;黄宗羲主张批判君主专制,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材料“终身守节”可知与理学有关。‎ ‎6.《宋代文化特征》认为:“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据此可知,这种文学形式 A. 采用楚国方言,表现手法夸张 B. 讲究自我节制,强调责任感 C. 句式工整对仗,讲究平仄押韵 D. 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中“宋代”、“娱乐艺术”、“弥补了诗的不足”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词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更能表达个人情感,又因词是由诗发展而来并被认为是诗的降一格的文学式样,故称“诗余”,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是楚辞的特征,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文学形式具有娱乐艺术性,较少拘谨,并非讲究自我节制,强调责任感;C选项是唐诗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7.光绪十八年(1892年),山西乡绅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中记载,“每见近世,父母在堂,兄弟尚觉和翁,逾父母没而心遂变矣。或兄憎其弟,或弟恶其兄厖每欲荡析离居。由是将家产判为数段,兄弟东西,各操其业,甚至有父母在堂,即分家离居者”。这表明当时 A. 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B. 传统家庭结构受到冲击 C. 社会贫困化程度日益加深 D. 儒家思想失去了主流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每见近世,父母在堂,兄弟尚觉和翁,逾父母没而心遂变矣。……由是将家产判为数段,兄弟东西,各操其业,甚至有父母在堂,即分家离居者”可以得出近代以来父母兄弟分离现象较为普遍,说明传统家庭结构受到冲击,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问题,故A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家庭结构的变化,没有体现农村是否贫困,故C不正确;光绪年间儒家思想依然是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故D不正确。‎ ‎8.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 A. 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B. 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变革 C. 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 D. 经济发展改变社会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贾而好儒”“亦贾亦儒”说明士商价值取向趋同,为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故选D;中国古代重农抑商,商人社会地位低下,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变革,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排除C。‎ ‎9.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新思潮的著名领袖人物。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作为行动指南;柏拉图主张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王”来担任;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三位思想家 A. 促使人们既为自己也为社会去思考行动准则 B. 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主观主义 C. 试图通过研究物质世界来探索新的真理体系 D. 旨在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外在的绝对权威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苏格拉底强调“认识你自己”,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柏拉图主张“哲学王”,由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管理国家。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主张放弃现实的幸福,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他们都促使人们既为自己也为社会去思考行动准则,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智者学派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的特征,与这三位思想家的不符;C选项错误,三位思想家研究的是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不是物质世界;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三者强调理性和否认外在绝对权威的思想主张。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0.与其他官职以抽签方式产生不同,雅典城邦掌握兵权的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可以连选连任,并不给薪体。伯利克里就是连续担任了15年首席将军。这种现象表明当时的雅典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平民缺乏政治权利 C. 民主政治深人人心 D. 注重完善统治手段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材料信息无法表明贵族垄断国家政权,A项错误;B项缺乏政治权利的表述绝对化,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无法表明民主政治深入人心,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十将军委员会负责统帅军队,维护城邦安全,责任重大,对担任者素质要求较高,故雅典城邦掌握兵权的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可以连选连任,伯利克里就是连续担任了15年首席将军,这种政策表明雅典注重完善统治手段,D项正确。故选D。‎ ‎11.古罗马3世纪法学家莫德斯丁给婚姻下的定义是:“婚姻是男女间的结合,是神法和人法的结合。”而《民法大全》则规定“如果没有当事人的同意,婚姻不能成立”,“任何人既不能被强迫缔结婚姻,也不能被强迫重新恢复一个业已离异的婚姻。”这表明《民法大全》‎ A. 提倡婚姻中男女地位平等 B. 维护罗马贵族的婚姻自由 C. 婚姻中人文主义色彩增强 D. 恪守早期法学家的婚姻定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婚姻是男女间的结合,是神法和人法的结合”、“如果没有当事人的同意,婚姻不能成立”、“任何人既不能被强迫缔结婚姻,也不能被强迫重新恢复一个业已离异的婚姻”可以看出在罗马婚姻中强调人的作用,这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故C项正确。A项中的平等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罗马贵族的婚姻自由,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排除。‎ ‎12.有学者在论述罗马法时指出,原始制度注重对法律过程的考究,法律后果并不是产生于单纯的协议或者简单的意思表示,如果要创设或者转让某一权利,必须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者使用特定的话语。这说明罗马法 A. 法律关系主体狭隘 B. 形式重于实质内容 C. 法律客体范围窄小 D. 注重维护公平公正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罗马法。根据材料信息“法律过程的考究”以及“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可以判定罗马法比较注重法律实施的“形式”,即“形式重于实质内容”,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律实施的主体关系和客体范围问题,故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维护公平公正,排除D项。‎ ‎13.16世纪,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40度严寒中死伤过半,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托运的货物,而其中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半个世纪后,荷兰使团到达北京,遇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的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折射出其 A. 商业立国的理念 B. 殖民扩张的野心 C. 资本输出的要求 D. 世界工厂的自信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荷兰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荷兰人对经商的诚信的执着、变通,体现荷兰人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牺牲商业利益;两者体现荷兰人商业立国的理念,A项正确。题干强调荷兰人商业立国的理念,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B。资本输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而非荷兰,排除D。‎ ‎【点睛】荷兰殖民扩张:‎ ‎⑴对外贸易发达。17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⑵组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在亚洲---摩鹿加群岛、爪哇、台湾,美洲--建“新荷兰”(即新尼德兰)‎ ‎14.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说:“没有比在法律的借口下和装出公正的姿态时所做出的事情更加残酷的暴政的了。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不幸的人们正是在他们得救的跳板上被溺死的。”在此,孟德斯鸠认为( )‎ A. 法律有阶级性 B. 法律地位至上 C. 法律并非万能 D. 司法必须公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没有比在法律的借口下和装出公正的姿态时所做出的事情更加残酷的暴政的了”是解题的关键语句。由此语句可得出正确的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B项内容与题干要求不相悖,C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准确,所以答案选择D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15.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这种“新的思想”是 A. 三权分立 B. 君主立宪 C. 人民主权 D. 君主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主权体现的是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根据材料“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可知体现的是主权在民,C选项符合题意。三权分立强调的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君主立宪强调的是对君主权力的限制,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法国大革命的目标是封建专制制度和君主制,D选项排除。‎ ‎16.1783年国王拿出自己的大量财力支持小皮特,结果皮特的竞选对手福克斯惨败。对乔治三世而言,任命小皮特为首相是一个胜利,因为这证明他可以透过自己对公众舆论与民意的诠释来选择首相,无须依从下院的多数派来选定首相人选。以上材料表明了 A. 内阁仍然直接隶属于君主 B. 公众舆论代表最高权力 C. 国王对首相人选的确定仍有影响 D. 英国君主立宪制名存实亡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时的内阁不是直接隶属于君主的,它是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的,A错误;材料看不出公众舆论代表最高权力,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国王干预议会的选举,说明国王对首相人选的确定仍然有影响,C正确;1783年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早已经确立而且不断的发展,材料不能说明它名存实亡,D错误。‎ ‎17.“1870年以后,在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中,……如果得不到贷款,工厂的扩大或现代化往往就无法实现。这时,银行通过提供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这说明 A. 金融家经济地位发生变化 B. 垄断资本获得发展 C 工业资本代替了金融资本 D. 资本主义性质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如果得不到贷款,工厂的扩大或现代化往往就无法实现”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发生新变化,出现了金融资本主义,金融对工业发展作用重要,金融家的经济地位发生变化,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垄断资本,包括工业资本、金融资本等,但材料侧重说明的是金融资本的发展;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工业资本已经离不开金融资本,不是工业资本代替了金融资本;D选项错误,金融资本的发展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性质,这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又一局部调整,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变。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8.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说明这一时期英国 时间 被修正总数 年平均数 ‎1867~1869年 ‎17项 ‎5.7项 ‎1880~1885年 ‎11项 ‎1.8项 ‎1896~1900年 ‎1项 ‎0.2项 A. 政府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 B. 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 C. 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 D. 统治阶级政策完全一致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图表可知,19世纪后半叶以来,英国政府(内阁)提出的议案在议会表决时,被修正的次数越来越少,即内阁的议案越来越能够无障碍地通过,说明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英国上院的信息,故B项错误;英国内阁从议会产生,向议会负责,并不采用分权制衡原则,故C项错误;英国统治阶级内部存在不同的阶层,代表不同的阶层利益,统治阶级政策不可能完全一致,故D项错误。‎ ‎19.‎ 普法战争结束后不久,法国社会认为,是德国的教师打败或帮助打败了法国军队,因此,教育改革……被视为是一种“爱国主义责任”。1875年,为应对法德两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英国皇家科技发展与教学委员会主张在大学中设立科学博士学位。英法两国的教育改革本质上说明了 A. 教育改革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条件 B. 教育改革促成世界市场的完善 C. 英法在两次工业革命中都成果卓著 D. 国家间竞争压力要求科技进步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为应对法德两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英国皇家科技发展与教学委员会主张在大学中设立科学博士学位”可知体现的是国家间竞争压力要求科技进步,D选项符合题意。教育改革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条件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国家间竞争压力要求科技进步,A选项排除。教育改革与世界市场的完善无关,B选项排除。美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国家,C选项排除。‎ ‎20.吴国盛《科学的历程》载:“当时(1922年)有不少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威胁说,如果让相对论得奖,他们就要退回已获的奖章,结果评选委员会让爱因斯坦作为光电效应理论的建立者而得奖,相对论始终没有获奖。”导致此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它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B. “钟慢尺缩”现象违背事实 C. 它超越了多数人的认知范围 D. 时间和空间始终独立和静止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并不是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而是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故A不符合题意;相对论“钟慢尺缩”现象并不违背科学事实,故B不符合题意;相对论的理论超越了多数人的认知范围,故相对论始终没有获诺贝尔奖,故C符合题意;“时间和空间始终独立和静止”不符合相对论内容,故D不符合题意。‎ ‎21.如图反映的是1838—1856年间,英国纺织业当中女工和男工的比例情况。其说明了 A. 纺织业对女性工人的需求量更大 B. 机器生产对工人的体力和技能要求低 C. 女性在经济上独立性普遍增强 D. 工业化使广大男性社会地位大大降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后13岁以上女职工占很大比例,说明机器生产对体力和技能要求较低,故选B项;A项属于对材料的表面解释,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看不出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和男性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C、D两项。‎ ‎22.列宁曾说:“巴黎公社最终结束了这一资产阶级改革的发展过程,只是由于无产阶级的英勇,共和制这种最明显地表现出阶级关系的国家组织形式才得以巩固起来。”这表明 A. 工人斗争推动了法国共和制度的建立 B. 法国共和观念孕育于无产阶级革命中 C. 巴黎公社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 1875年宪法使法国共和制度建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中“由于无产阶级的英勇,共和制这种最明显地表现出阶级关系的国家组织形式才得以巩固起来”,可知A正确;BCD材料没体现。‎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 ‎23.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中国近代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 C.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 D. 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大生纱厂产生的原因是近代洋纱取代了土纱,形成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家庭手工业对洋纱需求量导致纱厂产生,可见近代手工业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选项A正确;选项B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选项C排除;选项D与材料所述内容不一致,从材料来看,洋纱大量涌入促进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排除。‎ ‎24.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太天国活动失败原因时说:“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会阶层的支援,这不在于太平天国的封闭性,而是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这说明 A. 中国社会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B. 中国革命缺乏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纲领 C. 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D. 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说,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缺乏更多的社会阶层,没有形成声援太平天国的力量。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尚未诞生新的强大的阶级力量。这根源于中国社会尚未形成新的经济结构,已经是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材料谈的不是小农意识,排除A;是指由工人阶级在进行革命和建设中同农民结成的革命联合,同时也不符合社会实际,排除C;B项属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因素,但与材料不符,排除。所以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详解】‎ ‎25.《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A.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 C.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 ‎【答案】B ‎【解析】‎ ‎【详解】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在19世纪60年代,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军进攻上海,引起上海许多市民的恐慌,纷纷躲到租界内“避难”(寻求外国的庇护),造成租界人口迅速增加和房租的上涨。到了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上海社会秩序恢复了“稳定”,原来在租界“避难”的人纷纷离开,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选B符合;材料没有反映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排除C;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是在1870年,D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排除。‎ ‎26.观察下表,从年代Ⅰ到年代Ⅱ表格数据变化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中国进口商品数量(单位:万两)‎ 中国外贸赤字(单位:亿元)‎ 中国新设工厂数(单位:家)‎ 英国 德国 年代Ⅰ ‎9609‎ ‎2800‎ ‎166‎ ‎79‎ 年代Ⅱ ‎4900‎ ‎0‎ ‎0.15‎ ‎132‎ A. 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 B.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C.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出现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从年代Ⅰ到年代Ⅱ英国对华出口下降,德国对华出口降为零,中国外贸赤字降低,新设工厂数量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914-1918年德国发动一战,战争期间被协约国封锁,对华出口锐减,直至战败,巨额战争赔款使其经济崩溃,无力继续对华出口,英国受战争影响也减少了对华出口,以此为契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迎来了“短暂春天”,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洋务运动开展于19世纪60—90年代,与材料体现的“一战”时期不符;B选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体现的“一战”时期不符;D选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与材料体现的“一战”时期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7.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A. 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 B. 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C. 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 D. 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选项B正确;选项A、C在甲午战争前就已经出现,排除; D项表述具有片面性,不能够概括“救亡”的内涵,“救亡”实际上包括政治领域的改革和革命。‎ ‎28.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官僚士绅普遍沉浸在“同光中兴”的虚假兴盛之中,称日本为“蕞尔三岛”。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朝士绅阶层逐渐抛却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力主“远效越吴,近师普法”。据此可得出 A. 社会心态变化取决于清朝士绅阶层心态变化 B. 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的意识彻底觉醒 C. 甲午中日战争使部分中国人对国情有了新认识 D. 甲午中日战争推动清政府实行彻底的变法改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材料中从“沉浸在‘同光中兴’的虚假兴盛”到“抛却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力主‘远效越吴,近师普法”’,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使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向西方学习,故C项正确;A项的“取决于”和B、D项的“彻底”表述绝对,故排除。‎ ‎29.《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A. 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 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C. 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D. 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庚子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可知这指的是庚子年过了,还没有改变旧习俗,而这个旧习俗就应该是与女士的缠足有关,这从“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可看出来,故选A而排除C;题干没有提到社会启蒙,而是在说一种习俗改变的过程艰难,故排除B;D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 ‎30.1901年,清政府下诏实施新政,光绪帝发布上谕指出:“大小臣工,清夜自思,即无拳匪之变,我中国能自强耶?夫无事且难支持,今又构此奇变,益贫益弱,不待智者而知。”这表明清政府 A. 对民主革命浪潮深为担忧 B. 对世界近代化潮流作出主动回应 C. 对空前的政治危机作出被动应对 D. 对积贫积弱局面进行了理性的反思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此时清政府下诏实行新政,是对当前政治危机的被动应对,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民主革命浪潮的内容;依据材料“夫无事且难支持,今又构此奇变”可知,这是对当前危机的被动应急措施,不是对世界近代化潮流作出主动回应,也不是理性反思的结果,B、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1.在辛亥革命潮流冲击下,人们纷纷剪掉辫子。1919年,末代皇帝溥仪也剪掉了大清国的象征--辫子。但是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地处中国偏远地区的农村,还有不少人留着辫子。这说明近代中国 A. 辛亥革命影响非常有限 B. 交通不便导致信息不畅 C. 封建保守势力十分雄厚 D. 社会习俗变迁很不平衡 ‎【答案】D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当大多数人已经剪掉辫子的同时,偏远的农村还有不少人保留辫子,说明中国社会习俗变迁很不平衡,故D正确;辛亥革命影响十分有限的说法错误,排除A;交通不变导致信息不畅,不是材料叙述的主旨,排除B;封建保守势力雄厚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 ‎32.“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这首诗歌 A. 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 B. 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 C. 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 D. 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小东西……哭哭啼啼……欢欢喜喜……笑嘻嘻”这些对人丰富情感的描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写作风格,A选项正确。现实主义的笔调往往冷静客观,与该段文字所展现的风格不符,B 选项错误。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C选项排除。印象主义强调的是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D选项排除。‎ 二、材料题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鼎四年(前115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秦汉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纸币——交子。明初,白银普遍流通,一两白银值铜钱1000文。明清时晋商在全国开设了许多票号经营汇兑、借贷等业务。‎ ‎(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演变趋势?简要说明哪些社会需求推动了货币的发展变化?‎ 材料二 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式银行机构是由外国人建立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同时开设了分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外国银行。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 ‎1897年5月,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一家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银行。从此,结束了我国银行业只有牌号(如票号“日升昌”、钱庄“福康”等)而没有“银行”字样的历史。‎ 以金融业为例,晚清改革后期,帝国沿海城市的金融业已经建立起了严格的信审、银监机构以及相关流程。‎ ‎——摘编自邵娜、李婧《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特点。分析近代银行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3)概述荷兰、英国和美国分别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怎样的“创新和发展”?‎ ‎【答案】(1)趋势:由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明清时出现较为成熟的银行。需求:手工业和商品生产发展;国内市场的扩大;商业资本的活跃等。‎ ‎(2‎ ‎)特点:外国在华首先开设银行;银行多开在通商口岸;清末仿效西方清政府开设了中国自己的银行;银行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影响:有利于中外贸易的发展;便利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推动近代工业发展等。‎ ‎(3)荷兰:创立现代商业金融制度(股票、期货、证交所、垄断性贸易公司等)。英国:率先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解析】‎ ‎【详解】(1)提取材料一相关信息,并据此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演变趋势;“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即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秦汉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 ,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铸币经历了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纸币一交子;明初白银普遍流通。第二小问,从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国内市场的扩大等方面分析原因。‎ ‎(2)第一问,对“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式银行机构是由外国人设立的。”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1897年5月 ,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一家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银行。“以金融业为例,晚清改革后期,帝国沿海城市的金融业已经建立起了严格的信审、银监机构以及相关流程。”进行概括即可。 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中外贸易、外国资本输出及近代工业的发展等角度回答。‎ ‎(3)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创新和发展:荷兰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英国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第二问,影响荷兰和英国的创新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由美国的创新可以分析出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选《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观点评论型试题,以“西方崛起观点”的文字材料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述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科综合能力。解答此类学科综合大题,需据题意解读材料,把握材料的主题,以明确解题方向;然后据材料的观点,任选一种或者两种观点,迁移所学知识进行评述。解答时首先要归纳出材料中的观点,主要观点有:殖民扩张论、科技促进论、文明扩张论、欧洲优越论、世界其他国家文明有功论等;选定自己认可的一种或者两种观点,迁移所学知识和史学评论方法进行评论。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且言之有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考点:西方的崛起 点评:观点评论题型的考查特点及答题技巧 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 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认识。由于历史观点是人们主观思维活动的产物,必然会受到阶级、时代、环境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限制,从而导致与客观事实有所偏差。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 ‎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 ‎ 中国现代外交体制是清政府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它的最初建立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种体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传统性与现代性杂糅的先天缺陷,在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对它的变革也仅仅限于局部调整。然而,这种情况在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庚子惨败使顽守旧势力遭受了致命打击,为洋务派重新进入权力核心提供了契机。他们大胆地举起了效法西方、进行变革的大旗,他们的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设立外务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现代西方外交部性质的第一个专门的常设国家机构。第二,制定系列新的规章,严格了出使大臣及使馆参随人员的选用标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出使经费监管机制。第三,完成了国歌的创制,完善了宝星(勤章)制度,结束了中外有关觐见礼仪的争论,完成了中国标志性外交礼仪和仪式性外交礼仪的制度化。第四,通过创制地方交涉使制度,消除了旧有外交体制中地方外交机构涣散无序的弊端。第五,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外交才培训机构——储才馆。‎ ‎——摘编自崔军伟《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体制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改革的影响。‎ ‎【答案】(1)主要变化:由局部调整到全面变革;变革南被动转向主动;由固守传统到注重对旧机制的割舍与新体制的创建。‎ ‎(2)影响:有利于推动晚清外交体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利于外交人才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丰富了以主权国家为中心的现代外交体制,推动了外交体制的现代化转型;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屈辱的局面。‎ ‎【解析】‎ ‎【详解】(1)变化:从“仅仅限于局部调整”“ 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可知变革是由局部调整到全面变革;从“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可知是变革由被动转向主动;从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成就可知变革是由固守传统到注重对旧机制的割舍与新体制的创建。‎ ‎(2)影响:完成外交礼仪有利于推动晚清外交体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储才馆的设置有利于外交人才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全国变革丰富了以主权国家为中心的现代外交体制,推动了外交体制的现代化转型;主动变革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屈辱的局面。‎ ‎3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 ‎ 从一个跑腿的小伙计,到中国首富,胡雪岩用了30年。从中国首富到一盆如洗,只用了一天。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新疆阿古柏叛乱时,胡雪岩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清廷赏赐胡雪岩一件黄马掛及二品红色顶戴,其就此成为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胡雪岩在亲笔跋文的“戒欺”一匾,被奉为店训。清光绪九年(1883年),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最终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 ‎——二月河、薛家柱《胡雪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雪岩发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胡雪岩结局惨淡的因素。‎ ‎【答案】(1)原因:帮助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协助洋务运动;支持了左宗棠平叛新疆,受到左宗棠及清政府的赏识;卓越的商业才能;注重商业信誉。‎ ‎(2)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封建政府和官僚的压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可知体现的是帮助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根据材料“后来又帮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可知体现的是协助洋务运动;根据材料“清廷赏赐胡雪岩一件黄马褂及二品红色顶戴”可知体现的是政府的赏识;根据材料“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可知体现的是商业才能;根据材料“胡雪岩在亲笔跋文的“戒欺”一匾,被奉为店训”可知体现的是注重商业信誉。‎ ‎(2)根据材料“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可知体现的是封建政府和官僚的压制;根据材料“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可知体现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胡雪岩商业失败的原因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商业发展举步维艰。‎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