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试题(解析版)

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四)‎ 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政治领域在两个方面发生着变化:一是权力的转移和集权的发展,二是兼并战争的发展。这两个变化因素 A. 顺应了人民的普遍要求 B. 催生了新的国家结构 C. 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冲击了官僚政治体制 ‎【答案】B ‎【解析】‎ 通过材料中“政治领域发生变化”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权力转移到诸侯手中,同时兼并战争的出现,促使新的封建制国家开始形成,故B正确;政治方面的变化与人民的要求无关,排除A;权力的高度集中是在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形成的,排除C;春秋战国时期,官僚政治体系还没有正式确立,处于贵族政治之下,排除D。‎ ‎2.董仲舒推崇《春秋》,认为一切从尊贵者开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以正四方”。朱熹首推《大学》,认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天子从正心到修身的转变 B. 庶民社会注重个人自身修养 C. 儒家从天子之学转为庶人之学 D. 君主集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前后信息比较可得知,前者的正心在于君主,后者的正心,强调对于天子和庶人都很重要,这种差异反映的是宋代社会的变化,君主—平民二元社会的来临,理学对庶民社会的诉求是所有人的修身正心,故本题答案选B项;材料不仅体现天子从正心到修身的转变,还强调庶民社会的修养,排除A项;本题旨在强调合注重个人修养,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下图为东汉画像砖图,学者命名为“纳粮画像砖”。图中房屋应为粮仓,房屋之前有一人著大袖长衣坐席上,手握算筹,右下两个著短衣者,一人在量粮,一人自马车上卸粮。该图所反映的生产关系 A. 有利于维护东汉王朝统治 B. 反映了政府厉行抑商政策 C. 自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解体 D. 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纳粮画像砖”及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为农民向地主缴纳地租的场景,体现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之下的剥削关系,有利于增强地主阶级的实力,进而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厉行抑商政策,而是反映农民向地主纳粮的现象,增强了地主阶级实力,排除B。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正在形成,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的信息,而是强调农民向地主纳粮的现象,增强了地主阶级实力,排除D。‎ ‎4.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江南道乃其中之一。玄宗时,析为江南东、西两道。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析为浙西、浙东、宣歙、福建四道,外部边界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 帝国行政监察力度的不断强化 B. 政局变动影响行政区划设置 C. 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有效努力 D. 江南地区经济地位的不断上升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江南地区由“唐太宗贞观元年”“十道监察区”“其中之一”到“玄宗时”“两道”再到“宪宗元和年间”“四道”而“外部边界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可知,随着江南地区的不断开发、北方人口向南转移使人口增加,管理难度增大,故而设“道”的数量增多,占全国监察区的比重增大,反衬出江南地区经济地位不断上升。故答案为D项。A项,道的数量的增多是现实管理难度增大的需求,不能说明监察力度强化,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江南道的变化不是政局变化的结果,排除;C项,仅从材料中道的数量的增多不能判断唐太宗至唐宪宗时加强中央集权是否有效,排除。‎ ‎5.方志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有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志两类。清代是编纂方志的鼎盛时期,无论修志的规模与次数,还是修志的数量与质量,都超过了以往各代。清代重视方志的编纂 A. 表明宗法观念源远流长 B. 增强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C. 扩大了清廷的统治范围 D. 有利于形成皇权至上观念 ‎【答案】B ‎【解析】‎ 根据清代政府重视下方志编纂获得了巨大成就,清代民众通过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志的修订和阅读,能够增强其家国认同感,B项正确;方志与宗法血缘观念无关,A项错误;修方志不能扩大清政府的统治范围,C项错误;国家方志所讲的地理历史与皇权至上观念的形成无关,D项错误。‎ ‎6.古代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万国来朝”“天下共主”的国际秩序模式,称为朝贡体系。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在中国建立起新的中外关系模式,称为条约体系。这两种关系体系 A. 均为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国际关系体系 B. 是平等与不平等两种外交关系的反映 C. 体现了王道与霸道不同交往观念的差异 D. 符合主权国家观念及其相应的国际秩序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条约体系属于资本主义时代的国际关系体系,故A 错误;朝贡体系也不是平等的外交关系,故B错误;朝贡体系重在天朝上国、宣扬国威,体现了王道观念,条约体系以列强殖民侵略为前提,体现了霸道观念,故C正确;条约体系伴随殖民侵略,侵犯了被侵略国的主权,不符合主权国家观念及其相应的国际秩序,故D错误。‎ ‎7.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中国某个时期经济发展时说:“这些工厂好像商业组织,可是他们没有相对应的公司可以发生商业上的关系。他们是制造者,可是社会上没有材料与零件供应者和推销员。”这类企业是( )‎ A. 可能属于19世纪70年代的民营企业 B. 可能使用机器生产,产品用于供应皇室和贵族 C. 为民族工业出现或发展创造了条件 D. 在建国初期发挥过作用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能力,通过材料“没有相对应的公司可以发生商业上的关系”、“没有材料与零件供应者和推销员”由此判断该类企业应该是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洋务运动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故C正确。‎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8.下图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和比重情况(%)。该图可以用来说明中国 A. 自然经济得到巩固 B. 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 C. 国内市场逐渐活跃 D. 仍然是世界原料的主要产地 ‎【答案】B ‎【解析】‎ 图表中原料品的出口越来越大,机制品在加大出口,由此可见,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故答案为B项。A项,由题中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到,手工制品类的比重越来越小,由此可以判断自然经济正在遭到不断的破坏,排除;C项,材料中的图表主要反映的出口情况,没有关于国内市场的内容,排除;D项,原料品出口的不断增加不能说明中国是世界主要的原料出口国,广大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均是此类型,排除。‎ ‎【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9.有学者指出:《南京条约》签订后,由清初建立起来“天朝”对外贸易的种种规定,全然被废除。各通商口岸需要实行一种新制度。尽管《南京条约》在文字上,对这种制度未作过多的具体规定,但从精神上理解,应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该学者认为,《南京条约》‎ A. 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 B.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C.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 为以后列强扩大战争埋下伏笔 ‎【答案】A ‎【解析】‎ ‎《南京条约》对外贸易的种种规定,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这有利于中国贸易的近代化,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故A正确;材料反映《南京条约》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肯定了《南京条约》在客观上的积极影响,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C错误。‎ ‎10.晚清王韬强调,“天道与时消息,人事与时变通……盖天道变于上,则人事不得不变于下,《易》曰:‘穷则变,变则通’。此君子所以自强不息也”。其主张 A. 与严复“进化论”思想一致 B. 折射出《易经》倍受当时民众推崇 C. 奠定了反清革命的思想基础 D. 为社会变革自强运动提供理论支撑 ‎【答案】D ‎【解析】‎ 由早期维新派“王韬”用“《易》”和天道、人道与时代发展关系,说明发展和改变的必要性,故D项正确。严复是用“进化论”证明维新的必要性,两者的时代和理论依据不同A项错误;王韬用《易》分析问题,是从传统文化中找变革的依据,减少顽固派的阻挠,并不能体现“民众”推崇,B项错误;从洋务到维新,王韬主张变革,并不是要推翻清朝的统治,C项不符合题意。‎ ‎11.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企业形式 设厂数 资本(万元)‎ 资本所占比重 官办 ‎37‎ ‎1007.8‎ ‎9.2%‎ 官办招商集股 ‎6‎ ‎356.4‎ ‎3.2%‎ 官督商办 ‎2‎ ‎73.8‎ ‎0.7%‎ 官商合办 ‎30‎ ‎1139.9‎ ‎10.5%‎ 商办 ‎416‎ ‎8277.7‎ ‎76.4%‎ 合计 ‎491‎ ‎10855.6‎ ‎100%‎ A.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 民间市场活力得到激发 C. 官办企业已经难以为继 D. 官僚资本主义逐渐膨胀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数量中,商办企业数量较大、资本最多,这说明甲午战后民间市场的活力得到激发,故B项正确;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故A错误;材料数据无法体现官办企业已经难以为继,故C错误;官僚资本主义逐渐膨胀是在1927年之后,故D错误。‎ ‎12.1906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督权,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这体现其主张是 A. 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 建立五权分立政府 C. 保障普遍平等民权 D.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D ‎【解析】‎ 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不符合材料中孙中山的主张,故排除A项;建立五权分立是孙中山主张的政体组建原则,材料主旨是强调“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故排除B项;题意主要论述了孙中山的政体构建原则,没有体现保障普遍民权的主张,故排除C项;根据“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可知孙中山的主张是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故选D项。‎ ‎【点睛】五权分立是政体组建原则,政府是作为五权之一掌握行政权,所以孙中山主张的是五权分立的政体,而不是五权分立的政府。‎ ‎13.甲午战争后。除了出现“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史界革命”口号外,中国还出现“军国民教育”“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文学救国”“实业救国”等口号。据此判断,当时 A. 资产阶级推动了政治变革 B. 民主与科学成为思想主流 C. 中国传统文化转型已完成 D. 资产阶级新思想迅速崛起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甲午战争后,中国文学和教育界出现了新变化,提出了一系列口号,反映了资产阶级积极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治变革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民主与科学成为思想的主流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完成转型,C项不符合史实。‎ ‎14.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出版,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和北欧东欧弱小民族国家作品。在鲁迅等人的带动下,俄罗斯文学在五四时期呈现出一种声势浩大的局面。这说明 A. 译书成为救亡图存的主要方式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 翻译活动深受政治形势的影响 D. 俄罗斯文学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 ‎【答案】C ‎【解析】‎ ‎《域外小说集》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北欧和东欧弱小民族国家的作品,目的是通过这类作品的译介,以引起当时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读者的共鸣,鼓舞着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译书成为救亡图存的主要方式,排除A;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俄罗斯文学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排除D。‎ ‎15.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课上,老师叫学生查找课题中的“民主”一词。一位同学找到: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对这两个“民主”班上展开了激烈讨论,以下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两个“民主”的意思基本一致,都是指人民能当家作主,享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利 B. 老师所要求查找的“民主”是政治制度,学生找到的“民主”是古人的思想主张 C.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希腊的古代等级社会中,民众都是没有任何民主和自由可言的 D. 学生找到的“民主”指的是最高统治者,课题中的“民主”之“民”是被统治者 ‎【答案】D ‎【解析】‎ ‎“天惟时求民主”的意思是为民作主的、有德行的君主,显然中国的民主并不是人民当家作主,故A项错误。老师查找的《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是民主制度,学生找到的民主是古代最高统治者,不是古人的思想主张,故B项错误。希腊雅典的民主有一定的自由成分,故C项错误。“天惟时求民主”的意思是为民作主的、有德行的君主,《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民显然是富有民主权力的被统治者,故D项正确。‎ ‎16.罗马共和国晚期,城市街道两边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经常出现有人从楼上泼水或投掷物品而致人伤害的情况。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 A. 推动了罗马的城市建设 B. 混淆了法律责任 C. 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 D. 体现了公平原则 ‎【答案】D ‎【解析】‎ 材料“罗马法规定…….,均应承担赔偿责任”可知,体现的是罗马法具有公平原则,故D正确;材料中的规定与城市建设无关,排除A;混淆了法律责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对受害人的赔偿问题,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公平性原则,与形式主义色彩无关,排除C。‎ ‎17.继西班牙、葡萄牙后,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这些商业公司成为了各自国家在亚洲的代理机构。------此后的一两百来年里,英国政府剥夺了东印度公司的权力,将印度作为皇室财产,开始实行直接统治。179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解散,其原来的属地变成荷兰政府直接统治的殖民地。上述变化反映了 A. 殖民扩张导致世界市场拓展 B. 经济发展促使扩张方式调整 C. 工业革命影响国家对外关系 D. 商业运行管理推动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7世纪初,是工场手工业时代商业资本的产物,凭借政府的支持进行殖民垄断贸易,是政府对外殖民扩张的工具。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逐步完成,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已成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这种特权公司已不适应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因此18、19世纪,东印度公司先后被政府解散。由此可知,经济发展促使扩张方式调整。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东印度公司的设立和解散,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国家对外关系的变化,故C项排除。材料也没有涉及商业的运行管理,故D项排除。‎ ‎18.如图反映的是1838—1856年间,英国纺织业当中女工和男工的比例情况。其说明了 A. 纺织业对女性工人的需求量更大 ‎ B. 机器生产对工人的体力和技能要求低 C. 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性普遍增强 ‎ D. 工业化使广大男性社会地位大大降低 ‎【答案】B ‎【解析】‎ 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后13岁以上女职工占很大比例,说明机器生产对体力和技能要求较低,故选B项;A项属于对材料的表面解释,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看不出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和男性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C、D两项。‎ ‎19.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据此可知三次议会改革 A. 逐步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 适应了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C. 基本实现了平等代表制度 D. 巩固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答案】B ‎【解析】‎ 英国全民普选权直至20世纪60年代始得确立,故A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扩大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议会改革使得他们在政治上获得了更大的权力,推动了英国议会改革的进程,可见三次议会改革适应了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故B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三次议会改革基本实现了平等代表制度,排除C;材料不能反映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排除D。‎ ‎20.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政治上难以驾驭,它们各自的民选议会总是与伦敦派来的总督和其他官员不和。材料揭示了北美 A. 对英国的封建殖民统治日益不满 B. 各殖民地形成了统一建国的目标 C. 拒绝接受英国先进的制度 D. 联邦制建立基于历史传统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政治上难以驾驭,它们各自的民选议会总是与伦敦派来的总督和其他官员不和”,结合所学,地方独立性较强,这最终导致了美国实行联邦制来加强中央集权,说明历史传统奠定联邦制基础,故D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不属于封建殖民统治,而是近代资本主义的扩张与掠夺,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美国十三个殖民地独立性较大的问题,没有体现各殖民地形成了统一建国的目标,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美国十三个殖民地的特点,没有体现北美拒绝接受英国先进制度的问题,故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在正常情况下,织布和纺纱两道工序应该同步、同节奏。1733年飞梭的发明打破了织布与纺纱的平衡,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纺纱机加快了纺纱速度,棉纱开始供过于求;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这表明工业革命 A. 技术来源于劳动者实践 B. 得益于自然科学革命 C. 植根于市场导向的创新 D. 首先兴起于棉纺织业 ‎【答案】C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棉纱的生产速度过快催生了织布机的发明,进而提升了织布的效率,说明工业革命具有浓厚的市场导向的创新,故选C项;材料无法体现技术是来源于生产实践,排除A项;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发明多来源于劳动者的实践,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科学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工业革命首先兴起的行业,排除D项。故选C。‎ ‎22.1818年,普鲁士颁布了新的关税法。关税法废除了王国内部的所有关税,实行低进口税、免出口税和征收高额过境税的统一税制。此法规 A. 消除了各邦国间的经济隔阂 B. 形成了德意志统一的国内市场 C. 客观上有利于德意志的统一 D. 巩固了普鲁士王国的首席地位 ‎【答案】C ‎【解析】‎ 由普鲁士颁布新关税法,实行统一税制等促进经济联系的措施可知,这客观上有利于德意志的统一,C项正确;新税制可以促进经济联系,但不能消除各邦国的隔阂,A项说法绝对;法规虽然可以促进市场的统一,但有了统一的税制不能说明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B项错误;1818年德意志没有统一,普鲁士的首席地位尚未确立,D项错误。‎ ‎23.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 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 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 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契约主张个人融入政治社会是透过一个相互同意的过程,当中,个人同意遵守共同的规则,并接受相应的义务,以保护自己和其他人不受暴力和其他种类的伤害,这与材料“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的说法一致,故由此我们可推断出卢梭主张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D项符合题意。法治与“人治”相对,指的是根据法律治理国家,显然材料与法治概念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提及政体的相关描述,排除B;C项与材料“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的说法相悖,排除。‎ ‎24.法国的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 A. 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 B. 为纯洁信仰改造教会 C. 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 D. 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答案】C ‎【解析】‎ 依据 “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可以看出欧洲的思想家们用理性思想对专制制度进行批判,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是题干的主旨,故AB不符合题意;D项中的暴力革命材料没有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其中第25、26题14分,第27、28题12分,共52分)‎ ‎25.材料一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 ‎——《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 材料二近代中国知识界就开始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当时的报刊对近代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多有报道评论,并警醒国人:“各国人士,渐渐对这个问题加以注意。东京警察当局已于最近举行煤烟防止宣传,开始‘都市净化运动’了。”‎ 近代以来政府和民间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治理空气污染)。政府颁布一些条例、实施工厂检查、开展工厂安全运动、平民新村运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取得一定效果。1887年石印社的煤烟被周围居民视为公害,工部局向石印社提出警告,要求其采取增高烟囱等减轻污染的措施。1933年12月,政府公布陆上交通管理规则,其中规定“汽车行驶时,不得泻放发出巨响或含有烟雾恶臭气体”。广州市政府制定颁行车辆肩舆交通规则,其中规定“车夫须常注意车机洁净。勿许机油飞烬,及放出秽气等弊”。济南市政府也颁布过取缔市区桐油煎熬的法规。‎ ‎——《中国近代城市大气污染及其治理》‎ 材料三1952年,处于急速发展期的英国伦敦,终于尝到了工业污染带来的苦果:12月5日至10日,伦敦市内空气污染严重,导致4000人因呼吸道疾病等原因死亡,这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事件的后果之一,就是促使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整治环境。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法案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现代启示录:1952,被雾霾扭转的英国》‎ ‎(1)材料一中,清代官民面对“霾灾”采取了什么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空气污染”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英两国处理类似问题上的异同点。‎ ‎【答案】(1)做法:祭天敬神;调整种植方式。‎ 原因:科技水平落后;“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小农经济为主体。‎ ‎(2)原因: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煤、石油等高污染资源的大规模运用。‎ ‎(3)同: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干预污染治理;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防治污染。‎ 异:中华民国时期的治污舆论监督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更加注重道德;英国政府治污的法律力度更大,更加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 ‎【解析】‎ ‎(1)做法:题目问的是“清代官民面对‘霾灾’采取的做法”根据材料一中的“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等信息可以得出结论。原因:根据题目提供的时间去考虑,从经济层面、政治层面和文化层面分别思考即可得出答案。‎ ‎(2)原因: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二中的“举行煤烟防止宣传”、“开始‘都市净化运动’”、“汽车行驶时,不得泻放发出巨响或含有烟雾恶臭气体”和所学知识中的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发展所带来的工业发展,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3)同:根据材料二中的“政府颁布一些条例、实施工厂检查,开展工厂安全运动、平民新村运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等,取得一定效果”、“取缔市区桐油煎熬”、“要求其采取增高烟囱等减轻污染措施”和材料三中的“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整治环境”、“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等信息可以得出其相同之处。异:可以重新对照材料二和三,能够看出材料二中有“被周围居民视为公害”,而材料三中没有;材料三中则有更多的法律规定,以及与生产力进步相关的措施,材料二则没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天人感应;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科技成就的局限;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何谓自由?曰:粗言之则不受压制,即谓之自由焉耳。压制之道不外二端:一曰君权之压制,一曰外权之压制。脱君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法国是也;脱外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美国是也。故凡受君权之压制而不能为法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凡受外国之压制而不能为美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非播国民之种子不可。播之奈何?曰法兰西革命以前,其民之憔悴于虐政者,非犹我今日乎?其全国无一国民,非犹我今日乎?其所以有今日者,何也?盖以法国为国民之田,以十八世纪诸学士为国民之农夫,以自由平等之说为国民之种子。孟德斯鸠苦心焦虑,审慎周详,其播之也出以和平……故今日法国之民,得以食国民之果者,皆数人之功也。且也当时美国之学士,皆自称为法国理学士之弟子,而卒以脱英国之压制,则法国之种子且波及于美洲。‎ ‎——《国民报》第二期 材料二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越来越表现出其自发性。也就是说,民族主义在中国已经变成一种客观的存在。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但这方面,中国政府非常节制。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位政治人物可以大肆动员民族主义,诉诸于民族主义……因此,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使得民族主义变得更为理性,增进国家利益。‎ 和中国不同,日本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越来越表现为动员型。和其它很多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大众民主越来越难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政府。为了政治的需要,日本的政治人物往往以民主为借口,用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着民间存在着的民族主义资源。结果,牺牲的往往是日本和其它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和其邻国中国、韩国的关系……较之中国,日本民族主义具有更大的动力。而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往往把另一个大国即美国也牵涉在内,而美国出于其对地缘政治的需要,往往对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推波助澜。这更增加了这些国家民族主义的国际复杂性。‎ ‎——郑永年《亚洲民族主义与区域安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国知识界对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之间认识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作者的意图。‎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民族主义”发展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答案】(1)区别:①美国革命主要是一种争取民族解放的民族革命。(2分)②法国革命主要是一种推翻君主统治的民主革命。(2分)联系:①两者的实质是同一的,那就是“追求自由”。(让各自的人民都成为自由的“国民”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公民”。)(2分)②这两种“追求自由”的革命都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2分)‎ 意图:学习法国式的暴力革命。(或采用革命暴力推翻满清政府。)(3分)‎ ‎(2)特点:①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多元化(或者表现为自发性与动员型两种类型)。②政府的政策深刻影响了民族主义的激发。③民族主义在相互刺激中勃兴。④民族主义具有国际复杂性。⑤中国处于亚洲民族主义漩涡的中心。(或亚洲的民族主义主要针对中国)(任答四点,每点2分。)‎ ‎(3)认识:①提倡作为民族独立运动之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②民族主义具有时代性,影响着国际风云。③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和自由。④倡导理性的民族主义,反对极端的民族主义。(任答三点,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计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区别从材料一“一曰君权之压制,一曰外权之压制。”和“故凡受君权之压制而不能为法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凡受外国之压制而不能为美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来归结答案,联系从“追求自由”和“孟德斯鸠”从思想来源去分析概括作答;第二小问依据《国民报》出台背景分析作答。‎ ‎(2)从材料二中“民族主义越来越表现出其自发性”“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概括出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概括出政府的作用;“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可以概括出民族主义相互影响;“其对地缘政治的需要”可以概括出国际性特点。‎ ‎(3)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回答时联系材料结合所学围绕“民族主义”从合理正确运用民族主义以及民族主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等角度来作答。可以参照的认识主要有:民族主义具有时代性,影响着国际风云;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和自由;倡导理性的民族主义,反对极端的民族主义等。‎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独立战争;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某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部分)‎ 年份 人口数(万人)‎ 耕地数(万顷)‎ 米价(千文/石)‎ ‎1661年 ‎323.3‎ ‎58.7‎ ‎0.963‎ ‎1685年 ‎332.4‎ ‎72.7‎ ‎0.539‎ ‎1724年 ‎533.6‎ ‎80.0‎ ‎0.525‎ ‎1753年 ‎1651.4‎ ‎83.1‎ ‎1.012‎ ‎1784年 ‎3283.2‎ ‎89.8‎ ‎1.412‎ ‎1820年 ‎4799.2‎ ‎95.0‎ ‎2.432‎ ‎——摘编自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 材料二:民国时期一则国产欧式女鞋的宣传广告 注释:图中的女鞋广告语为先生早起出讲堂,第一注意学生装。你们全身所服用,是否国货抑外洋。一生敬谨答教师,专用国货已多时。学生所穿的靴鞋,买于陈嘉庚公司。(陈嘉庚是民国时期著名民族资本家)先生闻言大欢喜,更望诸生都如此。诸生一一齐点头,爱国须用国货起。‎ 材料三:改革开放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1992—1994年物价大幅上涨,力度最大,尤其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当时的报纸称“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摘编自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物价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广告所倡导的消费观念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主要因素。‎ ‎【答案】(1)趋势:1661—1724年呈下降趋势。原因:耕地面积逐渐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大;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推广种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任答两点)‎ 趋势:1724—1820年呈上升趋势。原因:人口快速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缩小;商品经济发展.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多;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任答两点)‎ ‎(2)消费观念: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影响:激发民族意识,推动爱国运动发展;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3)经济体制的影响;科技与生产能力的影响;人民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国家政策;国内外形势的影响。‎ ‎【解析】‎ ‎(1)根据表格分析物价变动趋势,可以直接提取物价变动趋势,即1661年到1724年,该地区的米价呈现下降趋势。关于“原因”,由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661年到1820年,两湖地区耕种面积逐渐增加,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新航路已经开辟,外来物种玉米等推广种植,提高了粮食产量,因而物价下降;根据所学,随着新航路开辟,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使得物价下跌。从1724年到1820年,米价呈现上涨趋势。关于“原因”,从表格数据来看,这一时期人口快速增加,但耕地面积并未呈现相应比例上升,证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缩小;结合所学,这一时期正值国内商品经济发展,从事工商业人口增多,会带动米价上升;结合所学,这一时期正是鸦片战争前,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导致物价上涨。‎ ‎(2)关于“消费观念”,由材料“民国资本家”和“爱国须用国货起”,可得出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关于“影响”,可以从推动爱国运动和民族工业发展等角度分析。‎ ‎(3)比较“改革开放前”和“1992—1994年”两个时段,由材料“改革开放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1992—1994年物价大幅上涨”,结合所学,这一时期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因此经济体制改革是重要因素;根据“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并结合所学,我国物价变化受到科技与生产能力的影响,同时也受人民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影响;根据 “1992—1994年”可知,这一时期十四大召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物价造成了影响,说明国家政策,国内外形势,也是影响物价变动的重要因素。‎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支的估算数(库平银)‎ 收入 支出 田赋 25088000 漕粮 6562000 盐税(包括盐厘金税) 13659000 商品厘金税 12952000 关税(1893年) 21989000 地方关卡收入 1000000 对国内鸦片征收的税和厘金税 2229000 杂税、捐纳和“贡献”等 5500000 合计 88979000‎ 中央政府行政费用、皇室津贴和满洲戍军军饷 19478000 海关行政费用 2478000 公共工程 1500000 现代化军队、沿海防 8000000 满洲防务 1848000 甘肃和中亚民政和军务支出 4800000 北洋水师、南洋水师 10000000 铁路建设 500000 广西、贵州和云南三省拨款 1655000 各省行政费用、各省军队 36220000 偿还外国贷款的本利 2500000 合计 88979000‎ ‎——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注:漕粮,通过河运和海运由东南地区漕运至京师的税粮。厘全,一种商业税。捐纳,是中国古代政府为弥补财政困难,允许士民向国家捐纳钱粮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主要历史信息。(要求:提炼材料中的三条信息,并做简要说明。)‎ ‎【答案】评分标准:分项分层赋分。提炼基本信息,能任意提炼出三条信息并结合历史背景分别进行说明得12分。‎ 示例:信息一:收人中田赋所占数量最大,说明中国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国家。‎ 信息二:关税比例仅次于田赋,说明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信息三:支出费用集中在军事领域,说明了中国当时内忧外患,国家安全形势严峻。‎ 信息四:支出费用集中在政治领域,说明传统的中央集权政府庞大,没有实现政治转型。‎ 信息五:现代化军队和北洋水师等的支出说明洋务运动的推广,现代工业文明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 信息六:铁路等经济社会建设支出最少,一定程度上说明近代中国发展艰难的原因。‎ 总结:清政府财政困难,需依靠借外债实现财政平衡,反映出当时中国正处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既存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也开始了努力摆脱危机的尝试;既保存着传统的农耕经济,也出现了新的工业经济。(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表格数据,可以获取以下信息:收人中田赋所占数量最大;关税比例仅次于田赋;支出费用集中在军事领域;支出费用集中在政治领域;铁路等经济社会建设支出最少。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提取的信息进行阐释说明。‎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