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1.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说明论述的是科举制度特点,C项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研究·科举制 2.2.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他所指的机构是 A. 汉朝的中朝 B. 宋朝中书门下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期的军机处 【答案】D 【解析】 清朝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故答案为D项。汉朝时期的中朝参与军国大事,宋朝的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明朝的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均与材料不符,排除A、B、C项。 3.3.《通志略》载:“秦灭六国,诸侯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而为一体也。”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有利于促进( ) A. 官僚政治体制的建立 B. 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 C. 秦朝郡县制度的推行 D. 秦朝民族文化的统一 【答案】A 【解析】 姓氏的改变实际上是贵族身份的变化,体现了以前的世袭等级制度逐渐发生变化,有利于官僚政治体制的建立,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专制制度,排除B;从材料只能看出贵族子弟的姓氏发生了改变,等级特权观念逐渐淡薄,体现不出郡县制的推行,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诸侯子孙的姓氏发生了改变,没有涉及到民族关系,D错误。 4.4.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以下能印证作者观点的事件是 A. 《北京条约》的签订 B.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武昌起义后列强猛攻武汉 【答案】C 【解析】 材料所述为西方列强重视对长江流域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开始涉足长江流域,《马关条约》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进一步扩大了在长江流域的在华权益,A错误,C正确。B没有涉及在长江开埠通商的内容,排除;D和题意无关,排除。故答案选C。 5.5.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此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①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②具有盲目的排外性和落后的“小农狭隘意识” ③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④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可知孙中山否定义和团运动盲目排斥一切西洋文明的做法,明显受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影响;根据材料“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此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可知孙中山肯定义和团运动的爱国精神;故可知②③④正确。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说明没有反封建,故①错误。综上所述,①错误,②③④正确,排除ABC,选D。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本题的题眼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 “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此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义和团运动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6.6.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度最高,其主要原因是( ) 起止时间 1915—1918 1919—1922 1923—1926 “革命”出现的频度 0.78% 2.45% 25.14% A. 国民大革命推动 B. 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C. 十月革命的影响 D.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1923年到1926年,是国民大革命时期,“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主要是由于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故A正确;1927年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看出十月革命时期(1917年),革命出现的频率不高,排除C;农村根据地建立是在1927年以后,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 7.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①④③②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五四精神”是1919年,“延安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井冈山精神”是1927年,“长征精神”193-1936年,因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③④②,故C项正确。 8.8.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上述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 A. 求同存异 B. “另起炉灶”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一边倒”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对外活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可用排除法。“求同存异”方针是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是提出的,A项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排除。“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一边倒”是指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9. 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的提出 D. 参加日内瓦会议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抓住材料“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来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是我国外交成熟重要标志,故A项正确。 10.10.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审判原则。这说明古罗马( ) A. 减少诉讼案件 B. 注重法律程序 C. 维护贵族利益 D. 强调证据作用 【答案】B 【解析】 材料“不告不理”审判原则,就是“民不告,官不究”,反映出古罗马对法律程序的注重,故B项符合题意;AC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告与不告,不是证据,故排除D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不告不理”,根据所学罗马法的特点分析解答。 11.11.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A. 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 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 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 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可知,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参与民主政治的公民素质参差不齐,故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雅典政治腐败,而是强调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排除A。B项说法错误,苏格拉底等人反对直接民主制的弊端,排除。D项说法错误,雅典民主不一定能保护全体公民的利益,排除。 12.12.欧洲近代史上某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宪法( ) A. 是法国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B. 是德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标志 C. 标志着代议制民主的形成 D. 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答案】A 【解析】 根据“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结合所学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选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故选A;近代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没有“共和国总统”,排除B;法国很早就存在议会,并非《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代议制民主的形成,排除C;法国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并非君主立宪,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联系所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的背景和内容分析解答。 13.13.2017年7月,美国参众两院以俄罗斯涉嫌干涉美国总统选举为由,分别以98:2和419:3通过了制裁俄罗斯的法案,尽管总统特朗普认为对俄制裁法案有“明显缺陷”,但他并没有否决此法案。据此可知,美国 A. 总统无权否决参众两院案 B. 总统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 C. 参众两院拥有一定的外交权 D. 总统与参众两院立场一致 【答案】B 【解析】 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否决参众两院的立法,但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通过,即为有效。材料中“分别以98:2和419:3通过了制裁俄罗斯的决案”,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总统只能接受,说明了总统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B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错误。材料涉及的是立法权,不是外交权,C错误。由材料中的“总统特朗普认为对俄制裁法案有“明显缺陷””,可知总统和参众两院的立场并不一致,D错误。 点睛:本题虽然没有提到宪法,但美国总统最后没有否决此法案,是因为宪法规定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通过,即为有效。因此总统的权力还是受到宪法的制约,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14.14.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 B. 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 C. 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 D. 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 【答案】D 【解析】 “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和“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说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故D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公社的财政状况,故A项错误;平均主义原则和材料中“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等描述不符,故B项错误;公共食堂管理规范只是材料内容的简单概括,不是其反映的本质,故C项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和“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联系所学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分析解答。 15.15.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 ..................... A. 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 B. 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 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国家问题 D. 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答案】C 【解析】 二月革命之后,出现了苏维埃与临时政府并存的两个政权,但是临时政府的更替主要是因为其没有解决人民面临的生存问题,故A错误;政府更替主要是因为临时政府继参加一战,并且镇压游行的群众,故B错误; 临时政府之所以一直在更替,主要是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并且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人民面临的生存难题,因此不断更替,故C正确; 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故历史事件时间不符合,故错误。 16.16.“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 ) A. 朝鲜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 B. 朝鲜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 C. 北约与华约在亚洲尖锐对立 D. 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两个对立的阵营导致朝鲜问题没有局限在朝鲜范围内,也没有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其原因是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影响了朝鲜问题,故D项正确;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依据题干“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知,朝鲜有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故B项错误。 17.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人说“今天的欧洲,人们出行的时候都感到非常方便,无需繁琐的出入境手续,不需要漫长的等待过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 联合国的成立 C. 欧共体的成立 D. 欧洲联盟的成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时间和内容可以得出,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欧共体的形成。干扰项是D项,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故排除该项。 18.18.以下对历史概念解读正确的有 ①冷战:指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两个方面的对抗形式 ②两大阵营:指以美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③两极格局: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对峙和对抗 ④多极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目前已经定型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指的是除采取暴力对抗之外的对抗形式,故①错误,排除。两大阵营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故②错误,排除。两极格局指的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故③错误,排除。多极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至于是否定型目前没有定论,故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④都错误,排除BCD,所以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冷战”“两大阵营”“两极格局”“多极化”等相关概念,逐一分析题干即可知道正确答案。 19.19.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 A. 坚持“城市中心” B. 坚持“持久战” C. 井冈山道路 D. 实行人民民主 【答案】C 【解析】 联系教材所学,毛泽东找到的这条“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之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即井冈山道路,故C项正确;事实证明,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行不通,毛泽东放弃城市中心道路,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A项错误;坚持持久战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策略,没有涵盖整个民主革命时期,故B项错误;实行人民民主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基本原则,与题干所述时期不符,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联系所学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分析解答。 20.20. 美国《时代周刊》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卢沟桥抗战 B. 淞沪会战 C. 太原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答案】B 【解析】 卢沟桥抗战,日本人实现了自己占领北平的意图,排除A;淞沪会战坚持了13个星期之久,打破了日军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符合题意,故B正确;太原会战从1937年10月到11月,没有持续13个星期,排除C;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 21.21.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的胜利,A错误;新中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完成,排除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C正确;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标志是第一次政协会议的召开,D错误。 22.22.漫画家黄远林曾创作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如下图),请问漫画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罗斯福新政 B. 马歇尔计划 C. 雅尔塔会议 D. 成立“北约” 【答案】B 【解析】 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援助西欧的计划,实际上是要控制西欧,把他们绑上冷战的战车,故B正确;罗斯福新政体现不出对西欧的影响,排除A;雅尔塔会议是为了加强合作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并非“黄鼠狼给鸡拜年”,排除C;成立北约是冷战的表现,没有对西欧的援助,排除D。 23.23.《全球通史》中谈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昔日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基于此,西欧国家 A. 积极推行民主改革 B. 与苏联展开激烈竞争 C. 走上联合自强之路 D. 努力抢占新的殖民地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二战以后欧洲国家的实力整体下降,受到美苏的威胁,为了改变欧洲的地位,他们开始走向联合,成立了欧共体,故C正确;推行民主改革,并不能改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A错误;战后西欧国家并没有与苏联进行激烈的竞争,排除B;战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西欧国家不可能抢占更多的新殖民地,D错误。 24.24.20世纪60年代某国际组织在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据此可知该国际组织是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华沙条约组织 C. 欧洲共同体 D. 不结盟运动 【答案】D 【解析】 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因此材料中的这一国际组织是不结盟运动。故答案为D项。“北约”和“华约”是军事政治集团,欧洲共同体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C项。 材料解析题(共52分) 25.25.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家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年)。⑤清醒阶段(1944~1949年)。⑥敌对阶段(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材料四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的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人对“中国形象”分别作了怎样的描述? (2)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美国对中国形成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4)上述材料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请概括影响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内部因素。 【答案】(1)材料一:抽鸦片的国家。材料二:美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 (2)第④阶段: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第⑥阶段:美国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重返联合国。 (4)综合国力的强弱;政权性质的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等,领导人的决策。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和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等信息可分别从“抽鸦片的国家”“美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方面回答即可。 (2)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首先在第④阶段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赞赏是因为二战中中国处于远东抗日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胜利;其次第⑥阶段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转为敌对的原因在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即可知道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突出表现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西方国家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1979年中美建交等方面。 (4)关于影响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内部因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综合国力的强弱、政权性质的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等、领导人的决策等方面思考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6.26.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国家)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二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国家产生“政治上的考虑”的背景及其目的。 (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新的力量”有哪些? (3)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 【答案】(1) 背景:战后西欧实力削弱,地位下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应对来自美苏的威胁;文化、传统相近,地域相邻等;吸取战争教训。 目的:消除欧洲内部的战争威胁;抗衡美国;提高国际影响力;促进自身发展,维护自身安全。 (2) 新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力量:欧共体成就(或:欧洲国家联合);不结盟运动(或: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日本崛起等 (3)应对: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强区域合作;加强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并结合西欧国家联合背景分析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回答;第二小问从欧共体成就(或欧洲国家联合);不结盟运动(或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以及日本崛起等思考回答。 (3)结合所学从改革开放以来措施从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思考回答。 27.2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908年7月17日,在袁世凯的影响下清延发出谕旨,命唐绍仪出使美国,名义是为减收庚子赔款一事向美国致谢。1908年11月20日中午,唐绍仪抵达华盛顿,他多方面接触美国的朝野人士,希望借助经济目的达到政治目的——与美国建立某种亲密关系以加强清政府在对抗日本扩张中的地位。12月2日,唐绍仪与罗斯福进行了礼仪性的会见,罗斯福本人不太倾向于与中国政府交往过密。随着袁世凯在北京的倒台,1909年1月,外务部致电唐绍仪,要其迅速结束访美,由欧洲回国。他的突然离去才令美国人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怀疑,由于他们一直婉拒唐绍仪是否错过了一次扩张美国利益的重要机会。 美国在20世纪初期正处在对外扩张的初期,受实力的影响,美日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美国不愿意冒与日本直接对抗的政治风险,从而使唐绍仪的外交策略失去支撑点。从根本上说,唐绍仪的外交策略寄希望于列强,也难免成为列强政治的牺牲品。 ——摘编自李恩涵《唐绍仪与晚清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绍仪出使美国外交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绍仪出使美国的外交活动。 【答案】(1)原因:袁世凯在清廷失势;美国不愿与日本发生直接对抗;日本实力较强;清廷缺乏必要的耐心;唐绍仪外交策略有缺陷。 (2)评价:增加了日后与列强各国打交道的经验;具有务实的外交风格;“以夷制夷”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解析】 (1)依据材料“在袁世凯的影响下清廷发出谕旨,命唐绍仪出使美国,名义是为减收庚子赔款一事向美国致谢”“唐绍仪的外交策略寄希望于列强”信息并结合民国时期历史从袁世凯在清廷失势,美国不愿与日本发生直接对抗、日本实力较强、清廷缺乏必要的耐心以及唐绍仅外交策略有缺陷角度思考回答。 (2)依据材料信息从增加了日后与列强各国打交道的经验、具有务实的外交风格以及“以夷制夷”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角度思考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