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25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书画和戏曲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25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书画和戏曲作业

跟踪检测评估25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书画和戏曲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重庆市名校联考]唐代文献记载,德宗时李皋“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省易而久固。” 据此可知,文中“战舰”(  )‎ A.以水力作为驱动的动力 B.行驶速度远远低于帆船 C.具有机械动力轮船雏形 D.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海船 解析:“挟二轮蹈之”可得出非用自然水利,故A项错误;“疾若挂帆席”可得出能与帆船相类似,故B项错误;“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省易而久固”可得出所制战舰有机械轮船的结构,故C项正确;“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省易而久固”无与其它相比较,无法知道世界排名,故D项错误。‎ 答案:C ‎2.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详细叙述了中国纸币的形状大小、面值多少、市面印刷文字的多少以及兑换的方法。他的这些介绍,使欧洲人知道了中国人的印刷状况。并效法中国印制钞币。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印刷术(  )‎ A.加速欧洲社会的转型 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C.促进欧洲的货币改革 D.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解析:根据材料“使欧洲人知道了中国人的印刷状况。并效法中国印制钞币”只能得出印刷术推动了欧洲货币印刷技术的革新,不能说明推动社会转型,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文艺复兴发生于15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印刷术推动了欧洲货币印刷技术的革新,并不是币制改革,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马可·波罗对中国纸币的介绍影响了欧洲货币印刷技术的革新,是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故D项正确。‎ 答案:D ‎3.唐朝时期,面对乘除算法难以被人理解和掌握的窘境,数理天文学家边冈“用算巧,能驰骋反覆于乘除间”,由是简捷之术兴。这有利于(  )‎ A.数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B.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C.降低明算科考试的难度 D.十进位制计数法的成熟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乘除算法难以被人理解和掌握”“用算巧”“简捷之术兴”可知,这有利于数学技术的应有和推广,故A项正确。‎ 答案:A ‎4.下表为古代中国部分科技成果统计表。据此可知,我国古代(  )‎ 技术成就 出现时间 水稻栽培 距今不少于10 000年 缫丝 距今5 000多年 针灸 汉代 水密舱壁 不晚于唐代 火箭 不晚于南宋时期 人痘接种术 不晚于公元16世纪 A.农业科技占据主流 B.官学迟滞科技发展 C.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D.生活技术成果不断 解析:题干表格所罗列的“水稻栽培”“缫丝”“针灸”“人痘接种术”等属于生活方面的技术成果,且占多数,故选D项。仅凭表格信息,无法直接得出其余三项结论。‎ 答案:D ‎5.[2019·山东菏泽模拟]‎ 汉字 解释 王 ‎“王,天下所归王也。”“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 父 ‎“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为手持刀斧之形”。斧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武器。故用“父来表示手持石斧,具有成权救导子女的父家长”。‎ 夫 ‎“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 夫”像一个正面的人端然站立,头插发簪,乃权利之象也。‎ 族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从口从矢。“口”为旗帜,夫为箭。‎ 上表为汉字“王”“父”“夫”“族”在《说文解字》冲的注解。这主要反映了(  )‎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父系血缘关系开始受到重视 C.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解析:材料中讲述的是汉字中“王”“父”“夫”“族”‎ 在《说文解字》注解含义,其中均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父系血缘和宗法制以及君主制的相关特点,所以是反映了汉字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载体,故D项正确。‎ 答案:D ‎6.梁武帝萧衍曾对某一书法艺术作了如下描述:“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最符合这一描述的是(  )‎ A.小篆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解析:“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体现的是草书的写意性,故C项正确。‎ 答案:C ‎7.[2019·湖南长郡中学月考]杜甫在画家刘单创作的山水屏障画上的题画诗“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的创作境界颇为后世文人画家欣赏与向往。王右仲评价道:“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这说明(  )‎ A.唐诗的表意功能胜于文人画 B.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 C.中国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 D.文人画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解析:文人画以诗入画,兼有唐诗的表意功能,故A项错误;文人画以读入画,“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反映出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故B项正确。‎ 答案:B ‎8.勾栏,是宋元时期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有人描写一个庄稼人到了城里看到勾栏的情形:“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圆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漩涡。……”据此可知,勾栏(  )‎ A.既有专业性又带有商业性 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C.淡化了城市的传统功能 D.突破了坊市的界限 解析:材料“勾栏是宋元时期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 ‎,既有专业性又带有商业性,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宋元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出南北经济地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城市的传统功能是政治功能,材料没有反映出政治功能的淡化,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城市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坊市的界限被打破,故D项错误。‎ 答案:A ‎9.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载:“(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反映了元杂剧(  )‎ A.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 B.具有非常鲜明的生活化特征 C.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 D.较好地发挥了社会教化功能 解析:根据材料中“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元杂剧具有鲜明的生活化特征,而并未涉及其艺术特色,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杂剧”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不同于传统“诗书”的体例,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教化的内容,D项错误。‎ 答案:B ‎10.[2019·河南六市模拟]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描写崔莺莺遇到张生时回头偷看一眼。而明末金圣叹改编《西厢记》时,便删掉了崔莺莺这一动作。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王实甫未受儒家思想影响 B.明代理学居于统治地位 C.明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D.王实甫倡导个性解放 解析:依所学,元代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哲学,据材料“时回头偷看一眼”“删掉了崔莺莺这一动作”可知,符合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依所学,程朱理学在明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才会有材料中“删掉了崔莺莺崔莺莺这一动作”,故B项正确。‎ 答案:B ‎11.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解析:明清文学作品中出现较多商人形象,且其形象有较大改观,反映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地位提高,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材料无法反映。‎ 答案:C ‎12.京剧脸谱在中国戏剧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曹操是建安时期的文学家,曾统一北方,可谓文武双全。由于与“正统”有背离之处,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京剧曹操脸谱是个“白脸”奸臣。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对历史人物评价受到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艺术成就的评价 C.文学艺术上的历史人物故事完全是虚构的 D.中国传统社会评判历史人物受儒家思想影响 解析:从材料“由于与‘正统’有背离之处,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京剧曹操脸谱是个‘白脸’奸臣”,可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不够客观,主要是受儒家思想宣传的正统观念的影响,故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情”与“理”(礼)长期处于对立地位。宋明时期,理学家们虽然也承认“情”的客观性,却普遍赋予“理”以至高无上的本体地位,把“情”看作人性中消极的、恶的因素。明朝中后期,文化领域出现了对理学思潮的纠偏倾向,张扬“人欲”、反对理学禁锢的“主情”文化思潮兴起。晚明文学家冯梦龙专注于以“情”写史,著《情史》二十四卷,明确提出“情教”思想。他指出:“自来忠孝节烈之事,从道理上做者必勉强,从至情上出者必真切。夫妇其最近者也,无情之夫,必不能为义夫;无情之妇,必不能为节妇。世儒但知理为情之范,孰知情为理之维乎”,“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 ‎——摘编自何悦玲《冯梦龙“情教”思想建构语境探微——‎ 兼谈其在先秦至晚明“情”“理”关系认知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 举凡以往各代曾经盛行过、辉煌过的文学样式,大都在清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各类文体大都拥有众多的作者,写出了大量的作品,数量之多超过以往各代,包括它们盛行的那个时代。各类文体曾经有过的类型、作法,出现过的风格,清代作者也大都承袭下来,有人学习效法,也有人独辟蹊径有所创新,相当多的作者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乃至堪称珍品、杰构的传世之作,如吴伟业的歌行诗和王士禛的神韵诗,陈维崧的登临怀古词和纳兰性德的出塞悼亡词,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两部戏曲,汪中的骈文《哀盐船文》,文言小说中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白话章回小说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摘编自《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冯梦龙“情教”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的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代文学的特征及其表现。(8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情感史研究、文学史研究都是史学研究的新领域。通过以上探究,你能得到哪些认识?(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明确提出‘情教’思想”“从至情上出者必真切”“世儒但知理为情之范,孰知情为理之维乎”“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等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中“宋明时期……把‘情’看作人性中消极的、恶的因素”等信息,从理学的僵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道学家的虚伪等方面归纳即可。第(2)问,特征及表现,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举凡以往各代曾经盛行过……在清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各类文体大都……数量之多超过以往各代”等概括其特征,然后结合材料二中各类文体的发展和所学相关知识分析其表现。第(3)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可以从文化与社会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文学等角度进行论述。‎ 答案:(1)特点:强调“情”的主体地位,以“情”维系“理”,实现“情”“理”的和谐统一。(2分)‎ 背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宋明理学的僵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道学家的虚伪。(10分)‎ ‎(2)特征:文体较之以往各代更加多样,文学领域更加繁荣。(2分)‎ 表现: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入清之后依然蓬勃发展,数量超过以往各代;元明以来已经呈现弱势的诗、词、古文等重新振兴起来;文体有创新,优秀传世的作品较多,且造诣很高。(6分)‎ ‎(3)认识: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情感、文学都与文化环境紧密相关(或专制环境下,人们的情感普遍受到压抑;民主环境下,人们的情感较为开放);理性的情感、有前瞻意识的文学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要理性地看待古代中国文化。(5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4.[2019·云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我们应当观察各种发明的威力、效能与后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发明都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知识传播的文献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并且随着这些发明的应用又引起了无数的变迁。由此看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星宿,比这三种发明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量与影响了!‎ ‎——弗朗西斯·培根 根据材料,就“技术发明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层次清楚)(12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首先根据材料信息从“技术发明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提炼论题,论述可以结合技术发明对于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来展开。以火药的发明为例,从发明的时间、西传过程以及对于西方社会转型的作用来论述。‎ 答案:示例论题:火药的发明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2分)‎ 论述: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火药至迟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发明。唐朝末年和宋元时期,火药和一些简单的火药武器开始运用于战争,火药的威力开始显现出来。蒙古人西征,把火药及火药武器传播到阿拉伯国家和西欧,为近代资产阶级打破封建堡垒,推翻封建统治,夺取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武器。不仅如此,近代西方国家还发明了步枪和火炮,在全世界殖民扩张与掠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由此可知,火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居功至伟。(1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