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历史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左传》记载,鲁成公与晋侯朝拜周简王,会同刘康公、成肃公准备共同伐秦的时 候,刘康公对成肃公在社庙接受祭品时失礼不敬的行为强烈不满,他说“国之大事,在祀与 戎”。由此推断当时的情况是(  )                           A.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 君主直接控制地方 C. 分封制已彻底瓦解 D. 宗法制受到了挑战 2.西汉前期嫁过五次的女子不厌再嫁,寡妇的尊长不劝其守节,到了西汉中后期“从一 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社会主流观念的变化 C. 传统儒学的影响 D. 自然经济形态的反映 3. 《三国志》载:“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人 名)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材料中所述发明(  ) A. 代表古代冶金技术的新发展 B. 是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创新 C. 表明古代冶金材料的新创造 D. 是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4.北宋欧阳修曾上奏朝廷,指出科举制应“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 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据此可知他主张科举考试应(  ) A. 体现地域差异 B. 严格等级出身 C. 统一选拔标准 D. 确保公平公正 5. 陈继儒曾评价某帖谓:“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公屈膝, 非他刻所可方驾也。”此帖指的是(  )                  A. 《曹全碑》  B. 《九成宫醴泉铭》   C. 《兰亭序》    D. 《古诗四帖》 6.山西巡抚上奏雍正皇帝时说:“山右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 一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硃批:“朕所悉知,习俗殊为可笑。” 由此可推断出当时的山西地方(  ) A. 商人重利轻义 B. 士子科考极难 C. 官商对立严重 D. 民俗异于传统 7. 商务印书馆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观点。1906 年版认为:“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1933 年版认为:“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 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对上述两种描述解读有误的是(  ) A. 商务印书馆紧跟时代潮流 B. 历史教科书体现时代特色 C. 社会性质决定了史观变化 D. 时局变化影响着历史评价 8. 1879 年,上海租界管理当局为严守男女之大防,规定一辆人力车只能 载客一名,如不遵行,便要罚钱。这一规定(  ) A. 为汽车拉客提供方便 B. 严重违背了社情民意 C. 体现新旧杂陈的现实 D. 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9. 雷颐认为,甲午战争时中国仍属“前现代国家”,而日本已基本完成 “现代国家”的建构,这里的关于“前现代”的认识,主要是指中国(  ) A. 仍实行传统的皇权专制 B. 仍无现代化装备的军队 C. 仍没有改良自强的意识 D. 仍然全面抵制现代文明 10. 1912 年 11 月,政府邀集工商各界代表来京举行全国临时工商会议,会议涉及制定经 济法规;改变垄断政策,许民自由经营;裁免厘税,改良税则;提倡国货,仿制洋货,振兴 本国制造业等内容。此次会议的召开(  ) A. 反映了北洋政府振兴实业的意识 B.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 表明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D. 促使近代“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11. 1943 年 1 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 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此变化反映了(  ) A. 中国丧失的主权完全恢复 B.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性强国 C. 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 D. 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压迫 12. 右图是我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设计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 “一五计划”完全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 反映了广大人民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 C. “大跃进”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D. 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中共八大总路线的贯彻执行 13.公元前 483 年,雅典城邦公民在陶片投票时,一个陌生的市民来到贵族阿里斯提德面 前,要他帮自己在陶片上写上“阿里斯提德”。阿里斯提德照办后询问为什么要放逐这个人, 他做错了什么。这个市民回答说,他没做错什么,自己甚至不认识这个人,他只是讨厌人们 到处都称赞阿里斯提德“正义”。就这样,阿里斯提德被陶片法驱逐。材料说明陶片放逐法(  ) A. 体现了公民人人平等的理念 B. 沦为雅典政客打击政敌的工具 C. 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 成为平民反对贵族统治的武器 14.十五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整个欧洲。路德准确地捕捉到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 式革命,用一场“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印刷术促进新教思想传播 B. 印刷革命是宗教改革必要条件 C. 德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 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相互促进 15. 17 世纪,一位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 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 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这位科学家(  ) A.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 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 C. 构建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 D. 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16.英国学者指出,“若非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德国等国家依靠其威权主义策略也有可 能存续下来并发展为先进的后工业社会,只需把部分民权、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以一种别具 特色的、组织良好的、威权主义的方法结合起来即可。”他旨在阐明德国(  ) A. 民主政治很不完善 B.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C. 民众思想封闭保守 D. 社会组织自由涣散 17.画家德加常常在后台和包厢里冷静地观察舞蹈演员,默写演员们舞蹈时一瞬间的动作, 他的画作《舞台上的舞女》生动地表现出舞蹈者轻柔的动作和跳动起来的生动姿态。更成功 的是他通过对舞女的造型描绘,将舞台灯光下的感觉传达得格外真切。下列美术作品与他的 绘画风格最接近的是(  )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播种者》 C. 《日出·印象》 D. 《格尔尼卡》 18. 1939 年,美国公共舆论研究所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调查显示,23%的受访者认为“救 济计划和公共事业振兴署”是最不受欢迎的新政措施,28%的受访者认为“救济计划和公共事 业振兴署”是最受欢迎的新政措施。据此,下列判断最可靠的是(  ) A. 前面的数据较为可信 B. 前后两个数据都不可信 C. 后面的数据较为可信 D. 前后两个数据都可信 19. 赫鲁晓夫认为斯大林时代的房子过于奢侈,花瓶式建筑华而不实。为了实现“1980 年每户家庭都能在属于自己的住宅里迎接共产主义的到来”的目标,在赫鲁晓夫倡导下,苏 联全国各地建造了一大批高度低、成本省、不带“装饰物”、15 天即可建成的装配式房屋。这 一做法(  ) A. 用经济管理取代行政命令 B.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 C. 推动苏联的经济高速发展 D. 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 20. 2018 年的大国互动似乎有点“反传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把传统盟友欧盟称 为“对手”;其后又冒着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与俄国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中欧领导人会晤发表 联合声明,强调“要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支持推动全球化”。由此可推断(  ) A. 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已经破裂 B. 美俄关系有望迅速实现正常化 C. 美国霸权的跌落已经成为事实 D. 多极化和全球化在艰难中前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满分 60 分。其中第 21 题 10 分,第 22 题 14 分,第 23 题 11 分,第 24 题 13 分,第 25 题 12 分。 21. (10 分)民族精神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 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 然后能为之。”《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 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中也 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精神,在 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 材料二 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理学把自然、人生、 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 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的过程,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 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以上材料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6 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说明“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 族特色”。(4 分) 22. (14 分)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亲历者后任军政府司法部长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远因近因甚多。 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 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武汉有孙武之制造炸药失慎案,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 清廷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清湖光总督瑞澄仓皇出走, 革命党人遂不战而有武昌。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材料二 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看,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 1840 年的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 起点。 ——摘编自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张知本所认为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并阐述此类史料的价值与可能存 在的问题。(5 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中“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 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的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进行评析。(9 分)(要求:观 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 23. (11 分)2018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调研时强调:“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 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 年《华盛顿邮报》上刊登了记者马修斯发表的一篇中国工厂观察记。他说: “当我走进一个车间的时候,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三名女工聊天。在我逗留的 几分钟里只有一个女工干了活,而没有一个女工说得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一位日本 记者在重庆炼钢厂发现了一台 140 多年前的机器。这家年产 30 万吨原钢的工厂,使用的机械 设备全都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的。日本驻香港记者松永二日也对中国企业的落后感到惊讶, 他举例说,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 31 名技师,平均年龄是 56 岁。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 1978—2008》 材料二 今日国企与老国企不同,已发生质变:昔日国企资本百分之百国有,今日国企 90% 以上实行股份制,还有外资介入。昔日国企经营为完成国家计划,今日国企经营为追求利润 最大化。昔日国企利润全部归属国有,今日国企已数年不向国家交利润;即便最近上缴,也 是微乎其微。昔日国企没有分配自主权,今日国企具有完全分配自主权,不受国家约束。 ——摘编自何伟《对国企改革历程的深层次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国有企业在当时存在的不足之处。(3 分) (2) 据材料二,概括“今日国企非昔日国企”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国 企改革。(4 分) 24. (13 分)英美两国的《权利法案》都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宪法性文件。阅读 下列材料: 材料一 威廉签署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 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国 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议员选举自由。 此宣言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袁传旭《英国光荣革命琐谈》 材料二 《权利法案》作为美国的宪法修正案,更侧重于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其从 如下几方面限制立法权:首先,第一条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得立法的事项来保护公民的宗教自 由、言论自由、和集会请愿权;其次第三至八条修正案通过赋予公民宪法上的程序性权利来 维护其实体权利。“不得立法”条款在立法权行使的边界上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国家 的立法权始终不能逾越公民基本权利的藩篱,有利于立法者时刻反思自己的权力界限,并通 过程序正义和公平去维护实质正义和公平。 ——摘编自张凌飞《浅析〈权利法案〉对美国立法权的限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权利宣言》的规定所体现的原则,并归纳《权利法 案》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奠基性文件的最主要依据。(4 分)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权利法案》保护公民权利的特点及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简述 美国对立法机关的约束机制。(7 分) (3) 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两部《权利法案》对世界各国实践依法治国的影响。(2 分) 25. (12 分)关注社会问题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视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到里昂就陷入一种骇人听闻的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使我非常 悲痛,深感世道不公。看他们徒劳地与贫困搏斗,心灵与肉体一起断送于贫困之中,这该是 多么令人难以忍受啊!身为一个工人,他不知道为什么要低下头听人摆布,他甚至连遮体的 破衣烂裳都没有,却用自己的双手制出名贵的织品,织成华丽的衣料,供娇生惯养的富人穿 着无所事事。连从未见到母亲嘴角上挂过笑容的孩子们也要俯身在织机上操作,用浑浊的目 光注视着他们手指下现出供达官贵人的仔崽们玩赏的阿拉伯式图案或花纹! ——摘编自李斯特 l837 年访问里昂时写的一封信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概括李斯特所描绘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简析其产生的原因。(6 分) (2)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对材料所述现象进行了抨击与揭露的思想与文学艺术流派。 (3 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西方国家为缓解材料中的社会问题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 实质。(3 分) 历史参考答案 1. D 2. B 3. A 4. C 5. B 6. D 7. C 8. C 9. A 10. A 11. C 12. B 13. C 14. A 15. D 16. A 17. C 18. D 19. B 20. D 21. (1) 内涵: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或求 同存异的和谐精神)。(每点 2 分,共 6 分) (2)包容:融合先秦以来中国内生的民族精神,接受外来佛教思想的精华,以佛道思想解 释儒家义理;包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学术观点不同的流派。 创新: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将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继承先秦以来民 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而坚持学术的不断创新,使儒学更具思辨性、哲学性。(两个方面各答一 点即可得 4 分) 22. (1) 原因:黄花岗起义博得全国同情;四川保路运动激起民众怒火;清政府严酷镇压 的危急形势等。(3 分) 价值:当事人的口述史料一般可信度较高,可与文献史料形成互证。(1 分)问题:有较强 的主观色彩,仍需结合其他史料加以检核印证。(1 分) (2) 参考思路: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1 分)政治结构上,结束君主 专制,转向政治民主化的趋势;社会经济结构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加 速了农村经济的变化和城乡经济的联动;思想上,由武昌起义之前民众同情革命转向民主共 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6 分)但是,据此将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过于置后,忽视了 此前诸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历史事件对社会转型的影响。(2 分)(共 9 分,其 他言之有理、论证充分,亦可得分) 23. (1) 不足之处: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设备陈旧;缺乏技术人员;政企不分,企业缺 少自主权等。(任答 3 点得 3 分) (2) 表现:所有制形式;经营目的;利润归属;分配权。(4 分) (3)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创新意识;培养技术人才;增加科 技含量;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等。(任答 4 点得 4 分) 24. (1) 原则:议会至上(或王在法下);自由、平等、法治等。(2 分) 依据:通过法律形式(或书面契约形式)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或保障了议会的权利)。(2 分) (2) 特点: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1 分) 方式:通过限制立法权来保护,明确规定“不得立法”条款,确立“正当法律程序”原 则。(3 分) 约束机制:国会两院制、行政否决、司法审查、两党政治。(任答 3 点得 3 分) (3) 影响:原则上立法活动以宪法为根据,并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立足于保障公民权利; 重视法律程序的正义等。(2 分,任答 2 点即可) 25. (1) 问题:贫富差距日益加大、阶级分化日益严重、童工现象极其普遍。(3 分) 原因:①工业革命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也加剧了阶级分化。②机器的使用,使手工业 者大量破产,失业人口的增加。③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政府不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④资 本家为积累财富,主要依靠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⑤大量使用童工,降低成本,致工资水平 整体受冲击。(任答 3 点得 3 分) (3) 思想:产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共产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2 分) 文艺流派:现实主义。(1 分) (4) 措施:加强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普遍建立“社会福利国家”。(2 分)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或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1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