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50*1.5=75分) 1.图6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整理的夏朝世系示意图。它表明夏朝 A. 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 父死子继成为王位传承的主要方式 C. 中央集权尚未有效确立 D. 夏朝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王位继承也存在兄终弟及的情况,没有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大多数继承方式是父死子继,故B正确;王位继承方式与中央集权无关,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分封制,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信息,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夏朝王位继承的方式出发,对选项逐一分析判断,注意兄终弟及的情况,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美国学者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原始居民的宗教信仰有灵魂的恐惧,崇拜无处不藏躲的幽灵,敬畏上天,以丰盛的祭品感谢大地……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作者实质上强调的是 A. 王权带有神秘的色彩 B.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C. 科技文化的极为落后 D. 君权神授思想的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说明王权带有神秘的色彩,故A项正确;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是材料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实质,故B项错误;科技文化的极为落后也是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故C项错误;君权神授思想出现是在汉武帝时期,故D项错误。 3.商朝的“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的,而西周的诸侯是周天子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B. 中央集权体制形成 C. 血缘政治开始形成 D. 统一国家初露端倪 【答案】D 【解析】 商周时期还未建立皇帝制度,皇权专制局面始于秦,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中央集权尚未形成,中央集权体制形成于秦,故B项错误;血缘政治始于夏朝,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故C项错误;据材料“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可知,周朝通过血缘分封,管理扩大国土,说明统一国家初露端倪,故D项正确。 4.《周礼》记载:“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由此可见,在分封制下 A. 按不同等级授予贵族土地 B.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结合 C. 按血缘关系授予贵族土地 D. 按封地全部面积征收租税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可知西周按等级分封土地,故A项正确;分封制下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等级而非血缘,故C 项错误;结合所学,诸侯在封地内有征派赋役的权利,故D项错误。 5.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材料表明“封建制度” A. 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 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 C. 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 D. 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可知,西周初年建立的分封制主要是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C项正确。分封制后期,诸侯实力增强,地方的自主性增强,排除A。B项信息与题干重点强调政治稳定不符,排除。西周时期尚未形成“大一统”局面,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6.在西周《盠驹尊》铭文中,有贵族自称是周天子的“旧宗小子”,在受到天子的宠遇时说:“万年保我万宗!”在《盠方彝》铭文中又说:“万年保我万邦。”据此可知 A. 宗法关系已成为西周执政基础 B. 血缘关系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C. 宗法与分封制度间的紧密关系 D. 家国同构是统治者的政治诉求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万宗”是宗法制下的宗法血缘关系,“ 万邦”是分封制下分封诸侯国体现,“万宗”“ 万邦”实际上是统治者家国同构的政治诉求,D项正确。井田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排除A。B项是对题干片面解读,排除。C项是题干的体现,而宗法与分封相结合则体现了统治者家国同构的政治诉求,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7.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这说明该时 A. 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 B. 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强 C. 处于王室衰微与诸侯纷争的境地 D. 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 【答案】D 【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即可选出D项;D项含A、C两项的内容,故排除A、C两项;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王朝软弱无力”不符,故排除。 8. 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汉武帝这样做意在 A. 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 B. 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 C. 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D. 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 【答案】C 【解析】 汉武帝为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实行“中朝”制度,“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的近臣构成。重要政事,“中朝”在宫廷内先自作出决策。他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于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权力受到削弱。故汉武帝的做法主要目的不是打破特权垄断、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故,也不是纠正察举制弊端。所以选C项,不选ABD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 9.元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离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这一变化 A. 扩大了地方权力 B. 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导致地方政策变更频繁 【答案】C 【解析】 据所学可知元朝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长官,明朝改用流官治理,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地方的权力受到了削弱,故A项排除;改土归流的实施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而不是降低,故B项排除;改土归流加强了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改土归流中央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地方政策的延续性,故D项排除。 点晴:解题时紧扣变化,材料中主要叙述的是“改土归流”,即加强了中央集权。 10.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表明明朝内阁制 A. 实现了分权与制约平衡 B. 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 C. 缓和了国家的阶级对立 D. 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专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前的对立”体现了内阁对于国家中枢机构运转的核心作用,故B正确;A项分权与材料不符;C项阶级对立错误。D中限制君主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内阁制 【名师点睛】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极端与黑暗时代。复习时把握—个“趋势”、注意两个“联系”、抓住三个“核心”。 一个“趋势”: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两个“联系”:一是联系明清时期经济、思想状况,说明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二是联系同一时期西方代议制的确立,说明中国政治制度的落伍。 三个“核心”: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有三大核心内容,即丞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的形成、军机处的设立。 11. 中国古代各个时期都设有对地方、对百官的监察制度及监察机构,以期实现对权力的约束。其中“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且无固定治所的是( ) A. 秦朝丞相 B. 汉朝刺史 C. 元朝御史台 D. 明朝提刑按察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较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刺史就是“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且无固定治所的;A选项是位高权重;C选项权力也很大;D选项是三司之一,所以权力很集中。因此本题答案选D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刺史 【名师点睛】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王莽称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12.下表是西汉到南北朝时期地方州郡县的数量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 州数 郡数 县/侯国数 西汉末 13 103 1585 东汉中叶 13 105 1150 西晋 19 173 1232 南北朝初期 38 313(加镇20) 1376 南北朝末期 275 663 约1500 A. 藩镇割据现象严重 B. 中央集权加强 C. 郡国制盛行 D. 地方制度更替频繁 【答案】B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了西汉到南北朝时期地方州郡的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州郡县是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地方区划,这说明当时中央集权加强,故B正确;藩镇割据现象是在唐末,不是西汉到南北朝时期,故A错误;西汉初实行郡国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后王国问题基本解决,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地方制度更替频繁,而是通过地方州郡数量的增长说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材料表格数据变化的趋势,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地方州郡的数量增长与中央集权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3.清代康熙皇帝有35个后妃和24个儿子,嫡长子胤礽被立为太子,后被废。最终康熙帝根据自己的标准秘密选择皇子做继承人,秘密建储制由此开始。该现象在实质上 A. 说明了宗法继承制度并非一成不变 B. 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的弊端 C.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D. 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答案】D 【解析】 康熙帝废太子,根据自己的标准秘密选择皇子做继承人,这说明君主专制皇权至上,故D正确;“宗法继承制度并非一成不变”并不是实质,故A错误;秘密建储制与一夫多妻制的弊端没有必然联系,故B错误;康熙帝废太子并不等于否认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关键词“实质”,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秘密建储制体现君主专制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4.中国古代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是路、府、州、县。这体现了 A.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B.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从秦汉郡县制到元代行省制的变化,其趋势是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故B 正确;地方行政区划变化并不能说明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故A错误;各地经济联系密切与行省制也没有直接联系,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区划变化,不是中枢权力体系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B。 15.中国古代为监察和约束官员而设计出了相应的制度。以下官职的设置能体现此目的的是 A. 秦朝丞相汉朝中书令 B. 秦朝太尉唐朝节度使 C. 秦朝御史大夫宋朝通判 D. 宋朝枢密使明朝殿阁大学士 【答案】C 【解析】 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宋朝的通判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故答案为C项。秦朝的丞相是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汉朝中书令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排除A项;秦朝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唐朝的节度使是拥有军权和行政权的地方长官,排除B项;宋朝的枢密使掌握军权,明朝的殿阁大学士是皇帝的侍从顾问,排除D项。 点睛: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设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加强监察机制的表现。 16.西周实施分封时,周王会将原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让他们跟随诸侯到封国担任官职。这一做法 A. 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B. 推广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C. 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 D. 打破了地方的血缘政治 【答案】B 【解析】 周王分封时,随着分封制的实施,职能部门被分封到地方,这显然把先进的制度推广到了地方,故B正确;分封制度下诸侯权力较大,难以消除对中央的威胁,故A错误;C属于分封制的作用;D中打破血缘政治说法错误。 17.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秦到清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所能反映出的特点有 ①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②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③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实权 ④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从秦朝开始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围绕中央和地方官制的演变,出现了在中央官制上,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君权不断加强和相权不断削弱;在地方官制上,不断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实权,而且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故选A;其它选项都不全面,故排除。 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 18.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 ) A. 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 B. 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 C. 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 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 秦朝已实现全国文字的统一,且材料反映的是官方语言的发展,故A错误,材料反映朝代的更迭、都城迁移与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紧密相关,这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故选B;官方语言的变化并非消除各地语言的差异,故C错误;官方语言的变化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无关,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分分析表格材料的内容,抓住关键信息“官话的变迁”,从官方语言形成的背景、性质、作用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的结论,据此得出答案。 19.“汉承秦制”、“唐袭隋规”,是后人对秦汉、隋唐制度的基本概括。这里的“制”和“规”是指 A. 封邦建国;三公九卿和科举制 B. 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C. 封邦建国和礼乐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D. 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和推举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制”是指秦朝开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为我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隋规”是指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是隋时期创立的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因此B项符合题意;封邦建国是西周时期创立的制度,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故AC项排除;推举制是西汉时,故D项排除。 20.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化”理解准确的是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C.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D. 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主要实行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贵族政治;至秦帝国时代实行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这是一种官僚的政治体系,故“现代化”的内涵, B项正确。A选项只涉及表象,不是内涵的体现,排除。秦帝国统治也不是法治的体现,排除C。D项说法不符史实,且材料强调政治形态的“现代化”是指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排除。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古代政治制度,主要考查西周政治制度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区别,了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特点,理解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区别即可知道答案。 21.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 A.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 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 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和所学知识可知皇权受到政事堂的限制,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总办公处,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体现皇权受到政事堂的限制,而不是加强皇权,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而是强调“政事堂”的出现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排除B。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并不是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排除C。 22.如下表主要反映出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初实行郡国丙行制的双轨制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唐朝 唐太宗将全国划分为10个监察区,称为道唐玄宗时道成为正式行政区,形成道、府(州、军、监)、县三级制 元朝 设置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县 A.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诡秘多变和反复无常 B.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 从秦朝到元朝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D.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详解】结合已学知识从表中可知,表中主要体现了从秦代到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反映从秦到元中央与地方的演变趋势是:中央权力得到加强,地方越来越被削弱,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正确选项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从秦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要求学生能从具体的行政制度演变中看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发展趋势。 23.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中书省正式成立;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立中书省,只有北周实行六官制;隋朝时期,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隋炀帝末期,他又曾改内史省为内书省;唐朝初期,命中书省为内史省,后复命中书省。这表明 A. 曹魏制度奠定了历代政治格局 B. 魏晋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存在 C. 君主集权专制制度不断加强 D. 唐代官制根植于历代传统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说中书省即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唐朝后复命中书省,说明唐朝官制根植于历代传统,故D项正确;曹魏时期中书省正式成立,没有形成正式的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魏晋时期出现中书省和六官制,并不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唐朝官制的由来,并不是君主集权专制制度的加强,故C项错误。 24.汉武帝令诸侯王得“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并隶属汉郡;又令仕于诸王者地位低于中央所任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禁止士人和诸侯王交游。汉武帝此举旨在 A. 强化地方行政监察 B. 多管齐下维护统一 C. 不拘一格笼络人才 D. 大力限制外朝权力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通过多种措施,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但不是不拘一格笼络人才,且与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汉武帝时期设中朝限制外朝权力,与材料强调多管齐下加强中央集权不符,故D项错误。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又令仕于诸王者地位低于中央所任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禁止士人和诸侯王交游”,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5.汉代察举孝廉起初分为区察举,后来演进到按照户口数比例分配,制为定额,由是参与政治机会开放给全国各地,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按照人口比例来选拔。汉代察举制度作出这样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 彰显公平公正 B. 保障人民权利 C. 缩小经济差距 D. 政府扩大统治基础 【答案】D 【解析】 汉代察举制“演进到按照户口数比例分配”,“由是参与政治机会开放给全国各地”,从而促进了国家政权的开放,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扩大统治基础来维护统治,故D项正确;彰显公平公正是汉代察举制的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的任何制度都不是为了保障人民权利,故B项错误;察举制和缩小经济差距无关,故C项错误。 26.清顺治十八年,皇帝因爱妃去世痛不欲生,不理朝政。危急之际,孝庄太后令大臣们“改朱批,行蓝批(大臣经过商量,代替皇帝批阅奏章叫蓝批)”,处理国事。这说明 A. 皇权渐趋衰弱 B. 封建制度完备 C. 内阁作用突出 D. 君主集权加强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危急之际,改朱批,行蓝批”可知在特定情况下大臣经过商量,代替皇帝批阅奏章,处理国事,体现君主集权的加强,排除A,D项正确。材料体现是特定情况下采取的非常措施,体现君主集权加强,而非封建制度完备,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内阁等相关信息,排除C。所以选D 27.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A. 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 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 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 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答案】C 【解析】 根据“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表明明朝中枢权力运行较为讲究有序,C正确;明朝内阁的设立是加强了皇帝的权力的重要措施,A错误;明朝内阁没有决策权,B错误;明太祖已经废除丞相,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紧扣材料并结合所学内阁的设立的史实分析解答。 28.清朝时,政府的行政文书以汉文、满文为主,但也涵括蒙文、托忒文、帕尔西文、藏文等诸多民族语文。此举旨在 A. 传递政治大一统理念 B. 表达民族平等的思想 C. 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 D. 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答案】A 【解析】 行政文书以汉文、满文为主意在强化政治方面的大一统理念,即此举旨在传递政治大一统理念,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清朝时还没有民族平等的思想,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民族融合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 29.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治理。翌年,台湾亦升格为省。嗣后,清政府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在内蒙古逐次设立州、府、县,盟、旗的地盘渐渐被压缩。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注重军事管辖和边防稳定 B. 国家意识有所提升 C. 确立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D. 传统治边政策改变 【答案】B 【解析】 军事管辖和边防稳定不是此次地方行政管理的主因,排除A;受到近代民族国家之统合意识的影响,清政府改变早中期的“边疆民族自治”之治边模式,开始实行行省管理,说明清政府国家意识的提升,故选B;材料中是对传统政策的改变,排除D;材料主要是从民族国家出发,不是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 30.清代,皇子被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位,按等第发予粮银俸禄、赐田土牧场及庄丁,有领兵打仗、参与国政之权,但均建藩于北京,命令“亲王无故出京师六十里,罪与百官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统治阶级内部等级森严 B. 庄园经济威胁政府的财政 C. 封土授爵违背历史潮流 D. 顺应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亲王无故出京师六十里,罪与百官同”是指严禁亲王离开京城,这一措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D项正确;材料强调严格限制亲王权力,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庄园经济威胁政府的财政,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封土授爵违背历史潮流,排除C。 31.明清两代,先进地区耕作方法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玉米、番薯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引起一定的地域性分工。当时农业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农业生产力的革新 B. 传统经济结构改变 C.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D. 新的生产关系萌芽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先进的耕作方法不断地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方法推广,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既推动了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地域性分工发展,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可见当时农业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是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故C正确;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标志是生产工具的变化,在材料中无体现,故A错误;明清时期农业经济仍处于主导地位,手工业、商业仅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传统经济结构没有改变,故B错误;新的生产关系萌芽指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即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萌芽,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情况,关键信息是: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玉米、番薯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 32.据《后汉书》记载: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在安徽寿春修建了芍陂,灌溉农田一万多顷,扩大了稻田。芍陂得以修建的背景是楚国 A.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 水旱灾害较为严重 C. 新式农具推广使用 D. 经济实力最为强大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央集权建立于秦朝,A错误。修建水利工程,不一定是因为水旱灾害严重,二者没有必然关系,B错误。结合材料中的“春秋时期”,可知铁农具已被使用,芍陂工程浩大,这与新式农具推广使用相关,C正确。春秋时期,楚国并非实力最强,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春秋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了芍陂这项水利工程工程浩大的特点,结合春秋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3.隋唐时期,皇帝布施土地现象普遍存在,成百上千顷土地被授予或布施给寺院,一些寺院甚至“田连阡陌”。这种状况的发展 A.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B. 缓解了土地兼并问题 C. 影响儒学的正统地位 D. 造成国家的积贫积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寺院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的严重,不利于社会矛盾缓和,故A项错误;寺院“田连阡陌”本身就是一种土地兼并现象,故B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迅速崛起,冲击了儒家的正统地位,故C项正确;寺院“田连阡陌”,与国家积贫积弱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隋唐时期的思想发展•隋唐时期佛学的兴盛 34.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 A.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农民地位不断降低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反映的对土地兼并者的称呼由“豪强”或“兼并之徒”演变为“田主”,说明民间对土地兼并者的态度由仇视转变为认同,土地兼并现象得到认可。故答案为B项。土地私有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确立,排除A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宋朝从立国之初就开始采取“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使土地私有制渐趋成熟,较前代比较彻底地释放了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强大生产力,推动租佃制的繁荣,是宋代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的制度原因。“不抑兼并”使得人们能更自由的进行土地所有权的买卖,使得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与垄断更加激烈,客观上促进了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土地所有者的看法。 35.《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这说明 A. 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 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 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 D. 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可知,西汉的粮食亩产产量和战国初期相比有了显著的增长,这和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的发展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时期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精耕细作的发展。故选项B正确。选项A,铁犁牛耕得到推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时间不符。选项C,重农抑商政策的效果和亩产无关。选项D,小农生产主要指男耕女织,虽然有利于提高生产的积极性,但和粮食亩产关系不明显。 36.汉代《淮南子·说山》一书中写道:“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该规定反映了( ) A. 封建王朝法律的系统性 B. 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 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D. 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只讲了一条法律规定,并不能反映法律的系统性,故A可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奖励耕战的政策,可排除B;C的说法与材料无关,可排除。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从法律的角度保护耕牛的情况,进而反映了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故选D。 点睛: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以后,耕牛就成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而小农经济又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保护耕牛就是为了保护小农经济,这就侧面体现了小农经济的重要性。 37.中国在春秋以前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从春秋末期开始出现了大型水利工程,至战国出现了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高潮。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铁制工具的使用 B. 社会局面的稳定 C. 水利技术的提高 D. 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大量使用,推动了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A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局面动荡,B错误;材料中未体现战国与春秋相比水利技术的进步,C错误;水利工程建设是小农经济的发展的原因,不是小农经济推动水利建设,D错误。 点睛:水利工程的兴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进步表现在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等。从题意可知铁制农具的使用正是体现了生产工具的进步。 38.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其目的是 A. 保护佃农利益 B. 增加政府收入 C. 维护地主特权 D. 规范租佃关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命立要契……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来看,这么做是为了让租佃关系依照规定进行,从而达到规范租佃关系的目的。故答案为D项。ABC项材料均不能反映,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土地制度的演变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这样的发展演变过程: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夏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指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剥削其他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包含有三种形式: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 39.《礼记》中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此材料主要体现 A. 敬畏神灵 B. 尊宗敬祖 C. 以农立国 D. 经济落后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人们通过祭祀来感恩天地,以保佑农业丰收,故C正确。敬畏神灵是现象,,不是目的,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尊宗敬祖,与材料无关,故B排除。经济落后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特点 40.利玛窦(1583年进入中国,1610年在北京逝世)札记中写到:“(中国)凡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幸福所需要的东西,在这个国家都有丰富的出产。”其主要依据是当时中国 A.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 资本主义萌芽发 C. 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D.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利玛窦在明朝后期来到中国。明朝时期,我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耕经济高度发达,故答案为C项。明朝末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天灾人祸不断发生,A项社会稳定不符合史实,排除;“维持生存”需要的是农产品,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手工业领域,排除B项;明朝中期开始,民营手工业开始居主要地位,排除D项。 41.白寿彝认为,唐代官府手工业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管理体制。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着重收集 A. 唐陵墓出土的手工业品 B. 国家祭祀社稷的祭文 C. 唐朝工部司的往来政令 D. 涉及坊市制度的唐诗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陵墓出土的手工业品不一定都属于官府手工业,故A项错误;国家祭祀社稷的祭文不一定涉及唐代官营手工业的管理体制,故B项错误;唐朝工部司是对官营手工业进行管理的机构,其往来政令是研究唐代官营手工业管理体制的真实史料,故C项正确;坊市制度是城市商业管理,不涉及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 42. 明代浙江杭州百货所聚,湖州的丝,嘉兴的绢,绍兴的茶酒,处州的瓷器,温州的漆器,金华的火腿等,“皆以地得名”。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 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B. 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艰难 C. 区域贸易重视地方保护主义 D. 手工业区域分布相对平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明代⋯⋯湖州的丝,嘉兴的绢,绍兴的茶酒⋯⋯金华的火腿等,“皆以地得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艰难,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区域贸易重视地方保护主义,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手工业区域分布相对平衡,故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表现 43.“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这主要体现了小农经济 A. 稳定性强 B. 生命力顽强 C. 基础脆弱 D. 生产工具简单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小农经济的生产工具的确是相对简陋的,但“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这说明了小农经济顽强的再生能力,故B正确;小农经济极不稳定,故A错误;C和D只是材料体现出部分信息,排除。 44.某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完善的农艺体系。该体系的形成( ) 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促进了传统经济发展 C. 具有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 D. 抑制了大土地所有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该体系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体现,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传统经济发展,B项正确。该体系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体现,而不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A。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与材料强调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不符,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抑制了大土地所有制,而是强调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促进了传统经济发展,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45.对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 表明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 推动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 促使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 加速铁犁牛耕在江南地区的推广 【答案】B 【解析】 【详解】表格反映的信息是人口越来越多,而人均土地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精耕细作才能提高粮食产量,故B项正确。A项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C 项与材料无关,铁犁牛耕在汉朝已经推广到全国,故ACD三项错误。 46.考古学家发现,在出土的许多汉代漆、陶器上,往往有“市”“亭”等戳记(“市”和“亭”指各地官府管理的手工业和商业区)。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有铭文“成市草”“市府草”等,经考证,“成市草”“市府草”为成都县的市所造,而这类产品曾在汉代一些小官吏或平民墓葬中出现。由此可以看出,汉代地方官营手工业的生产 A. 冲击当时的等级观念 B.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具有一定的商品生产性质 D. 导致了私营工业的萎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汉代许多漆、陶器上,往往有‘市’、‘亭’等戳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有铭文“成市草”、“市府草”等,经考证,“成市草”、“市府草”为成都县的市所造,而这类产品曾在汉代一些小官吏或平民墓葬中出现,由此表明,汉代地方官营手工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从事商品生产,具有一定的商品生产性质,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对当时等级观念的冲击,A项排除;官营手工业是由政府控制的,产品是供皇室和贵族使用的,本身无法促进商品经济发展,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对私营手工业的影响,D项错误。故选C。 47.学者们认为春秋时期存在下列因素:群雄割据,战争频繁;国家掌控的商业奴隶极易逃亡;工商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这些因素的存在 A. 导致了“工商食官”的瓦解 B. 削弱了各诸侯国的战斗力 C. 预示着社会面临严重灾难 D. 加速了重农抑商政策出台 【答案】A 【解析】 “商业奴隶极易逃亡、分工越来越细”等字眼意在强调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工商食官”制度已经面临瓦解,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增强而非削弱了各诸侯国的战斗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预示着社会面临巨变而非面临严重灾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和重农抑商政策无关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48.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见(现)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 或强令民卖买之。”这说明盐铁官营 A. 导致了手工业技术的落后 B. 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 C. 破坏了商品经济竞争机制 D. 体现了国家的重农政策 【答案】C 【解析】 盐铁官营的实行后,由于铁器质量差,官府强令老百姓购买,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竞争机制,故C项正确;材料属于官府的强制购买,与手工业技术的落后无关,故A错误;当时属于政府行为,不具备市场导向性,故B错误;材料属于盐铁官营,不属于重农抑商政策,故D错误。 49.下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A. 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答案】C 【解析】 由题干的演化图谱可以看出,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的耕织小农们在生产发展的条件下,发生了分化,图中主要体现的蚕桑织户的分化,他们代表的是古代的手工业者,最终分化为各具自己独特技术的不同户种,所以体现了生产的专业化倾向,故选C。题干没有体现农产品商品化和经济重心的南移问题,故排除A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不符合题干的时间,故排除B。 50.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使民间技术的传习也成为顽固的传统。直至当今各地仍有所谓“祖传秘方”的说法。产生这种传习方式的原因是 A. 为避免技术竞争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B. 手工业发展促使专利保护意识增强 C. 商品流通领域形成了市场垄断现象 D. 政府引导社会力量重视工商业发展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祖传秘方”的传习方式的原因主要是手工业市场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自卫措施,A项正确。“祖传秘方”的传习方式不等同于专利保护,排除B。“祖传秘方”的传习方式的原因主要是手工业市场狭小,没有体现市场垄断现象,排除C。中国古代政府以农为本,大多数都忽视工商业发展,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题,其中51题6分,52题7分,53题12分。共25分 51.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继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并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着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中央机构有何重大的调整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创制”和秦朝以后的“变局”分别是什么? 【答案】(1)调整:实行三省六部制。 影响: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2)变局: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解析】 【详解】第(1)问,“调整变化”,依据材料一信息“唐初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三省六部制。“影晌”,依据所学知识从加强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西周政治里显然有着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创制”指的是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以后的“变局”指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5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古今中外人类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它一直在拷问着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 (2)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答案】(1)监察制、谏官制相配合。 (2)评价:积极:有利于反贪防腐,加强中央集权;消极: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很难起到真正的监察作用 【解析】 【详解】第(1)问,“变化趋势”,依据材料信息“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概括得出:监察制、谏官制相配合;独立性消失等。 第(2)问,“评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方面,利于反贪防腐,加强中央集权;消极方面,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等两个方面回答。 5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表是关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论题:中西方传统节日是东西方不同文明的产物,体现了鲜明的文化特色。 阐述:中国传统节日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同时受宗法制度、儒家思想、地域风俗、民间信仰影响,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注重家族观念和“忠”“孝”“仁”义”,祈盼安定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充满了中国式的人情味道。西方传统节日宗教色彩浓厚,同时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注重人性、亲情的表达,同时体现了对个体劳动的尊重。 【解析】 本题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来看,不难发现,传统节日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宗教信仰、民间习俗等相关。就中国传统节日来看,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注重家族观念和“忠”“孝”“仁”义”,祈盼安定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充满了中国式的人情味道。而西方传统节日则宗教色彩浓厚,同时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注重人性、亲情的表达,同时体现了对个体劳动的尊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