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一完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一完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一完全中学 2019-2020 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尚书·召诰》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大宗)哉!”上述 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 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 C.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答案】B 【解析】根据“有王虽小,元子(大宗)哉!”可知题意反映的是宗法制。宗法制并不能“解 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故排除 A 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的制度,体现了 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故选 B 项;宗法制不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故排除 C 项;西周时期 属于贵族政治,没有形成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故排除 D 项。 2.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的选官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科举制在隋唐时创立,成为后来历代主要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一种以考试成绩作 为选官标准的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客观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政府 机构办事效率。因此 D 正确。 3.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内 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 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 B. 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 C. 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 D. 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决策机构的有关内容。明朝内阁首辅权压众臣,张居正任首辅时, 大权尽归内阁。但内阁始终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权力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张居正生前大权在握,死后被削夺官秩,正说明其权力在否关键看皇帝旨意。明朝所设内阁 是顾问、咨询机构,非法定决策机构。故内阁成员的权力源于皇帝旨意,具有随意性、不稳 定性。A 正确。故本题选 A。 4.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下列官职,按其最早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同平章事 ③卿大夫 ④司隶校尉 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④②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御史大夫最早出现在秦朝,同平章事最早出现在唐朝,卿大夫 最早出现在西周,司隶校尉最早出现在汉朝。由此,按其最早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③①④②,故 B 项正确,ACD 错误。 5.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度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是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 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 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 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是片面的 C. 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 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答案】C 【解析】首先,科举制并非是秦朝时所创,而是隋朝所创。初时也并未以八股为试,而是明 清时候才出现的。其次,该网友对科举制的评价持否定态度,主要论述的就是科举制的消极 作用。因此,该网友对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是有问题的。 6.“长兄如父”是中国流传久远的俗语,语出《孟子•跬道》。大意是家中的长子、老大,应 协助父母照顾弟妹,主持家务;家中父母不在(外出、世故)时,家中的老大要担当起父的 责任,照顾好弟妹尽扶养、教育之责。下面关于这一俗语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体现 B. 是封建社会的糟粕 C. 反映了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D. 反映了传统中国社会人伦关系的混乱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大意是家中的长子、老大,应协助父母照顾弟妹,主持家务;家中父母 不在(外出、世故)时,家中的老大要担当起父的责任,照顾好弟妹尽扶养、教育之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强调血缘关系,明显体现出宗法制的特点,故 A 项正确。“长兄如父” 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可取之处,而且是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开始流行,故排除 B 项。题意强 调的是责任,非上下级关系,故 C 项错误。“长兄如父”指的是长兄要协助父母担当父母的 责任,非人伦关系的混乱,故排除 D 项。 7. “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 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 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 皇位世袭 B. 家天下 C. 皇帝独尊 D. 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句是“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 专称皇帝”。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制度中的皇帝地位独尊,并未体现皇位世袭、君权神授、家 天下。故选 C 项。 8.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 来,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这反映了 A. 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 B. 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 C. 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 D.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答案】D 【解析】近官“外化”是为了通过近官转移相权,从而加强了皇权,故 D 项正确;这些近官 本来就是统治阶级,因此近官“外化”不能扩大统治基础,故 A 项错误;这些近官不是监察 官员,故 B 项错误;近官“外化”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机构的臃肿,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故 C 项错误。 9.钱穆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 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度 A. 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B.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C. 孕育了中央集权的雏形 D. 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是指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 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可以看出,这种思想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故 B 项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的信息,故排除 A。从材料中看不出有关“中央集 权制度”的含义,C 项不正确。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后,“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 集中”,故排除 D。 10.《甲骨文合集》记载: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 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 12 个奴隶。这反映了商朝政治制度的 特点是 A. 神权高于王权 B. 国王没有实现集权 C. 宗法制成为主导 D.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答案】D 【解析】由“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 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 12 个奴隶”可以看出商朝时期商王处理事物要去占 卜,说明神权和王权是紧密结合的,故 D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题干看不出神权高于王权; B 项与题干材料无关,不选;C 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出宗法制。 11.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这与英语中将自己父母的兄、弟统称 为“uncle”完全不同。可见,这些汉语称谓语体现出 A. 明亲疏的家族追求 B. 辨等级的阶级理论 C. 别长幼的宗法意识 D. 重家庭的人伦观念 【答案】C 【解析】伯、叔河父亲具有相同的血缘关系,这受到古代宗法制下长幼关系影响,故 C 项正 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家族宗法观念,并不是表明远近亲属关系,故 A 项错误;该称谓不存 在等级观念的差别,故 B 项错误;人伦观念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 D 项错误。 12.唐监察机关御史台与刑部(司法行政机构)大理寺(最高审判机构),合成三司。每遇重 大案件,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三司推事”。这一制度的实行 A. 有利于中央集权 B. 有利于司法公正 C. 强化了君主专制 D. 降低了行政效能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共同审理”来看,三个机构既相对 独立、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且加强监察、监督,有利于保障司法的客观、公正,故答案为 B 项。材料反映的是监察系统内部的变化,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没有关系,排除 A、C 项; 材料反映的是监察系统的变化,不是行政机构的变化,与行政效率没有关系,排除 D 项。 13.据《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曾强立鲁武公的少子为嗣君,宣王起兵伐鲁,废嫡而立 庶。这一事件说明 A. 嫡长子继承制日渐制度化 B. 分封制受到重大冲击 C. 天子有权干涉诸侯的废立 D. 中央集权制已现雏形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周天子强行干涉鲁国的嗣君问题,不惜动用武力去讨伐鲁国,以使 鲁国的嗣君立为自己选定的少子而不是嫡子,说明了周天子对诸侯的废立有干涉权,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提到的是周宣王强立鲁武公少子的事件,因此不能反映出嫡长子继承制日渐 制度化,排除 A;题干反映了周天子对诸侯国的控制,排除 B;中央集权制已现雏形指的是 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的出现,排除 D。 14.《全球通史》中载:“秦始皇一举废除了分封制度,不过,继秦而起的汉皇帝更重实际 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下列属于秦汉时 期实行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图①依据齐、鲁、宋、卫等分析可知其为西周时的分封制;图②依据长城和咸阳、 九原郡等分析可知其为秦朝的郡县制;图③依据“济南郡”“高密国”等分析可知其为汉代 的郡国并行制;图④依据“中书省”“大都”等分析可知其为元朝的行省制。基于以上分析 可知,本题选 C。 15.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秦朝建立后,面对空前扩大的统治区 域,却采用了郡县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 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 B.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C. 官员任用原则的变化 D. 保证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答案】C 【解析】郡县制是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 总称,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 A。封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政治制度 的稳定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排除 B。和分封制相比,郡县制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 世袭,C 项正确。和分封制相比,郡县制的实施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 D。所 以选 C 16.唐贞观初年,因山河形势之便,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23 年)增为十五道,置 采访处置使(职名),职掌与汉武帝所设置的十三部刺史略同。由此可知,唐代设置“道”的 目的是 A. 加强全国各地交通往来 B. 削弱藩镇长官的军事势力 C. 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监察 D. 进一步分割地方行政区域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23 年)增为十五道”“ 置采访处置使 (职名),职掌与汉武帝所设置的十三部刺史略同”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采访处 置使与西汉时期的刺史略同,刺史是西汉时期设置的监察地方的官员,因此唐贞观初年到开 元二十一年增设道,并且设置采访处置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力度,故 C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道”是唐朝监察区,而与交通无关,故 A 选项错 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贞观初年到开元二十一年间设置的道数量增加,设置监察地方的 官员,没有体现削弱藩镇的问题,并且藩镇是在唐朝安史之乱后逐渐形成,故 B 选项错误;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道的数量增加,设置了监察地方的官员,主要是为了强化对地方官 吏的监察,没有体现分割地方行政区域的问题,故 D 选项错误。 17.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 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 人。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 A.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 B. 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 C. 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 D. 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答案】D 【解析】明朝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同时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是通过分 割地方政府权力,从而实现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故答案为 D 项。这一举措是针 对地方采取的措施,与削弱相权无关,排除 A 项;这一目的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最终巩固君 主专制,与民主化无关,排除 B 项;C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8.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说:“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 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 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 A. 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B. 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C. 元代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D. 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 【答案】B 【解析】从题干中“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的信息可得 出元代中央集权的程度加强,再依据“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的信息可 得出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故 B 项正确;A 选项说法错误;C 选项应该为中 书省;D 选项与历史事实不符,故排除。 19.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 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 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 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 扩大议会的权力 C. 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 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答案】A 【解析】君主立宪制的意思是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只有 A 项符 合嗣位的目的所在。 20.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 图示礼器为“簋”,周代使用较为广泛,其身主要刻录金文,时间与题干不符合, 故 A 错误。B 图示为石碑,结合所学知识,商朝文字第一类主要刻在青铜器上,表示族徽的 简单金文,第二类刻在甲骨上的卜辞,至今为止没有发现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故 B 错误。C 图示为兽骨,结合所学知识,商朝的文字刻在兽骨上的比较常见,称为甲骨文,至今出土的 也比较多,因此题干中所说的册典,最有可能指的就是兽骨,故 C 正确。 D 图示为小口尖 底瓶,为仰韶文化所出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 元前 5000 年至前 3000 年(即距今约 7000 年至 5000 年,持续时长 2000 年左右 ),早于商 朝出现的时间,故 D 错误。 21.有史学家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文中的“制度”包括 ①内外服制度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礼乐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内外服制度是商代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都 是西周的政治的制度,故 C 项正确;ABD 错误。 22.某著作中写道:“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 子……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只选择”。文中 的“制”当指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军功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故 D 项正确;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 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而非选官制度,故 A 项错误;禅让制度,“禅” 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是一种“非血统继承制”,尧舜禹 “禅让”的历史传说,反映了上古中国的民主制度,故 B 项错误;军功爵位制是秦朝奖励军 功、鼓励杀敌求胜的军功爵禄制度,它是新兴的地主阶级为提高军队战斗力而采取一项措施, 与考试选官无关,故 C 项错误。 23.启蒙运动时期,一位推动者这样归纳自己的诉求:“我希望看到最后一个国王被最后一 个神父的肠子给绞死。”(约翰赫期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这表明他反对 A. 因信称义 B. 天赋人权 C. 君权神授 D. 崇尚科学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的主张,故 A 项错误;材 料强调反对君权和教权,不涉及天赋人权,故 B 项错误;据材料“我希望看到最后一个国王 被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给绞死”可知这位启蒙思想家反对国王和神父的专制统治,表明他反 对君权神授,故 C 项正确;材料是政治上的主张,不涉及崇尚科学,故 D 项错误。 24.东汉末年,皇权日趋衰弱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战争冲击 B. 地主豪强势力膨胀 C. 外族入侵频繁 D. “柔道”政策影响 【答案】B 【解析】东汉末年由于地方豪强地主的实力大增,出现“挟天子令诸侯”的现象,故 B 项正 确;A 项不是主要原因;C 项不存在外族入侵;D 项属于东汉初期政策。 25.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发行的特种纪念币。币面中的人们劳作的目 的是为了 A. 抗击秦国 B. 抵御匈奴 C. 遏制鲜卑 D. 反击突厥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图示中的文字“长城的修建,公元前一世纪”,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公元 前一世纪处于西汉时期,这一时期西汉国力衰弱,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匈奴,故 B 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26.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答案】D 【解析】“秘阁”、“通判”等官职均为宋代设置。 27.隋唐用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的首长为宰相,但其他官员也可临时差遣 到中枢任职,职权堪比宰相。这一做法有利于 A. 加强君主专权 B. 完善中央官制 C. 决策更加科学 D. 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削 弱相权,加强皇权,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不是主要目的和作用,应排除。 28.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 的变化反映了 A. 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 B. 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C. 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D. 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 【答案】A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 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西周到秦朝,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 故A正确; B 没有体现出中央集权特点;C 中历史必然不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主旨。 29.“魏末北齐的孝廉秀才,则已是寒门出身的通路。至于北周根本选无清浊(门第高低)” 这说明南北朝时期 A. 察举制仍是选官的主要形式 B. 世家大族已经失去选官的垄断权 C. 九品中正制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 D. 选官变化顺应世家大族衰落趋势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依据所学,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盛行,选官 主要看门第高低。但到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制度也再悄然发生变化,故出现“至 于北周根本选无清浊(门第高低)”的现象。分析选项,A 与史实不符,察举制在汉后便不 再实行;B 表述错误,唐朝的关陇门阀依旧对政治和选官用官起到重大作用;C 与题意不符, 没有凸显科举制的作用;D 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 选项。 30.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 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 说明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 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 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 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 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 B 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 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 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 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 D。 二.材料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 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 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 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 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 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3)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综合上述材 料,说明唐朝到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 【答案】(1)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朝所沿用;唐朝时期,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如秦朝中央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汉朝 郡县封国并存;唐朝主要是实行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 (2)加强专制君权、削弱相权的需要;缺乏人才。 (3)说明: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特点: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 (1)“大变动”,依据秦汉和唐朝时期实行的具体政治制度分析回答:秦汉开创了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朝所沿用;唐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2)“原因”,依据材料二信息“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得出: 北宋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的需要;由材料信息“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 衰”得出:反映了北宋读书人少,缺乏人才。 (3)“说明”,依据材料三信息“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 可以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的角度说明。“特点”,依 据所学知识从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角度分析。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 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 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 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 措施导致的后果。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 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 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 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答案】(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 (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 害中央集权。 (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 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解析】 (1)此问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阐释事物的能力,同时考查了 学生对汉初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了解和掌握。从材料中“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可知汉初实 行了皇帝制度;材料中还提到“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可知汉初采取了三公九卿制;从材 料中“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可知汉初实行了郡县制。而这些制度都是在秦朝 就已经确立和实行的制度,故渊源是“汉承秦制”。 (2)此问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汉初实 行郡国并行制的相关背景知识和结果的了解掌握。从材料的第一句话“汉高祖……矫秦县之 失策,封建王侯……”,可知刘邦为了避免汉朝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采取了分封王侯的制 度;材料的后半部分叙述了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在其封地上有两大特权,“自置吏、得赋 敛”,即诸侯王和列侯在封地上可以任命官吏和收取赋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王的权 利过大,后来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3)此问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同时 考查了学生对推恩令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材料中“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可知是汉 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材料中对谋反的诸侯王实行“国除为郡”的措施,即将犯法诸侯王 的封地改为郡县;从材料的最后一句,可知采取了颁布律令限制诸侯王的措施。这些措施最 终解决了王国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意义在于消除地方割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国家统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