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 A. 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 B. 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 C. 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 D. 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夏朝的王位继承大部分属于父死子继,联系所学宗法制的特点可知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故A项正确。材料显示夏朝没有具体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B项的表述既与史实不相符,也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封建社会自战国开端,故C项不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夏朝的王位继承是有秩序的,混乱是偶然的。故D项不正确。‎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一股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人们向往奢靡的生活,这种心态变化表明 A. 社会动荡影响价值取向 B. 商业经济引发观念变化 C. 重商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D. 百家争鸣引发思想改变 ‎【答案】B ‎【解析】经济的发展会推动思想的变化,材料中“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正是由于该时期商业经济发展导致的变化,故B项正确;A和D不符合材料中“追求营利求富”的思想主旨;重农抑商会阻碍商业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 ‎3.西周分封制形成等级森严的礼序书面,决定了人们之间相对稳固的社会关系。但到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兼并等事件的频频发生促进孔子“克己复礼”、老子“小国寡民”。先秦诸子的这种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 A. 社会进步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 B. 先秦诸子的思想落后 C. 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 D. 社会变革符合历史潮流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西周分封制稳定了社会秩序,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秩序被打破,产生了孔子、老子要求稳定社会秩序的思想,说明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但却造成社会动荡,故A正确;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表述正确,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4.破译甲骨文是中华史前文明溯源工程的重要项目。正如学者朱彦民所说:“如果破解了一个甲骨文,就带活了一大批甲骨文书,也就能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的历史。”但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这恰恰是甲骨文隐藏起来的历史。这充分说明甲骨文 A. 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 B. 反映了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 C. 承载了商代及早期国家的信息 D. 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说明要破解甲骨文就要了解商代乃至商代之前的历史,故选C。A选项认为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A。甲骨文不仅含有宗教信仰的信息,还包含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表述不完整,不如C项具体,故排除。D项与材料的信息表述不符,材料主要讲述甲骨文与历史的关系,故排除D。‎ ‎5.司马迁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意,成就了《史记》这史学丰碑,引得后世史家争相仿效。这说明 A. 史家阅历决定其史识之境界 B. 史著的写作方法决定其影响 C. 儒家观念影响着史著的写作 D. 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通过史实现象揭示本质,探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社会的各种发展演变,说明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D项正确。题干强调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而没有涉及史家阅历决定其史识之境界,排除A。题干强调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没有涉及史著的写作方法决定其影响,且说法错误,排除B。题干强调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没有涉及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6.朱元璋在《谕中原檄》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到了近代,“恢复中华”的口号再次被人提出,他是 A. 林则徐 B. 洪仁玕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孙中山成立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故C正确;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洪仁玕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不符合题意,排除AB;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提倡民主、科学,不符合题意,排除D。‎ ‎7.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对民国前后的历次革命进行追述。他说,一次革命,起于______,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三次革命在云南,因袁世凯推翻共和,僭称洪宪皇帝。材料中的“______”处应该填入的城市是 A. 上海 B. 长沙 C. 武昌 D.北京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辛亥革命即武昌起义推翻满清之专制统治,故横线处应该填入的城市是武昌,故C正确;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辛亥革命的地点是武昌,而不是上海、长沙、北京,排除ABD。‎ ‎8.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这正是当年洪秀全的太平军通过的路线,而该军速度是太平军的数倍。材料中涉及的“军队”和事件指的是 A. 湖北新军和武昌起义 B. 国民革命军和北伐 C. 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 D. 八路军和抗日战争 ‎【答案】B ‎【解析】民国十五年是1926年,“进入湖北,占领武汉”,结合所学,1926年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势如破竹,1927年1月占领武汉,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故B正确;1911年武昌起义,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1928年创建工农红军,1937年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9.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81、6、30、12……每一个数字背后的意义都提醒着我们那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这段历史发生在 A. 1927年 B. 1937年 C. 1945年 D. 1949年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12月日本占领南京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故B正确;1927年抗日战争还没有爆发,排除A;1945年抗战胜利,不符合“南京大屠杀”的时间,排除C;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不符合“南京大屠杀”的时间,排除D。‎ ‎10.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从根本上看是由于 A. 官方垄断贸易的需要 B. 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C.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D. 封建统治已经腐朽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明清时期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与外夷相通,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项正确。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根本上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A项不属于根本性原因,故错误。B项也不是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故错误。封建统治已经腐朽属于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D项错误。‎ ‎11.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 B. 借用牛力耕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与技术 C. 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D. 与农业相关的水利设施的完善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故A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铁犁牛耕技术不断改进,男耕女织是最主要的经营方式,农田水利不断发展,从而促进古代农业的进步,故BCD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1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的说法,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地域性商帮的出现 ②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③市、坊的界限被打破 ④丝绸之路的开辟 A. ④①②③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答案】D ‎【解析】地域性商帮的出现,在明清时期;②柜坊和飞钱出现在唐朝;③市、坊的界限被打破出现在宋朝;④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在汉代。故正确排序是④②③①,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 ‎13.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 英国军队 B. 法国军队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答案】C ‎【解析】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因此选项C正确;火烧圆明园是英法联军所为,排除A、B;八国联军侵华和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 ‎14.《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建设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符合“陕甘宁红色旅游区”的是 A. 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 国民革命,北伐战争 C. 武装起义,八一建军 D. 完成转移,胜利会师 ‎【答案】D ‎【解析】从材料“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中可以看出,1934年-1936年长征完成了战略转移,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故D项正确;A项是指中共一大,地点是上海和浙江嘉兴南湖,排除;B项发生地是广州,排除;C项是指南昌起义,地点是南昌,排除。‎ ‎15.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四 建党初期的实干家 十三十四 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 十五 十七 西安事变前后 二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四十 筹建新中国 A. 五四大潮的洗礼 B. 上井冈山 C. 长征 D. 重庆谈判 ‎【答案】C ‎【解析】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主席毛泽东。而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故空处大事时间当是在1931年到1936年。A是1919年,B是1927年,D是1945年,时间均不符,排除;长征发生在1934年到1936年,符合时间限定,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6.材料一 刘秀对王莽的倒行逆施进行拨乱反正,重建汉高祖、汉武帝所确立的大汉体制,废除王莽新设立的繁苛细密的法令,恢复汉初的法简刑轻、务用安静的局面,使得东汉光武一朝刑法宽松,社会安定;刘秀为削弱大司马大将军的权力,恢复大司马的原来名称——太尉,把大司空、大司徒的“大”字去掉,削弱了三公权力。三公的职责都转移到本来替皇帝掌管文书的尚书台。皇帝通过尚书台控制中央政府,使得三公成为没有实权的虚位。与此同时,代表中央控制地方的刺史制度得到强化。刘秀把州牧恢复为刺史,扩大了它的权力,让刺史有固定的治所,使得刺史成为州一级的行政单位。在东汉初建的十几年中,刘秀六次颁布诏书,释放奴婢,效果明显。但在解决土地问题时遇到了极极大大阻力。在教育方面,刘秀恢复汉武帝时的五经博士,在太学教授学生,太学生每年都要考试。‎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建武(公元25~55年)初,光武遣使奉币至匈奴,欲“更通旧好”,然“单于骄踞益横,内暴滋深”;光武遣大司马吴汉出击匈奴,结果“经岁无功”。二十七年(公元52年),臧宫等人又上书建议乘匈奴遭受天灾人祸之机以灭之。光武认为应以“柔抚”而非武力。“自是诸将莫敢复言兵事者”。次年(公元53年),北匈奴遣使来朝,献名物,再求和亲。班彪上言:“今北匈奴见南单于来附,惧谋其国,故数乞和亲,又远驱牛马与汉合市,重遗名王,多所贡献。”光武帝于是对北匈奴“颇加赏赐,略与所献相当”,旨在以经济手段羁縻之,避免与其发生激烈的冲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刘秀恢复汉制的改革背景及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秀民族政策的特点。评析刘秀对匈奴的民族政策。‎ ‎【答案】(1)背景:王莽改制引发了社会动荡;东汉政权刚刚建立。内容:废除王莽设立的繁苛细密的法令,实行轻刑简法;恢复并改革中央官制;恢复并扩大刺史权力;释放奴婢和限制土地兼并;恢复五经博士。‎ ‎(2)特点:审时度势、政策灵活,恩威并施、防御为主,避免冲突、以和为贵。评析:东汉建国之初,光武帝刘秀致力于恢复生产,稳定统治秩序,对匈奴政权采取了防御为主的策略。后坚持"柔抚"政策,推动了汉匈民族之间和谐友好交往。有利于保障北方汉匈两族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有利于民族交融,也有利于东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光武中兴"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体现了光武帝的政治智慧。‎ ‎【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刘秀对王莽的倒行逆施进行拨乱反正”可归纳出王莽改制引发了社会动荡;根据材料“恢复汉初的法简刑轻、务用安静的局面,使得东汉光武一朝刑法宽松,社会安定”可归纳出东汉政权的初建。内容:根据材料“废除王莽新设立的繁苛细密的法令,恢复汉初的法简刑轻、务用安静的局面”可归纳出废除王莽设立的繁苛细密的法令,实行轻刑简法;根据材料“刘秀为削弱大司马大将军的权力,恢复大司马的原来名称——太尉,把大司空、大司徒的“大”字去掉,削弱了三公权力”可归纳出恢复和改革中央官制;根据材料“刘秀把州牧恢复为刺史,扩大了它的权力,让刺史有固定的治所”可归纳出恢复并扩大刺史权力;根据材料“释放奴婢,效果明显。但在解决土地问题时遇到了极极大大阻力”可归纳出释放奴婢和限制土地兼并;根据材料“刘秀恢复汉武帝时的五经博士,在太学教授学生”可归纳出恢复五经博士。‎ ‎(2)特点:根据材料“建武(公元25~55年)初,光武遣使奉币至匈奴,欲“更通旧好””可归纳出防御为主,避免冲突;根据材料“光武认为应以“柔抚”而非武力。”可归纳出审时度势;根据材料“旨在以经济手段羁縻之,避免与其发生激烈的冲突”可归纳出以和为贵。评价: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刘秀对匈奴的政策特点的评价需要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保障汉匈民族的安定生活及光武帝的政治智慧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17.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尤其是华北事变和七七事变后,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人们常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这种民族精神的真正觉醒与近代哪一次战争有关?‎ ‎(2)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进一步丰富了民族精神。据材料二,抗战时期民族精神进一步丰富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如何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认识。‎ ‎【答案】(1)内涵:反抗精神、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爱国精神等。‎ 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原因:民族危机的日益加重(日本侵华)。‎ 理解: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捍卫了民族尊严,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认识:中国人民的抗争,促进了民族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解析】(1)内涵:根据“反抗精神”“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救亡图存”等信息概括得出。‎ 战争:结合所学,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被激发出来,维新变法、实业救国热潮、义和团运动正是民族精神的真正觉醒的表现。‎ ‎(2)原因:根据“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得出民族危机的日益加重。‎ 理解:结合所学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回答,即: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捍卫了民族尊严,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国际地位等。‎ ‎(3)认识:综合材料,可从中国人民的抗争促进民族觉醒、增强民族凝聚力等角度分析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