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线上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线上考试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线上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从春秋开始,随着铁农具、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农业生产过程的个体性质也获得加强,农民大肆开垦,自垦田经营蒸蒸日上。这反映出 A. 小农经济逐渐发展 B. 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 井田制已完全瓦解 D. 个体生产成为主体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的“铁农具、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农业生产工程的个体性质也获得加强……自垦田经营蒸蒸日上”可知材料意在说明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牛耕的普遍使用,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井田制已完全瓦解,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将个体生产与其它生产作比较,不能说明其成为主体,故D项排除。‎ ‎2.从16世纪中叶开始,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先后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据此可知 A. 缓和了明清人口增长压力 B. 改变了明初的农业种植结构 C. 精耕细作进一步走向成熟 D. 对外开放加速明清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稳定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导致人口激增,因此明清时期的人地矛盾异常尖锐,但是由于玉米和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极大的解决了人口饥饿问题,缓解了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压力,A选项符合题意。明清时期我国农业结构仍然以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为主,B选项排除。精耕细作表现在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修建、作物品种的改善等方面,仅从高产作物的引进并不能说明精耕细作走向成熟,C选项排除。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是海禁和闭关锁国,D选项排除。‎ ‎3.唐代四川、江南是丝织业中心,其丝织品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有剩余出口。全国有20多个著名窑址,其中广东潮州窑烧制出的陶瓷器,是外销的主要物品。沿海主要港口都有造船工场,能制造出载重量大、适于远航的海船。这些现象表明唐朝 A. 产业的区域分工较鲜明 B. 手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C. 手工业技术领先于世界 D. 对外贸易成为经济支柱 ‎【答案】A ‎【解析】由材料“江南是丝织业中心”“广东潮州窑烧制出的陶瓷器,是外销的主要物品”和“沿海主要港口都有造船工场”,可见唐朝产业的区域分工较鲜明,故选A;材料没有表明手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说明我国手工业技术的世界地位,排除C;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没有反映对外贸易成为经济支柱,排除D。‎ ‎4.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 A. 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 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 C. 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 D.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丝绸之路推动沿线经济发展,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与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无关,B选项排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 ‎5.1684年,清廷户部设江海关(驻松江)浙海关(宁波)闽海关(泉州)粤海关(广州),监管货物出入和收取关税。此外,清廷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这表明当时 A. 政府严格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B. 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 C. 政府突破朝贡贸易体系 D. 外贸繁荣倒逼政府对外开放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清廷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可知体现的是清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有条件的对外开放,并未严格执行,A选项排除。明清时期的外交关系仍然属于传统的朝贡体系,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6.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 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 B. 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C. 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 D. 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 ‎【答案】B ‎【解析】新航路开辟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排除A;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各地物质生活,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故选B;物种交流没有实现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也没有改变新大陆的落后面貌,排除CD。‎ ‎7.据统计,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180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48%,而城市人口占52%。同期,法国、美国等仍然是农村人口占较大优势,而德意志、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更是占绝大多数,与英国的城市化相比较,这些国家简直是些“巨大的村庄”。材料说明 A. 英国城市化居于领先地位 B.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进程 C. 法美产业结构优于德俄意 D. 德俄意尚未开始工业革命 ‎【答案】A ‎【解析】材料将1851年英国农村人口与法国、美国、德意志、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比较,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城市人口52%,说明城市化居于领先地位,故A正确;材料没有直接反映说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进程,故B排除;材料没有比较法美和德意志的产业结构,故C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德意志尚未开始工业革命,而是反映城市化问题,故D排除。‎ ‎8.1897年到1904年,美国出现了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在8年间,被并购的企业达3010家,并购资产总额达69亿美元。下列对这次企业并购说明正确的是,企业并购 A. 严重阻碍了工业化发展 B. 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C. 提高了企业国有化程度 D. 适应了社会化生产需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兼并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通过行业内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的兼并,集中了同行业资本,使企业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控制能力。生产规模的扩大,新技术的采用,有利于企业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需要,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企业并购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经济格局的调整优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府的态度;C选项错误,企业并购是企业间的经济行为,不是企业的国有化。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据统计,1846年,从广州出口的丝茶共450万磅,纳税13万两;1847年,出口增至460万磅,纳税为9.5万两。19世纪50年代初,外商向广州出口的货物常常只交纳法定关税的1/2或2/3。这种现象说明 A. 广州海关未能有效的行使职权 B. 西方对华商品输出呈激增趋势 C. 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D. 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扩大侵略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846-1847年从广州出口的丝茶数量增多,但税额不升反降,19世纪50年代外商向广州出口的货物也并未缴纳足够的关税,这说明当时的广州海关未能有效的行使职权,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广州海关的渎职,与西方对华商品输出剧增无关,故B项排除;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之后开始逐渐解体,故C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广州海关自身的问题,与列强扩大侵略无关,故D项排除。‎ ‎10.据统计,1913年英国与法国对华输出货物价值分别为九千六百余万两和五百多万两;到了1918年英法对华输出货物价值分别下降为四千九百万两和一百五十余万两。这一变化说明 A. 中国外贸入超状况得以扭转 B. 传统大国正在走向衰落 C. 西方经济侵略受到华资抵制 D. 民族工业处境有所改善 ‎【答案】D ‎【解析】从1913到1918年英法对华输出货物价值下降,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D项正确。中国外贸入超状况并没有扭转,A项不符合史实;仅仅商品输出减少B项不能说明传统大国正在走向衰落;题目中没有华资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说法,C项错误。‎ ‎11.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不断推动阳历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甚至将阳历定为“国历”。1930年,政府编印《什么叫做国历》的宣传大纲,列出15条“实行国历宣传标语”。这反映了 A.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B. 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 C. 政府主导大众传媒演变 D. 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大势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时期,阳历已通行世界,国民政府不断推动阳历在全国范围内的宣传和实施,这说明当时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大势,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的信息,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革命思潮,故B错误;实施阳历不等于大众传媒演变,故C错误。‎ ‎12.“1908年,虹口大戏院仅能容纳观众250人。十多年后,上海电影院平均座位数量约为700个左右。而20世纪30年代,电影院的平均观众容量扩大至990个座位左右……最大容量的大光明电影院将近2000个。”材料表明 A. 电影业竞争较为激烈 B. 电影成为民众娱乐主流 C. 电影大众化有所发展 D. 中国电影事业走向成熟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仅能容纳观众250人”“平均座位数量约为700个左右”“扩大至990个座位左右”“将近2000个”中可以看出,上海电影院的规模不断扩大,这说明观影人数逐步增长,观看电影日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上海电影院规模的扩大,不能反映电影业的竞争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对民众消费情况进行对比,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的是上海影院的发展情况,不能说明中国电影制作和发行的情况,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19世纪中期以来,近代化(现代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它在各地区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也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中外关联”的角度提取这一阶段中西方近代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答案】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评分标准:‎ 一等①能够准确地提取信息;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分析;③分析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示例1:19世纪6、70年代,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整个世界初步形成统一市场,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西方国家进一步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面对国家危局,中国洋务运动兴起,开始了中国经济工业化的进程。‎ 示例2:19世纪6、70年代,欧美、日本等国通过革命和改革,使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得以确立和发展;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中国产生了早期的维新思想,资产阶级掀起戊戌(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 二等①提取信息准确;②引用史实,进行简单的分析;③分析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①提取信息不准确;②未引用史实或引用史实不完整;③分析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一、要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二、对提炼出来的相关观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第三,论证说明的过程,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如:根据题意和图片围绕“中外关联”可概括观点为工业革命推动中国工业的近代化。围绕观点,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影响的角度、尤其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和对中国影响的角度进行阐述,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如:根据题意和图片围绕“中外关联”可概括观点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围绕观点,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从资产阶级代议制影响的角度,尤其是推动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角度进行阐述,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规定“服不锦绮”“服布素”。明中后期,士子冠服追求诡异,颜色鲜丽,花样多变,百姓着装也“俗尚日奢”。饮食方面,明初“筵不尚华”,自天顺、成化后,官僚和商人阶层品尝山珍海味,一桌酒席花费数十两甚至上百两银子是屡见不鲜,普通人家亦“有客必设专席,餐必丰腆”。按洪武年间礼制,庶民庐舍不得超过三间、五架,不许涂饰彩色;器皿不得描金,只能用铜、铁。明中期后,这些规定皆被突破。‎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民国成立后,政府颁行了男女礼服形制的法令,人们可以按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选择服饰。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与此同时,政府开展了剪辫、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国人的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近十多年来,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家庭拥有小汽车在30年前不可想象。今天家庭轿车已成为许多家庭重要的交通工具。文化方面,2011年一项调查表明,国民年阅读量为:以色列60本、日本40本、法国20本、韩国11本、中国4.35本。年人均购书量: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中国不足5本。‎ ‎——摘编自焦润明等著《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中后期生活消费方式的变化,并说明其变化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习俗风尚变革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 ‎【答案】(1)变化:从俭约(或朴素)、刻板到奢侈;“违礼逾制”。‎ 背景: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刺激人们追求消费享乐。‎ ‎(2)积极影响:有利于培育中国人自由、平等的现代意识;有利于改变陋习,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 ‎(3)评析: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是,国人在年人均读书量和人均购书量方面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还应注重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 ‎【解析】(1)根据材料一“明初规定‘服不锦绮’‘服布素’”、“明中后期,士子冠服追求诡异,颜色鲜丽,花样多变,百姓着装也‘俗尚日奢’”、“饮食方面,明初‘筵不尚华’”、“官僚和商人阶层品尝山珍海味,一桌酒席花费数十两甚至上百两银子是屡见不鲜,普通人家亦‘有客必设专席,餐必丰腆’”、“按洪武年间礼制,庶民庐舍不得超过三间、五架,不许涂饰彩色;器皿不得描金,只能用铜、铁。明中期后,这些规定皆被突破”等信息可从服饰、饮食、礼制方面概括变化。关于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商品经济繁荣、新经济因素产生,生活观念的变化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2)根据材料二“政府颁行了男女礼服形制的法令,人们可以按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选择服饰”、“政府开展了剪辫、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等信息可从社会风俗变革与政治变化的相关关系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时突出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变化,围绕社会生活风尚和时代风貌这一主题,相互比较,分析社会生活风尚体现时代风貌,积极健康的风尚推动了社会进步的认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