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苏州市震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苏州市震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震泽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无产阶级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到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建立政治统治的最终目的是 A. 实行计划经济 B. 发展生产力 C. 掌握国家权力 D. 消灭资产阶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共产党宣言》,题目中提到的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目的是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所以答案选B。‎ ‎2.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下列有关“这种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其诞生的标志 C. 工业革命是其诞生的经济根源 D. 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指的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是俄国十月革命,D错误,符合题意;A、B和C均是正确表述。‎ ‎3.著名学者金雁认为:“对外战争冒险失利触发了社会危机后,全俄便急剧卷入革命漩涡。随着貌似强大的沙皇专制似乎完全‘出人意料地’突然崩溃,君主立宪制的前景已不复存在。”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B. 二月革命的爆发 C.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成功 D. “四月提纲”的颁布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俄国二月革命的相关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国家局势日益恶化,激发了大人民群众掀起了反战、反饥饿、反沙皇专制的革命浪潮,1917年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沙皇被迫退位,则“君主立宪制的前景已经不复存在”,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 ‎4. 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 A. 要求推翻沙皇统治的主张 B. 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 C.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决定 D. 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 ‎【答案】D ‎【解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这番言论提出时沙皇统治已经被推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尚未实施,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加米涅夫认为“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主要是针对列宁所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言的,意即主要针对列宁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而言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 ‎5.“新政府赢得了公认的大力支持,因为它解散了沙皇的警察,撤销了所有对言论、出版和集会自由的限制,废除了歧视种族或宗教团体的法律,但是在结束战争和土地改革方面,新政府却无法满足民众的要求。”这个“新政府”是 A. 沙皇政府 B. 彼得堡苏维埃 C. 临时政府 D. 苏维埃政府 ‎【答案】C ‎【解析】‎ 根据“它解散了沙皇的警察”“在结束战争和土地改革方面,新政府却无法满足民众的要求”,结合所学可知,这个“新政府”是俄国二月革命后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没有满足民众退出战争和分给农民土地的要求,故C正确;AB不符合“它解散了沙皇的警察”,排除;苏维埃政府代表民众的利益,应该满足民众结束战争和土地改革方面的要求,D不符合题意,排除。‎ ‎6.1917年4月18日,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外交部部长帕维尔·米留科夫照会其他协约国政府,承诺将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胜利结束。这一事件客观表明 A. 临时政府外交政策发生转变 B. 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确立 C. 革命已没有和平过渡的可能 D. 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历史必然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承诺将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胜利结束”可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未退出一战,这使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历史必然,故选D。由材料“承诺将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胜利结束”可知其外交政策未发生转变,排除A;十月革命在1917年4月还未成功,一战也未结束,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还未开始确立,排除B;革命已没有和平过渡的可能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排除C。‎ ‎7.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说:“十月革命人士认为,这场革命的意义,不只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这表明十月革命人士认为 A. 俄国通过这场革命结束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B. 俄国革命推动了世界反封建斗争最终胜利 C. 俄国革命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D. 俄国革命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人士认为十月革命具有世界意义,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C项正确。A项是二月革命的影响,故错误。B项中“最终”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俄国革命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而不是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项错误。‎ ‎8.“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是 A. 1921年中共一大 B.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 C.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北平”“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可知,这次会议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而召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故C项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是在上海召开的,排除A。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是在西柏坡召开的,排除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与材料信息“北平”“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不符,排除D。‎ ‎9.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B.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 C. 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 ‎【答案】C ‎【解析】‎ 根据“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49年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气氛,C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指的是政协会议的召开,排除A;材料未涉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信息,排除B;材料未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D。‎ ‎10.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投票通过这部“伟大文献”的会议是 A.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 ‎【解析】‎ A项是1949年3月,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是1949年9月,与题干时间不符;由题干中“1954年”“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大人民获得选举权,C项正确。D项是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11. 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下列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反映建国初期的基层民主选举 B. 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C. 选民证见证了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D. 选民证是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统一印制 ‎【答案】D ‎【解析】‎ 图片材料反映了1953年新中国实行第一次全民基层普选的情况,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宣传画和《选民证》被普通村民和市民收藏,说明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和响应,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选民证》是公民具有选民权的重要凭证,也是体现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依据,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时选票印发是根据1953年《选举法》进行的,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87年经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12.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 A.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 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 C. 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 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答案】B ‎【解析】‎ ‎1949年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1954年全国人大已经建立,全国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故B项正确;政协成为政治协商的机构,故C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关键时间“1954年”,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的角度出发,即可得出“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3.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 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 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 我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D. 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我国人民法律意识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列举的法律法规涉及多个不同的社会关系,说明法律体系日益完备,而不是仅仅法律法规数量越来越多和法律建设步伐加快,排除B、D项。‎ ‎14.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部法律的颁布 ‎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②消灭了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 ‎③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发展 ‎④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③④正确,D选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确立”的表述是错误的,①排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改造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排除,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选项错误,排除。‎ ‎15.《复兴之路》纪录片以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重大事件为视角,分六集使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体味百年祖国的沧桑巨变。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能集中在 A. 《千年巨变》 B. 《峥嵘岁月》 C. 《中国新生》 D. 《伟大转折》‎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因此可能集中在《中国新生》,故答案为C项;《千年巨变》是指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排除A项;《峥嵘岁月》是指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排除B项;《伟大转折》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D项。‎ ‎16. “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 此制度是指 A. 多党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新中国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可知该制度应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本题应选C项;题目中未涉及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间的关系,故排除A、D两项;题目中未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排除B项。‎ ‎17.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②“九二共识”的达成 ‎③香港回归祖国 ‎④澳门回归祖国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②① C. ④③①② D. ②③④①‎ ‎【答案】A ‎【解析】“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九二共识”的达成是在1992年;香港回归祖国是1997年;澳门回归祖国是1999年。正确排列顺序是①②③④,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排列错误,排除B、C、D项。‎ ‎18.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 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 “九二共识”的达成 C. “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 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答案】A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时间“1987年”。是年,台湾当局被迫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两岸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19.1997年6月30日23点50分许,英国查尔斯王子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150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 A. 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B.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D. 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答案】B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英国的殖民体系的崩溃问题,排除A;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隆重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B正确;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C错误;1997年,澳门还没回到祖国怀抱,台湾问题也没有解决,排除D。‎ ‎20.2015年11月,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习近平指出: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过去主张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的“核心意涵”是指 A. 两岸直接“三通” B. 经济合作 C. “一个中国”原则 D. “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达成的是一个中国原则,因此材料中的核心内涵是“一个中国”原则,C选项符合题意;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是在2008年,A选项排除;经济合作不属于九二共识的核心,B选项排除;“一国两制”构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系统阐述的,与九二共识无关,D选项排除。‎ ‎21. 2014年2月1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南京与来访的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达成积极共识。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局面的形成,是基于双方达成 A. “区域合作”的模式 B. “一个中国”的共识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睦邻友好”的方针 ‎【答案】B ‎【解析】对台湾而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标志着承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可分割,这就使两岸双方有了共同的基础和前提,可以通过平等协商,找到解决双方政治分歧的办法,实现和平统一。故选B。A项不符合两岸关系的前提,故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明显不符合主旨,故排除。‎ ‎22.有宪法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这部宪法是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说明是改革开放时期经济政策。故D项正确。‎ ‎23.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就。西藏取得这些成就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 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正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才使得西藏卫生、教育事业取得很大发展,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2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主要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 A. 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B. 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C.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奉行“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答案】B ‎【解析】由“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可知,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在平等谈判基础上寻求苏联的支持,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故B正确;材料反映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在平等谈判基础上寻求苏联的支持,无法体现“一边倒”,排除A;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5.《耿飚将军回忆录》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我们应该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鲜创造条件。”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 不结盟运动 C. 日内瓦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与材料所述相符,故C正确;万隆会议主要讨论的是亚非国家的发展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霸权主义等问题,与材料无关,A不正确;不结盟运动与材料“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无关,故B不正确;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主要涉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问题,与材料无关,故D不正确。‎ ‎26.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另起炉灶” C. “一边倒”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政策内容,故A正确;“另起炉灶”指不承认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一边倒”指倒向社会主义苏联阵营,故C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国家之间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平等互利,故D错误。故选A。‎ ‎27.195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高度评价了此前中印谈判达成的协定。对印度方面最终放弃在中国西藏的特权的态度,社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此前中印在西藏问题上能顺利达成协定,主要基于 A. 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国际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 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答案】B ‎【解析】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得中印在西藏问题上能顺利达成协定,故答案为B项;“一边倒”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印度没有关系,排除A项;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在1961年,排除C项;印度和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一样,排除D项。‎ ‎28.周恩来说:“五大国外长和其他有关外长们坐在一起来审查和解决最迫切的亚洲问题,这还是第一次。我们的任务是复杂的。但是举行这个会议本身,就意味着经过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性的增长。”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 A. 加强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 B. 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政治合作 C.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 完善“求同存异”的方针政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日内瓦会议的相关内容。由“五大国外长和其他有关外长们坐在一起来审查和解决最迫切的亚洲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判断可知该次会议为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新中国建立以后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国家会议,该会议旨在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故选C,ABD不符合日内瓦会议的内容。‎ ‎29.尼克松在1972年访华时说:“多年来我对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这里的“新形势”包括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第三世界崛起 ‎③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 ‎④中苏关系不断恶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背景,1971 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20 世纪 60 年代第三世界崛起,因此①②正确,属于新形势;1972 年时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但是并不能说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因此③项错误;20 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不断恶化,也属于新形势。故选D。‎ ‎30.尼克松回忆录:“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这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的特点突出表现为 A. 官方交流 B. 高层互访 C. 以民促官 D. 经贸引路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我从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说明,中美关系改善是通过乒乓球队访问来带动的,即以民促官,故C项正确;官方交流和高层互访是乒乓球队访问后进行的,故AB不符合材料信息;经贸引路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 ‎31.1971年,当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车队驶入纽约市时,沿途不少行人高兴地相互转告:“中国来的!中国来的!”不少人招呼说:“欢迎、欢迎!”并挥帽致意。此次中国代表团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亚非会议 B. 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1971年,当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车队驶入纽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会议指的是第26届联合国大会,故C项正确;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尼的万隆举行,故A项错误;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原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故B项错误; 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故D项错误。‎ ‎32.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此后,他的北京之行 A. 推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 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 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 D. 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答案】B ‎【解析】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新中国1971年重返联合国,A项说法不符历史事实,排除;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B项正确;C项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C;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是1979年,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北京之行”指的是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本题容易错选D,把1972年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1979年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混为一谈。‎ ‎33.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是 A. “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B. 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 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 D. 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体的关键从时间出发,A项不符合史实,1973年我国正处文革时期,“左”倾错误没得到纠正,A项不选;B项错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了;C项正确,70年代我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有利于我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D项错误,全方位的多边外交是改革开放后实行的;故本题答案选C项。‎ ‎34.1969年3月,中苏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毛泽东认为:“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6—10月,陈毅等四位元帅应中央要求,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提交了《对目前局势的看法》等报告。陈毅等人对“目前局势”的战略性建议最有可能是 A. 积极改善中美关系 B. 争取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 推动中日两国建交 D. 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答案】A ‎【解析】1969年美苏争霸的格局中美国处于守势。由材料“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表明毛泽东认为,在中苏关系持续恶化的情况下,美国有可能改善与中国得关系,共同对付苏联,故A正确;美国在中国重返联合国上设置众多障碍,排除B;日本外交上追随美国,排除C;早在1953年,我国就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排除D。‎ ‎35.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由此可见,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的特点包括 ‎①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    ②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   ‎ ‎③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④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我国在新时期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参与地区合作交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特点,选项B正确;一带一路是中国发起,与联合国无关,因此③错误,选项A、C、D排除。‎ ‎36.20世纪50年代,尼泊尔代表团团长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时说:“最重要的事实是到处洋溢着团结感。这种团结感是这样强烈,连那些反对公理并且跟着另外一方跑的人最后都不能不同意,因为他们不想违背潮流。”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新中国 A. 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首次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积极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尼泊尔代表团团长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最重要的事实是到处洋溢着团结感。”可知,这次会议是1955年的亚非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答案为C项;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首次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排除B项;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排除D项。‎ ‎37.2016年中共中央台办和国务院台办负责人说:“我们愿意与两岸同胞一道,维护两岸共同政治基础,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两岸和平稳定的政治基础是 A. “和平统一”的方针 B. “政治协商”的制度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一个中国”的原则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我们愿意与两岸同胞一道,维护两岸共同政治基础,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并结合所学可知,“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维护两岸的共同政治基础,故D正确;据所学可知,“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两岸的对话和谈判,A错误;“政治协商”是民主统一战线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错误;“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台湾提出,前提是“一个中国”的原则,C错误。‎ ‎38.1996年1月,由150名委员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在北京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成并在深圳首次正式亮相。这标志着 A. 香港问题开始得到解决 B. “一国两制”全面落实 C.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 香港回归已进入实施阶段 ‎【答案】D ‎【解析】“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在北京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成并在深圳首次正式亮相”表明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故D正确;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使香港问题开始得到解决,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在香港全面落实,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 ‎39.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政治舞台上,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历尽风雨,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当基辛格在中国执行第二次波罗行动时,联合国大会正在就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员国的问题进行表决。……早在8月,……我们支持“两个中国”的想法。……不过我早在春天就了解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 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这个突出特点是什么?新中国“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政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的原因。‎ ‎(3)材料三中,美方是基于哪些考量主动与中方接触?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对中美关系有何重要意义?此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具体表现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并指出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1)特点: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2)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亚非拉(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3)美方: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处于劣势;国内经济滞胀,又陷入越战泥潭。意义:中美结束敌对状态,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重大突破:中日建交;中美建交(实现正常化);国际上掀起与中国建交热潮。‎ ‎(4)变化:由敌视(遏制、孤立)——合作(友好、关系缓和);决定因素:各自的国家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从材料中的“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可以看出,新中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联系所学可知,“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的原因是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亚非拉国家的支持。‎ ‎(3)联系所学可知,美方的考量包括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处于劣势、国内经济滞胀和陷入越战泥潭。联系所学可知,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此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表现为中日建交,以及国际上掀起与中国建交热潮。‎ ‎(4)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由敌视到合作。联系所学可知,中美关系变化的绝决定性因素是各自的国家利益。‎ 三、简答题 ‎40.民主法制是近代中国人民的追求,也是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主题。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了哪些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得以建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民主和法制是一对孪生兄弟,民主制度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概括1949—1956年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法制成果。‎ ‎(3)历经“文革”时期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怎样的方针?此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法制建设取得怎样成就?有何意义?‎ ‎(4)进入新时期以后,1984年为规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制定的一部专门法是什么?为扩大基层民主,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82年重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意义:民主政治建设趋于法律化、制度化,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4)《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建设,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制度得以建立的前提是新中国的成立。‎ ‎(2)1949—1956年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法制成果,可以联系所学从《共同纲领》和54宪法的颁布来回答。‎ ‎(3)联系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中国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可以联系所学从1982年重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方面来回答。其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从民主政治建设趋于法律化制度化、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来回答。‎ ‎(4)联系所学可知,1984年为规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制定的一部专门法是《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扩大基层民主,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