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出卷教师:丁秀燕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4个小题,共48分)‎ ‎1.商周时期铜器的铭文多有族氏徽号;春秋铜器铭文仍有颂扬先祖,祝愿家族团结昌盛的内容;战国铜器铭文较多简单地记载铸器之事,并出现“物勒工名”的内容,即记载监制青铜器的官职名号与工匠姓名。以上变化反映了 A.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B. 宗法制的逐渐衰落 C. 汉字的日益系统化 D. 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2.明仁宗时科举取士一度南北分卷,“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这实质上反映了 A. 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B. 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 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 南北方矛盾日益加深 ‎3.“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偶然)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此材料反映的观点是 A. 君权神授 B. 天行有常 C. 天人合一 D. 敬鬼神而远之 ‎4.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 清政府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 D. 洋务企业丧失了垄断地位 ‎5.以下是民国初年成立的部分政党。据此可知,当时 名称 创立时间 代表人物 宗旨 中华民国宪政党 ‎1912.3‎ 伍廷芳 ‎“博采民国宪法,确定纯粹中华政体”‎ 统一党 ‎1912.3‎ 张謇 ‎“巩固全国之统一,促进共和政治”‎ 共和党 ‎1912.5‎ 黎元洪 ‎“‎ 防止分裂,便利政务进行,实行共和政治”‎ 国民党 ‎1912.8‎ 孙中山、宋教仁 ‎“促成政治统一,维持国际和平”‎ 民主党 ‎1912.8‎ 梁启超 ‎“拥护法赋自由,调和社会利益”‎ A. 政党林立,国家分裂 B. 政治变革推动政治转型 C. 民主共和制不断完善 D. 革命党人积极参政议政 ‎6.日本发动九•一八侵华事变后,红七军团高举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帜,于1934年7月7日从瑞金出发,孤军深入闽、浙、皖、赣等地,历时4个月,行程3200余里。11月初,与闽浙赣红十军胜利会师。红七军团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 积极配合国民政府共同抗日 B. 威胁日军占领的南方中心城市 C. 配合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D. 缓解中央红军的军事压力 ‎7.梭伦看到国家经常处在党争状态,而有的公民竟然漠不关心国事,听任自然,因此他制定一种特别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A. 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B. 城邦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C. 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 D. 党争不断孕育直接民主 ‎8.有学者认为:“片面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必然会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当代化或当成当代的历史。以这种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尽管自认为是合理地构建过去。”由此可见,该学者强调 A. 回到特定时代去认识历史 B. 历史研究材料的选择性 C. 努力发掘历史的现实意义 D. 历史叙述逻辑的严密性 ‎9.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同时指出“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述旨在强调 A. 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B. 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C. 社会动荡需要强势人物 D. 袁世凯上台利于社会发展 ‎10.话本是宋代“瓦舍技艺”‎ 的一种,《碾玉观音》中的碾玉匠崔宁、《志诚张主管》中的商店主管张胜、《错斩崔宁》中的卖丝村民崔宁等第一次作为正面人物在话本中涌现,这一艺术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理学思想的影响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市民阶层的壮大 ‎11.1873年6月29日,日、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节在紫光阁觐见清同治帝,未行跪礼。但当时社会上流传外国使臣见中国皇帝时恐惧之余足不能动、口不能言、浑身发颤,连国书都无法卒读。这反映了中国 A. 外交礼仪近代化的艰难 B. 传统纲常伦理的崩坏 C. “天朝上国”威仪的稳固 D. 近代条约体系的确立 ‎12.“十四年抗战”逐渐成为国内史学界的共识,凸现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下列史料,最能印证它的是 A.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日军在长春活埋了200多人 B. 1931年到1935年,日军在东北共伤亡169660人 C. 1933年到1937年,中国完成了沿海要塞区的建设 D. 中国迫使美英在1943年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 ‎13.《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公元前l世纪,古罗马一位骑士喜欢在大街上对人捆掌为乐,并在身后备有奴隶支付给每位被捆者25阿斯的罚金。不久,固定罚金改为由裁判官根据具体案情决定罚金数额。这说明 A. 商品经济推动法律变革 B. 罗马法应时而发展 C. 法官的判决具有随意性 D.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14.西周的青铜器,花纹大致有几套配合使用,铭文文字是一样的,词句格律也一致。周代的贵族子弟,彼此可以引诗赋诗,作为社交的媒介,或据此对当时的事件或人物进行批评、议论。这表明周代 A. 形成了注重历史传承的风尚 B. 社会上层文化具有同质性 C. 贵族教育强调官学私学结合 D. 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观念 ‎15.元朝斡脱(蒙古语“合伙”的音译)商人活跃。他们多为西域商人,资本来源于蒙古王公贵族,经营活动或放高利贷,或远距离贩卖货物。他们从政府那里获得特权,可以使用官方的驿站交通,有官军护卫,可减免税收。据此推知,元朝 A. 西域商人垄断商业活动 B. 跨区域长途贩运贸易兴起 C. 政府实行商品专卖政策 D. 民营商业的运营环境恶化 ‎16‎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之学,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徐霞客的地理之学,全由亲身旅行各处,实际观察之后的记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有工艺器械的制作过程,并有实绘的图样,还介绍了一些外来技术。这表明,他们都 A. 具有理性主义学风 B. 强调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C. 力图总结传统科技 D. 受到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 ‎17.1842年后,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展出了林则徐的蜡像。‎ 记述 出处 当时派发的宣传单:主图为穿着清朝服饰的一男一女相对而立的画像。英文为“钦差大臣林则徐与他钟爱的配偶”“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财产的销毁者”“他和他的小脚老婆是唯一在我国被展示的这类人物”。‎ 英国学者何伯英《图像中国――早期西方摄影与明信片》‎ ‎“可见林则徐之禁烟,即英国人亦尊重之,岂非公道哉?”‎ 萧一山《清代通史》‎ 清驻英副使刘锡鸿:虽然林则徐“办禁烟事,几窘英人”,但英国人“然而彼固重之者,为其忠正勇毅,不以苟且图息肩也,可谓知所敬。”‎ 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 上表为不同书籍关于“杜莎夫人蜡像馆展出林则徐蜡像的原因”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 A. 禁烟运动是导致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 B. 近代国人未能正确理解蜡像展出的用意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林则徐的忠正勇毅受到中英两国的尊重 ‎18.19世纪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纲常名教”提出公开质疑。在他们看来,“三纲之说,非孔孟言也。商纣无道者也,而不能令武王无道,是君不得为臣纲也”,并指出“三纲之说,董子释之,朱子述之,皆非也”。这一思潮 A.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 意味着中国人民集体觉醒 C. 为变法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 D. 具有否定传统的启蒙作用 ‎19.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材料不能表明太平天国 A. 带有近代化的倾向 B. 具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C. 并未完全满足农民诉求 D. 具有宗教迷信色彩 ‎20.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发表演说,“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由此说明孙中山 A. 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 B. 首创了民主共和思想 C. 借助维新变革挽救危亡 D. 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 ‎21.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此时,中兴煤矿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B. 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 C.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D. 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 ‎2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国民党政府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地位,召开国民参政会,吸收部分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参加政府的抗战工作,并还公开拒绝和驳斥日本“共同防共”的谬论。这表明 A.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 B. 国共合作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C. 国民党放弃了反共反人民的政治立场 ‎ ‎ D. 国共合作是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合作 ‎23.1928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1929年修改为《兴国土地法》,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1931年又通过了土地革命路线,提出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该法律得到广大群众积极拥护,农民踊跃参军支持革命。土地法的不断变化发展表明 A. 必须根据主要矛盾变迁调整法制战略 B. 党对土地斗争的认识已经达到最高度 C. 标志着中国苏维埃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D. 这些法律不符合当时农民的革命需要 ‎24.“民族主义有时候是一种激发大众爱憎和造就大众理想的信念,与此同时,非理性的排他意识也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渲染,暴力由此找到了滋生的场所。”下列各项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三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古代中国,几乎从来没有受到过真正强大的文明挑战,始终相信自己是天下的中心,凡是周围的国家,中国人就相信他们文明等级比我们低,应当向我们学习、进贡、朝拜。天朝只看重藩属是否归顺,而轻视疆土划分。历代王朝认为模糊波动的边界反而有助于鼓励蛮夷的慕化之心,清晰稳固的边界却会阻断华夏文明价值的扩张,疆域往往中心清晰而边缘模糊。“朝贡体系自汉末就得到了确认,并在此后成为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定制,一直沿用到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近代之前主要以列封藩邦属国的形式巩固边关。‎ ‎——摘编自葛兆光《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后,清王朝面临强敌窃边的边疆危机。1865年,薛福成先后追随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担任其幕僚,长期办理洋务外交,得以了解和学习西方外交理念及其运作方式,外交思想逐步近代化。在与英国进行西南边界勘定和界务谈判中,明智而务实的薛福成抛弃传统的“天下—王土”观念,代之以“寸土必争”的领土主权意识。1892年,薛福成与英国就滇缅边界划分进行了多次谈判,援引国际公约,收回了滇边部分领土和权益。他还力请朝廷选将练兵,切实加强西南边境的军事防卫。西南地区从王朝国家的“藩篱”,变成了与内地“唇亡齿寒”的边防要地。中法战争后,清王朝分别与法、英勘定滇缅、滇越、粤越以及西藏与尼泊尔、东北与日朝之间的边界线,这些较为清晰的现代民族国家间的边界线,意味着传统的属国或朝贡关系最终裂变。‎ ‎——摘编自林开强《清王朝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简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与近代中国两种疆域边界观念的不同,并说明原因。(1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的积极意义。(9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 中国 外国 ‎19世纪40——60年代 签订《南京条约》;林到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洋务远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英国、法国、美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签订《辛丑冬约》;维新变法运动兴起;辛亥革命爆发。‎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航天、电子计算机等领域,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为“新四大发明”。‎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至今依然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行省制度后,地方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互相制约,为了弥补新体制带来的缺陷,巡抚制度应运而生。而后由于军事需要,遇到跨地域的军事行动,各省的巡抚“多不能振联属之策,兴讨伐之师”。在此情况下,总督制度逐渐建立,并逐渐确定了“分省设抚,跨省设督”的原则。总督的辖区都在一省以上,品级比巡抚高。‎ 明朝前期总督因事特遣,主要负责监察和考核官吏,监督军政,后来发展到能够提督军务,巡抚、总兵、地方三司俱听节制,举凡行政、军政、司法、监察之权,无不过问。‎ 有明一代,总督始终以中央特遣官的身份出现,总督并不是地方一级行政官员,入清以后经过多次调整才最终定型为地方行政机构, ——摘编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依据材料简要说明明代总督制度的特点。(8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总督制度的影响.(7分)‎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B D B D C A A C A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B D A B D D D B B A C ‎1.B从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商周和春秋时期注重家族,而战国时期逐渐只体现个人,这一变化反映出宗法制的逐渐衰落,人们的家族观念有所变化。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不是反映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 ‎2.C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南北方文化发展程度不同,从材料中的“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来看,南方的发展水平远远超出北方。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中“实质上”的要求,排除;这种南北不平衡的现象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南北方的矛盾“日益加深”,排除D项。‎ ‎3.B材料认为“星坠木鸣”“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都是自然现象,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结果,因此材料反映的观点是天行有常。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种观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A、C、D项。‎ 点睛:“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天论》,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反映了荀况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一观点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即人们只要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利用它为自身服务,而不是把人的意志强加给天,去改变规律。‎ ‎4.D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出现“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表明原来由官府出资兴办的洋务企业丧失了垄断地位,故答案为D项。A、B项属于一战期间推动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均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5.B根据表格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成立的各政党均以实行共和,实行宪政为宗旨,这是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推动的结果,故B项正确。民国初年国家尚未分裂,故A项错误。材料仅提供民国初年成立的政党情况,未提供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情况,故C 项错误。由材料中政党的代表人物来看,并非所有政党均代表革命党人,故D项错误。‎ ‎6.D红七军团高举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帜,孤军深入闽、浙、皖、赣等地,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给国民政府对中央红军转移方向的判断造成错误和混乱,缓解了中央红军的军事压力。故答案为D项。这一举措是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需要,排除A、B项;此时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已经失败,排除C项。‎ ‎7.C“他制定一种特别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表明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抓住关键信息“他制定一种特别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即可解答。‎ ‎8.A该学者认为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会导致“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即仅仅站在当代的立场无法真正认识本来的历史,因此可以看出该学者强调要回到特定时代去认识历史,故答案为A项。该学者探讨的不是对材料的选择,而是对历史观的认识,排除B项;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均排除。‎ ‎9.A由材料中袁世凯上台的背景可得出正确的结论。袁世凯当时是清政府的总理大臣,掌握着北洋军队,又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所以符合材料的“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这个主客观条件。加之材料中又阐述“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所以可得出A项是正确的。BC断章取义,说法不全面,排除;D项题干没有体现。‎ ‎10.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话本属于市民文学的一种,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故C项正确;话本的出现和中央集权无关,故A项错误;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和市民文学无关,故B项错误;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故D项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11.A材料信息“当时社会上流传外国使臣见中国皇帝时恐惧之余足不能动、口不能言、浑身发颤,连国书都无法卒读”说明“天朝上国”的观念在中国社会中根深蒂固,这反映出了中国外交礼仪近代化的艰难性,故A项正确;C项是材料的现象,不是本质,故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传统纲常伦理的崩坏,故B项错误;近代条约体系从1842年《南京条约》开始形成,故D项错误。‎ ‎12.B“十四年抗战”凸现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意思是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日军在长春活埋了200多人;1933年到1937年,中国完成了沿海要塞区的建设;中国迫使美英在1943‎ 年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都不能体现出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故ACD错误;1931年到1935年,日军在东北共伤亡169660人,这说明了中国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故B项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十四年抗战’凸现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13.B《十二铜表法》最初规定“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结果出现了捆掌为乐的情况,随后固定罚金改为由裁判官根据具体案情决定罚金数额。这说明了罗马法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法律变革和商品经济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法官判决的随意性,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故D项错误。‎ ‎14.B“周代的贵族子弟、铭文文字是一样的、词句格律也一致”等字眼强调的是周代上层文化具有共性即具有同质性,但是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历史传承的风尚、官学私学结合以及家国同构等方面的信息,所以本题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5.D材料反映的是元朝斡脱商人在资本、经营等方面拥有众多特权,这样就必然会造成民营商业的运营环境缺乏公平的环境,运营环境必然也就会恶化,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跨区域长途贩运贸易兴起是在明清时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商品专卖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6.A“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实际观察之后的记录”等字眼意在强调这些科技成果均是理性思考的产物,即都具有理性主义学风,但材料不涉及唯物主义思想,这些科技成果也并非都力图总结传统科技,并非都受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所以本题答案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7.B材料反映了不同书籍对蜡像展出的原因看法是不同的,也就说明了近代国人并未能正确理解蜡像展出的用意——推卸英国发动战争责任,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工业革命才是导致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文献记录也不一定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他和他的小脚老婆”等字眼足以证明林则徐并未受到中英两国都尊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8.D公开质疑“纲常名教”是对传统的否定,所以这一思潮也就具有了否定传统的思想启蒙作用,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而非这一思潮,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集体”觉醒的说法过于绝对化,因为当时很多国人仍未觉醒,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思潮为变法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而非社会基础,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9.D: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言辞的崇高与平等的许诺,反映了太平天国带有近代化的倾向,故A正确,排除。行为的凶暴与特权的森严,说明具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故B正确,排除。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说明并未完全满足农民诉求,故C正确,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教迷信色彩,故D错误,符合题意。‎ ‎20.D:据材料“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最上之改革着手,说明孙中山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故A排除。孙中山没有首创民主共和思想,故B排除。维新派主张借助维新变革挽救危亡,故C排除。‎ ‎21.B:据材料“1931年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台枣铁路、码头等设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如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B.正确。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在一战期间,故A.排除。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也在一战期间,故C.排除。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属于外因,故D.排除。‎ ‎22.B:本题考查阅读史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由“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可知是抗日战争的初期。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下国共携手再次合作,在此情况下,国民党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民主举动,因此A符合题意,而B、C、D的表述与题干主旨无关,且不合史实,故选A。‎ ‎23.A从材料“没收一切土地”到“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再到“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中可以分析出土地法的变化发展逐步满足了农民利益和要求,这体现出中共开展土地革命符合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国情,故A项正确,D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错在“最高度”;材料强调的是土地制度的变化,故C项错误。‎ ‎24.C:19世纪末,面对列强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人民挺身而出,掀起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反对外来侵略的同时也表现了盲目的排外情绪,反对一切带有外国色彩的事物,故选C项。AB项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所以不符合题意。D项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思想,所以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25.(1)观念:古代中国历代王朝轻视疆域划分,没有清晰稳固的边界;对边疆地区实行封番邦国的间接管理形式。(4分)近代中国逐渐接受近代疆域边界观念,明确了领土主权意识;通过外交谈判划分边界;加强边界防卫和对边疆地区的管理。(4分)‎ 原因:古代中国坚持天朝上国观念;中华文明长期居于领先地位。近代中国不断遭到外国侵略,领土主权屡遭破坏,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西学东渐,逐步接受近代化理念,促进外交与国际接轨。(8分)‎ ‎(2)意义:疆域边界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摆脱陈腐的观念束缚,推动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外交近代化;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9分)‎ ‎【解析】(1)第一问据材料“天朝只看重藩属是否归顺,而轻视疆土划分。”、“中国近代之前主要以列封藩邦属国的形式巩固边关”加以归纳概括即可古代中国疆域观念。据材料“在与英国进行西南边界勘定和界务谈判中,代之以“寸土必争”的领土主权意识”、“薛福成与英国就滇缅边界划分进行了多次谈判,援引国际公约,收回了滇边部分领土和权益”、“他还力请朝廷选将练兵,切实加强西南边境的军事防卫”即可得出近代中国的边疆观念。第二问原因,据材料“凡是周围的国家,中国人就相信他们文明等级比我们低,应当向我们学习、进贡、朝拜。天朝只看重藩属是否归顺”天朝上国,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等;据材料可以得出近代中国主权观念的增强在于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和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等。‎ (2)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冲击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和外交的近代化,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等方面加以回答即可。‎ ‎26.示例:‎ 论题:科技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2分)‎ 阐述:前两次工业革命中,西方列强迫切需要开拓海外市场,获取更多的利益。他们依仗其先进的科技,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人开始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不断向西方学习,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在经济方面,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中体西用”‎ 的洋务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相继产生;在政治方面,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相继进行民主政治的实践。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政府抓住机遇,积极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航天、电子计算机、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所以,科技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10分)(要求:论题一定要涉及中外两个方面,不可以只提取一个方面的信息。)‎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以世界成为一个整体这一论题为例,通过材料可知,中国和世界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考生可以从图表中总结归纳相关历史信息。然后利用这些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主要从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分析即可。‎ ‎27.(1)特点:代表中央;职权由以监察为主到逐步扩大;管辖范围大;属于临时设置,直到清朝逐渐发展成定制。(8分)‎ ‎(2)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到清朝地方的行政设置。(7分)‎ ‎(1)明代总督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中的“总督始终以中央特遣官的身份出现”“主要负责监察和考核官吏,监督军政,后来发展到能够提督军务,巡抚、总兵、地方三司俱听节制,举凡行政、军政、司法、监察之权,无不过问”“入清以后经过多次调整才最终定型为地方行政机构”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总督代表中央、职权由以监察为主到逐步扩大、管辖范围大、属于临时设置直到清朝逐渐发展成定制等特点。‎ ‎(2)明代总督制度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和影响到清朝地方的行政设置等方面来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