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郴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历史试题

郴州市 2021 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历史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 1. 吕思勉说“以贵族食于人,可以攘族而居。 平民食人,必逐田亩散处。 贵族治人, 其拎给不 容涣散,平民治于人,于统系无所知”,故西周时期“宗法盖仅贵族有之”。 据此可知 A. 宗法原则与贵族政治密切相关 B. 小农经济不利于宗族体系的形成 C. 平民阶层不重视宗法血缘关系 D. 宗族的贵族化导致社会等级森严 2. 有学者指出,门阀士族在汉末大乱中坚守儒家共同体信念,作为清流而身遭党锢; 在五胡进入中原时,携带着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流人南方;在东晋面临北方强敌时力挽狂 澜;在南朝以下克上的浪潮中致力于重建新朝秩序。 该学者意在强调门阀士族 A. 为平乱治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B. 在乱世中坚守了自身的责任 C. 维护了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 D. 推动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3. 《汉书・五行志》载:“秦连相坐之法,弃灰于道者黔”。《唐律疏议》载:“其穿垣 出秽污者,杖六十。”上述材料体现了 A. 古代统治者推崇“外儒内法”使得刑法严苛 B. 严刑峻法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C. 古代统治者重视以法律手段防范疫病流行 D. 法律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4. 宋代以来,民间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河南省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出 土了一块豆腐作坊石刻(如下图),其中表现了浸豆、磨豆、过滤、点浆和镇压成形等生 产工序。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民间传说史学价值得到验证 B. 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得到实证 C. 豆制品在汉代民间基本普及 D. 石刻成为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 5. 下图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粮食总产量及人均占有量的柱状图。 据此可知 A. 古代农业生产模式未发生质变 B. 土地兼并是古代农业发展的桎梏 C. 两宋时期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高 D.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6. 祝大椿原为英国怡和洋行买办,后投资实业,他的公益纱厂"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 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股份于英人,改为中英合办” 他因兴办 实业,由清政府赏给二品顶戴。 张謇是甲午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创办大生纱厂, 依仗清政府的扶 植,取得了"二十年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 由 此可知 A. 清政府实现了从重农抑商到重商主义的转变 B. 外国资本主义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 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政府政策在民族工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7. 梁启超指出,共产主义和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度处于“同一立脚点”;在孙中山看来, “共产主义在外国只有言论,还没有完全实行,在中国,洪秀全时代便实行过了”;无 政府主义者也 把大同思想认为是共产主义的实质和精髓。 这些认识客观上 A. 确立了向西方学习的新途径 B.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为国民大革命提供思 想基础 D.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8. 1927 年 6 月,国民政府礼制服章审订委员会成立后,很快批准公布了警察、检查官 等行业服制,上海市政府均一体遵行。 1930 年 8 月,市政府遵从内政部《服制条例》 中的规定,令秘书处、各局及各机关公务人员"以身作则”,服用国货,限制西装。 这 反映出当时 A. 服饰行业受制于政府机关 B. 经济发展助推社会变革 C. 国家倡导社会习俗近代化 D. 政治生态影响民众生活 9. 1938 年 4 月,国民党将领卫立煌在延安与毛泽东会晤的时候,毛泽东曾问卫立煌: “驴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 ”卫立煌起先不懂,毛泽东解释说陕北是穷地方,山多坡陡, 当地人用毛驴的地方很多,所以就得研究毛驴,卫立煌猛然醒悟。 他最有可能“悟” 到的是 A. 日本攻势凶猛,阵地战难以抵挡,应避其锋芒,徐而图之 B. 蒋介石的“剿共”政策不得人心 C. 国共两党应精诚合作一致抗日 D. 中共在根据地注重团结一切抗日力量 10. 右图为漫画《不可被战胜的力量!》,图中由中、苏 等国组成的阵营高居画面中央 上方, 下方为美国为 首的对方阵营,写有“原子弹” 的气球快被吹破了。该 图意在 A. 歌颂中苏同盟关系正式形成 B. 说明新中国成立打破美苏平衡 C. 表达对抗美战争的必胜信念 D. 揭露美国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 11. 1960 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79 年中共中央又提出“调 整、改革、整 顿、提高”,两个“八字”方针相距近 20 年,但调整的重心都是国民经 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 这两次“调整”都 A. 实现了经济体制转型 B. 面临有利的国际形势 C. 全面纠正了“左”倾错误 D. 体现出计划经济的特点 12. 苏格拉底说他一辈子除了考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并且实行正义和避免非 正义 以外,任何别的事情都没有做。柏拉图最重要的理论著作《理想国》主要讨论的 就是正义。亚 里士多德更关注什么样的正义是最现实和可能的。 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A. 试图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 B. 源于对当时民主政治的反思 C. 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D. 致力于实现公民内部的平等 13. 16 世纪,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 40 度的严寒中死伤过半,但他们丝毫 未动别人托运的货物,而其中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半个世纪后,荷兰 使团到达北京,遇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的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 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 巨大差异折射出其 A. 殖民扩张的野心 B. 世界工厂的自信 C. 资本输出的要求 D. 商业立国的理念 14. 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受到了极大的压迫和不公的待遇,马克思和恩 格斯 怀着对工人阶级的悲惨境况的悲悯与关怀,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诉 求,展现 在《共产党宣言》当中。这反映了《共产党宣言》 A. 在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 B. 蕴含着人文主义思想 C. 是工人阶级斗争的指南 D. 阐明了社会发展趋势 15. 从 1920 年到 1926 年,苏俄(联)与外国资本家签订 135 个合同,并和美、英、日 等国签订 过为期 20 年或 30 年的金矿、锰矿、石油开发协定。 这些外资项目都是有 选择、有条件、受限 制和受法律监督的,到一定年限,苏联可以无偿地把租让企业收 归国有。 这表明当时苏俄 (苏联)实行的经济政策 A. 体现国家资本主义的色彩 B. 尝试向共产主义社会平稳过渡 C. 适应国内战争的军事需要 D. 借助西方力量迅速实现工业化 16. 供给侧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热门话题, 有专家提出可以用大规模减税、 削 减开 支、紧缩货币的方法来推进供给侧改革,对此最有历史借鉴价值的对象是 A. “黄金时代”的美国经济 B. 20 世纪 60 年代的欧洲经济 C. 二战后初期的日本经济 D.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经济 二、非选择题 (共 52 分。第 17-19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0-22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17. (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家训谱籍中,有关节俭的内容引人注目。古人认为这不 仅是节约一些钱物,而且是关系到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国家的问题。如诸葛亮在《诫 子书》中提出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曹魏大司农桓范在《政要论・ 节欲》中云:“修身治国之要,莫大于节欲。 ”曾国藩则提出:“居家之道,惟崇俭可 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 ” ——摘编自严文强《浅谈中国古代家训家法中的“节俭”思想》 材料二 20 世纪初,张謇曾对实业作过这样的解释:“实业者,西人赅(包括)农工商之 名。”并认为:“以棉铁为主要,以类于棉之稻麦,类于铁之煤为从要,其他如水利、 如电、如铁路、如汽车为次要。”郑观应认为,中国商务之所以不能振兴,其原因“上 在官而下在商。 官不能护商,而仅能病商”,并提出了革除这一弊政的具体办法:一是 设立商部;二是“重订税则,厘正捐章”;三是设商学;四是设立商务所;五是委任熟 悉商务的大臣主持商政。 ——摘编自姚琦《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消费观念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有识之士振兴实业的主张并加以评价。 (8 分) 18. (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代周刊》是美国的时事性周刊之一,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时 代周刊》对中国的报道有以下内容: 日期 封面 1950 年 12 月 11 日 封面人物是毛主席,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 1954 年 5 月 10 日 封面人物是周恩来总理,他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 “目露凶光”的青龙。 1972 年 3 月 6 日 封面用汉字“友”把画面切割成几块,其中包括尼克松与毛泽东、 周恩来的会面;尼克松一行参观长城、观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 等。 1979 年 1 月 1 日 封面人物是邓小平,他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宣称“邓小平 代表了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材料二 “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 21 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 美国国防部会布的报告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提出了一系列潜在挑战”。“中 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 ——摘自美国国防部《东亚―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 材料三 包容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明确地提出“和 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国家间应相互尊 重、平等相待、和平 共处,坚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通过和平方式 和外交渠道解决分歧与争 端,反对诉诸武力和干涉别国内政。 ——李克强在英国智库的演讲《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 70 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分析这一变化 的政治影响。 (6 分) (2)指出材料二中美国的战略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4 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当前我国政府应如何利用“包容”的历史传统来应对复 杂的国际环境? (4 分) 19.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 1851 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以来, 在世界各国已先后举办过 40 届。以下为其中两届世界博览会举办情况一览表 根据以上表格提供的信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论 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二)选考题:请考生从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 20. (12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近代,随着西方文明强势地位的不断确立,西医影响逐渐扩大,中医生存危机接 踵而至。民国元年,教育部第一届临时教育会议订立的诸种教育法令,没有将中医列入 教育内容。 1916 年,余云硒发表《灵素商兑》,主张中医应当“废医存药”。 1929 年, 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召开,通过“废止中医案”。显而易见,民国政府 希望通过会共卫生建设成为一个在国际社会眼中合格的现代国家,而这无疑需要借助西 方医学才能实现。与此同时,在新的现代文明体系之下,作为一种专业之学的医学,其 地位相较传统时期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伴随着日渐深重的民族危机,当时的诸多士人, 特别是医界人士,不甘心自身被废黜及中国文化的衰微,他们积极行动起来,以破解中 医的生存危机,在科学化、 专业化和国学化脉络中,努力实现中医现代化,构建现代 中医知识体系。 ——摘编自余新忠《晚清以来中医的现代化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废止中医案出台的背景。 (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医在近代得以继续生存的原因。 (6 分) 21. (12 分)【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前期,从 1931 年日本侵略中国到 1939 年德国进攻波兰,遭受侵略的国家虽 然得到世界舆论的同情与部分援助,但由于当时缺乏整体性的反侵略机制,被侵略各国 没有形成统一战线,他们不得不在孤立状态下承受侵略者的打击和占领,因而付出了沉 重的代价。1940 年法国战败、德国空袭英国使西方国家处于整体沦陷的危境,1941 年 德国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和日本袭击珍珠港更是将两个原本想避开战争的大国―苏联 和美国拖入了战场。 至此,任何置身事外、避战自保的意图都被击碎,法西斯国家对 人类社会构 成的“普遍性威胁”已成为众所会认的事实。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人类 的整体利益凸显出来并得以推动各国政府寻求联合抗敌的有效途径和机制, 原来分散 的反侵略斗争由此 汇聚为一场规模空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诉诸整体性人类正义 的反侵略战争,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反法西斯联盟,使人类的共同 体意识得到了一次超越民 族主义的提升。 ——余伟民《一个历史在场者眼中的二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前期被法西斯侵略的各国付出沉重代价的原 因。 (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二战历程指出二战后人类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的变化。 (6 分) 22. (12 分)【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保国(1958-2016),中共党员,河北武邑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他始终奋 战 在科技兴农、脱贫攻坚和教书育人第一线。他 58 年的生命历程几乎都是在与土地打 交 道中度过---他把一生的心血奉献给热爱的土地,奉献给经济林果事业,奉献给太行 山 区的父老乡亲。太行山区的农民称他为 “太行财神”---他精心培育的新品种核桃、苹 果,给太行山的农民带来滚滚财富。 他先后取得研究成果 28 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 励 18 项,培育了 16 个山区开发治理先进典型,带动 10 万山区农民增收 58.5 亿元; 参与开发的聚集土壤、聚集径流“两聚”理论,使邢台前南峪森林覆盖率达到 90.7%, 植被覆盖率达到 94.6%。 李保国是知名教授,不管有多忙,他都坚持给本科生上课。 长 期的科研工作,使李保国非常了解学科的前沿、农村的需要、果农的期盼,他及时把科 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充实到教学中,把生产一线的信息及时更新在教材和授课中。 无论 是课题攻关还是下乡实习,李保国都与学生一同做试验课题、上山下园,他的许多学生 在校期间就成绩骄人。2016 年 4 月 10 日凌晨,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年仅 58 岁。 李保国去世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他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称赞他是“新时期 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 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 ——摘编自丁洪美、孙阁《人民楷模李保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保国的突出贡献。 (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李保国。 (6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