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4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四 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历程【课件】(43张)
中国近现代史 复习 “ 经 ” 线 专题纵向贯通 第二部分 专题贯通 (四) 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历程 理 清发展线索 01 列强侵华 —— 近代前期让中华民族蒙辱的“四战争” 发展历程 时期 《 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 》 ——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① 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商船沿长江口岸自由航 行,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割九龙司地 方一区给英国;赔偿军费 800 万两白银;开放南京等十二口通商 ② 影响: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中外反动势力开始 勾结;一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 “ 长技 ” ,自强求富 ,兴起了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56 ~ 1860 年 ) 《 南京条约 》 及附件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 内容: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赔款 2 100 万银元;关税协定;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② 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商品输出为主 ) 鸦片战争 ( 1840 ~ 1842 年 ) 发展历程 时期 《 辛丑条约 》——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 内容:赔款本息合计 9.8 亿两白银;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 “ 使馆界 ” ,由各国驻兵保护;惩办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员;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② 影响:巨额赔款加深了人民苦难;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00 ~ 1901 年 ) 《 马关条约 》——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① 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 2 亿两白银;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② 影响: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内地;阻碍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甲午中日战争 (1894 ~ 1895 年 ) —— 近代中国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斗争 02 抗争探索 发展历程 时期 太平天国运动 —— 新旧交替时代 · 反封建反侵略 ① 起因 主要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 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② 重要文件 前期为 《 天朝田亩制度 》 后期为 《 资政新篇 》 ③ 评价:是历代农民斗争的最高峰,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最终失败 19 世 纪 中 期 发展历程 时期 义和团运动 —— 民族危机加深 · 抗击八国联军 ① 背景: 19 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② 口号: “ 扶清灭洋 ” 具有抗击侵略的爱国性与对先进文明的排他性 ③ 特点 自发性:始终没有制定具体的斗争纲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力量 分散性:始终是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指挥和领导 ④ 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19 世 纪 末 期 发展历程 时期 辛亥革命 —— 民族危机空前 · 资产阶级革命 ① 条件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了 “ 三民主义 ”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 ② 过程 武昌起义: 1911 年 10 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建立民国: 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颁布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革命失败: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③ 意义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20 世 纪 初 民族复兴 03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揭开中国历史新篇章 发展历程 时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① 开始: 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 高潮: 1926 年 7 月,国民政府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③ 失败: 1927 年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革命时期 新的开端,新的领导阶级 ① 1919 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 1921 年,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③ 1922 年,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创立时期 发展历程 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① 1927 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② 1927 年,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③ 1927 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④ 1934 年红军战略转移开始, 1935 年遵义会议使革命转危为安, 1936 年,三大主力会师,战略转移完成 ⑤ 1936 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发展历程 时期 全民族抗战 ①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② 1937 年,全民族抗战开始 ③ 1937 年 8 月,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④ 1937 年 9 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⑤ 1937 年 12 月,南京大屠杀 ⑥ 1938 年 1 月,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⑦ 1940 年,百团大战 ⑧ 1945 年,中共七大确定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奋斗目标 ⑨ 1945 年 8 月,抗日战争胜利 全民族抗战时期 发展历程 时期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① 1945 年~ 1946 年初,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② 1946 年 6 月,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③ 1947 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始战略反攻 ④ 1948 年 9 月~ 1949 年 1 月,三大战役战略总决战完成 ⑤ 1949 年 4 月解放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结束 解放战争时期 04 依法治国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发展历程 时期 ( 1) 新中国的成立 —— 前提条件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民主法制的确立 (1949 ~ 1956 年 )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的方针,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发展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2) 三大 政治制度的形成 —— 奠基确立 发展历程 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 —— 健全完善 ① 平反冤假错案 ②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③ 建立法律体系。 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 “ 依法治国 ” 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1999 年,被正式写入宪法 ④ 基层民主选举:村委会、居委会干部由村民或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在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不断扩展 民主法制的健全 (1978 年至今 ) “ 文化大革命 ” —— 践踏破坏 ① 原因:毛泽东想通过 “ 文化大革命 ” 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乘机兴风作浪 ② 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社会秩序混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民主 法制 的破坏 (1966 ~ 1976 年 ) 发展历程 时期 (1) 香港、澳门回归 —— 成功实践 首先成功实践了 “ 一国两制 ” 理论,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国耻, 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 两岸和平交流 —— 关系发展 ① 1992 年底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了 “ 九二共识 ” ② 1993 年在新加坡实现了 “ 汪辜会谈 ” ,它标志着两岸交流从民间升格为政府授权机构层面 ③ 2005 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到大陆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有力地遏制了 “ 台独 ” 的嚣张气焰 ④ 2008 年两岸 “ 三通 ” 实现,使两岸关系揭开了和平发展的新篇章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 一国两制 ” 构想 —— 理论提出 ①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对台湾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② 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全面阐述 “ 一国两制 ” 构想 ③ 1984 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提供宪法保证, “ 一国两制 ” 正式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大国风范 05 ——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发展历程 时期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 外交奠基 ① 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即 “ 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和 “ 一边倒 ” ② 外交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1953 年 )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③ 步入国际舞台:日内瓦会议 ( 1954 年 ) 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④ 亚非友谊:万隆会议 ( 1955 年 ) 上,周恩来提出 “ 求同存异 ” 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友谊 1949 至 1956 年 发展历程 时期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 —— 外交辉煌 ① 政策原则:新时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表现就是不结盟 ② 外交成就: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1978 年至今 中国 20 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 —— 外交突破 ① 扬眉吐气: 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 ② 跨洋握手: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 《 联合公报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 ③ 冰释雪融: 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0 世纪 70 年代 洞悉 史界新说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经济上 政治上 北洋政府对新经济的发展施加了积极的影响。北洋政府在经济上并不排斥资本主义的发展,其颁布和推行的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较大发展 北洋政府的封建统治是一种不完整的封建统治,具有某些资本主义的性质。北京政府打着 “ 民国 ” 招牌,披着法统外衣,再也不可能完全按照封建专制时代的方式行事了。由 “ 家国 ” 转为 “ 民国 ” ,政治生态的大换血,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尽管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所希望的 “ 真正民国 ” ,但较之清朝统治已是历史的进步。可以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共和政体逐步稳定,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有一定的发展 思想上 外交上 北洋军阀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各种结社与言论自由的限制,有利于中国的思想近代化 北洋政府曾经争得了部分主权,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如:坚决拒绝承认 “ 麦克马洪线 ” ,使英国分割中国神圣领土西藏的阴谋活动失去了法律依据;一战期间,废除了德国的治外法权等特权;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维护国家主权,最后没有在 《 巴黎和约 》 上签字;在华盛顿会议上迫使日本撤出山东、英国归还威海卫等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03 专题跟踪检测 (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 谢 观 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