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腾八中 2016—2017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命题人:陈静梅 一、选择题(共 25 题,共 50 分) 1.《隋书· 刑法志》中记载:“死罪者,三奏而后决。”《唐六典·刑部》中记载:“凡 决死刑,皆与中书、门下详复:”它们体现了 ( ) A. 明德慎罚的理念 B.分权制衡 C.厉行法治的精神 D.以礼入刑的思想 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 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3.依据美国 1787 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 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 主权在民原则 B. 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平等原则 D.各州自治原则 4.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 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最能体现苏格拉底这一 看法的是 A.人民主权 B.差额选举 C.抽签选举 D.轮番而治 5.1953 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 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战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 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6.为了制定 1954 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 要参考文件: 国 别 宪 法 苏俄(联) 1918 年宪法;1936 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 年天坛宪法;1923 年曹锟宪法;1946 年 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 年宪法 其它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 )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7.2015 年 7 月 10 日,习近平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指出:坚持“上 海精神”,打造本地区命运共同体。要继续以“上海精神”为指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倡导多边主义和开放主义,相互尊重彼此利益,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 争端,以共赢理念促进发展繁荣。这表明中国 ( ) A.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 C. 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D. 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 8. 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 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是 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 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 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9.1979 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 ‘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量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种态度( ) A.基于两岸经济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 B.有利于中美两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C.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确立 D.体现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10.表 1 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此表可以证明 表 1 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 战国 117 29 — — — 西汉 238 54 13 47 — 东汉 467 95 14 138 29 A.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B.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 C.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 D.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11.古代的经济政策不包括:( ) A.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 C.工商皆本 D.盐铁官营 12.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 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 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国家重农抑商政策调整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13.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 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14.1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6884 万亩,总产量却增加 674 亿斤; 棉花播种面积减少 53 万亩,总产量增加 652 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 3626 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 70%和 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15.英国 18 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 1816 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 年,工厂集 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 14.6 上升到 27.2,利物浦由 21 上升到 34.8.导致上述情况 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16.据学者估计,在 1750~1800 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 “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 1880 年时,“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 后者的两倍,1913 年,更达到 3 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 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17.1928 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 年以后这种情况发 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 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18.中国民间俗语云:“人在做,天在看。”根据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发展历程判断,该俗语 的出现不会早于( ) A.元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9.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 朝四百八十寺”;而北周武帝却下令灭佛。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 A.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 B.中外思想冲突不断 C.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 D.佛教的影响力较大 20.学界曾普遍认为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法律经历了儒家化的过程。杨振红在《从出土秦汉 律看中国古代的“礼”“法”观念及其法律体现》一文中指出,秦汉律所蕴含的家族主 义和等级观念从其建立伊始就已经存在,而非法律家化的结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国法律并未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B.一般认为等级观念等于儒家思想 C.“独尊儒术”是未曾发生过的事 D.杨振红利用了可信度比较高的史料 21.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 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吧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 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 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C.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22.“没有人为了恶而行恶,人们行恶只是为了邪恶的理由或者由于无知……他认为良知及 其声音就是这些终极价值及神圣地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的反映和证据。”这里的“他” 是( )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但丁 D.彼得拉克 23.“它使几百万人改变了信仰的形式和对命运的认识,它提出了百家争鸣和信仰多样这两 个问题;它培育了一种新的国家感,它提高了方言的地位……”文中的“它”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 24.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包括工匠店铺伙计、 商人、作坊主、婢妾、吏卒、僧侣、妓女、媒婆、盗贼等。话本人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 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B.“士”为首的价值观念被打破 C.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 D.市民阶层壮大,世俗文化发展 25.有著名艺术评论家写道:“勃拉克轻视形状,将一切物体、风景、人物和房屋都变成了 几何图形和立方体……”据此判断,与勃拉克风格一致的画家是( ) A.拉斐尔 B.莫奈 C.梵·高 D.毕加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成紬丝,俱到此上市,四 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 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 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 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徐锡龄《熙朝新语》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 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 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 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 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 GDP ,提出自 1700 年至 1820 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 GDP 在世界 GDP 的比重从 231%增长到 324 % ;而欧洲的 GDP 在世界 GDP 中的比重仅从 233%增长到 26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 直到 1800 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 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5 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 因素。(5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5 分)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不超过 250 字) 27.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5 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 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 年 4.5% 1958~1962 年 4.3% 1963~1965 年 11.1% 1966~1970 年 3.9% 1971~1975 年 4.0% 1976~1980 年 5.1% 1981~1985 年 8.1%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52 年,1956 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 年 1956 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三 1978~1997 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 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 体工业 其他经济 类型工业 1978 77.6% 22.4% 1997 25.5% 39.1% 17.9% 18.5% (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53~1985 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 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6 分) (2)分析材料二,指出 1952~1956 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充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8 分) (3)材料三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 1956 年相比,1997 年的 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 分) 28.科技发展影响社会进步,二者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时到中国来传教的法国学者和传教士巴多明和汤执中,首先向法国学术界 介绍了《本草纲目》……达尔文对《本草纲目》赞不绝口,称它是“1596 年出版的中国百 科全书”。……达尔文在研究进化论的过程当中,有过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动物和植物在 家养环境下的变异》。……而这部文章里边,他引用的资料,就是李时珍收集的关于鸡的七 个品种。……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所收集的资料,对像达尔文这样的科学巨匠都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编自钱文忠《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材料二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 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一成就的取得是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 提高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科技给西方科技带来怎样的影响?(4 分)试结合所学知 识指 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历史进程的作用。(4 分) (2)归纳材料二中胡锦涛讲话的主旨。(5 分) 腾八中 2016—2017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答 题 卡 命题人:陈静梅 一、选择题(共 25 题,共 5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装 订 线 内 请 勿 答 题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 26.(1)(5 分) (2)(5 分) (3)(5 分) 27.(1)(6 分) (2)(8 分) 腾八中 2016—2017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参 考 答 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C A B B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A A C B B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B D D 主观题: 26.答案:(1)表现:区域间长途贩运业的较快发展,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镇经济 发展,商帮出现。 (2)现象: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读书。 政策:重农抑商。 (3)观点一: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5 分) 论据:①农业: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②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手工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③商业: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白银) 作用越来越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商帮(微商和晋商)。 观点二: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论据:①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没 有重大改进。 ②手工业:仍以手工作坊为主(经营方式陈旧);生产手段没有重大突破。 ③商业:商业资本积累不足(商人大多用财富购房置地,供应子女读书);海 外市场拓展不够(海禁等政策使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27.答案:(1)时间:1963~1965 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 原因: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时间:1981~1985 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原因: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原因:国家对农业、授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 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3)外资或中外合资。 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个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出现了私有经济) 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8.答案:(1)影响: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发展。(4 分) 作用: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推动欧洲的近代化或推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社会转变。)(4 分) (2)主旨:高新科技成果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 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5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