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专题03 北魏孝文帝改革(练)-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选修1)
一、选择题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导致北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主要原因有:①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②鲜卑贵族对百姓巧取豪夺 ③都城偏远 ④南朝政权的威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2.《魏书·食货志》载:“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流通,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焉。”对此材料反映的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 鲜卑族从孝文帝改革后进入封建社会 B. 北魏政府一直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北魏前期商业一度萎缩,孝文帝时有所恢复 D.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魏建立后直到孝文帝太和年间,北魏钱币和货物流通不畅,孝文帝下诏令全国使用货币交易,这一措施使北魏商业得以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A项属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与材料强调北魏前期商业一度萎缩,孝文帝时有所恢复的信息不符,排除。B项与北魏前期商业一度萎缩的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南北商品经济发展的信息,而是强调北魏前期商业一度萎缩,孝文帝时有所恢复,排除D。 3.下面表格所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之一,这一改革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拔 元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 A. 为消灭其它割据势力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 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C. 结束了国家的分裂割据局面 D. 促成了北方民族的大量南迁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改革措施是指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产生的作用有利于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往、交流、交融,B项正确。AC两项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而非题干内容的体现,排除。D项北方民族的大量南迁,与题干中强调改汉姓没有关系,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4.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A. 北魏迁都洛阳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B. 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发展 C. 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 5世纪的洛阳商业空前繁盛 【答案】A 5.“正当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南迁),中原鼎沸之际……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这一王朝是 A. 东汉 B. 北魏 C. 隋朝 D. 唐朝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理解。由“正当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南迁),中原鼎沸之际,……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得知这一王朝是北魏。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魏 6.北魏孝文帝曾对当朝的一项改革措施加以总结:“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这项改革措施是 A. 实行井田制 B. 设立三长制 C. 推行租调制 D. 实行均田制 【答案】D 点睛:本题以孝文帝改革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均田制的内容,抓住材料信息“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结合均田制的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7.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 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都完善基层管理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 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 D. 前者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后者得到旧贵族的支持 【答案】B 【解析】解题时紧扣“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并未有分配土地的内容,故A项排除;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孝文帝改革通过迁都和废除宗主督护制、推行三长制,据此可知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有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故选B;商鞅变法未有汉化政策,故C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二者都受到旧贵族的反对,故D项排除。 8.电视剧《北魏冯太后》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政绩卓著的女改革家冯太后充满传奇的一生。这部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镜头是( ) A.冯太后研习儒家经典 B.孝文帝聆听冯太后的教诲 C.冯太后病逝于洛阳 D.冯太后斥责保守派贵族 【答案】C 【解析】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 9.下图反映的信息是( ) 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商队 A.北魏农业发展 B.北魏手工业发展 C.北魏商业发展 D.北魏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涉及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商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北魏商业发展,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北魏农业发展,故A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北魏手工业发展,故B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时期,故D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 ——《魏书•食货志》 其始也,公卿方镇皆故部落酋大,虽参用赵魏旧族,往往以猜忌夷灭。 ——《魏书•旧本〈魏书〉目录序》 材料二《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孝文帝本纪》 (1)根据材料一回答,北魏面临哪些危机?其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是谁?反映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一、二之间是什么关系?用一句话概括。 【答案】(1)危机:①北魏统治前期政治上保留了宗主督护制。②经济上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③民族关系上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实质:①中原先进的生产力与北魏落后的制度的矛盾。②民族融合潮流与北魏民族歧视、压迫政策的矛盾。 (2)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3)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2)材料二节自《魏书•孝文帝本纪》,所以材料二所述的肯定是孝文帝,“善谈《庄》《老》”等字眼足以证明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是北魏孝文帝在学习汉族文化或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等之类的答案。 (3)材料一反映的是北魏面临危机,材料二必然是要进行改革,所以材料一、二之间的关系突出社会改革迫在眉睫之类的答案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