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2018年1月11——12日 答题时长:90 分钟 分值:100分 ‎ 第Ⅰ卷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 A.礼节轻重决定地位的尊卑 B.古人对丧葬的轻视 C.丧葬制与宗法制密切相关 D.丧葬制违反宗法制 ‎2.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①区域的机构是(  ) A. 宣政院 B. 中书省 C. 行中书省 D. 枢密院 ‎ ‎3.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 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宋神宗)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这表明政府意在(  )‎ A. 增加财政收人 B. 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C. 增加粮食产量 D. 提高佃农生产的积极性 ‎5.有学者把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规律归纳为“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趋势。这种趋势根本上反映(  )‎ A. 外朝是中央权力中心 B. 内外朝相互制衡 C. 相权的不断削弱 D. 君主专制的强化 ‎6.中央电视台曾有一档名为“家风是什么”的节目。我们知道传统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A.“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      B.“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 ‎ C.“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     D.“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 ‎7.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修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 A.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B.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C.文庙的兴修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地位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8.“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 A. 揭开世界近代史的序幕 B. 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C. 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 D. 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 ‎9.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的著名政治家西塞罗曾说:《十二铜表法》是“必要的诗歌,小孩子可得而诵读之”。据此可知,该法(  )‎ A. 是口头流传的不成文法 B. 是古罗马专门的儿童保护法 C. 在古罗马得到普及 D. 是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 ‎10.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 ‎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1.右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它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形成三角形的主要商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 B.客观上推动了非洲经济的发展 C.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 ‎ D.为西欧资本输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12.17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从议会的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组织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这一举措(  )‎ A. 标志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 B. 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 C. 表明国王仍然具有行政权 D. 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会席位 ‎13.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但需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B. 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C. 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都是任期6年 D. 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14.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我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  )‎ A. 对华贸易合法化 B. 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C. 打开与中国进行商品贸易的大门 D. 获得了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15.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①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 ‎ ‎②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 ‎③“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 ‎④“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16.约翰·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纺织工厂的厂主。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他的工厂机器是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 B. 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 C. 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 D. 有时他到伦敦乘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游览 ‎17.梁启超指出:“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可见,梁启超认为(  )‎ A. 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 B. 经济发展是民族意识提升的关键 C. 中国的国民素质亟待提高 D. 发动广大民众进行变革迫在眉睫 ‎18. 美国史学家费正清说:“1898年事变的主要意义在于,这是激进派自上而下进行变革的一场实验,它仿照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模式,但以失败而告终。由此看来,……按部就班进行改革则成功之日遥遥无期,相比之下,倒是剧烈的革命也许更有成功的可能”。作者旨在说明 A.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选择 B.改革失败之根源在于照搬日本模式 C.自上而下的变革不适合中国国情 D.维新变法对改变近代中国作用有限 ‎19.“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运动)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了五四运动(  )‎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C. 广泛传播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D. 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0. 1920年,奥格涅茨省一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痛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在这一背景下,苏俄果断实施的政策是(  )‎ A. 统一分配生活必需品 B. 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C. 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大规模开荒种植玉米 ‎21‎ ‎.以下是某支部队战前的誓师词:“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与该誓词有关的战争(或战役)是(  )‎ A. 北伐战争 B. 百团大战 C. 辽沈战役 D. 渡江战役 ‎22.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直接说明(  )‎ A. 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B. 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 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 D. 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23.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开展了(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2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下列各项与此无关的是(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C. 世界银行的运行 D. 亚太经合组织的问世 ‎25.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体现其内涵的是(  )‎ A.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 B. “…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 C. “…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D. “…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第II卷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4分,27题18分,28题18分,共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10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 彼特拉克在诗里控诉罗马教廷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长。”他倡导以“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 材料二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应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证券也。……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润育自由之宪法也……此专制复活之先声也。 ——1917年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思想?思想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6分) (2)材料三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主张?这一主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8分) (3)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有什么联系?(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在20世纪30、40年代,对中国的报道涉及到政治层面的比较多。它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受到国人的瞩目。‎ 材料   1936年2月24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   ‎ 请回答: ‎ ‎(1)“远东危机”指什么 ?它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时代》周刊认为这四大“元首”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 ‎ 请说明你的理由?(12分)‎ ‎ ‎ ‎ ‎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CBDDD ABDCB ACADB CAACB AABDA ‎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4分,27题18分,28题18分,共50分。‎ ‎26.(14分)‎ ‎(1)有益之处:互通有无;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社会秩序。(4分,3选2即可 ) (2)原因:自然经济为主;防止沿海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海患。(4分) 危害:阻隔中外贸易;造成人民贫苦和社会不安;沿海港口城市走向衰落;影响商品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近代中国的贫困落后。(6分,5选3即可)‎ ‎27.(18分)‎ ‎(1)人文主义思想;启蒙思想。(4分)本质特征: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2分) (2)主张:批判孔教,反对专制,追求民主。(4分)背景: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提倡尊孔复古;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新文化运动兴起。 (4分) (3)人文主义思想是启蒙思想的基础。中国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是以欧洲启蒙思想为指导的。 (4分) ‎ ‎28. (18分)‎ ‎1. (1)“远东危机”指的是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进一步侵略东亚地区或满蒙地区也可酌情给分)(2分)影响:造成远东国际格局的变化;损害美英等国家在华利益。 (4分) (2)不同意。(2分)理由:溥仪是日本扶植下的傀儡皇帝,苏联忙于欧洲事务和国内建设,无暇东顾,他们都不是解决危机的关键。(4分)中国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蒋介石的态度和政策决定了危机的解决。(4分)日本是危机的制造方,当然也成为危机解决的关键。 (2分)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