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南师附中五校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 ‎ ‎1.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答案】C ‎【解析】孔子著《春秋》和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应结合汉武帝时代强化“大一统”的时代背景突出这两个文化贡献的价值。从而先排除A(郡县、行省)、D(均田制)两项,再排除B(法家)。‎ ‎2.“君王自命‘天子’,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A. 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B. 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C. 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D. 男尊女卑,君父一体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材料“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反映的是宗法制度。“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 ,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反映出父为“家君”,君王为“国父”,B表述正确;“父母官”的称谓并未体现“皇位世袭”,且A项仅从君王位置上表述,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排除A;“父母官”的称谓并未体现“男女平等”,排除C;D表述的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不符合题旨。‎ ‎3.“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不可以 A. 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B. 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C. 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D. 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等信息可以看出,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郡县长官不能世袭,故选D。郡县长官是地方的最高长官,由行政权、财权和军权等,因此ABC均正确。‎ ‎4.《通典》记载:“旧(唐初)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政事堂设置的变化反映了 A. 三省六部制的兴衰 B. 三省协同理政,行政效率提高 C. 相权一度得到加强 D. 三省机构精简,职能趋于合一 ‎【答案】B ‎【解析】‎ 整则材料未体现三省六部制的兴衰,故A项错误。三省共同理政,可避免沟通不畅,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B正确。宰相由仅于门下省议事,到迁至中书省,再到分列五房,说明对相权的制约,故C错误。对相权进行分割,不能说明职能趋于合一,D错误。‎ ‎5.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其与察举制相比 A.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 B. 提高了儒生的地位 C. 使社会各阶层流动制度化 D. 打破了政治权威和物质财富等级的世袭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具体考查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由材料关键信息“已定其选”“区别人物,第其高下”等,材料主旨即体现“九品中正制下有固定的中正官举荐人才”。‎ ‎ 与察举制相比,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选官的范围,从而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主旨均不相符合,排除。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A。‎ ‎6.唐朝时黄河防汛工程实施的正确程序应是 A. 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一工部 B. 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一户部 C. 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工部 D. 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户部 ‎【答案】C ‎【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负责具体分工执行。其中负责黄河防汛工程实施的是工部,因此本题选C。‎ ‎7.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 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C.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 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 ‎【答案】A ‎【解析】大臣从“坐”到“站”再到“跪”,反映了大臣的地位不断下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A项正确。材料中主要是君主专制加强,不是中央集权加强,B错误。材料没有论述内阁制度信息,C错误。丞相废除后,六部直属于皇帝,地位显然提高,D错误。‎ ‎8.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有弱有强,但总体上是中央权力在加强,地方权力在削弱,故A正确;B项(地方权力渐强)和C项(地方权力无变化)较易排除;D项地方权力有强弱变化但最终渐强,不符合中央集权日益强化的规律,故D不正确。‎ ‎9.“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 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B. 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C. 雅典民主属于多数人 D. 雅典民主制度下没有不参政的男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可知体现的是伯里克利强调的是公民的参政意识,鼓励公民积极参政,A选项符合题意。雅典民主政治主要是维护少数人奴隶主阶级的民主,BC选项排除。雅典民主范围仅局限在除妇女、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本邦全体成年男子,D选项排除。‎ ‎10.近代西方人怀念古希腊、罗马,奉它们为西方文明之根。主要是因为古希腊、罗马 A. 具有悠久的历史 B. 成为古代实践民主、法治的摇篮 C. 出现了梭伦、查士丁尼等一批杰出政治家 D. 扩张为地跨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答案】B ‎【解析】古希腊的民主和古罗马的法制开西方政治文明先河,为人类的政治文化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在整个人类政治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直接或间接受到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和政治模式的影响,又对世界近现代其他国家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故B项正确。悠久历史不是奉它们为西方文明之根主要原因,A错误。杰出政治家和庞大帝国也不是导致西方人怀念根源,故C和D项错误。‎ ‎11.“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美国内战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A ‎【解析】从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由英王选择”、“北美大陆”可以判断这个事件应该是1775年开始的北美13个殖民地为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而进行的美国独立战争,故A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本土,不是美洲大陆,B错误。美国内战与英王选择没有关系,C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在北美大陆,故D错误。‎ ‎12.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其内在的社会根源是 A. 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 封建残余势力和共和派斗争激烈 C. 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D. 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君主专制与民主共和斗争此消彼长,其社会根源在于封建残余势力和共和派斗争激烈,而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故B项正确;启蒙思想是在17、18世纪进入到繁盛阶段,故A项排除;法国最终确立的是资本主义政体,故C项排除;外国势力的干涉仅是宪法更换的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社会根源,故D项排除。‎ ‎13.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这说明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 市民的整体素质 D. 革命的彻底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个魔鬼”之所以能胜过“一个圣人”的关键在于“相互制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在于权力的制约和平衡,B项正确。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不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排除A。CD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14.19世纪以来英国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多次掀起了要求议会改革的运动,其产生的根源是 A. 国王权力受限制 B. 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 工业革命的发展 D. 内阁制的发展 ‎【答案】C ‎【解析】由于英国工业革命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在下议院席位增多,为此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故C项正确。国王此时已经是“统而不治”,A错误。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内阁制发展与工业资产阶级政治要求没有因果关系,故B和D项错误。‎ ‎15.伯利克里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说:“我们不认为言论会妨碍行动,而认为在未经辩论并充分作好准备之前,不应贸然行动。这是雅典人与众不同的优点,行动时我们勇气百倍,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雅典能进行辩论的机构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陪审法庭 D. 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A ‎【解析】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每年公民大会召开之时,公民可以在这里进行民主辩论,A正确。B是公民大会常务事务机构,C是关于司法审判机构。D是军事机构。‎ ‎16.公元前399年,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苏格拉底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这最能说明的是 A. 雅典民主政治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B. 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C. 该案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 D. 该案违背了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 ‎【答案】A ‎【解析】雅典的民主政治属于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反映出雅典民主制容易使民众感情用事,存在弊端,故A项正确。材料事件不能说明程序公正与示结果公正信息,故B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民主,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民主权力的滥用,并不是违背了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故D项错误。‎ ‎17.“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以上法律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权利法案》的颁布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 英国国王的权力被完全剥夺,议会权力上升 C. 英国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逐步过渡 D.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重视限制威廉三世的权力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条文属于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内容,这些法律条文对于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体现出英国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C正确。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英国国王的权力被完全剥夺是18世纪责任内阁制的确立,A和B项错误。材料的目的主要限制国王权力,注重法律的效用,不是单独针对威廉三世,故D项错误。‎ ‎18.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材料反映出德国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 B. 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 C. 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 D. 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德国皇帝具有控制议会、任命宰相等各种权力,显然其权力远在议会之上。所以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属于帝国宰相,故C项错误。B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D.‎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特点;‎ ‎19. ‎ 从17世纪起,一些国家先后通过革命、独立战争和改革等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使国家主权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的议会。符合这种历史现象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形成责任内阁制 ②法国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共和政体 ③美国建立了联邦共和体制,人民享受到一定的权利和自由 ④德国从封建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政体,迅速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本题中的关键词语“从17世纪起”“一些国家先后通过革命、独立战争和改革等方式”“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的议会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符合。所以答案选A。‎ ‎20.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 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 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 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 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近代德国宰相由皇帝任命,权力受制于皇帝,但宰相对皇帝任命的内阁拥有控制权。‎ ‎21.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 损害身体,消弱军人战斗力 B. 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 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 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林则徐提出了鸦片泛滥的几大危害,如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等;但从材料看,林则徐最担心的还是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所以鸦片必须禁止,D项正确。故选D项。‎ ‎22.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 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洪秀全受西方宗教影响,创立拜上帝教,宣传“皇上帝”是唯一的“真神”;人们都是上帝的“赤子”,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太平天国运动由初期的反孔到尊孔,是因为反孔、推行拜上帝教的思想遭到人们的反对,影响其政权,因此不得不调整,故A项正确。故选A项。‎ ‎23.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 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 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 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 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答案】A ‎【解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思想支柱,建立文庙是在强化这一思想支柱,以此加强对人民的统治,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宋代才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程朱理学的产生导致文庙的兴修,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文庙的修建是加强统治的需要,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4. 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各称名的 15 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 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 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 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 平等独立的洲权观念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国会……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的布局可知,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了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故C选项正确;A选项不是建筑规划体现的思想;美国是三权分立而不是议会中心,B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5. 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 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 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 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雅典民主政治体制下,享有民主权力的只是少数的雅典公民,大龄的奴隶、妇女及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权力之外,既使在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亦是如此。故有的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故应选B。‎ 二、材料分析题 ‎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之后,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行省数目大为增加,行省制成为罗马統治海外领地的重要制度。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长期的战争以及行省需要重兵駐扎,从而为军阀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行省的发展,破坏了罗马城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即与氏族血缘关系有联系的具有闭塞性质的罗马公民集体,最终导致罗马城邦走向崩溃。……“古代中国的县出现在春状时期。至战国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郡大概到春秋末期才出现,秦国郡辖县制度的形成,大概要到战国末期。秦帝国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制度。‎ ‎——摘自易字《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 ‎ 在秦汉帝国,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但罗马帝国仍存城邦时期血缘关系的残余。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秦汉县的机构大,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人员众多,但管理层次则是相当分明的,罗马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帝国那样复杂。罗马行省之下为城市,由于城市具有自治或半自治的性质,所以罗马行省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行省主要负责税收、司法和治安等方面事务,不及秦汉县管辖得那样广泛。尽管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行省控制不断加强,但罗马行省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 ‎——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具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实行行省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郡县制和罗马帝国行省制建立的相同之处,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1)影响:巩固了对外扩张的成果;破坏了旧的城邦体制;冲击了氏族血缘关系;为军阀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2)相同:形成都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都是向帝国发展及扩张的产物;都促进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不同:前者机构复杂,职能广泛,管理层次分明;较为彻底铲除氏族血缘关系残余。后者机构设置简单,职能有限,管理层次不够分明;存在氏族血缘关系残余。‎ 原因:秦汉帝国建立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大一统基础之上;罗马帝国通过武力征服,缺乏统一的基础。‎ ‎【解析】(1)据材料“行省制成为罗马统治海外领地的重要制度”、“长期的战争以及行省需要重兵驻扎,从而为军阀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破坏了罗马城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即与氏族血缘关系有联系的具有闭塞性质的罗马公民集体”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2)第一问,相同点,结合题干郡县制和罗马行省制的发展演变历程可以得出,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由材料“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可以得出都是扩张的产物;据材料可以得出二者均促进了君主专制的产生。第二问,不同点,据材料“在秦汉帝国,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但罗马帝国仍存城邦时期血缘关系的残余”、“秦汉郡县的机构庞大,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人员众多,但管理层次则是相当分明的”、“所以罗马行省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但罗马行省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第三问,原因,可以从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基础方面加以回答。‎ ‎27. —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争约章程第八款,内裁: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熙,准其前往.故请顿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成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 问题:‎ ‎(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 ‎ ‎(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 ‎【答案】(1)答案l:填写了符合史实的3个国家。(3分)‎ 英、美、俄 答案2:填写了符合史实的2个国家。(2分) ‎ 答案3:填写了符合史实的1个国家.(1分) ‎ 其他答案:填写了3个以上的国家。(0分) ‎ ‎(2)答案1:能结合护照中的信息分析弊端。(9分)‎ 护照土所填游历地区很广,也没有确定的有效期,等于让外国人持此一照,周游全国!为其侵略活动提供方便;护照上要求地方官“随对照料”的措辞十分含混。‎ 给外国人敲诈地方官吏提供了口实;护照上要求地方官对外国人“宾礼相待”,却只字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图人寻衅滋葶,地方官难以裁办。‎ 答案2:未结合护照中的信息进行分析(1-3分)‎ 有利于西方人自由传教,为其发动侵华战争作好准备,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其他答案:(0分)‎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不仅有英法两国,还有以“调停人”自居的美、俄两国。‎ ‎(2)注意题目要求回答护照的弊端,就是要求从材料中提取出此护照有哪些被合理的方面。如从游历范围、时间来看无具体地点、时限。从对游历者的要求来看,没有游历者遵从当地风俗遵守游历国法律的要求。从对各地官员的要求来看,其“随时照料,庶臻妥协”等内容含糊不清,总之此护照有失公正,为游历者实行不法行为提供了保护,而本国官员却难以管理和制裁。‎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三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权利法案》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重大意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试对材料三中A、B两处的内容作出简要的注解。‎ ‎(3)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英国和美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异同?‎ ‎【答案】(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2)原则:三权分立原则。注解:A处——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B处——总统任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3)相同: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属于资产阶级国家政体;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答出其中2点即可;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不同: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英国君主是世袭的;美国总统实行任期制,英国君主实行终身制;美国总统拥有实权,英国君主没有实际政治责任;美国由总统任命政府,英国由议会组织政府;美国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英国君主受到议会单向制约。答出其中1点即可;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可归纳出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基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信息从三权分立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图片信息A处从国会再次否决总统办法回答,B处从大法官任命者回答。‎ ‎(3)本题可以从相同点和不同点回答。相同点从代议制性质以及目的回答;不同点从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国会和政府部门关系以及权力制约程度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