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连城一中2019-2020学年上期高二年级月考一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罗晓雷 审题人:钱丽华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70分) 1.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反映了 A. 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混同 B. 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 C. 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 D. 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概括材料可知,孟子、荀子、韩非子都主张实现国家统一,说明古代大一统思想开始初步形成,故D正确;儒家与法家的主张不同,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战国时期思想的发展,这一时期国家并未实现统一,故B项错误;该时期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争鸣,故C项错误。 2.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公元前603年晋灵公派一勇士杀大夫赵盾,勇士从赵府窗户里偷看到赵盾正在吃只有鱼的晚饭,惊叹其“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飨”,不忍杀之,遂拔剑自刎而死。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春秋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 B. 晋灵公专制残暴残害忠良 C. 春秋时社会有崇俭尚贤之风 D. 鱼已成为民众的基本食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惊叹其‘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飨’,不忍杀之,遂拔剑自刎而死”可知,勇士敬佩于赵盾即使身为重臣,但依然保持简朴生活作风,故不忍心将其杀害,由此可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有崇俭尚贤之风,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出战乱频繁民生凋敝的特征,排除A ;赵盾为晋国权臣,权倾朝野,晋灵公派出勇士刺杀赵盾恰恰说明了晋灵公没有实现专制,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普通民众的饮食菜谱,故无法得出其已经成为民众基本食物的结论,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勇士不杀赵盾的原因,再结合所学春秋时期的时代背景即可作出判断。 3.墨家认为“天”与“鬼”是箝制人们行为的外在力量,能帮助天下安定,必须服从;丧、葬、音乐不利于积累财富与繁庶人口,这些礼乐制度必须废除。这反映出( ) A. 儒学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B. 墨家思想具有功利色彩 C. 墨学在争鸣中发展完善 D. 墨家对儒家思想的扬弃 【答案】B 【解析】 【详解】墨家服从“天”与“鬼”是因为这些外在力量能够箝制人们行为、帮助天下安定,废除礼乐制度,是因为不利于积累财富与繁庶人口。因此从材料信息看,墨家思想具有实用色彩,故B正确;墨家认为礼乐制度必须废除,不能表明儒学无法适应社会需要,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墨家思想的发展完善,故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墨家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不能说明扬弃,故D错误。 4.公羊学派是研究《春秋》的一个重要学派,汉武帝要加强权威,他们就从《春秋》中发现了“大一统”;汉武帝要抗击匈奴,他们就从《春秋》中释义“尊王攘夷”;汉武帝要改变汉初以来的政策,他们就讲《春秋》有“新王必改制”。公羊学派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 A. 孔子著作遭受学者曲解 B. 无为而治成为指导思想 C. 法家学派占据统治地位 D. 现实政治影响儒学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公羊学派根据统治者的现实需求而为其寻求文化依据”可知现实政治影响儒学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提及公羊学派对《春秋》的解释,A选项排除;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材料中未提及,B选项排除;公羊学派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而非法家,C选项排除。 5.郭沫若说:“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儒家的精神,透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他意在强调( ) A. 儒学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B. 儒学的精神内涵不断与时俱进 C. 儒学精神被歪曲退出历史舞台 D. 汉代儒学主要为皇帝一家服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帝王之便为本位,以官家解释为楷模”可知,儒学成为维护国家统治的工具,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B的内容,排除;儒学自汉武帝后,在中国古代史上一直是正统地位,故C错误;材料强调的儒学成为正统后对儒学本身的影响,不是强调儒学的作用,故D错误 。 6.学者李泽厚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關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B.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C. 二程倡导“格物致知 D. 顾炎武宣扬“经世致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把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思想成分柔和到了儒家思想之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学体系。结合材料“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關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可知强调的是思想的融合与同化,B选项符合题意。孟子的民贵君轻是继承的孔子的仁政思想,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A选项排除。格物致知强调的是通过探究世间万物达到对理的认识,属于二程自创的主张,C选项排除。经世致用是顾炎武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提出的救世良方,D选项排除。 【点睛】董仲舒的新儒学是董仲舒是为适应汉代一统国家的政治需要,从揉合“六艺之科”和“孔子之术”入手,而精心炮制的一种专门为政治统一作理论解释的学说。它适应加强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需要,编造了“天人感应”的政治理论;适应加强君权的需要,敷衍了“君权神授”的神学目的论;适应维护大一统纲常的需要,将先秦多家的相关思想改造成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忠孝”理论;适应维护和延续一统国家的需要,提出抑制土地兼并,主张限田、薄敛、省役主张等等。 7.唐代高僧曾把“孝”说成是贯通古今的根本大道,并尽量把儒佛两家道德观念相比附。道教也常常依傍儒家。儒家的伦理观念则通过佛教、道教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这反映了唐代( ) A. 三教并立,相互影响 B. 政教合一,维护统治 C. 三教矛盾已经化解无余 D. 儒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把儒佛两家道德观念相比附”“道教也常常依傍儒家”“儒家的伦理观念则通过佛教、道教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中可以看出,唐朝时儒学的传播出现了危机,儒道佛三教同付存在又相互依存,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内容;C项错误,错在“化解无余;材料体现三教并立,不能说明儒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D错误。 8.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理学深入世俗生活 B. 家族控制地方权力 C. 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 宗法制度重新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宋明理学强调人与家庭、国家的和谐意识,用理学规范人的行为,约束人,材料中“‘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规范族人言行”就体现理学深入世俗生活,答案为A;材料内容是家族通过族规家训来规范族人的言行,而不是控制地方权力,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新兴市民阶层崛起,C错误;宗法制度一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不能说重新建立,D错误。 9.明代思想家王艮认为,政治思想应该是“百姓日用之学”,百姓为国家之本,草莽匹夫亦应关心国家天下大事,追求尧舜时代那样的理想政治。“道”不应远人,其核心是“百姓日用”,其检验标准同样是“百姓日用”。该思想 A.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 B. 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色彩 C. 成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 D. 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价值观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王艮的中心思想为“百姓日用”,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所以认为王艮的思想具有平民意识的色彩,故选择B选项;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市民阶层的逐渐兴起,选项A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选项;明朝的官方主流思想为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也、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与材料思想不符,故排除C选项;传统儒学的价值观核心为“仁”,材料的“百姓日用”思想并没有颠覆其价值观,故排除D选项。 10.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 “经世致用” B. “人心一点灵明” C. “循天下之公” D.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根据材料“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的是经世致用,A选项符合题意。人心一点灵明体现的是心为天地万物之主,B选项排除。循天下之公体现的是反对君主专制,C选项排除。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体现的是对君权的限制,D选项排除。 11.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 A. 造纸技术 B. 转轮排字 C. 活字印刷 D. 装订书籍 【答案】C 【解析】 【详解】“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表明书籍的价格下降,导致书籍下降的原因是产生书籍的效率提高,即15世纪活字印刷传入欧洲,C为正确答案;造纸术是8世纪时传入欧洲,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转轮排字和装订书籍都是在活字印刷术发明后衍生出来的技术和行业,它们不会使书籍的价格产生大幅度的下降,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2.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据此可知,中国近代科技落伍的原因是 A. 儒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 八股取士禁锢人们的思想 C. 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D. 忽视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答案】C 【解析】 【详解】儒家思想注重人伦关系,材料中“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说明传统的儒家思想重视人伦轻视自然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和推广,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思想对于自然科学影响,不是强调儒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八股取士对于科技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儒家思想对于技术推广的忽视,故D项错误。 13.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下列与其书法艺术风格相同的作品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怀素是唐朝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C属于草书,故选C;A是篆书,B属于楷书,D是行书,不符合怀素草书风格,排除AB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怀素”,联系所学唐代书法成就分析解答。 14.南朝著名画师张僧繇在安乐寺为梁武帝画龙,梁武帝发现其所画四条龙都没有眼睛,遂问其原因。张僧繇回答说∶“点睛即飞去。”大家不信,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笛鸣,点睛之龙真的飞走了。该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 A. 渴望俗世认可 B. 意在借物抒情 C. 追求娱乐教化 D. 注重写意传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点睛之龙真的飞走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写意传神、栩栩如生的特点,故D项正确;“画龙点睛”的故事并不能说明古代绘画渴望俗世认可,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古代绘画借物抒情的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古代绘画娱乐教化的目的,故C项错误。 15.表现儿童题材的婴戏图盛于宋代,苏汉臣是这类题材的集大成者。下面是其画作《长春百子图》(节选),对此画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 人物画,体现写实技巧 B. 风俗画,画出风土人情 C. 文人画,表现文人意趣 D. 宫廷画,服务贵族生活 【答案】B 【解析】 【详解】《长春百子图》是对儿童生活的描绘,既刻画了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属于风俗画,正确答案为B;画作没有体现写实技巧,A错误;文人画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此画不符合文人画的特点,C错误;宫廷画是描写贵族生活的,此画不符合,D错误。 16.《诗经·小雅·大田》的诗句“雨我公田,遂及我田”,被很多著作引为井田外有私田。据此可知 A. 《诗经》也是重要的史料 B.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 C. 文学作品都可以作为信史 D. 《诗经》描写战国时期的生活 【答案】A 【解析】 【详解】很多著作根据《诗经·小雅·大田》的诗句“雨我公田,遂及我田”,引出井田外有私田,说明《诗经》也具有史料价值,故A正确;材料反映从文学作品中引出历史现象,《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学参考价值,文学作品存在虚构成分,并非都可以作为信史,排除C;《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无法描写战国时期的生活,排除D。 17.明朝冯梦龙所著“三言”中仁、文、礼、智、信、忠、孝、悌等美好品质不再是君子的专利,在书中刻画的市井小民身上也有体现。材料表明 A. 市民文学融入儒家伦理 B. 商品经济冲击儒家地位 C. 小说动摇了传统价值观 D. 晚明出现启蒙进步思潮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仁、义、礼、智、信、忠、孝、悌等美好品质不再是君子的专利,在书中刻画的市井小民身上也有体现”可知,明朝在小说中融入了儒家伦理。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对儒家地位的冲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巩固传统价值观,而不是动摇了传统价值观,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启蒙思潮,排除。 18.某一思想家在评论近代中国一部文献时说:“中国士大夫稍有世界地理智识(知识),实自此始。”该文献最有可能是( ) A. 《海国图志》 B. 《孔子改制考》 C. 《天演论》 D. 《盛世危言》 【答案】A 【解析】 【详解】《海国图志》是魏源所写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巨著,使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故A符合题意;《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为了减少变法阻力而编著的,与地理知识无关,故B不符合题;清朝末年,甲午海战的惨败,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此时,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故C不符合题意;《盛世危言》一书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与材料内容不符,D错误。 19.观察下漫画,你认为解读正确的是 A. 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B. 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 C. 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D. 描绘的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漫画式选择题,考查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图片反映的是在坚持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即洋务派“中体西用”,故答案选D,其它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思潮•中体西用 【名师点睛】多种史学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 (1)从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2)从现代化史观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从整体史观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 (4)从文明史观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20.康有为曾对五部重要儒家经典进行注释,这些注解特点是结合三世进化说和西方的宪政民主来诠释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他在这些注解中认为儒学非但不与近代宪政民主制度相矛盾,反而可以成为后者的重要思想资源。康有为这一做法意在 A. 获得西方支持 B. 弘扬传统文化 C. 宣传维新思想 D. 加强中外交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结合三世进化说和西方的宪政民主来诠释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可知康有为将西方民主宪政思想披上儒家外衣,其目的是减少宣传维新思想的阻力,故C正确;康有为的做法是减少维新思想的阻力,不是为获得西方的支持,故A错误;康有为是宣传近代西方民主宪政思想,不是弘扬传统文化,故B错误;材料与中外交流无关,故D错误。 21.1898年,落第举人王某见京师大学堂有生活津贴,于是报名参加。不料,有人写对联嘲讽他,“孝悌忠信礼义廉,一二三四五六七”,意为“无耻”、“忘(王)八”。王某懊悔“失节”,竟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前夜悬梁自尽。王某的悲剧从侧面反映了 A. 传统文化良莠并存 B. “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C. 维新变法阻力较大 D. 民主革命即将到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根据材料“有人写对联嘲讽他,“孝悌忠信礼义廉,一二三四五六七”,意为“无耻”、“忘(王)八”。王某懊悔“失节”,竟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前夜悬梁自尽。”可知当时民众并不接受西方事物,有抵触情绪,C选项符合题意;传统文化良莠共存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中体西用”强调是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B选项排除;题干中未提及民主革命,D选项排除。 22.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交,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 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 B. 改变旧式价值观念 C. 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 D. 推动传统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强调的是清末新政期间对科举制的废除有利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学生对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与学生运动高涨无关,A选项排除;仅从科举制的废除是看不出来对旧式价值观念的改变的,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民主革命,C选项排除。 23.陈独秀认为,以往历次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由他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可以说其实质是一场关于“人”的运动,即要改变“人”,要换“心”。这说明该运动 A. 继承了明末早期启蒙思想 B. 忽视了政党斗争的价值 C. 聚焦意识形态领域的革新 D. 旨在宣传国民革命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说其实质是一场关于“人”的运动,即要改变“人”,要换“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解放运动,是意识形态的革新,C选项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与明末早期启蒙思想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与政党斗争无关,B选项排除。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思想清除专制余毒,与国民革命无关,D选项排除。 【点睛】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24.新文化运动期间,钱玄同提出了“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等过激主张,陈独秀对此虽表理解但并不予支持,并公开声明:“像钱先生这种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本志同人多半是不大赞成的。”这反映出当时陈独秀 A. 继续维护儒家学说统治地位 B. 理性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C.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社会 D. 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针对钱玄同提出了“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等过激主张,陈独秀对此虽表理解但并不予支持,这表明陈独秀肯定钱玄同反封建的热情,但认为“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的主张过激,因此可以判断,陈独秀对传统文化理性批判,B正确;据所学可知,在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宣传民主、科学,提倡新道德,这与当时儒家学说是不一致的,A错误;据材料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学说,C错误;材料说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涉及对西方文明的态度,D错误。 25.《新青年》登载许多文章,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和关于生物起源、医学、生理学、物理学、体育等科学知识,开展了对有鬼论的批判,大力破除封建迷信,反对愚昧和盲从。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 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B. 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 C.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新青年》弘扬科学精神,没有体现民主的相关内容,故A错误。《新青年》没有涉及文学革命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中介绍了《新青年》杂志的主要内容是科学文化知识,通过介绍“科学知识”,讲解“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来反对当时社会中封建迷信思想,从而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故C正确。材料没有提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故D错误。 26.1899年,上海《万国公报》刊发了《大同学》一文,文中写道“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随后,梁启超、宋教仁廖仲恺等先后撰文介绍《共产党宣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有识之土在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 B. 无产阶级初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D.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的有识之士苦苦寻求强国之道,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介绍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梁启超、宋教仁、廖仲恺等人都是资产阶级,不是无产阶级;C选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介绍马克思主义,但是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他们不能科学的认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尚未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7.陈先初先生在《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中提到“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它们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这里“新的转变”是指 A. 实践英国自由主义民主 B. 效仿法国激进主义民主 C. 实行德国保守主义民主 D. 追求俄国苏维埃式民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中国思想界出现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中国近代的历史走向,这里的“新的转变”是指中国人由向西方学习转向“以俄为师”,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即追求俄国苏维埃式民主,故答案选D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以俄为师”,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正说明了当时的思想界对苏俄民主的推崇。 28.毛泽东指出:“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微弱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着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几百万产业工人和几万万旧制度统治下的农民和手工业同时存在。”据此可知,走井冈山道路的决定因素是( ) A. 三大起义的失败 B. 毛泽东的思想认识 C. 中国的社会性质 D. 无产阶级力量强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走井冈山道路的原因,而“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大起义,A错误;毛泽东的思想认识不是走井冈山道路的决定因素,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无产阶级力量强大,D错误。 29.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者的本质共同点是 A.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 坚持独立自主的群众路线 C. 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走自己的道路”可知两者都强调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故A正确;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的主张,与毛泽东无关,故C错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的思想主张,与毛泽东无关,故D错误。 30.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提出“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过去我们对国外的好多事情不知道”,“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史称“北方谈话”。这场“谈话” A. 肯定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表达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 C. 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D. 阐明了支持市场经济的态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涉及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看法,排除A;材料“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可见邓小平表达了对外开放的思路,故选B;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对市场经济的看法,排除D。 31.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l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D.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毛泽东时代对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大跃进、改革开放后发展作用以及科学发展观,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C正确;A中不断变化说法错误,排除;B中质量与数量关系比喻不当,排除;D世界际局势不符合中国建设特点,排除。 32.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转载了北京大学教授李汝祺的文章,并增加了由毛泽东拟定的新标题《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还加了一段按语:“我们欢迎对错误作彻底的批判(一切真正错误的思想和措施都应批判干净),同时提出恰当的建设性的意见来。”这表明当时毛泽东认为学术问题需要 A. 坚持百家争鸣 B. 强调阶级斗争 C. 坚持百花齐放 D. 提倡兼容并包 【答案】A 【解析】 【详解】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百家争鸣主要针对学术领域,“欢迎对错误作彻底的批判,同时提出恰当的建设性的意见”体现出学术领域允许争鸣,A正确;阶级斗争的强调是文革时期主题,B错误;百花齐放主要针对文学艺术领域,C错误;提倡兼容并包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33.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的占比,从比值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 A. 国家发展工业的需要 B. 教育体制照搬苏联模式所导致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 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等文科生的所占比例从1949-1956年期间不断下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中国着重发展重工业,使得学习文科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故A选项正确;这时期中国高校文科生在总学生中所占比例减少的原因是中国着重发展重工业,这适应了国家发展工业的需要,与教育体制照搬苏联模式无关,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因此这时期还没有完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故C选项错误;这时期国家没有进行调整国民经济,故D选项错误。 34.邓小平呼吁“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1977年底,政府落实这一呼吁的举措是( ) A. 恢复中断的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B.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1977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故答案为A项。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在1986年,排除B项;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在1993年,排除C项;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是在1995年,排除D项。 35.19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的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材料表明中国氢弹爆炸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 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决定因素 B. 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C. 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D. 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1967年中国氢弹爆炸成功,根据材料“这次爆炸时间非常巧妙……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说明1967年氢弹爆炸提高了国际地位,增强了国际影响力,从而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答案为C;氢弹爆炸成功促进中国重返联合国,但是不是决定因素,A错误;两极格局形成于195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与材料主旨不符,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总分30分) 36.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很高的程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 宋代占主流地位的依旧是雅文学,即士大夫文学。不过,俗文学的存在也是不可轻视的。俗文学的代表是话本小说。那时,俗文学从原来的反映乡村生活为主转向市镇,其内容有灵怪神话、江湖豪侠、名人轶事,也有市民生活、男女相悦等“为市井细民写心”之作。 材料三 我国宋代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因为这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俗文学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我国在宋元时期“中学西传”的科技成果。结合所学,阐释你对“这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的理解。 【答案】(1)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 历史影响: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升华抽象思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人格建树、民族气节、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 (2)特点:处于文学附属地位(或宋代文学的必要组成部分);侧重市民本位,注意市民情趣;题材丰富多样。 背景:宋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发展较快和工商市镇增多;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有了自己的文化需求。 (3)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欧洲。 理解: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指南针被应用于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帮助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势力,促使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表明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颕、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根据材料“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表明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故答案为系封建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升华抽象思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2)特点:据材料“宋代占主流地位的依旧是雅文学,即士大夫文学”可知俗文学不是主流地位,是附属地位;“内容有灵怪神话、江湖豪侠、名人轶事,也有市民生活、男女相悦等‘为市井细民写心之作’”反映了内容丰富,侧重市民本位,注重市民情趣,具有了娱乐功能。背景: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可从宋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城市经济功能增强等方面思考作答。 (3)科技成果:结合所学知识,13-14世纪初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等传入欧洲(举两例即可)。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对世界发展的影响。经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指南针被应用于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帮助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势力,促使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甚至还规范了经史子集学习的先后顺序。但是,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来纸质书籍的“贬值”,加之科举制度的实行,阅读权力也从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藏书和阅读不再是王室和官吏的专利,民间藏书数量和读书的人数逐渐增多,书籍种类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著书立说,还是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历代读书人发奋苦读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学而优则仕”无疑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最佳出路。 ——摘编自郇红梅《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演进》 材料二 晚清的阅读革命经过了一个较长的酝酿期。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条件,但并未使潜在的阅读革命转化为现实。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图存,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键词正由仁义、纲常、名教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一场外力推动型的“阅读革命”正悄然兴起。 ——摘编自闾小波《论晚清阅读革命的兴起及政治功效》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阅读革命”兴起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晚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民众阅读的主要不同。 【答案】(1)特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内容逐渐丰富;以“仕”为主体,人数逐渐增多;以仕进为主要目的,致力于求取功名。 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的推行;儒家思想的影响;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 (2)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新式传媒的推动;西学的传播;知识分子的觉醒。 (3)不同:晚清以西学为主,古代以儒家经典为主;晚清重在救亡图存,古代重在谋求功名;晚清推动了社会变革,古代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藏书和阅读不再是王室和官吏的专利,民间藏书数量和读书的人数逐渐增多”可归纳得出以“仕”为主体,人数逐渐增多;根据材料“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书籍种类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可归纳得出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内容逐渐丰富;根据材料“历代读书人,发奋苦读,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学而优则仕’无疑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最佳出路”可归纳得出以取得功名为主要目的。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来纸质书籍的‘贬值’,加之科举制度的实行,阅读权力也从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并结合所学,可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儒家思想和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等角度作答。 (2) 根据材料“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条件”可分析得出原因为新式传媒的推动;根据材料“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图存,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健词正由仁义、纲常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可分析得出原因为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的传播以及知识分子的觉醒。 (3)根据材料一及材料二,可以分析得出晚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的主要不同。一是内容不同,晚清以西学为主,古代以儒家经典为主;二是目的不同,晚清重在救亡图存,古代重在谋求功名;三是作用或影响不同,晚清推动了社会变革,古代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