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张家港高级中学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 命题人:王 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左传·隐公三年》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偏重)于虢,郑伯(即郑庄公)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这一现象表明 A.宗法制度趋向瓦解 B.礼乐制度得以强化 C.血缘纽带已被打破 D.分封制度遭到挑战 ‎2.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 “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知行合一 ‎3.北京孔庙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右图)。这些情况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 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重文轻武的文官体制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4.《张居正传》载:“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这表明明朝时 A.内阁权力的大小取决于君权 B.内阁掌握着行政大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政府的主要形式不是君主制 ‎ ‎5.右图漫画中,英国海船上的海军正在给大炮添加“鸦片”炮弹,大炮炮口对准了远处标明 “中国”字样的城堡,而大炮旁边的船舱里堆满了同样的“鸦片”炮弹,这幅漫画反映了 A.英国打开中国大门后发动鸦片战争 ‎ B.鸦片成为中英正当贸易关系的主流 C.英国把鸦片作为对付中国的武器 ‎ D.英国决心推翻清朝的统治 ‎6.右图是著名漫画家剑凡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着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 ‎ B.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方兴未艾 ‎ D.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 ‎7.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 太平军和洋务派 B. 洋务派和维新派 ‎ C. 维新派和革命派 D. 义和团和同盟会 ‎8武昌起义胜利后,当时有一《越风》杂志载文说:“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1911年,上海军政府命令“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源于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易服”政策 B.剪发与否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 C.辛亥革命后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民权革命的目标已实现 ‎9.1925年,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是: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1927年初毛泽东则大声疾呼:“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是反革命。”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 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八七”会议的召开 ‎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形成 ‎10.“铁流两万五千里, 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苦斗十年, 锻炼成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 一旦强虏寇边疆, 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 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描述的是 A.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 B.长征时期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 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11.某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陈、邓、粟、谭五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毛泽东在给总前委的指示中说:“此战役胜利,长江以北局面即可大定。”这次战役实施的结果和影响是 A.占领了大别山地区,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C.夺取了徐州,标志着长江以北战事结束 D.占领了南京,结束了国民政府对中国的统治 ‎1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13.下表选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 ‎8月底 ‎9月中旬 ‎12月底 人民公社(个)‎ ‎8730‎ ‎16989‎ ‎26578‎ 参加公社的户数(万户)‎ ‎3778‎ ‎8122‎ ‎12325‎ 参加公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 ‎30.4‎ ‎65.3‎ ‎99.1‎ 平均每个公社农户数(户)‎ ‎4328‎ ‎4781‎ ‎4637‎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 B.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 C.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 ‎ 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4.下表是我国1957—1960年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由此中共中央 ‎ ‎ ‎ ‎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A.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 B.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 C.实施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 D.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15.“思想问题,人民内部的问题,不能够采用粗暴的方法来解决。用粗暴的方法来解决思想问题,来解决精神世界的问题,解决人类内部的问题,这样一些想法是错误的。……凡属思想方面的问题,应该用讨论的办法,辩论的办法,批评的办法,教育的办法,说服的办法,使人家相信你。”这段讲话最有可能是在 ‎ A.1921年 B.1928年 C.1945年 D.1957年 ‎16.1974年,在中越西沙海战期间,蒋介石收到中共即将穿越台海海峡对越作战的急电。蒋介石命令:让路。当天,人民海军的导弹护卫舰顺利通过台海海峡,这是25年来的第一次。蒋介石这一态度反映了 A.新中国海军力量的强大 ‎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九·二共识”具有历史基础 ‎ D.海峡两岸关系开始解冻 ‎17.2014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荷兰王国首相吕特邀请赴荷兰海牙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此次核安全峰会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峰会。并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进行访问。主要反映出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B.中国致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有利于世界多极格局的加强 ‎ D.推动了中、欧之间同盟合作 ‎18.“梭伦把他制定的法律公布在16块白色的牌子上,并公之于众,让所有公民与官员向宙斯发誓遵守这些法律。并为他的立法做了百年不许改变的规定。”该事件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正式诞生 ‎ B.适应了民主制发展的要求 C.确立了城邦的民主政治制度 ‎ D.构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19.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班牙和荷兰的殖民活动丰富了欧洲的饮食文化 B.西班牙和荷兰以掠夺美味为殖民的目的之一 C.17世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建立 D.对欧洲饮食贡献最大的是荷兰人 ‎20.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荒诞不经,反映欧洲人早期的愚昧 ‎ B.反映人文主义,是研究文艺复兴的资料 ‎ C.是新教教义,有助于理解欧洲宗教改革 ‎ D.阐述理性学说,出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21.“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22.列宁《四月提纲》出现后,普列汉诺夫评价为“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表明:‎ A.正确地分析了俄国的生产力水平 B.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过渡指明方向 C.认为俄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他认为俄国还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23.18至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万公顷,并强调圈地必须在国会协助下执行,这表明 A.英国用国会立法形式来推动圈地运动发展 ‎ B.英国圈地运动造成了农业的萧条 ‎ C.英国走上了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道路 D.英国工业革命建立在对外扩张的基础之上 ‎24.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25.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这表明英国 ‎ 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 B.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以度过经济危机 ‎ C.希望通过经济手段增强英联邦的政治向心力 ‎ D.认识到了只有放弃贸易保护、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26.学者余伟民认为,苏联模式的政治结构开始从极端回到“正常”形态,苏联这一时期的改革……缓解了社会的紧张状态,但并未改变“经典体制”的基础。下列内容属于“这一时期的改革”的是 A.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 B.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办厂 C.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 ‎ D.着力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27.以下是一位美国政治家的著名演讲:“美国应该做任何她能做的来帮助世界经济的恢复。……我们的政策不是针对任何国家或是教条,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骚动。它的目标应该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以使得自由体制能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得以出现。……我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将从美国政府那里获得完全的合作。”该演讲的历史背景是 A.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 ‎ B.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二战后冷战局面出现 ‎ D.全球化导致贫富差距加大 ‎28.“他看到了简单的规则,并从中揭示出循环往复的规律,所以启发我们继续探索,希望用数学法则来揭示经济的周期和人类的行为。我们相信,宇宙中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材料中“他”‎ A.是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 ‎ B.是牛顿,发现自然世界规律,启发人们探寻社会运行规律 ‎ C.是普朗克,解决了热辐射问题,把研究领域深入到微观世界 ‎ D.是爱因斯坦,揭示时空的相对性,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29.欧债危机中濒临“国家破产”的冰岛得到了一笔“救命钱”——为期两年的21亿美元紧急贷款。按国际惯例,冰岛是向下列哪个国际组织提出金融援助请求的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B.联合国 ‎ C.世界贸易组织 ‎ D.世界银行 ‎30.1985年11月19日,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在日内瓦进行“炉边对话”(右图),达成了“核战两败俱伤,不应发动”的共识,最后双方同意,将各自核武器减少一半。材料表明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 二、非选择题:(共6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 ‎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要求政治自由化。‎ ‎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材料二: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废除以城邦公民人身作抵押的所有债务,以财产的多寡为标准重新划分城邦公民的等级,设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作为最高行政和司法机关。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材料三: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中,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时,民主政体的优越也就得到确认。‎ ‎——伯里克利的演说 ‎ 请回答:‎ ‎(1)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2分)‎ ‎(2)根据材料,分析梭伦改革的进步作用和对社会观念的导向作用。(4分)‎ ‎(3)伯里克利的话是否符合实际?为什么?应当如何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4分)‎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苏南通城市剪影:‎ ‎1895年以前 北极阁 支堤塔 城楼 魁星楼 文峰楼 海山楼 ‎ (图一)‎ ‎1895年以后 ‎ 钟楼 商会 俱乐部 桃坞路 南通医院 大生八厂 ‎ (图二)‎ 材料二: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剧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移风易俗作用。‎ ‎ ——《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第一册 材料三: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材料四:归根到底,在近代中国决定和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 ‎ ——林家有《孙中山的革命观——兼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图1和图2反映了南通的什么变化? (1分)结合材料二,概括南通籍状元张謇为这一变化做出的贡献?(3分)‎ ‎(2)据材料三,指出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流行的什么思潮?(3分)‎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论证材料四的观点。(8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33.(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膛乎后也。 ‎ ‎——孙中山1905年11月《民报发刊词》‎ ‎(1)与欧美国家相比,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的革命目标方面增加了什么内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实现这一目的做出了哪些努力?(2分)结果如何?(2分)试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孙中山无法实现这一新增目标的原因。(4分)‎ 材料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 ‎——《中华文明史》第4卷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的学说有何特点?(2分)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学说在政治革命和法律制度方面的实践?(4分)‎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革命屡败的局面,孙中山最后几年中在理论(思想和方针政策)和实践上有何重大发展?(4分)促成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有哪些?(2分)‎ ‎3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曾任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的梯也尔曾这样评价拿破仑:“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是位行政家……而他竟还具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法国有意把权力交给他,比之他要求掌握权力更急切。”……“几年之后,这位伟大、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20年胜利的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二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189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拿破仑的主要历史活动。‎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梯也尔和恩格斯评价拿破仑的不同视角。‎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 ‎――――――――――――――――――――――――――――――――――――――――――――――――――――――――――――――――‎ 张家港高级中学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答题卷 ‎31.(1)‎ ‎(2)‎ ‎(3)‎ ‎32.(1)‎ ‎(2)‎ ‎(3)‎ ‎33.(1)‎ ‎(2)‎ ‎(3)‎ ‎34.(1)‎ ‎(2)‎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DCDAC 6.DCBAC 11.BDCCD 16.CABAB 21.DDABB 26.CCBAB ‎31.(1)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消弱了贵族世袭特权。(2分)‎ ‎(2)避免城邦公民因债务以人身作抵押而失去自由,扩大了民主政治的范围(社会基础),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西方人的民主意识逐步形成。(2分)‎ 以财产多寡为标准划分权利等级,有利于工商业(社会经济)发展;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2分)‎ ‎(3)不符合。在古代雅典虽然全体公民都可以担任官职,享有政治权利,但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斥在公民之外,是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2分)‎ 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但它只是少数人的民主。(2分)‎ ‎32.(1)变化:从传统城市到近代城市的变化。(1分)‎ 关系:张謇投身实业,兴办大生纱厂;重视教育,兴办学堂;重视社会公益事业、公益工程等,有力地推进了南通城市近代化。(3分) ‎ ‎(2)出发点:适应民生需求;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维护民族利益。(2分) 思潮:实业救国。(1分)‎ ‎(3)做到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层次明晰;表述清楚并成文即得8分,其他酌情给分。‎ 观点: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承担者。‎ 论证:①经济上奠定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经济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发展兴办实业(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的进程。‎ ‎②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中国走向民主、法制,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③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反对迷信、愚昧,宣传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新文化),形成思想解放运动潮流,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伟大思想武器。发展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 ‎33.(1)增加内容:民生主义(或:平均地权)。(2分)‎ 努力:①领导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一些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等。(2分)‎ 结果: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但没有真正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2分)‎ 原因:①客观上,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强大。(2分)②主观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目标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2分)‎ ‎(2)特点:将西方的政治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2分)‎ 政治革命方面的实践: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2分)‎ 法律制度方面的实践: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制定并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2分)‎ ‎(3)理论: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分)‎ 实践: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掀起国民大革命。(2分)‎ 客观原因: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影响和帮助);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2分)‎ ‎34.答案 (1)参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建立了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法制体系;发动对外战争;传播革命思想。‎ ‎(2)梯也尔认为拿破仑是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野心家,狂人;侧重于从历史贡献和影响方面评价。恩格斯认为时势造英雄;侧重于从拿破仑出现的历史背景方面评价。‎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DCDAC 6.DCBAC 11.BDCCD 16.CABAB 21.DDABB 26.CCBAB ‎31.(1)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消弱了贵族世袭特权。(2分)‎ ‎(2)避免城邦公民因债务以人身作抵押而失去自由,扩大了民主政治的范围(社会基础),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西方人的民主意识逐步形成。(2分)‎ 以财产多寡为标准划分权利等级,有利于工商业(社会经济)发展;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2分)‎ ‎(3)不符合。在古代雅典虽然全体公民都可以担任官职,享有政治权利,但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斥在公民之外,是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2分)‎ 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但它只是少数人的民主。(2分)‎ ‎32.(1)变化:从传统城市到近代城市的变化。(1分)‎ 关系:张謇投身实业,兴办大生纱厂;重视教育,兴办学堂;重视社会公益事业、公益工程等,有力地推进了南通城市近代化。(3分) ‎ ‎(2)出发点:适应民生需求;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维护民族利益。(2分) 思潮:实业救国。(1分)‎ ‎(3)做到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层次明晰;表述清楚并成文即得8分,其他酌情给分。‎ 观点: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承担者。‎ 论证:①经济上奠定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经济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发展兴办实业(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的进程。‎ ‎②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中国走向民主、法制,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③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反对迷信、愚昧,宣传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新文化),形成思想解放运动潮流,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伟大思想武器。发展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 ‎33.(1)增加内容:民生主义(或:平均地权)。(2分)‎ 努力:①领导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一些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等。(2分)‎ 结果: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但没有真正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2分)‎ 原因:①客观上,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强大。(2分)②主观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目标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2分)‎ ‎(2)特点:将西方的政治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2分)‎ 政治革命方面的实践: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2分)‎ 法律制度方面的实践: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制定并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2分)‎ ‎(3)理论: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分)‎ 实践: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掀起国民大革命。(2分)‎ 客观原因: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影响和帮助);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2分)‎ ‎34.答案 (1)参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建立了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法制体系;发动对外战争;传播革命思想。‎ ‎(2)梯也尔认为拿破仑是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野心家,狂人;侧重于从历史贡献和影响方面评价。恩格斯认为时势造英雄;侧重于从拿破仑出现的历史背景方面评价。‎ ‎ ‎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