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鸡泽县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鸡泽县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年河北省鸡泽县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试卷Ⅰ和试卷II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因素是 A.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 B.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 C.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 D.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 ‎ ‎2.商人的宗教观念是万物有灵论,甲骨文卜辞中有祈祷仪式与祭祀仪式的记录……,诸神中有帝或上帝,此外有日神、月神……山神、河神等。帝或上帝主要具有自然权能与战争权能,在人事权能上仅作用于商王本身,而不作用于王以外的其他人。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商人的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B.商人的宗教观念形成了理论体系 C.商朝的教权高于世俗王权 D.甲骨文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3.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 B.分封制和宗法制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4、《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材料描述的分封主体是 A.王族     B.功臣     C.姻亲     D.先代贵族 ‎5.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6.《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 A.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政治目的 B.实行分封既可固本,也可能弱本 C.开创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 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但未高度集中 ‎7.《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 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8.在《殷周制度论》中王国维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其中“天定”的是 A. 分封远近 B. 爵位高低 C. 殷周成败 D. 嫡庶亲疏 ‎9.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各子详细信息 妻(正室)‎ 老二(22岁,天性顽劣)、老三(20岁,老成持重)‎ 妾一(侧室)‎ 老大(25岁,天慧聪颖)‎ 妾二(侧室)‎ 老四(18岁,智勇双全)‎ A.老三 B.老四 C.老大 D.老二 ‎10.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建立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11.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12.柳宗元《封建论》中说:“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基于这种认识汉初期实行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13.‎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14、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 A.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 D.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 ‎15.廷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决策失误的需要 B.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C.宦官专权乱政现象严重 D.君主权力独裁强化的需要 ‎16.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也可对所评议人物随时予以品。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这主要说明当时 A.社会隐藏着腐败的人为因素 B.中正成为评定官品的最重要环节 C.政府在选官上起着决定作用 D.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 ‎17.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A.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B.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C.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 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 ‎1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19、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倡导“正能量”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经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御史大夫     B.刺史   C.中正  D.通判 ‎20、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1.‎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22.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23.有人认为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皇帝“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中国古代的这一皇帝是 A. 秦始皇 B. 汉高祖 C. 唐太宗 D. 明太祖 ‎24、《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 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 ‎25.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A. 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 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 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 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26、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此举目的是 A.增加六部权力  B.扩大统治基础  C.加强专制统治  D.提高办事效率 ‎27.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凤。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附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这一变化 A. 反映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 B. 使外戚由此淡出了政治舞台 C. 与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有关 D. 杜绝了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 ‎28.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 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 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 ‎ ‎29.最近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收视热潮。1723年,雍正帝曾推行“养廉银”制度,即政府给予官员足够高的俸禄,以此杜绝官场贪污腐败现象。但事实上最终只剩下“高薪”而没有实现“养廉”。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惩治腐败不能仅靠制度建设 B. 雍正“养廉”制度不够完善 C. “人治”之下的腐败难以根治 D. 自古至今腐败现象不能根除 ‎30、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 卷II ‎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由一统”,“君主言出法随,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六典·卷八》门下省侍中条:“凡下之通于上,其制有六:一曰奏抄,二曰奏弹,三曰露布,四曰议……”并在注释中解释“议”云:“谓朝之疑事,下公卿议,理有畀同,奏而裁之。”集议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重大的关涉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诸方面的问题,均可通过一定的程序,成为集议的主题。‎ ‎——《探讨隋唐时期司法政策》‎ 材料三 明朝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明武宗下诏南巡,遭到朝廷百官的集体反对,最终以一百四十六位官员受杖刑,十五人毙命为结果,明武宗最终成行。廷杖作为一种法外之刑,在明朝时期屡屡作为皇帝针对犯颜直谏或忤旨过犯的朝臣而下令在朝廷之上对其实施杖责的一种刑罚而被使用,并且规模逐渐愈演愈烈。‎ ‎——曹毅《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门下省的职责。比较材料一、二,分析唐代“集议”机制形成 的积极意义。 (8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明两代对‘集议’态度的不同说明了什么?(6分)‎ ‎30.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8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6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6分)‎ ‎鸡泽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5 DABAC 6-10 ACDDC 11-15 ADCDD 16-20 BBCCB ‎ ‎21-25 CBDAC 26-30 CAADC ‎31、‎ ‎(1)特点:皇权至高无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6分)‎ ‎(2)职责:封驳、审议。‎ 积极意义:在讨论军政要务时,为皇帝裁决提供依据;可以集思广益,能有效减少中央决策的失误。(8分)‎ ‎(3)中央机构的调整,专制皇权的强化;封建统治阶级失去了上升时期的开放心态、进取精神,日益保守。(6分)‎ ‎32.(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