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用):第30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案
第30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命题趋势 1.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兴起;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 1.运用“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的原理来分析不同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背景、实质和影响。 2.从历史起因、条件、发展规律和趋势、影响等角度梳理每一个考点。 3.注意比较启蒙思想与明清时期思想批判的异同、启蒙运动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关系等。 2.启蒙运动:理性时代的到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在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2017·江苏单科,T23)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2016·江苏单科,T15)启蒙运动的内涵及特点 (2013·江苏单科,T15)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及评价 考点一 宗教改革 1.背景 (1)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思想: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人们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3)主要原因:天主教会与德意志间的矛盾加深。 (4)导火线:1517年,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概况 (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除路德派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 3.主张 (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简化宗教仪式,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实质:是一场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5.影响 (1)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2)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深化理解】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考法 宗教改革的基本内容 『典例』 (2018·江苏镇江模拟)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解析 材料本质上体现的是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的分歧,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教会是否腐败、信仰是否必要的信息,A、B两项错误;旧教和新教都信仰《圣经》,不同的是如何解释《圣经》,D项错误。本题易错选D项,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把握材料的内涵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 答案 C 【方法突破】 ★明考点 宗教改革的主张 ★抓关键 “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的分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定方法 由于题支所列结论大都是或然性的,因此需要在题支之间进行比较,找出可能性最强的结论方可入选。该类型选择题需要学生不但要运用已学知识,还要有一定推理判断的能力。 【史论链接】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处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时期。 (2)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对抗天主教会权威,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1)对人的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人的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及尊严;宗教改革强调神的伟大,一切以神为中心。 (2)借助的形式:文艺复兴借助了文学艺术的形式,而宗教改革借助了宗教的形式。 (3)表现领域: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的上层;宗教改革更多地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4)对待教会态度:文艺复兴运动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宗教改革直接否定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 考点二 启蒙运动 知识点一 理性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政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3)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挑战教会的权威。 2.核心:“理性”,即人自己思考, 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3.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4.内容 (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时代。 (2)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易错易误】 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1)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理性主义: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崇尚理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知识点二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与影响 1.代表 人物 代表作 观点 伏尔泰 《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1)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2)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2)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 《社会契约论》 (1)提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及“人民主权”思想 (2)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1)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2)人非工具 (3)主权属于人民,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2.影响 (1)欧洲 (2)世界 【深化理解】 启蒙运动标志着人文主义走向成熟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要求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了思想准备。 考法1 启蒙运动的内涵及特点 『典例』 (2013·江苏单科,15)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解析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辨析和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信息“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可知其主要含义是强调理性的作用。由此可知A项正确。B、C、D项是对题干材料信息的错误解读。 答案 A 【方法突破】 ★明考点 启蒙运动 ★抓关键 “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 ★定方法 “内涵型”历史选择题:这属于现象本质类试题的变异。解题关键是:首先根据材料确立材料核心知识点或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史论链接】 欧洲启蒙运动的特点 (1)从批判的对象来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2)从批判的领域来看,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即使是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反对专制、教权和迷信。 (3)从批判的方式来看,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诉诸理性,宣传理性,实际上正是为了剥下封建制度的外衣,以便否定它、摧毁它。 (4)从历史作用来看, 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做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考法2 启蒙运动的主张及影响 [史料研读] 史料一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 史料二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三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的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新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的迷雾。……崇尚科学和对人类理智的乐观主义态度则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 1.史料一中“哲人”指启蒙思想家。史料主要反映了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启蒙思想家用理性思考问题。 2.史料二从政治、经济、宗教三方面阐释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即在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 3.史料三表明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理论准备;同时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1.根据史料一,指出影响哲人们提出新思想的因素是什么?哲学家“将理性应用”是从何入手的? 提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哲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从自然法则入手,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启蒙运动在哪些方面对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进行了重建?为什么说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是启蒙原则的法律化? 提示: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将启蒙运动的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论、反抗压迫等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史论归纳]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项目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相同点 都注重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 不同点 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形式 借助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抛弃宗教外衣,利用无神论思想 核心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内容 提倡“人性”,主要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幸福 高举“理性”旗帜,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平等和自由 影响 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引发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 不仅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作了舆论准备,而且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维护 联系 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随堂·演练预测 考点一 宗教改革 1.(2018·盐城模拟)“这是很紧要的一个时期,上承着培根、洛克的实验哲学,下启了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所以17世纪是‘启蒙’的‘启蒙时期’,近代的科学思维是在这个时期酝酿的。”能为17世纪成为“很紧要的一个时期”奠基的是( )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开展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解析 为17世纪成为“很紧要的一个时期”奠基的只能是在此之前的重大事件,经典力学体系建立于17世纪晚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排除B、C、D三项,正确选项是A项。 答案 A 2.(2017·无锡质检)下图是1535年欧洲的一幅版画《路德是魔鬼的风笛》,画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此版画反映了当时( ) A.路德否定了对上帝的信仰 B.路德教摆脱了教皇的控制 C.宗教改革缺乏民众的支持 D.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激烈 解析 路德要求改革教会,并非否定上帝,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但材料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无法表明已经摆脱了教皇的控制,故B项错误;马丁·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故C项错误;材料中“路德是魔鬼的风笛”应该是旧教派对新教的攻击,故D项正确。 答案 D 考点二 启蒙运动 3.(2018·南京、盐城调研)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中指出:“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但是,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以下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过分否定权威产生社会性危机 B.教会不满被抨击进行疯狂报复 C.理性要成为判断是非唯一标准 D.启蒙思想导致了社会秩序混乱 解析 “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表明过分否定权威产生社会性危机,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与材料不符。 答案 A 4.(2017·苏锡常镇四市调研)苏格兰领启蒙风气之先。17世纪末,苏格兰居民识字率高达75%,高校入学率居欧洲之冠。1768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即在爱丁堡问世,科技在其中占很大分量,表现出鲜明的“苏格兰特色”,形成了英法启蒙并驾齐驱的生动局面。“苏格兰特色”显示英国的启蒙运动( ) A.注重知识普及 B.热衷政治革命 C.缺乏理性思考 D.追求人性解放 解析 “苏格兰领启蒙风气之先。17世纪末,苏格兰居民识字率高达75%,高校入学率居欧洲之冠”表明英国的启蒙运动注重知识的普及,故A项正确;“苏格兰特色”显示英国的启蒙运动热衷政治革命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故C项错误;追求人性解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 A 5.(2017·扬州调研测试)启蒙运动的参与者中,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 A.捍卫人道精神 B.倡导人性解放 C.批判专制统治 D.呼吁宗教宽容 解析 材料中“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说明捍卫人权,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性解放,与材料中“启蒙运动的参与者”倡导人权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批判专制,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故D项错误。 答案 A 6.(2017·句容质检)“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这场运动( ) A.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蓝图 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精神动力 解析 “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表明这场运动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构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故A项正确。 答案 A 7.(2018·江苏考前预测模拟)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的百余年,以英国为发源地、以法国为中心,启蒙运动的思潮狂飙了西方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一词在法文和英文里都源于“光”,法文是lumière的复数lumières,英文是light的动名词enlightenment。启蒙运动由此得名。自我命名也是自我理解和自我阐释的。光或光明代表智慧、开明、理性、自由,最重要的是批判思维,与之相对的黑暗则是愚昧、守旧、盲从、专制和宗教偏执。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译者序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材料三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 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四 启蒙运动“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把批判功能与生产(建设)功能结合起来,并且使两者直接地互相转化”。 ——[美]彼得·盖伊《我为什么写〈启蒙时代〉》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60字左右) 答案 (1)内容: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去批判教权主义、专制主义,实现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2) 论点方面 论据方面 论证方面 一等 开篇明确提出:启蒙运动对旧制度进行批判,同时也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两者相辅相成 对传统制度和习俗的批判: ①以理性为武器;②猛烈抨击天主教会;③批判君主专制制度;④批判封建等级制度。 构建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①提倡自由放任;②提出资产阶级的政治构想(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学说;民主共和等;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学说;“天赋人权”等) 批判和建设两个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二等 论证过程中提出观点;简单抄材料 按点给分 层次较分明,但关联性不够,史论能结合 三等 观点片面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 四等 论点不合理;无论点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 课后·巩固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5分,共75分) 考向一 宗教改革 1.(2018·苏州模拟)“这个世界和它所有的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出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在现实生活与来世生活中,他事实上在任何时候都拥有快乐和幸福。”作者的主旨是宣扬( ) A.以人为本的宗教理念 B.上帝创造万物灵长 C.反对禁欲,强调来世幸福 D.人类可以统治世界 解析 “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在阐述宗教理念中强调了人的价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故A项正确;B项不是作者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中“在任何时候都拥有快乐和幸福”,强调现世的幸福,故C项错误;D项不是作者的主旨,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8·江苏镇江模拟)16世纪以后,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已经使这类说教显得极为虚伪。这种变化的压力开始慢慢地修改着“商人从来得不到神的欢心”这一古老的断语,并创造出“全世界只靠金钱和尘土来维持”这一箴言。这说明( ) A.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更多政治权利 B.商业与宗教的关系开始淡薄 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宗教禁欲观 D.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宗教改革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16世纪以后”“全世界只靠金钱和尘土来维持”等信息可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宗教禁欲观,故选C项。A、B、D三项表述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答案 C 3.(2018·扬州模拟)赵林在《西方宗教文化》中指出:“ 当路德把神圣的东西降低到世俗的水平时,他也同时把世俗的东西提高到神圣的地位……驱散了罗马教会加之于神职人员头上的神圣光环,而将它们降至俗人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对此话理解错误的是( ) A.否定教会对神学的垄断地位,促进思想解放 B.强调世俗生活是上帝认可的,否定天主教会的善功论 C.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信徒凭借信仰可以和上帝建立直接联系 D.其主张分为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有利于动员社会底层群众 解析 按照材料“把神圣的东西降低到世俗的水平”,实际上就是否定了教会对神学的垄断地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这一关键信息,体现了马丁·路德对世俗生活的认可,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即可获救,这被称之为“因信称义”,这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按照材料所述,马丁·路德把信仰从精神领域扩展至世俗领域,其目的在于发动底层群众,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4.(2017·南通、扬州、泰州三市模拟)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下边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开启了各地文明汇合交融历程 B.导致欧洲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C.矛头直指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D.以人文主义冲击了宗教神权的束缚 解析 图文中以意大利为中心向欧洲扩展,A 、B两项中可以判断属于新航路的开辟,C项可以判断为启蒙思想;D项为文艺复兴,与题干吻合,答案为D。 答案 D 5.(2017·徐州质检)《德国史纲》写道:教廷的敲诈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路德愤然站在斗争的前列,他采用当时进行学术探讨的习惯方式,……从而发出了公开反对罗马教皇的信号。这个“信号”直接改变了( ) A.罗马教会神权 B.神职人员权威 C.灵魂救赎方式 D.宗教礼仪程序 解析 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反对教皇“因行称义”,宣传“因信称义”,直接改变了灵魂救赎方式,故C项正确。 答案 C 6.(2018·泰州模拟)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抨击天主教会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抨击了宗教神学思想 B.两者相互推动 C.都直接猛烈地批判了天主教会 D.都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解析 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揭露的是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还未抨击宗教神学思想,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揭露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抨击天主教会的炮弹,而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反过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两者相互推动,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间接批判天主教会,故C项错误;两者否定的都是天主教会的权威而非上帝的权威,故D项错误。 答案 B 考向二 启蒙运动的主张 7.(2017·盐城三模)“我们的时代是最幸福的时期,皇帝、国王、王子富有人情味地从他们令人敬畏的高位上走下来。宗教扯去了它牧师的外衣,直接以其神圣的本质出现。……人与人之间的热爱和思想自由正在成为最高原则。”材料中“ 我们的时代”( ) A.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 B.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灵为中心 C.开启了人与上帝的直接对话 D.设计了“理性王国”的政治构想 解析 材料“皇帝、国王、王子富有人情味地从他们令人敬畏的高位上走下来”表明是反对封建制度才让皇帝、国王、王子从令人敬畏的高位上走下来,这个时代是启蒙运动时代,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是智者运动,故A项错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灵为中心指的是文艺复兴,故B项错误;开启了人与上帝的直接对话,是宗教改革,故C项错误;设计了“理性王国”的政治构想是指启蒙运动,故D项正确。 答案 D 8.(2017·徐州考前冲刺打靶卷)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 ) A.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 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 C.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 D.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欧洲的思想家们主张用理性反对天主教会和专制君主,这些思想家具有启蒙思想,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和文艺复兴有关,故A项错误;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和宗教改革有关,故B项错误;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 C 9.(2018·无锡模拟)“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材料中“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 A.圣经至上,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人民主权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王权至上 解析 “圣经至上”体现的仅是宗教改革运动时期新教的思想,无法体现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人民主权”体现的只是启蒙运动思想家的思想,无法体现宗教改革,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反对教权,启蒙运动反对教权、王权,二者都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故C项正确;“反抗权威,王权至上”是宗教改革的内容,启蒙运动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10.(2018·苏州模拟)他的名字紧紧与“第一次建立在人权和正义原则基础上的”法国大革命连接在一起;“他是法国大革命的导师”;“他是真理和自由的倡导者,恶劣习俗的讨伐者,人道主义的保卫者和人民神圣权利的复兴者。”在近代西方思想家中能享有如此评价的是(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解析 材料强调该启蒙思想家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卢梭倡导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直接推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深入,因此“他是法国大革命的导师”,故C项正确。 答案 C 11.(2017·苏北四市期中)伏尔泰在《萨帕塔的疑问》中写了这样一则故事:“萨帕塔是神教人员的候选人,他天真地问:‘我们如何进一步说明我们烧死的成百上千的犹太人是四千年前上帝的选民?’……萨帕塔得不到答复,索性极其单纯地宣讲起神来。”伏尔泰写这则故事的主要意图在于( ) A.说明犹太人低人一等已成共识 B.表明宗教不是理想的信仰追求 C.体现萨帕塔对宗教盲从与崇信 D.批判基督教的极端虚伪和无耻 解析 犹太人低人一等已成共识材料无从体现, 故A项错误;宗教不是理想的信仰追求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体现萨帕塔对宗教盲从与崇信并不是伏尔泰的真正意图,故C项错误;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启蒙运动批判封建教权和封建王权,故D项正确。 答案 D 12.(2018·苏锡常镇四市调研)卢梭说:“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可见,卢梭主张( )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人非工具 D.社会契约 解析 材料“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表明卢梭主张天赋人权,故A项正确;主权在民是人民行使国家的主权,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人非工具是康德的主张,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社会契约是指每个人都以契约的方式把自己的全部权利都转让给由人民结合成的集体,此个人服从集体的“公意”,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答案 A 13.(2017·徐州、连云港、宿迁苏北三市模拟)1917~1918年间,毛泽东读新康德主义者泡尔生《伦理学原理》时作出批语:“吾国宋儒之学与康德同”。这里,他认为二者的相同点是( ) A.深化启蒙思想内涵,构建时代理论体系 B.强调深入的独立思考,运用理性进行判断 C.描绘未来社会蓝图,提出民主政治框架 D.突出伦理重要地位,强调遵守道德法则 解析 材料“吾国宋儒之学与康德同”中的宋儒之学指宋明理学,康德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深化启蒙思想内涵,构建时代理论体系指的是启蒙运动,不是二者的相同点,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强调深入的独立思考,运用理性进行判断,宋明理学强调儒家的伦理道德,故B项错误;宋明理学未描绘未来社会蓝图,启蒙运动描绘未来社会蓝图,提出民主政治框架,故C项错误;宋明理学强调封建的伦理道德,通过封建的伦理道德来维护封建统治, 康德在道德哲学中提出了伦理道德和道德法则,故D项正确。 答案 D 14.(2017·苏北四市期中)“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这场运动( ) A.唤醒了人性的复苏 B.肯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C.诠释了理性的内涵 D.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解析 文艺复兴运动唤醒了人性的复苏,但文艺复兴没有涉及人权、社会契约的内容,故A项错误;肯定罗马教皇权威,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从“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可知这场运动是启蒙运动,其核心是理性,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打破神学束缚,促进近代科学诞生,故D项错误。 答案 C 考向三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15.(2018·苏州模拟)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由此可见( )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厚 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人们对人性解放的不懈追求 解析 古希腊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启蒙思想家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强调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的理性,要求人本身的解放,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民主法制是启蒙运动所提倡的,故A项错误;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厚不是材料表达的信息,故B项错误;人们逐步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而不是宗教的束缚,故C项错误;材料中三人思想都体现了人文主义,且逐步递进,即对人性解放的不懈追求,故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16.(2017·泰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范围之内。 ——[英国]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人的信仰就是人的一切,它正是我们的生命。人只要有信仰,无须任何中介人或代表者,就可获得上帝救赎的恩典,信仰使得人与上帝面对面,“没有任何受造之物居于其间”,人只要有信仰,无须外在的律法和戒律的约束、无须善功和赎罪,就可得到基督的公义和永恒的生命,信仰使人摆脱了一切外在的束缚。 ——摘编自李平晔《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以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而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8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人灵魂得救的问题上,天主教会和路德的观点有何不同。(8分)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4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方精神信仰的变化。(5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范围之内”归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人只要有信仰, 无须任何中介人或代表者,就可获得上帝救赎的恩典,信仰使得人与上帝面对面”归纳;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天主教会主张通过“中介人或代表者”“外在的律法和戒律的约束、无须善功和赎罪”才可以得救,即:“因行称义”。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回答。第(4)问,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西方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反对罗马教会和封建专制,把人性从教会的神学和封建贵族的特权中逐渐解放出来。 答案 (1)特点:限于社会上层;崇尚个人主义。(4分) 因素: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统治;资产阶级追求现世的幸福。(4分) (2)不同:天主教会主张“因行称义”,(或灵魂得救必须通过买“赎罪券”,为教会做贡献);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或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完全可以通过对《圣经》的认识,直接同上帝对话,只要信仰上帝、信仰《圣经》就能得救)。(8分) (3)含义:理性主义。(2分) 影响:推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2分) (4)变化:人性解放分别从神权统治、教权束缚以及等级特权中解放出来。(5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