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八中学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八中学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八中学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4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 ‎1.自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我国 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做法有密切关系的是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度 ‎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 之后也。”(《礼记·大传》)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清朝咸丰皇帝继位后,封弟弟奕訢为恭亲王。1861 年,咸丰皇帝病逝,将帝位传给年仅 6 岁的儿 子载淳,而不传给身体健康、且有一定政治才能的弟弟奕訢,这种做法 A.遵循了宗法制的原则 B.符合分封制的要求 C.是慈禧发动辛酉政变的结果 D.为了调和清廷内部斗争 ‎5.《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 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6.公元前 782 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 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昏庸无道 ‎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7.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 一鼎”。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A.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B.西周的青铜器数量比较少 C.西周的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8.“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 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 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9.“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 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 ‎10.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 48 郡,谭其骧《秦 郡新考》推定为 46 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 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 B.史家的研究论文 C.秦简的记载 D.民间的传说 ‎11.《水经注? 湘水》云:“秦灭楚,立长沙郡。” 长沙郡下设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 宋、桂阳等 9 县。从此,长沙开始纳入全国统一的政治体制,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郡守是长沙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B.长沙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 C.郡守职位由皇帝直接任命 D.县令、县长也由皇帝直接任命 ‎12.《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 据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 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②周朝末年,宗法 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④为防止分封 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群臣 莫敢用”(《史记集解》)。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14.下列官职具有地方监察职能的是 A.御史大夫 B.刺史 C.参知政事 D.太尉 ‎15.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 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16.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 下初定,又复立国,是叔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17.阅读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历史地图。与此图所反映的历史现实相符的是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汉初采取了郡县制与封国制 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 ‎18. 西汉初年实行封国制,与先前的西周分封制相比较 A.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 B.都是帝王分封子弟镇守一方 C.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D.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 ‎19.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 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 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20.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②形成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 ‎③有利于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 ④三省六部制基本上被后世历朝沿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 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2.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曾问臣下:“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宋太祖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是 A.北宋军队庞大,军费开支过多 B.藩镇拥兵自重,混战割据不息 C.辽、西夏屡屡进攻,战争频仍 D.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 ‎23.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番归于临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 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24. 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了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25. 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 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26.“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 家处死。”明太祖制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A.让“群臣”监督皇帝 B.精简政府机构 C.加强君主专制 D.让子孙后代有章可循 ‎27.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 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 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军机处 ‎28.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对此评述 正确的是 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29.14 世纪晚期,中国一位大臣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 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皇帝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 改作‘忧’如何?”该大臣吓得连忙磕头请罪。这种历史现象反映的趋势是 A.君臣关系和睦 B.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 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D.封建国家走向强盛 ‎30.下列两位君主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相同之 处是 A.极大地削弱相权 B.分化中央和地方事权 C.地方上设三司分权 D.分割宰相权力 ‎31.据史料记载,从汉到明清,文臣武将的上朝礼仪经历 了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中国礼仪不断等级化 C.君臣关系不断恶化 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 宋太祖 明太祖 ‎32.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和相权势力的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 ‎3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 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34.下列历史小论文题目存在史实错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试论西汉刺史与郡国的监察》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35.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 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代的阁臣 A.位高权重 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36.《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 也。”这突出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 )‎ A.神权政治 B.禅让传承 C.族权政治 D.内外兼顾 ‎37.秦朝统一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关于下 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 B.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有监察部门 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38. 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 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的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A.封邦建国 B.剥夺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附益之法”‎ ‎39.清朝由军机处直接寄发的有关机密重务的皇帝谕旨称为“廷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廷寄出现于康熙年间 B.廷寄的内容是由军机处决策的 C.廷寄的出现是专制皇权加强的表现 D.为了保密廷寄只能用满文书写 ‎40.西周的礼乐文明造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的宗法制专特征,于是传统文化便有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 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 下产生的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二、材料解析题(共 20 分)‎ ‎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省六部制由于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不免各执己见,争执不下,浪费时间。于是, 唐太宗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便于宰相合议军国大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开始只有三省长官,后来又陆续 增加了一些官员,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参决朝政,这些人也是宰相。政事堂的创立,增强了三省制的功 能。‎ 材料二: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他深感 “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1)根据材料一,唐朝为了完善专制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带来了哪些影响?(7 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大量奏章由皇帝批阅的原因是什么?明成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4 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9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