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道3分,共60分)‎ ‎1.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材料说明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目的是 A. 奠定政治革命社会基础 B. 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C. 实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 D. 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政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社会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目的是要避免在革命成功后出现像欧美革命后出现的贫富不均的现象,故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目的是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不均,B项正确。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目的是一次性完成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而非为政治革命奠定社会基础,排除A。孙中山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生产资料国民共享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排除C。题干没有涉及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2.孙中山1895年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作为兴中会誓词,1903年把“创立民国”作为中华革命军团体誓词,1905年将其思想体系概括为三民主义,后来又在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基础上提出“五权分立”学说:“考选制和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制度……我期望……复活这些优良制度”。这表明,孙中山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 A. 旨在彻底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 追求建立同于美国的政治体制 C. 愈加崇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D. 日益重视本国国情和传统文化 ‎【答案】D ‎【解析】‎ ‎“复活这些优良制度”等字眼足以证明孙中山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是日益重视本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材料所要强调的,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同于美国的政治体制而是还要复活中国的一些优良制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愈加崇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而是日益重视本国国情和传统文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20世纪是革命的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是 A. “民主共和”‎ B. “革命统一战线”‎ C. “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D. “工农武装割据”‎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是指1924年开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故C选项正确;“民主共和”只符合国民党的主张,故A选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是各个革命阶级合作的形式,不是运动的旗帜,故B选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是国民革命失败以后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探索革命道路的产物,故D选项错误。故选C。‎ ‎4.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各自所处时代的特征,以及当时革命、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这三位伟人的思想 A. 都是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B.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实践 C. 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 都指导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案】A ‎【解析】‎ ‎【详解】孙中山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随着社会发展和革命形势的变化,有发展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三位伟人的思想都是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A正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非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实践,排除B;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并非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排除C;在三民主义指导下,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不符合“指导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排除D。‎ ‎5.“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提出于( )‎ A. 大革命时期 B. 井冈山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提出的是与俄国革命道路相反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创立,故B项正确;大革命时期主要是打倒军阀,除列强任务,故A项错误;抗战时期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故C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故D项错误。‎ ‎6.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你们独裁。’可爱的先生们,你们讲对了,我们正是这样。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 毛泽东此文发表时,中国 A. 国民革命运动如火如荼 B. 革命根据地已成燎原之势 C. 工农红军正在战略转移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答案】D ‎【解析】‎ ‎“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意味着要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这样才能只让实现人民有发言权,应该发表于新民主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新中国即将建立之时,故排除ABC,而选D。‎ ‎7.一位美国学者评论说,1956年,毛泽东向政治局提交了供选择的建议,即他的《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虽然用词、含义模糊,但要求却十分清楚,描绘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的正确理解是 A. 根据国情自主探索建设之路 B. 完全抛弃苏联的发展模式 C. 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 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A ‎【解析】‎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问题,体现了根据国情自主探索建设之路,故A正确;“完全抛弃苏联的发展模式”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1956年后我国国民经济并不是可持续发展,故C错误;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属于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A。‎ ‎8.1984年人称“江南猫王”的画家陈莲涛为邓小平画一幅《双猫图》,图中有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南方谈话”中能 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 社会主义的本质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案】B ‎【解析】‎ 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题干说的是不管什么方法,只要把问题解决的就是好方法,即主要能促进经济发展,就是好方法,故答案选B。题干没有涉及科技问题,排除A;现代企业制度定义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题干没有体现,排除C;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D。‎ ‎9.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该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A.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 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 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指20世纪80、90年代的苏东剧变,这些国家纷纷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排除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排除B;1982年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除D。‎ ‎10.下表是新中国1950年和1965年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年度 高等学校 中学 小学 学校 学生 学校 学生 学校 学生 ‎1950‎ ‎227‎ ‎13.4万 ‎3690‎ ‎109万 ‎40万 ‎2439万 ‎1965‎ ‎434‎ ‎67.4万 ‎80993(包括61626所农业与职业)‎ ‎1441.8万 ‎168.19万 ‎11600万 A. 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B. 职业教育成为高等学校的主体 C. 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D. 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 ‎【答案】A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了新中国1950年到1965年高等学校、中学、小学的学校和学生数量都大幅增加,这说明我国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故A正确;材料数据没有反映出职业教育成为高等学校的主体,故B错误;九年义务教育段学生增加,这不能说明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故C错误;科教兴国战略在1995年提出,故D错误。故选A。‎ ‎11.1960年,联邦德国议员施万写信给中国驻波兰大使,希望中国政府能够通过放弃爆炸原子武器来申明在国际事务中的共同决定权,该建议被中国婉拒。这主要在于,中国发展原子武器 A. 打破美苏垄断空间技术 B. 保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 C. 实现我国科技飞跃发展 D. 利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发展原子弹不仅仅为了国家安全,更重要的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故D项正确。中国发展原子弹是核技术方面的内容,与空间技术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发展原子弹与保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原子弹只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部分,不能推断出实现我国科技飞跃发展,故C项错误。‎ ‎12.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孔子也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普罗塔格拉的思想受到孔子的影响 B. 东西文化交流自孔子时代就已展开 C. 二者思想都体现了古代的人文精神 D. 两人的思想均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时期也就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东西方交流还没有展开,故A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出普罗泰戈拉和孔子思想存在相近性,即两人均把研究对象放置于人世间,体现人文精神,故C项正确;两人思想在当时均非主流思想,故D项错误。 ‎ ‎13.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这说明苏格拉底 A. 强调道德和教育的价值 B. 反对雅典的直按民主 C. 提倡应该理论联系实际 D. 颂扬格物致知的意义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人必须具有知识,认为道德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强调道德和教育的价值,A 项正确。苏格拉底没有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而是强调道德和教育的价值,排除B项。材料反映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和教育的价值,而不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排除C项。格物致知不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排除D项。‎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苏格拉底的思想,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4.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古代希腊 A. 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 B. 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 C. 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 D. 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可知,这类神话强调人的力量和作用,说明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故B正确;材料反映古希腊神话,无法体现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排除A;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联系所学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的知识分析解答。‎ ‎15.哥白尼认为:“太阳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而包括地球在内的各行垦都绕太阳转动”,这一学说被当时人们视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A. 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 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 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 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地心说。“地球中心说”是中世纪神学基础。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提出,是对中世纪的“地球中心说”的挑战。故选A。B是伽利略;C是牛顿;D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的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哥白尼 ‎16.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 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 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 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等谚语是16世纪德国社会流行的,这反映出宗教改革前德国民众对基督教会腐败的痛恨,但人们还是信仰上帝的,故A项错误,C项正确;欧洲首次思想解放是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故B项错误;法国启蒙运动是在18世纪,故D项错误。‎ ‎17.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A. 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 B. 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 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答案】A ‎【解析】‎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从明亡的历史看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因此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的思想,提出了封建专制是舒服自由的镣铐,据此分析可知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都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故A项正确;B项符合卢梭,排除;CD 项符合黄宗羲,排除。‎ ‎18.近代西方思想家格劳秀斯认为:“在人所独具的特性中有一种要求社交的强烈愿望,亦即要求过社会生活愿望——这并不是指任何一种生活,而是指按照他的才智标准跟那些与他自己同一类的人过和平而有组织的生活。”由此可见,格劳秀斯主张 A. 分权制衡 B. 社会契约 C. 天赋人权 D. 人民主权 ‎【答案】B ‎【解析】‎ 人的本性既然如此,那么,倘若要坚持 一种秩序井然的社会,就得有必须加以实现的某些最低限度的条件或价值。“按照他的才智标准跟那些与他自己同一类的人过和平而有组织的生活”,“和平”而“有组织”的生活,只能在国家形成之后才有可能,于是人们按照社会契约建立国家,故B正确;材料信息与分权制衡、天赋人权无关,排除AC;人民主权指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 ‎19.卢梭认为,代表的观念是近代的产物,在古代的民主国家里,人民从不曾有过代表,他们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名词。卢梭的本质意图是 A. 否定近代的代议制 B. 强调“人民主权”说 C. 主张实行直接民主 D. 倡导“社会契约论”‎ ‎【答案】B ‎【解析】‎ 卢梭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没有否定近代的代议制,故A错误;材料“在古代的民主国家里,人民从不曾有过代表”反映了主权在民的思想,而卢梭也主张“人民主权”说,故B正确;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并不主张实行直接民主,材料的本质也不是强调直接民主,故C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社会契约论”的内容,故D错误。故选B。 ‎ ‎20.有学者说“启蒙运动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传播到全世界,结果全世界都改变了思想方法。”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是指 A. 三权分立 B. 天赋人权 C. 理性主义 D. 社会契约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提倡用理性来判断一切事物,因此“新的思维方式”是指理性主义,故C项正确;ABD项是政治思想,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爱国主义者,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材料二 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也。‎ ‎——(孙中山选集》下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民族革命”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这一思想产生的政治、经济根源。‎ ‎(2)材料二表明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孙中山的优秀品质。‎ ‎【答案】(1)含义: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自主。‎ 政治根源:清王朝专制统治,实行民族压迫。‎ 经济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变化: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主张联合工农。‎ 原因:革命的屡屡失败;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干涉;十月革命的影响。‎ ‎(3)品质: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从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等方面来分析。‎ ‎【详解】(1)从材料“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中可以分析出“民族革命”的含义。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孙中山的“民族革命”的政治根源从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来分析;经济根源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来分析。‎ ‎(2)从材料“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中可以概括出孙中山思想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革命结果、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十月革命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出孙中山思想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顺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22.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环境密切关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于斯大林时期由苏联最高领导人裁决科学与艺术争论,并在文化学术领域扶持一派打击另一派的恶劣做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 ‎——陈立中《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 ‎(2)并简述“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意义。‎ ‎【答案】(1)背景:斯大林文化体制的弊端暴露;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 ‎(2)意义:推动了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成为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鉴于斯大林时期由苏联最高领导人裁决科学与艺术争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经济建设的开展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推动科学文化的发展、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的指导作用等方面来分析出“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意义。‎ ‎23.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阅读材料:‎ 材料一 ‎ ‎ 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1)特点:突出人的价值;重视人的理性思考;强调教育的作用。‎ ‎(2)原因: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突出。‎ ‎【解析】‎ ‎【详解】(1)从材料“‘重人’的思想”“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中可以归纳出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古希腊商品经济、民主政治、人的地位变化等方面来分析出古希腊人文精神产生的原因。‎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改革社会的建议,……在经济领域内实行自由放任主义,鼓励工商业自由发展;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在宗教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救合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答案】(1)主张:①主张经济自由,发展工商业;②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倡导政治民主;③反对教权主义,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2)影响:①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③解放了思想,对对近代科技和文艺产生影响。‎ ‎【解析】‎ ‎【详解】(1)从材料“反封建反专制制度”“在经济领域内实行自由放任主义,鼓励工商业自由发展”“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 在宗教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中可以概括出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解放、推动近代科技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出启蒙思想的影响。‎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