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实验体艺班)历史试题
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文科实验、体艺班)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 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 B. 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 C. 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 不同学派思想的趋同性日益明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春秋至战国前期各思想学派兴起,战国后期出现总结性的人物和专著,由此可知此时各学派思想的综合和吸收成为发展的趋势,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学派思想向融合、吸收的发展趋势,而不是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各学派走向融合及综合的趋势,没有体现儒家学说发展情况,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各学派思想的融合和相互吸收,而不是趋同,故D选项错误。 2.马克思说,人是由思想和行动构成的,不受思想指导和推崇的行动,只不过是行尸走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A. 百家争鸣 B. 维新思想传播 C. 新文化运动 D.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答案】A 【解析】 【详解】注意限定信息“第一次”,结合所学可知,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故A项正确;B 项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但是不符合“第一次”,排除;C项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不符合“第一次”,排除。D项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不符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错误。 3.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下列选项中体现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 A. “三人行,必有吾师” B. “温故而知新” C. “子曰:有教无类。” D. “因材施教”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因此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都可以受到教育,体现了孔子的教育公平主张,故C正确;AB是学习方法,D是教学方法,都不能体现教育公平思想,排除ABD。 4.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 A. 是因为儒家思想不利于巩固统治 B. 是出于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C. 是出于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D. 是出于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儒学主张可知儒家思想也能起到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A项排除;结合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兴起,诸侯争霸的政治军事形势可知法家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实现争霸的需要等主张更适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是导致题干中的表述变化的原因,B项正确;主张国家统一是法家的思想,但从材料 “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可知诸侯国采取法家思想是为了变法图强,没有体现要求国家统一的内容,C项排除;建立和谐社会是儒家的主张,不是导致官方采取法家思想的原因,D项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学生需要对诸子百家的思想了解并能区分诸子百家思想的不同点,才能正确解题。 5.《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 因果报应 B 天人感应 C. 君权神授 D. 天人合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天人感应”指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与材料中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相吻合,B项正确。因果报应是佛教的思想主张,《春秋繁露》是儒 学家董仲舒的作品,A项错误。“天人合一”强调天和人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君权神授”旨在强调君主的权威,与材料中的“妖孽”不相符,C 项错误。 6.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许多言论对后人有深刻启迪,如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与上述思想直接相关的思想家有 ①王阳明 ②陆九渊 ③朱熹 ④顾炎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通过自我省悟的方式达到成圣境界,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洞僵化的学术风气,故①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 陆九渊提倡“心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倡“”格物致知”,②③错误,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7.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他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这一思想能够反映出 A. 市民工商业者的要求 B. 反对程朱理学成为思想主流 C. 正统思想发生了转变 D. 资产阶级追求物质利益的要求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他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结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相关所学可知,李贽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体现了市民阶层的诉求,选项A正确;李贽的思想始终未成为主流思想,选项B排除;正统思想始终是儒家思想,未发生改变,选项C排除;明末清初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尚未形成资产阶级,选项D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李贽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地位,即商品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市民阶层力量,但是李贽的思想离经叛道,不被政府认可,影响有限。 8.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了-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A. 物质生活 B. 科学精神 C. 理性价值 D. 自由权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凡是为了-个人自己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可知苏格拉底强调了人的理智的重要性,即理性的价值,C项正确;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理性的节制,而不是物质生活、科学精神和自由权利,排除ABD项。 9.“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中的台词。这段台词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 禁欲主义 B. 唯心主义 C. 人文主义 D. 蒙昧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哈姆雷特》中的台词“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表达了对人的赞美之情,蕴含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故C正确;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反对禁欲主义、蒙昧主义,排除A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唯心主义,排除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联系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分析解答。 10. 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 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 B. 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 C. 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D. 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的天主教国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恩格斯的这一说法是强调法国在18世纪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影响最大,结合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了高潮,其启蒙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其他国家,可以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法国启蒙运动。 11.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常以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思想作为武器攻击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主要说明了 A. 中国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反封建的 B. 中法两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根本不同 C. 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 D. 伏尔泰对儒家思想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常以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思想作为武器攻击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主要说明了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对“自由”“平等”思想进行宣传。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2.《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经济 B. 儒家民本思想 C. 手工业发达 D. 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多集中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以自然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故A正确;儒家民本思想、重农抑商政策均不是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BD;手工业发达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 13.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 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 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 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 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传播到欧洲后,促进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故B排除;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与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故C排除;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故D排除。 14.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 逐渐平民化 B. 逐渐贵族化 C. 逐渐神秘化 D. 逐渐宗教化 【答案】A 【解析】 考查古代文学知识的理解。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越来越简单和直白,主要是适应市民百姓的需要。 15.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答案】C 【解析】 考查古代中国的小说。结合材料“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判断C项正确。A项“宗教传播载体”,D项“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是对材料的误解。B项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定位】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16.元明清时期,我国绘画艺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种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的绘画形式。这种绘画被称为 A. 文人画 B. 风俗画 C. 京剧脸谱 D. 花鸟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绘画艺术中“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的绘画形式”指的是文人画,A项正确;风俗画主要绘制风俗人情,满足市民文化需要,B项错误;京剧脸谱不能满足四种艺术为一体的特点,C项错误,花鸟画是以绘制花草鸟虫为内容的绘画作品,不能满足四种艺术融为一体的要求,D项错误。 17.目前已辩识的甲骨文单字约占已发现的五分之一,其中象形字占可识字数的37%,会意字和指事字约占40%,形声字约占20%,假借字和转注字仅占3%以下。据此可知,甲骨文 A. 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B. 真实反映了商代的历史状况 C. 直接影响了当今汉字的使用 D. 植根于久远的文化传统之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甲骨文中具备各种造字类型,其中假借字和转注字仅占3%以下,这说明甲骨文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文字只是记述历史的手段,能否反映商代历史状况,需要印证;C选项错误,当今汉字不是直接从甲骨文转化而来;D选项错误,甲骨文的历史确实久远,但它根植于何时,依据材料信息不能推知。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8.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 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 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D.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17世纪末的英国……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宇宙体系平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末,英国发生光荣革命,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形成,实现了“地上的平衡”,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故D正确;光荣革命之前英国议会制早已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与“宇宙体系平衡”无关,故A排除;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在18世纪、进化论的提出在19世纪,故B排除;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在18世纪,故C排除。 19.近年来,历史穿越剧和历史穿越架空小说大肆盛行,其创作的灵感大多在于时空的不确定性,下列科学家的理论为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是 A. 普朗克 B. 麦克斯韦 C. 玻尔 D. 爱因斯坦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时空的不确定性反映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思想,故D项正确;A项,普朗克提出量子力学理论,排除;B项,麦克斯韦所成就为电磁理论,排除;C项,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理论,排除。 20.科恩在《科学中的革命》中说道:“达尔文的革命是19世纪科学中的主要革命。……其进化论的巨大的革命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于超出科学之外的内容,产生于人们所说的并存的 思想革命。”由此可知达尔文的革命 A. 把自然科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B. 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 C. 认识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D. 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开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进化论,是以史为鉴,找出了生命生存规律和发展方向系统性的科学理论,是对物种起源和发展的一种科学证明。材料“超出科学之外的内容”“并存的 思想革命”可知,进化论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B选项正确;把自然科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是哥白尼日心说,故A选项错误;进化论主要找出了生命生存规律和发展方向的系统性的科学理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无关,故C选项错误;欧洲启蒙运动是在18世纪产生,进化论是19世纪提出,故不选D选项。 21.19世纪中后期,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认为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由此形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学说 A. 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 B. 促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C. 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属性 D. 根本改变了欧洲人的价值观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自然界中的生存竞争、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适用的,这种思想被用来强调人种间的不平等差别、阶级存在的合理性等,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外侵略扩张的理论依据,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阶级差别的合理性,不能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否定了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观点,这种学说并未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属性;D选项错误,这种学说为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欧洲人的价值观念。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2.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所以……开始在社会上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 A. 器物制度文化 B. 器物文化制度 C. 文化制度器物 D. 制度文化器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在器物上感觉不足”是指要变革中国的落后经济状态,为此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其背景是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2)梁启超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属于“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的人物。(3)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故选A .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不同政治派别 【名师点睛】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的思想潮流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点,如①对西方的学习经历了由器物文明向制度文明再向思想文化的转变;②反帝反封建与求民主解放同步进行;③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的思想潮流以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主题。 23.陈独秀曾经撰文指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信仰共和,必排孔教。”其实践行动是 A. 参加护法运动 B. 掀起新文化运动 C. 参加护国运动 D. 创建中国共产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就道德”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传统儒家思想,故B项正确;护法运动、护国运动和创建中共,都是政治运动,故ACD项排除。 24.陈先初先生在《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中提到“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它们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这里“新的转变”是指 A. 实践英国自由主义民主 B. 效仿法国激进主义民主 C. 实行德国保守主义民主 D. 追求俄国苏维埃式民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中国思想界出现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中国近代的历史走向,这里的“新的转变”是指中国人由向西方学习转向“以俄为师”,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即追求俄国苏维埃式民主,故答案选D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以俄为师”,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正说明了当时的思想界对苏俄民主的推崇。 二、材料分析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图固”,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土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依据材料回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重大影响? (4)上述四则材料有何共同特点? 【答案】(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的“民权之说”。 (2)材料一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两者根本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而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要实行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影响:李大钊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 (4)向西方学习。 【解析】 【详解】(1)从材料“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可知魏源认为中国不善于学习西方长技,以致受到外来侵略,从材料“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可知张之洞认为中国的祸事不在外来侵略,而是国内宣传的“民权之说”。 (2)关于“进步性”,从材料“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可知魏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从材料二中“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知张之洞反对民权学说,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从本质来说,他们都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关于“内容”,材料三出自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3)当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李大钊通过《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作品,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4 )材料反映近代中国不同阶级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向西方寻求救国救命的真理。故共同点是向西方学习。 26.论述题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在文艺复兴时期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有人认为没有文艺复兴推行的人文主义,就没有欧洲今天的繁荣。但有人也认为人文主义的过渡泛滥,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灾难,例如废除死刑后,犯罪率上升。所以认为文艺复兴提出的人文主义思想是错误的。 请你结合材料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答案】观点:文艺复兴时期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论述: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运动、欧洲社会进步。 观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导致社会混乱。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以自己的愿望为行动指南,以自我为中心,导致私欲无限制的膨胀以及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依据材料提取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对于提出的观点进行阐述。依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有人认为没有文艺复兴推行的人文主义,就没有欧洲今天的繁荣”可以提出“文艺复兴时期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的观点,依据所学从文艺复兴对于思想解放、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运动等回答。还可以依据材料“人文主义的过渡泛滥,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灾难,例如废除死刑后,犯罪率上升”可以归纳出“人文主义思想导致社会混乱”的观点,依据所学从文艺复兴私企人们都以自己的愿望为行动指南,以自我为中心,导致私欲无限制的膨胀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回答。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从材料中两个角度提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达尔文的时代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正是走出蒙昧,提倡科学的前一阶段,在思想和理性上,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而青年时的远游,则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实据,引发了他关于物种进化的思考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摘自互动百科《达尔文进化论》 材料二 正如牛顿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那样,达尔文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了19世纪的科学。(达尔文的学说)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教士中间,却存在着激烈的反对意见。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达尔文否定了神造世界说。正如以往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废除了地球在宇宙的中心地位一样,达尔文主义似乎废黜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赫胥黎《天演论》)以达尔文主义的科学性和说服力,给了当时中国人以发聩振聋的启蒙影响和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立即作了当时正涌现的新型知识分子和革命派的重要的精神食粮,煽起他们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走上革命道路。 ——李泽厚《论严复》 (1)根据材料一,归纳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条件。 (2)结合材料二、三,概括说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产生的影响。 【答案】(1)条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依据;现代科学理性思维的建立和发展;达尔文青年时的远游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实据(或达尔文的个人努力)。 (2)影响:生物进化论否定了神造世界说,废黜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或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或猛烈地冲击了当时支配思想领域的神学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给当时中国人以启蒙影响,激起国人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或中国爱国知识分子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十九世纪中后期,正是走出蒙昧,提倡科学的前一阶段”结合所学从思想运动的影响、科学发展及达尔文个人实践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二“特别是在教士中间,却存在着激烈的反对意见..达尔文主义似乎废黜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及材料三“给了当时中国人以发聩振聋的启蒙影响和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煽起他们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走上革命道路”结合所学从对欧洲神学影响、推动思想解放、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