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能力。由题干中“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到“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可知,这一制度推动了国家政治格局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商是以血缘为基础的部落联盟体制,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国家。西周实行分封制后,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部落林立的状态,极大地推动了其向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地域国家转变,故A项正确。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的制度,与促进地域国家形成无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在秦朝时期推行到全国,统一的地域国家已经形成,不符合材料中“众多地域国家”的说法,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在地域国家已经形成的前提下的国家管理体制,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2. 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B. “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C. 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 D. 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答案】B ‎【解析】由图表中分封对象可知,分封的对象为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但分封的王室子弟居多,从地域来看王室子弟主要分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家天下”制度出现于夏朝。故ACD三项排除,B项符合题意。‎ ‎3.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 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 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 ‎【答案】B ‎【解析】题干强调分封制将先进的器物、制度和文化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无疑客观上推动了周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扩展了中原文明的影响范围。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中原文明的扩展,AC两项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统一民族的形成是在秦朝,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根据“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可知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文明的扩展。‎ ‎4. 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A. 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 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 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答案】A ‎【解析】材料“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说明县邑制相对于分封制,更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正确。君臣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不是宗法关系,故B项错误。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是封建的自然经济本身的分散性,县邑制并未消除,故C项错误。我国的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是在秦朝实现的,故D项错误。‎ ‎5.‎ ‎ 江南土豪从汉魏以来既已存在,并随着江南经济的进步而有较大规模的发展,在刘宋时他们中就不乏“献私财数十万”以求升进者,但迄至梁末,他们并不能“预于南朝大政”,究其原因 A. 军功授爵排斥纳粟拜爵 B. 唯才是举一定程度规避门阀士族 C. 新兴地主缺乏武装力量 D. 九品中正制形成僵化的门阀制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提到,随着江南经济的开发,一部分人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但始终在政治上是处于无权地位,不能参与政治,结合当时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制是以出身、门第为标准,所以阻断了很多“献私财数十万”的人的参政之路,所以选D。军功授爵属于秦国商鞅变法内容,故A项排除。九品中正制不是唯才是举,故B项排除。武装力量不是当时处于政权的方式,故C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 ‎【名师点睛】相对于科举,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则限制了人才的出仕,汉末与晋末的衰颓也一定程度上与人才选拔制度有关,而且无论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他们都造成了官僚小集体,士族代代相传的后果,为官僚腐败无能提供了途径,更能造成地方割据,诸侯征伐不休,引起国家分裂。‎ ‎6. 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 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 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 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 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六部制度能够提高行政效率,能够提高决策的周密程度,减少决策的失误率,选A。三省六部制度的目的不是在丰富官吏选拔手段,打破世家的特权垄断的也不是三省六部制度,推动宰相制度走向解体是在后来的明朝时期,B.C.D是均不能选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7. “明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从材料可以得出 A. 明太祖没有参照元朝的政治制度 B. 内阁官员的权力呈加大的趋势 C. 明朝内阁与汉唐宰相都有决策权 D. 中书省与内阁均影响皇权加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明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阁权,不居丞相名耳”等,本题考查明朝政治制度相关内容——内阁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的核心信息是,明成祖之后内阁正式形成,且内阁官员的权力不断在扩大,但内阁始终无决策权,只是皇帝的侍从,是皇权强化的产物,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项表述错误,明太祖参照了元朝的相关政治制度;CD两项说法均不符合明朝内阁史实,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的内阁 ‎8.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A. “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B. “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C.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 D.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指出:秦朝设立丞相,短命而亡。汉朝至宋朝期间的丞相也多为奸佞小人。可见,材料认为宰相制度存在诸多弊端,故C项与材料主张一致。其他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9. 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朝廷规定: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 防止军机泄露 B. 维护君主权威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减少决策失误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做本题时一定要注意“根本目的”, “防止军机泄露、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均是目的,但均不是根本目的,只有维护君主权威才是“根本目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 ‎10.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A. 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 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 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 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答案】B ‎【解析】材料以部分城邦采用陶片放逐的政策限制集权政治的史实为例,在最后一步表达了亚里士多德的设想,那就是在“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前制定制度以防止,而不是仅仅的补救,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故B项正确;材料中所说的“团体”是指凌驾于大众之上的“门阀”,而“公民团体”虽然提及,但并没有在下文中表达他们关于社会地位平等的追求,故A项错误;材料侧重点在于表达关于如何防止、限制集权政治的方法,并不是看重介绍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故C项错误;按材料所述,特权阶层只是城邦制可能的产物之一,但不是必然产物,故D项错误。‎ ‎11.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可知,古希腊对公民自杀的个人自愿行为也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这体现了出于对尊重生命而加强对个人自杀行为的限制,因此C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只有一项法律规定,不能说明雅典法律的完备性,因此A项错误;雅典公民自杀必须先申请,说明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与法律尊重生命无关,因此B项错误;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强调的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与自杀无关,因此D项错误。‎ ‎12.‎ ‎ 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答案】C ‎【解析】图片中“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这体现了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实质上体现了罗马法的公平公正原则。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道德良知审案,不在于是否“双眼蒙布”,故A项错误;很显然,法官“双眼蒙布”只通过“听”证人的证言,不能保证审判的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同样“双眼蒙布”也不能保证排除一切干扰,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原则,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双眼蒙布”的内涵。图片中“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这体现了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实质上体现了罗马法的公平公正原则。‎ ‎13. 太平天国前期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物要收归国库。而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改变 A. 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 B. 挽救了太平天国的危机 C. 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D.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由《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反映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C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资政新篇》为挽救危局而制定的,排除A。《资政新篇》没有挽救太平天国的危机,排除B。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所以选C ‎14. 马汉在《海权论》中提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下列史实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 《马关条约》开商埠 B. 《辛丑条约》拆炮台 C. 革命党人在武昌首义 D. 国民政府迁都到重庆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所述为西方列强重视对长江流域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开始涉足长江流域,《马关条约》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进一步扩大了在长江流域的在华权益,故A项正确,排除B项;CD项不符合材料。所以答案选A。‎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马关条约》‎ ‎15. 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部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 A. 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 B.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C. 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 D. 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可知由没有国家概念,到有国家意识,故陈独秀强调甲午战争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C项正确。抗日救亡蓬勃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与材料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不符,排除A。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但材料没有涉及;而是强调强调甲午战争唤醒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激化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而是强调强调甲午战争唤醒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排除D。‎ ‎16. 有人评论义和团:“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 A. 行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 B. 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 C. 参与者具广泛性和全民族性 D. 失败是中外势力联合剿杀所致 ‎【答案】A ‎【解析】由材料“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和“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可见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故选A;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丧失对清王朝的警惕,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全民族性,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的信息,排除D。故选A。‎ ‎17. 以下是对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评价:①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②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 ‎ ‎③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④有世界影响的伟人 其中②④的评价基于 A. 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B. 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C. 社会史观,全球史观 D. 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 ‎【答案】A ‎【解析】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一种历史观;在我国而言,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史观;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结合题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属于革命史观的说法。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属于现代化史观的说法。移风易俗的倡导者是社会史观的说法。有世界影响的伟人属于全球史观的说法。故BCD三项排除,A项正确。‎ ‎18.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现代化(近代化)的含义:经济方面工业化、政治方面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方面的理性化、科学化,由此排除C、D项,A项中的“新政”实际上是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继续,但缺乏政治现代化方面表现。因此答案为B,反映中国近代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工业化的开始----政治民主化的尝试---民主政治的建立。‎ ‎19. 1929年末,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来华访问时指出:“在相互对立的政府、党派、军阀的争夺中,最终获胜的那一方并非因为用武力取得了统一,而是因为赋予了人民其内心深处最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国民革命军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B. 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C. 抗日军民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 D.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答案】B ‎【解析】大革命时期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租界,并不是国内的政府、党派和军阀之间的斗争,是与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A错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进行了土地革命,分给农民土地,以土地满足了人民的要求,使工农武装割据能够得以存在和发展,是中国革命由低谷逐渐走向高潮的基础,证明了汤因比的观点,B正确;抗日战争不是国内的党派和军阀之间的斗争,而是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C错误;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是武力统一,而不是赋予人民内心深处的那些东西,排除D。‎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的内容,结合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材料。‎ ‎20.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 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1928年这一时间信息分析可知,当时中共六大认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不足以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必须要联结“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这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革命道路,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的解读与分析,注意题干的时间“1928年”。‎ ‎21.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 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从时间和地理位置看,完成重要塞区建设以及构筑工事,是做好对日抗战的准备工作,故答案为C。A项从地理位置上看不符合,沿海和华北并不是当时反蒋激烈的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不符合“围剿”红军的目的,红军主要是在华南和西北活动,排除B;D项从材料看不出国民政府有这样的目的。‎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抗战的准备 ‎22. 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在长沙会战中取得长沙大捷,打死打伤日军约六万多人。英国《泰晤士报》称“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下列有关长沙大捷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推动了中国战场国共合作抗战 B.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C. 说明了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转折点 ‎【答案】C ‎【解析】A项材料没有体现国共合作抗日,应排除;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是在1945年8月,故B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依据题干“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在长沙会战中取得长沙大捷,打死打伤日军约六万多人”、“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可知,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长沙大捷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转折点,而且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点睛:长沙会战(又称第三次长沙战役,日本称第二次长沙作战)是指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三十一年(1942年)一月十五日期间,以中国第九战区为主的部队在湖南省长沙地区对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次防御战役.该战役是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对国内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长沙会战进一步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对提高反法西斯战争的盟军的士气,支援英美军队在南方的作战,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23.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 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 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 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不符,故排除;题目中只涉及民主共和制不适合在中国推行,并未否定其进步性,故排除B项;题目中未涉及“托古”,故排除D项;由题目中的信息“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可知该思想家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故本题应选C项。‎ ‎24. 19世纪中叶前后数十年间,欧洲各个国家都出现了政党组织。到19世纪末,宪法议会和政党已经成为全欧洲共同的政治现象。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欧洲 A. 资产阶级异常活跃 B. 工业化进程加快 C. 民众参政意识增强 D. 代议制逐渐完善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宪法议会和政党制度是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的体现,D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资产阶级异常活跃,而是强调代议制逐渐完善,排除A。工业进程加快,与材料强调的代议制逐渐完善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民众参政意识增强,而是强调代议制逐渐完善,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25. 近代确立的民主政体中,英国规定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执行;美国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总统违宪,总统任命的法官需要国会确认;法国规定议会可对宪法进行补充。这些规定共同点是 A. 体现共和精神 B. 说明司法权独立 C. 防止专制独裁 D. 凸显行政权至上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近代西方国家通过法律规定或分权制衡,防止专制独裁现象的发生。故答案为C项。英国并非共和体制,排除A项;材料还涉及议会的立法权,排除B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6.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规定:在市镇中,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付10镑以上房产租税者,在郡乡中,年付10镑田土租税的六十年长期田地租用者、年付50镑田土租税的短期田地租用者及年付2镑地税的自有土地者皆享有投票权。这一规定 A. 为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 满足了工人阶级的参政愿望 C. 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英国财产资格限制逐渐降低,这一规定有利于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D项正确。内阁制逐渐形成是18世纪中期,与题干时间1832年不符,排除B。题干中“房户主、房产租税者、田地租用者”等信息与B项工人阶级不符,排除。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获得席位,与掌握了国家政权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27.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答案】D ‎【解析】由“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材料的主旨,即强调了“国王的有限权力”,这表明了当时英国国王仍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故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破坏,故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依旧”。‎ ‎28.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 确立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 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 实现了由“王在法上”到“王在法下”的革命性转折 D. 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的信息来看,民主化指的是人民享有一定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故C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化,并非所有的国家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如法美等国确立共和制;BD项是对英国政局的影响。‎ 点睛:要紧扣题目所述的“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一句进行选择。‎ ‎29. 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主要体现了 A. 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 B. 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 C. 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 D. 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司法程序,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行政命令的随意性,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是美国总统和最高法院关于移民限令互相制约,这体现了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故D项错误。‎ 点睛:排除法是历史选择题的万能解题法,解题时把握“排除三原则”:不符合史实的选项首先排除;其次是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再次是符合材料信息但不符合主旨信息的。本题中AB不符合材料信息,D项不符合史实。‎ ‎30. 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 1787年美国宪法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B ‎【解析】1787年美国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共和政体,议会主权较好地制约政府的权力,故A、C、D选项错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故B选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 ‎——摘自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 ‎——摘自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 材料三 (庚子年六月初五日)惟目前巨衅起于民教互仇,拳洋交哄,此次决战,宜提开俄日本两国,而专与行教之各国为仇敌,乃于事理为协也……二百六十年,全盛之世,(中俄两国)且未尝失和……此应分别办理一也。日本与俄从无一教士教民在我内地煸惑生事,不宜无故开衅,师出无名,二也。然此特以情理论之也。若以地势论之,尤不宜轻开边衅。俄重兵屯扎在阿穆尔东海滨两省、旅大两口不少,日本……地近而逼,调陆军视各国为易……未可不分皂白,而概屏之为鲸鲤魑魅,而我自措足于孤立无援之地。此兵家形势所忌,宗社存亡之机,尤当审慎,不宜付诸孤注一掷,自有土崩瓦解之局,三也。‎ ‎——摘自《袁京卿日记传抄本》(注:袁京卿即袁昶,时任总理衙门大臣)‎ 材料四 (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 ‎(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敌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摘自《蒋介石日记》‎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两个条约内容的异同。 ‎ ‎(2)根据材料三,指出“目前巨衅”所指的历史事件。材料中作者认为“宜提开(抛开)俄日本两国”的理由有哪些?‎ ‎(3)根据材料四,归纳蒋介石对日策略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 ‎【答案】(1)同: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都有开放通商口岸内容。 ‎ 异:体现的主要经济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为主,后者以资本输出为主。 ‎ ‎ (2)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理由:中俄两国长期和平相处;与俄、日没有“教案”冲突;俄、日距中国较近,若出兵威胁最大;树敌太多将孤立无援。‎ ‎(3)变化:从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到持久抗战。‎ 原因: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共产党调整对国民党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成;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思想。‎ ‎【解析】(1)同:根据材料一“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和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可知两个条约内容的相同点。异:根据所学可知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不同。‎ ‎........................‎ ‎ (3)变化:根据材料“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持久抗战”可知蒋介石对日策略的变化。原因:根据所学从中日民族矛盾、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共产党调整对国民党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成及蒋介石的个人思想等角度来分析。‎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 ‎——摘自《世界文明史》 ‎ 材料二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 ‎——摘自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责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的变化。18世纪,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限制的?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制度的特点,并分析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 ‎【答案】(1)变化:王权收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限制:逐渐形成责任内阁制,内阁掌握行政权。‎ ‎(2)原因:美国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州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松散的邦联难以应对危机;启蒙思想的影响。 ‎ 特点:制约与平衡 ‎【解析】(1)根据材料“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制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进一步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 “‘州’的地位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州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松散的联邦政府无法维护美国的利益、启蒙思想的影响等方面归纳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第二小问,关于联邦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或者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相制衡)方面概括即可。‎ ‎(3)由材料关键信息“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法国代议制建立的特点是曲折反复。由材料关键信息“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责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法国代议制建立曲折反复的成因即可。‎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材料一涉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材料二涉及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相关内容、材料三涉及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相关内容,综合以上信息可确立主题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与发展。‎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下面是美国选举权的改革年表。‎ 时间 情况或改革措施 ‎1787年 各州(有选举权的)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指黑人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 ‎1920年 国会批准第19条修正案,赋予妇女选举权。‎ ‎1970年 国会批准1869年提出的第15条修正案,赋予各种种族肤色公民平等的选举权。‎ ‎1971年 通过第26条修正案,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获得选举权。‎ ‎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有关美国选举权改革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提取的信息准确简明,分析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 ‎【答案】示例:‎ 信息:美国选举权逐步取消了财产、性别、肤色、人种等限制,确立了成年公民享有同等选举权。‎ 简析:美国建立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民公民权利意识的强化、人民为争取民主权利而进行的长期斗争,推动了选举权的调整和改革;选举权的改革推动了美国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美国选举权改革经历了长期的过程,说明民主制度的发展是渐进的,进行民主制度改革要结合本国实际。‎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小论文式的历史探讨题,要求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历史知识分析说明。首先,准确提取材料信息,1787—1971年拥有选举权的人口范围扩大。其次,简要分析美国选举权范围扩大的原因和影响。最后总结民主制度的发展是渐进的,进行民主制度改革要结合本国实际。‎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