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二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 考试范围:选修一(前六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54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这一原则在梭伦改革中突出地体现于 A. 颁布“解负令”‎ B.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D. 设立“四百人会议”‎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行财产等级制度,贵族因为特殊地位而拥有相当多的财产,其社会政治地位自然比较高,这对贵族有利;同时,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原来的出身等级制度,平民可以通过辛勤劳动而积累较多的财产,从而提高自身的地位。虽然财产等级制仍然不平等,但是达到了梭伦的目的:既提高平民地位,又保证贵族利益,B正确。ACD均与题干主旨不相符,排除。故选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2. 有人认为,梭伦通过改革,创立了“财权政治”。下列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A. 建立“四百人会议”‎ B. 提倡学习手工技艺 C. 按收入多寡划分等级 D. 颁布“解负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梭伦改革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从而创立了“财权政治”。故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3. 梭伦在改革中提倡公民后代学艺,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外邦技术人员迁居雅典的直接目的是 A. 促进雅典手工业的发展 B. 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 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D. 解决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问题 ‎【答案】A ‎【解析】“学艺、技术人员”等均是和手工业直接相关的,所以材料中做法的直接目的是要促进雅典手工业的发展而非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解决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等问题,所以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4.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梭伦十年不回的主要原因是他 A. 认为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想漫游外国考察政治 C. 对雅典社会已彻底失望 D. 无法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答案】D ‎【解析】材料“人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梭伦改革的不满情绪,说明贵族与平民间的根本矛盾没有消除,故梭伦出走,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故A错误;游历外国考察政治,显然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对雅典社会已彻底失望”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人民……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梭伦改革的中庸特点入手,即可得出“无法消除贵族与平民间的根本矛盾”的结论。‎ ‎5. 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 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 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 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 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投宿,谁就要连坐的。”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商鞅之法深入人心,连商鞅本人也不能置于法外,A项正确。民众并未切齿痛恨商鞅,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守旧贵族反攻倒算,而是强调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排除C。商鞅对秦国有巨大贡献,商鞅变法为秦国崛起奠定基础,排除D。‎ ‎6.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主要是因为 A.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 贵族的势力被铲除 C. 取信于民 D. 改革成效显著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认知历史事物,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秦卒行其法”,可知,商鞅变法取得了巨大成效,秦国大力效仿。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两项不能够成为主要原因,排除;B项表述本身不符合史实,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可知,D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古代中国改革·秦国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7. 《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 重农抑商的实施 B. 农耕经济的繁荣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争霸战略的实现 ‎【答案】C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背景 ‎8.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 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 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 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 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答案】B ‎【解析】加速封建化进程即加速向封建生产方式的转化是“最重要”影响,其他三个选项均是具体的影响而非“最重要”影响,做此题时要注意抓住关键字眼——“最重要”影响,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9. 下图是一幅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北魏满地施绣的佛说法图残片,它能说明的问题是 A.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手工业特别是丝织业的发展 B. 孝文帝改革促成了北方人民对佛教的向往 C. 佛教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武器 D.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答案】A ‎【解析】“北魏、满地施绣”等字眼足以证明材料反映的是北魏丝织业的发展,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自身就是错误的,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汉化才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武器,选项D自身正确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属于图片类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认真观察图片的所有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排除即可。‎ ‎10. 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其主要目的是 A.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主流 B. 当时的北方人都喜欢儒家文化 C. 适合巩固统治的需要 D. 冯太后的积极影响 ‎【答案】C ‎【解析】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等做法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统治、巩固统治的需要,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都喜欢儒家文化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冯太后的积极影响是原因而非目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1.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A. 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B. 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 C. 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 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改革。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揭示的是北朝的改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分析选项,AC题干材料没有体现;B与史实不符;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作用 ‎12. 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 ‎①民族融合的潮流 ‎②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 ‎③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④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其中“这种潮流”指的是在民族关系上和政治制度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得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逐渐稳定。南北朝时并没有各国纷纷改革,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13. 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 C. 加重了财政负担 D. 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职官制度的理解。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官职差遣制度,这种官、职、差遣分离制度造成了北宋官僚机构重复设置,造成了北宋“冗官”局面的产生,加重了财政负担。故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官职差遣制度 ‎14. 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由此可见,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是 ‎(一)明黜陟(按政绩升迁官员);(二)抑侥幸(限制恩荫);(三)精贡举;(四)择长官;(五)均公田;(六)厚农桑;(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免去积欠的赋税和大赦方面的内容);(十)重命令(重视法令的制定和执行)‎ A. 发展经济 B. 整顿吏治 C. 增强军备 D. 重视律令 ‎【答案】B ‎【解析】十条改革主张中前四条都是关于官员的选拔与任用问题,可以看出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应是整顿吏治问题而非发展经济、增强军备、 重视律令等选项,所以本题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点睛: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15.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调整封建国家与地主、农民之间的关系 B. 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 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 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可知方田均税法等“理财”措施意在改变积贫局面,调整国家与地主以及农民之间的关系,王安石变法不是调整士族与庶族的关系、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是调整封建国家与地主等之间的关系,所以本题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 ‎ ‎16. 王安石说“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由此可见他 A. 主张儒佛合一 B. 注重经义策论 C. 抨击科举制度 D. 抨击当朝统治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要选拔一些注重经义策论的务实人才,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儒佛合一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王安石并未抨击科举制度而是想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变法需要的实用人才,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王安石也未抨击当朝统治,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7. 《圣经》有言:“死亡和税收,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两件事。”这表明 A.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B. 税收是一种“必要的恶”‎ C. 《圣经》认为教皇应该大量出售“赎罪券”‎ D. 政府应提高税收 ‎【答案】B ‎18. 下列对宗教“异端”运动的理解中,最准确的是 A. 是指人们反对天主教会的斗争 B. 是指人们利用宗教思想发动的反对封建王权的斗争 C. 是指人们利用与天主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D. 是指天主教会内部不同派系的斗争 ‎【答案】C ‎【解析】宗教“异端”指的是利用“异端”宗教思想而进行的反封建斗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B两项的说法均过于笼统,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天主教会内部不同派系的斗争不能被称为“异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9. 约翰·威克里夫坚信“圣经是信心的基本”,最终于1382年完成了英文版《圣经》全集译制。此举 A. 标志着新教诞生 B. 推广了民族语言 C. 确立了君主专制 D. 加速了殖民扩张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相关背景的知识。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此时宗教改革尚未开始,故A错误。材料与君主专制无关,故C错误。D出现于新航路开辟后,故D错误。根据材料“完成了英文版《圣经》全集译制”可知B符合题意 。‎ ‎20. 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罪名 杀人罪 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 伪造文书 赦免价 ‎8个金币 ‎6个金币 ‎7个金币 A. “因行称义”‎ B. “先定论”‎ C. 信仰得救 D. “教随国定”‎ ‎【答案】C ‎【解析】马丁路德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的行为,认为信仰得救,赎罪券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却反映出教皇的贪婪。故选C。A是教皇的宗教思想;B项是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内容;D项是后来宗教改革的影响。‎ ‎21. 山以北广大地区的宗教改革则震撼人心。”“震撼人心”主要是因为宗教改革从实质来说是 A. 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 一场反对天主教会的运动 C. 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 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答案】D ‎【解析】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宗教改革从实质来说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反封建斗争,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但其他的三个选项均只是宗教改革的表面现象而非实质问题,故本题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22.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是 ‎①埃及面临着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威胁 ‎②埃及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无力抵抗外来入侵 ‎③马木路克反动势力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社会的安宁 ‎④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被拥立为帕夏,建立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埃及面临着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威胁\②埃及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无力抵抗外来人侵、③马木路克反动势力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社会的安宁,以上三项都是改革的必然性;而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建立是改革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故此题选C项 考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 点评:此题为组合选择题。此类选择题的每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要求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组,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23.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将收归国有的包税地的一半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其最重要的影响是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消除了割据势力 C. 扩大了统治基础 D.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做法必然会得到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对政权的支持,这样政权的统治基础必然就会扩大,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央集权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B 不符合题意,排除;这样做是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4. “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上述材料说明阿里改革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A. 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军事需要 B. 强制征兵,引起人民的不满 C. 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 D. 发动对外战争,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 ‎【答案】A ‎【解析】“大多用于对外战争”等字眼意在强调阿里改革是为了战争需要,是服务于军事需要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强制征兵以及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5.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 遏制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B. 整顿了埃及的社会秩序 C. 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D. 促进埃及的近代化进程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埃及也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个选项均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重大成就,但是只有“促进埃及的近代化进程”才使埃及进入了近代社会,才符合“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的成就,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阿里改革•阿里改革的成就 ‎26. 阿里帝国的建立引起欧洲一些列强的嫉恨,它们决不容许地处要冲、物产丰富的埃及通过阿里改革成为一个独立的强国,英国对横亘在通往印度道路上的埃及更是视若仇敌,为此他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下列有关英国等欧洲国家与埃及冲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穆罕默德·阿里领导的埃及的偶然崛起引发了欧洲国家的敌视,因此冲突具有偶然性 B. 埃及的崛起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展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冲突具有必然性 C. 埃及横亘在英国通向印度的通道上,这具有偶然性,因此冲突具有偶然性 D. 埃及是伊斯兰教国家,宗教信仰的不同必然导致宗教冲突,因此冲突具有必然性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了两层意思,一是埃及成为强国、埃及的崛起是必然的,二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侵略扩张也是必然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埃及是必然崛起而非偶然崛起,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冲突具有必然性而非偶然性,所以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7. 阿里改革的性质是 A. 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改革 B. 一次成功的富国强兵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C. 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斗争 D. 一次失败的封建性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阿里改革的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性的富国强兵的改革,但其在一定程度上积极推动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选D,A B 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阿里改革的实际。‎ 考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点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是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但未能对生产关系和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造。所以,对改革性质的认定涉及到基本史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不在于改革是由谁来领导或发起,这一点须牢记。‎ 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垢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似吸贵就贱,用近求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苏)辙曰:“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 ‎(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政府的经济工作的建议。‎ ‎【答案】措施: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措施:青苗法。理由:造成官吏徇私舞弊;增加地方政府负担。‎ ‎(3)建议:政府不可垄断市场,越位经营;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关注民生。(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和材料二中“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徙贵就贱,用近求远”的信息,联系所学可判断出是市易法和均输法;第二小问成效联系所学知识可从打击大商人,增加财政收入等角度来归纳,如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州县之事不胜其烦”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青苗法相符;第二小问理由依据材料三中“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的信息可得出造成官吏徇私舞弊;从“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棰必用,州县之事不胜其烦”的信息可归纳出增加地方政府负担。‎ ‎(3)建议结合材料一二中市易法和均输法的弊端,结合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可得出政府不可垄断市场,越位经营;结合材料三中青苗法弊端,可得出需要完善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关注民生。‎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古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变法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尔文认为教会不可能救世赎罪,上帝早已预定了一切。得救与否由上帝决定,最重要的不是因信称义,而是坚持圣洁的生活。加尔文鼓励经商致富、放贷取利,认为正当的经济活动是增加上帝荣耀的一种途径。‎ 材料二: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强调: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交往,不须通过教会和教士的媒介;否认需要履行种种“圣礼”,即教会规定的一套繁缛的礼拜仪式、朝拜圣地以及向教会输赠等“善行”,来实现自己的信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上的异同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宗教改革的实质。‎ ‎【答案】(1)异:加尔文认为人可以“因行称义”(通过坚持圣洁的生活和行为得到救赎);路德认为人应该“因信称义”(通过信仰得到救赎)。‎ 同:都反对罗马教廷和罗马教皇的统治;都认为可以借助《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无须经过教会;都主张简化教仪。‎ ‎(2)是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上的相同点主要从都反对罗马教皇、都反对天主教会、都主张简化教仪等方面进行分析,而不同点主要按照材料进行概括,即加尔文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因信称义而是“因行称义”,路德认为人应该“因信称义”等。‎ ‎(2)宗教改革的实质主要从阶级属性上进行分析,主要从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的反封建斗争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是强调是资产阶级的活动,二是强调反封建斗争是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的。‎ 点睛:此类材料解析题在解题时要注意紧扣试题设问去阅读理解材料,然后获取材料中利于解题的有效信息并联系相关史实说明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时特别需要注意表述的规范性。‎ ‎30. 阅读材料材料一: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材料二: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实行了军功爵,鼓励杀敌求胜。其中秦国最典型。材料三:魏无乡党之法,唯立宗主督护;民多隐冒,三五十家始为一户。内秘书令李冲上言:“宜准古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在享有政治权利的资格上,两者有何相同之处?概述其相同影响。‎ ‎(2)根据材料三,北魏实行过哪两种政治制度?‎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次改革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答案】(1)财产等级制度、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都以财产(军功)取代血缘门第。打击了旧贵族保守势力;扩大了政权的阶级基础。‎ ‎(2)宗主督护制、三长制。‎ ‎(3)梭伦改革奠定雅典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促进了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和新的生产关系,孝文帝改革实现鲜卑族的汉化,促进民族融合和共同繁荣,都顺应了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按照材料一二分层次分别概括即可,例如,材料一中的“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体现的内容是财产等级制度等。在享有政治权利的资格上的相同之处主要从原来的血缘门第、家庭出身都被取代等方面分析。其相同影响主要从打击旧势力、培植新势力、扩大政权统治基础等角度多角度的分析。‎ ‎(2)材料三中的“唯立宗主督护”体现的制度是宗主督护制,而材料三中的“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体现的制度是三长制,所以根据材料三,北魏实行的制度也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3)三次改革对文明发展的影响要按照材料并且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别概括,例如,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梭伦改革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的影响,政治方面的影响主要突出民主政治的奠基、经济方面的影响主要突出工商业的发展等。‎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