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1.5分,40道选择题,共60分) 1.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写到:“(孔子作《春秋》)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可见孔子作《春秋》的政治目的是 A. 鉴古讽今,怀念上古之风 B. 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C. 针砭时弊,提供王者之道 D. 维护周礼,力图恢复西周的统治秩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信息“《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可知孔子推行《春秋》之义的目的是维护周礼,维护西周的统治秩序,而非怀念上古之风,故A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强调以政为德,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故C项错误; 2.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A. 藏富于民 B. 勤俭节约 C. 忠孝为本 D. 国富民贫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题中材料可以看出,孟子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荀子反对剥削太重而使国富民贫,故A符合题意;D与题意相反,B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BC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3.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理念有重要关联 A. 主政者,当以民为念,以德为本 B. 崇尚自然,清净无为 C. 提倡改革,追求法治和君主专权 D. 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无为”的思想,故选B。A项是儒家的思想,C项是法家的思想,D项是墨家的思想,均排除。 4. 《韩非子·显学》强调:“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在韩非子看来,官吏选拔应注重( ) A. 实践经验 B. 身份门第 C. 程序规章 D. 民众意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即在强调官吏的遴选机制,应该注重丰富的基层经历。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的表述,明显与题干内容意思不相关,不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韩非子的相关思想主张 5.据《史记》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 士人为诸侯所重用 B. 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 诸侯内部等级森严 D. 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对材料现象的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由材料中的“魏太子下车”可以判断是战国时期, “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 “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等信息可以得出士阶层的不断崛起以及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A 符合题意;B 在材料中无体现; “他随时都能够再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说明忠君思想并不浓厚,再加上魏太子致意竟不回礼等,排除 C、D。故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背景——士阶层的崛起 【名师点睛】本题以情景史料的方式命题,角度比较新颖,突显了高考试题的人文化的特点,重在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能够高效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首先通过阅读史料,提炼出有效信息,然后 结合已学知识综合判断即可。因此在备考复习过程中,需要考生加强在史料解读方面的训练,不断总结归纳,提升解题的能力。 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表明黄宗羲 A. 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B. 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C. 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D. 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宗羲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黄宗羲认为学校“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可知他强调的是学校可以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在题干中没有涉及到,黄宗羲思想不具备近代民权意识,排除C项,D项中“实用人才”在题干中不能体现,排除。 7.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黄宗羲主张“工商皆为本”。这些思想从根本上反映了 A. 李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B.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传统观念受到严重冲击 C. 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衰落 D. 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已经产生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能力。在探讨根源或根本原因时,需从经济角度或生产力发展角度去思考,明清新思想的出现离不开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而A表述有误,李贽代表的仍然为地主阶级,C没有解释到根源,D的出现应该在19世纪60年代之后,而明清时期的思想并非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可排除。综上,本题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明清之际的新儒学· 明清新思想出现的背景 8.“从根本上讲,智者运动作为一种启蒙运动代表着新的革命精神,其敏锐的批判精神、开明的理性气质、人文主义的起源及辩证的思想是希腊奴隶主民主制时代精神的集中表现。”材料中的“启蒙运动”是指 A. 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B.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 思想冲破传统宗教迷信桎梏 D. 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是希腊奴隶主民主制时代精神的集中表现”可知“这次运动”发生在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的民主为近代西方民主奠定了基础,而不是形成与发展时期,故排除A项;思想冲破传统宗教迷信桎梏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故排除C项;根据题意描述可知“这次运动”应该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与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形成无关,故排除D项。根据“人文主义的起源及辩证的思想”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次运动指的是古希腊的智者运动,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故选B。 【点睛】本题的关键词句在于“人文主义的起源”、“希腊奴隶主民主制时代”,由此可判断“这次运动”应该是古希腊时期的智者运动。 9.普罗泰格拉说,他所传授的是“在处理私人事务中精明慎重和在城邦事务中能言善辩,行动果断”的能力。这说明智者学派 A. 敢于打破旧的传统习俗 B. 侧重于私人事务的处理 C. 重视培养公共道德意识 D. 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意没有反映传统习俗的内容,因此也就无从体现“敢于打破旧的传统习俗”,故排除A项;根据“‘在处理私人事务中精明慎重和在城邦事务中能言善辩,行动果断’的能力”可知普罗塔戈拉既侧重私人事务处理,也重视培养公共道德意识,故排除B、C项。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智者学派适应了当时希腊民主政治形成、工商业发展的时代需要,故选D。 10.黑格尔指出:“智者们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但这还是不能确定的,其中还包含着人的特殊规定……在苏格拉底那里,我们也发现人是尺度,不过是作为有思维的人”。在此,黑格尔强调了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人要有高尚的道德 C. 要肯定人的价值 D. 人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希腊人文精神之源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苏格拉底强调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理性。故选D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蒙昧中的觉醒·苏格拉底 11.苏格拉底拿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柏拉图最后一个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苏格拉底笑着对柏拉图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A.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理是万物的本原 D. 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体现出苏格拉底通过这个事情,希望学生能做到独立思考,不偏听偏信,故选D。A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B项是普罗泰格拉的观点,C项是柏拉图的观点,均排除。 1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 理性占主导地位 D. 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可知,神话文化中凸显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神性,具有早期的人文思想,故B项正确。结合题中信息与所学知识可知,宗教信仰意识淡薄与此无关,排除A;题中突出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理性,排除C;公元前9至前8世纪,雅典民主还没有确立,排除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13.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最坚定者基本上都是高级僧侣、著名的宗教学者,甚至有些教皇也是人文主义者。这反映出文艺复兴 A. 仍是以神为中心 B. 并不反对基督教 C. 仍重视宗教苦修 D. 核心为神圣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打破了宗教神学对思想的束缚,不再以神为中心,核心也不再是神圣主义,故排除A、D项;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肯定人的欲望,不再重视宗教苦修,故排除C项。根据“最坚定者基本上都是高级僧侣、著名的宗教学者,甚至有些教皇也是人文主义者”可知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基督教,故选B。 【点睛】文艺复兴中是出现了对基督教文化的反抗,但当时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以取代基督教文化,所以文艺复兴中并不是反对基督教。 14.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因为亵渎耶稣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通过送礼疏通关系,被释放回家。该故事意在 A. 提倡人在现世生活的享受 B. 揭露教会腐败 C. 鼓动人们去反对天主教会 D. 反对禁欲苦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薄伽丘的这个故事中并没有涉及到在现世生活中享受的内容,故排除A项。根据“通过送礼疏通关系,被释放回家”可知薄伽丘意在揭露教会的腐败,并不是鼓动人们去反对天主教会,也未体现反对禁欲苦行,故排除C、D项。故选B。 15.有学者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 A. 世俗清醒的世界观并未出现 B. 亟待改变传统的基督教信仰 C. 用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 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说明已经出现了世俗清醒的世界观,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阐释改变基督教的信仰问题,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可知文艺复兴披着宗教外衣宣传人文主义思想,故C项正确;“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是对材料信息的错误理解,故D项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特点 16.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实际上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 C.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反对教皇……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主教会也是欧洲的封建统治集团,故教皇被称为“富有的世俗君主”,材料反映了宗教改革的本质是反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故D项正确;“反教皇的宗教斗争”的说法停留在宗教的层面,不属于本质,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主张王权高于教权,没有反对世俗君主,故B项错误;材料也未涉及民族革命的问题,故C项错误。故选D。 17.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A. 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B. 人文主义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C. 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D. 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表明欧洲历史上的宗教改革运动具有反理性的特点,故C项正确。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AB项错误。路德教、加尔文教属于教会中的新教派,故D项表述错误。. 考点:古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 18.《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同一过程”是指 A. 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 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 C. 宣扬俗权之上增进民族意识 D. 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念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强调的是人性的回归,人生的现实幸福,宗教改革强调人的信仰自由和发财致富的权力,都强调了人性的解放。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其他与题意不符。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比较 19.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A. 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 刻意表现奔放情感 C. 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 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判断出此时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说明达芬奇绘画的理性精神,故C正确;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是实验验证,材料不能体现出实验科学的研究,“近代实验科学之父”是文艺复兴之后的伽利略,故A错误;“奔放情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特点,时间是在19世纪上半叶,故B错误;启蒙运动否定了天主教的神学理论,故D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艺复兴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历史题目中的时间信息有时是人物或事件,比如本题中的时间信息是“达芬奇”,由此判定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然后逐项排除即可。这就要求考生对历史的时间信息要高度关注。 20.“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和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这段话所体现的主流思潮,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事件中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运动 C. 启蒙运动 D. 新航路开辟 【答案】B 【解析】 材料“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和天空”“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强调了人性,反对神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故B项正确;A项是研究的对象是社会;C项是理性主义;D项经济领域的。 点睛:从材料“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中就可以得出这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21.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A. 现代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古典主义 【答案】B 【解析】 从题目中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可看出,这种文学风格是超越现实,革命的理想主义,属于浪漫主义风格的文学作品,所以他的文学理念属于浪漫主义而非现代主义等其他三个选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点睛: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与其他文学创作方法相比,并无优劣之分,只是表现手法不同而已,浪漫主义文学往往超越现实,“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其实就是希望社会更美好。 22.近代某思想家认为,人类社会的文化习俗、科学、制度、道德和法律规范等都是从早先更原始更低级的形态发展而来,而这一发展是经由适应和淘汰过程而实现的,在此过程中,个体特性也会做出相应的调适。此观点 A. 是对社会发展的唯物主义解释 B. 为“人民主权说”提供了逻辑起点 C. 促进了浪漫主义在欧洲的产生 D. 为列强瓜分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从早先更原始更低级的形态发展而来,而这一发展是经由适应和淘汰过程而实现”的信息体现是达尔文进化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思想,这有利于西方殖民侵略提供理论依据,故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生物学成就·进化论 23.19世纪晚期《纽约时报》社论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政府认为这些学生,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荒唐可笑的。”该社论反映了 A. 《纽约时报》对中国留学生存在误解 B. 清政府控制了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方式 C. 中体西用的理念导致留学教育的偏差 D. 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 【答案】C 【解析】 19世纪晚期,中华民族危机深重,挽救民族危亡日益迫切。材料表明:留学生热切从西方探索挽救民族危亡之道,但清政府坚持中体西用,反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选C;材料表明《纽约时报》对中国留学生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表示赞赏,排除A;由清政府的设想和留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看,清政府没有控制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方式,排除B;19世纪晚期洋务运动宣告失败,排除D。 24.郭嵩焘出使英法后眼界大开,认为李鸿章积极购买兵器,派学生学习西方利器,“徒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也”。郭嵩焘这一认识 A. 表明洋务思想有新发展 B. 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C. 加快了留学事业的发展 D. 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徒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也”说明郭嵩焘已经认识到中国不仅应该考求西方的技术,还应该考求西方的制度,表明洋务思想有新发展,故A项正确;郭嵩焘并不是维新派的代表,故B项错误;派遣留学生是洋务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郭嵩焘的这种认识加快了留学事业的发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郭嵩焘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体西用”思想,而不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故D项错误。 25.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A. 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 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C. 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 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信息来看,谭嗣同撰写《仁学》一书,既受西方科学家关于宇宙物质论思想的影响,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影响,说明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具有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的特点。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说法片面,排除ABC项。 26.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答案】A 【解析】 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留日学生占多数,结合所学知识,这与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较早开放通商口岸有关,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有利于接受外来文化,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作为革命的高潮,开始于1911年,排除B;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不足以解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C;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因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不足以解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D。 【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的开放。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近代中国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近代中国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不平衡的认识和理解。本题难度不大,实际上类似的角度在以往高考题也曾考查过,如2015年全国Ⅰ卷27题就考查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格局的影响。由此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关注以往的高考真题,认识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问题的原因进行正确分析。 27.(2017年天津卷)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 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 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 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 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可知,“寻求经世之道”、“着意边疆地理研究”、“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议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寻求经世之道”“边患危机”“西方殖民者东来”等,这反映了人们关注社会现实和世界形势,故选A。材料中未体现对传统史学之法的改变,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不符。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向西方学习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以近代中国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考查学生对清末代中国应对社会形势的变化而进行的调整。 28.19世纪七八十年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张树声都在奏议中言及过西方政体。前者说:“中国天洋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后者说:“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这反映出当时 A. 部分官员实现了从洋务派到维新派的转变 B. 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之学而进入哲理学说 C. “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观念嬗变 D. 洋务派坚持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广泛批判 【答案】C 【解析】 材料体现出对待西方政治体制学习中,洋务派持有不同的观点,这种辩论也促进了传统观念的嬗变,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的都是洋务派的主张,故A项错误;前者不是格致之学,而是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显示洋务派内部的争论,不代表广泛性,故D项错误。 29. 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时指出:“倭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由此可知,康有为 A. 维新思想已形成体系 B. 主张与列强进行商战 C. 对皇帝软弱表示不满 D. 关注日深的民族危机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倭”指的是日本,“俄”指的是沙皇俄国,所以这则材料讲述的是康有为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的局势的描述,所以可以看出他关注民族的危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维新思想;B选项错误,康有为没有这样的论述;C选项错误,康有为是向皇帝陈述事实。 30.《笑林广记》记载古代一则笑话:有个官员到乡下去,问一个老农说:“近年来黎庶如何?”老农答道:“今年梨树挺好,只是虫吃了些。”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是 A. 康有为的政治改良 B. 孙中山的社会革命 C.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 D. 毛泽东的土地革命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黎,庶”是成群的百姓的意思,但老农听不懂,以为问的是“梨树”,说明文言严重脱离广大群众,提倡白话文非常必要,这一困局主张到新文化运动才提出来,所以C项符合题意;A、B选项偏重于政治;D选项是经济问题。 31.1920年,胡适指出:“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这表明 A. 胡适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 B. 新文化运动后期存在盲目和浅薄问题 C. 胡适提倡开展白话文运动 D.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没有进步意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新文化运动,题眼是“1920年”“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胡适曾经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故A项错误;根据本题题眼,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存在盲目和浅薄的问题,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提倡白话文,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进步,故D项说法错误。 32.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邓小平理论中“吸收和借鉴”表现的是 A. “一五”计划工业化方针 B. 和平赎买的改造政策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可以看出属于邓小平理论中“吸收和借鉴”表现的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故选 A。 考点:20世纪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3.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 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答案】C 【解析】 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高等教育如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排除B项;大专院校录取新生人数的增长,并不表明已经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排除D项。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复兴 【名师点睛】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变化反映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才。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渴望上大学,大学的“精英式教育”应当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本题较好地契合了恢复高考40周年这一热点,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社会热点和周年热点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和掌握。 34.1899年,孙中山提议成立团结中华民族的统一国家以抵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为此,他提出在西藏修建铁路,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边防并促进西藏经济发展。这表明当时他认为 A. 民权是中国近代社会问题 B. 应该大力传播三民主义 C. 民生是实现民族主义的保障 D. 新三民主义重视民族团结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孙中山主张在西藏修铁路是为了“巩固边防并促进西藏经济发展,以抵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民权问题;B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899年,与新三民主义无关。 3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以后他又多处题辞,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 A. 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B. 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 C. 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 D. 以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为最高理想 【答案】B 【解析】 秦朝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A错;“贵贱分明”“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子孝父慈”符合儒家重视礼、维护等级制度、讲求孝道,故B正确,秦始皇的做法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故C错误;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 36.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的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文化教育的兴盛 C. 重文轻武的政策 D. 印刷成本的降低 【答案】D 【解析】 宋代时期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导致印刷成本降低。故答案为D项。从宋代所印刷文献来看,其他三项不能反映,排除ABC项。 点睛:本题抓住时间信息“宋代”。宋代以前的雕版印刷术每印一种书就要雕刻一回板,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当可观。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字模可以多次使用,减少了印刷成本。据此作出正确选择。 37.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新三民主义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时指出,太平天国领袖们在定都天京后为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认为“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即帝制思想导致运动的最终失败。为避免上述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即提出了实行民权主义的主张,故选B。A、C、D三项概念的范畴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38.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富庶的意大利那场华丽而感性的文艺复兴,而是贫穷的北欧那场质朴而深刻的宗教改革。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宗教改革 A. 宣传了早期天赋人权思想 B. 突显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C. 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D. 摧毁了欧洲传统的宗教信仰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材料强调宗教改革是“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的群众基础比文艺复兴运动广泛,故C项正确;AB项是启蒙思想,排除;D项错误,错在“摧毁”。 39.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 期、清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据材料可知 A. 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 B. 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C. “东学西渐”历程开启 D. 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依据表格内容可知,中国的科技成就都是古典科技的技术经验的总结,而西方趋向近代科学,造成东西方发展趋势不同,中国处于封建制度衰落时期,西方跨入近代,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正确;依据表格内容可知,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差异,不能说明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 “东学西渐”历程开启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D项在材料无体现,排除。 40.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西方人生产与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人们可以日落而作,日出而息,整个社会可以更自由地支配时间了。导致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化 B. 信息化 C. 城市化 D. 电气化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由于电力的广泛应用所导致的,即导致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电气化,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中的现象和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均无关,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二、材料题(三道大题。41题16分,42题10分,43题14分,共4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在他的社会政治学说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王道”的理性。所谓“王”,就是高高在上而君临一切的意思,“道”是儒家学说的仁义之道。孟子又是怎样描述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图景呢?他认为:在王道统治国家的理想状态下,君主如圣人一般统治着国家,国家法制健全,政令畅通,赏罚分明,贤人辈出;赋税徭役适度,百姓丰衣足食,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对于君主和国家发自内心地表示拥护。 材料二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公民分成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以及欲望三种品性。治国者用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与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这样的国家里,治国者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治国者和武士没有私产和家庭,因为私产和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劳动者也绝不允许拥有奢华的物品。 ——摘编自柏拉图《理想国》等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与柏拉图关于“理想国”认识的共通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理想国”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答案】(1)共通之处:都强调了等级性;都强调了统治者的高素质(或德治);都带有理性主义色彩;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2)社会背景:孟子: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矛盾激化;儒家“仁”“礼”思想的影响。柏拉图: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日益显著;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历史价值:二者分别对中国和西方的治国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的宝贵遗产。 【解析】 本题考查孟子与柏拉图的治国主张。两人的主张存在许多共同点,分别是各自所处时代社会状况的反映和要求。二者的主张分别对中国和西方的治国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孟子与柏拉图关于“理想国”认识的共通之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在王道统治国家的理想状态下,君主如圣人一般统治着国家”“人民对于君主和国家发自内心地表示拥护”和“柏拉图把公民分成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以及欲望三种品性”,说明二人都强调了等级性和统治者的高素质。根据材料中的“孟子在他的社会政治学说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王道’的理性”和“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说明二人的主张都带有理性主义色彩。联系所学可知,二人的主张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2)两种“理想国”产生的社会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各自当时的社会状况来说明。共同的历史价值,也应当联系所学,从两者治国理念产生的深远影响来说明。 42.材料一 中华民国政制形式与内容的分割迫使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深入到思想文化的深层中去寻找国家富强的出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不论是新文化派,还是文化保守主义,都对“民主”持有肯定态度,同时,他们对民主的理解和追求方向又不完全相同,可分为激进民主主义、自由派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五类。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西方文明寻找到的科学旗帜已超越了自然科学领域,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宇宙人生领域。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时代思潮取得了舆论上的胜势。出现科学可以解决一切的论调。 ——摘编自穆允军《文化比较视域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再思考》 材料二 17世纪时,近代自然科学家大都反对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神学世界观;同时,他们又借鉴古代一些自然哲学的思想理论,推陈出新,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性和科学在一切人类社会活动的主导地位。这个时期的哲学家们和社会科学家们不承认任何的专制权威,不论是宗教信仰和自然观,还是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都经受了挑战和审判,一切都需要“理性的法庭”去审查、裁定。社会科学家们提出的许多科学的、理性的观点推动了当时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 ——摘编自张丽敏《启蒙运动时期的社会科学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的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科学发展的不同之处。 【答案】(1)特点:民主深入到思想文化的深层并与国家富强相结合;知识分子各派对西方民主思想均持肯定态度;出现众多政治思想类型;自然科学的内涵跨领域渗透。 (2)不同: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社会科学植根于西方传统文化,强调理性,对西方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具有延续性。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社会科学发展主要是移植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强的排斥心理。 【解析】 【详解】(1)根据“都对‘民主’持肯定态度”、“对民主的理解和追求方向又不完全相同”、“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宇宙人生领域”、“出现科学可以解决一切的论调”可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的发展特点是对西方民主思想均持肯定态度,出现众多政治思想类型;自然科学的内涵跨领域渗透,民主深入到思想文化的深层并与国家富强相结合。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可知,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社会科学主要是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是不一致的。而西方的社会科学则是植根于西方传统文化,强调理性,因此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家能在“借鉴古代一些自然哲学的思想理论”的接触上推陈出新,对西方社会发展影响巨大。 43.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第一,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就使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中发展和坚持下来,并且日益发展。第二,第一次国内革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深刻影响,为革命军队和政权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群众条件。第三,全国革命形势是继续向前发展的,中国红色政权也必然会继续发展。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条件。第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 ——叶庆丰、白平浩《社会主义发展史纲》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摘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核心含义,并指出在旧三民主义指导下的革命实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回答其历史意义。 (3)分析材料三的论述在当时产生的重大历史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这一论述思想的指导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是如何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 【答案】(1)核心含义:“民族革命”即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政治革命”即通过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革命实践: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失败后进行了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2)主要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历史意义: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3)历史意义: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极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和中共十四大的思想基础;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三选二) 推进: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1世纪初,中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论述可知,“民族革命”的核心含义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政治革命”的核心含义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革命”的核心含义是平均地权,追求社会平等。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旧三民主义指导下的革命实践主要有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2)根据材料二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为在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历史意义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方向,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3)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于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1世纪初,中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