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校·高2020级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历史 命题人: 审题人:‎ 历史测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案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带走(方便老师评讲),答题卡不得带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商朝人多占卜,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包括祭祀、收成、征伐、天气、祸福、田猎、疾病、以至于生育等,几乎无事不卜;将所卜之事及应验情形记录在龟甲兽骨上,由此留下了珍贵的甲骨卜辞。这反映出商朝时期 A. 珍藏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B. 形成了完整的史学体系 C. 具有贯通古今历史观点 D. 编辑了最初的历史典籍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所卜之事及应验情形记录在龟甲兽骨上,由此留下了珍贵的甲骨卜辞”表明商朝时期珍藏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未体现形成了完整的史学体系,排除;C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具有贯通古今的历史观点的结论,排除;D项,材料只是表明商朝时期“留下了珍贵的甲骨卜辞”,没有反映编辑历史典籍,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2.据《史记》载:“(周厉)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材料说明 A. 周王暴政导致王室覆灭 B. 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监控 C. 周朝礼乐制度有待恢复 D. 周朝的监察体系日益完备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周厉王暴虐无道,放纵骄做,导致出现“诸侯不朝”的现象,这说明周朝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即周朝礼乐制度有待恢复,故选C项。周厉王时周王室并未灭亡,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周厉王暴政以致诸侯不朝,并没有加强对地方的监控,故B项排除;材料中周厉王以巫师监视民众,并非监察体系的日益完善,故D项排除。‎ ‎3.隋文帝曾多次下诏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表明当时 A. 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 B. 三教合一的趋势明显 C. 儒学的发展面临困境 D. 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信息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佛道兴盛,儒学受到剧烈冲击的状况,表明当时儒学发展陷入困境,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表述正确,但并非材料主旨;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当时儒学受到佛道冲击的情况,并未涉及三教合一的趋势;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当时儒学受到佛道冲击的情况,并未体现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政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明清时期,晋商以山西富有的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这反映出当时 A. 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 B. 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 C. 区域位置决定商业贸易发展 D. 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反映了明清时期农副产品大量投入市场,说明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故A正确;材料没有将不同时期晋商的经济地位进行比较,不能说明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故B错误;区域位置并不是商业贸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故C错误;材料没有将长途贩运贸易与其它贸易形式对比,不能说明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农副产品大量投入市场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5.1881年,上海织布局获得了“如在上海本地零星销售,应照中西通例,免完厘税;如由上海径运内地,及分运通商他口转入内地,应照洋布花色,均在上海新关完一正税,概免内地沿途税厘”的特权。这一特权在当时 A. 利于提高国产“洋布”的竞争力 B. 旨在抵制外国棉布在华倾销 C. 阻碍了私营棉纺织业的发展 D. 表明政府加强了对海关控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洋务民用企业的发展。依据材料可知,上海织布局是使用近代机器生产国产“洋布”的洋务企业,它的商品在本地销售时免征厘税,在外地销售时“概免内地沿途税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形成一定的价格优势,提高国产“洋布”的竞争力,因此A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特权的主观目的是促进洋务民用企业的发展,提高国产“洋布”的竞争力,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棉布在华倾销只是该特权的客观效果,不是主观目的;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给予洋务民用企业减免厘税的特权,并未体现其对私营棉纺织业发展的阻碍,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给予洋务民用企业减免厘税的特权,并未表明政府加强对海关的控制。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6.《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记载:“1928年,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单一税率,改为十二级税率,最高关税为50%;后又改为十四级税率,最高关税增至80%。”这一措施体现 A. 关税自主运动的完成 B. 对国际市场秩序维护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效果 D. 国民政府发挥经济职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修改关税,是其发挥经济职能的体现,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33年5月中国政府完全获得关税自主权,至此中国真正实现了关税自主,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提高关税可能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不利于国际市场秩序的稳定;C选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7.刘作金在《二战中的中国》中指出:“1942年3月至4月,中国以两个军一个师近10万人的兵力,出征缅甸,成功解教了被日军围困的7000—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的进军。”这说明 A. 中国抗战获得国际援助 B. 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 日军主力深陷亚洲战场 D. 中国抗战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国……出征缅甸,成功解教了被日军围困的……英军”可知中国远征军解救了英军,支援了英国、缅甸的抗日战争,这说明中国抗战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支持,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国抗战的地位,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日军主力的状况,故C项排除。‎ ‎【点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中国……出征缅甸,成功解教了被日军围困的……英军” 。‎ ‎8.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请联邦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为厂长,时任武汉市市长吴官正亲自到会祝贺,外媒评价这是“一件令人吃惊的新闻和成功的典范”这主要源于 A.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 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C. 所有制结构多元化 D.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1984年11月”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是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于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武汉柴油机厂仍是公有制企业,这一事件与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无关;D选项错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不是材料中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9.前3世纪末至前1世纪中期,战俘不断增加,奴隶价格暴跌,奴隶制经济繁荣,罗马人藉此从劳动中解脱。一位政治家告诫兄弟:“不管去哪里都要随身携带一大批奴仆,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这反映出 A. 统治阶层等级秩序十分森严 B. 对外扩张导致了社会风气的恶化 C. 战俘的增加减轻了公民负担 D. 奴隶制经济繁荣孕育了贵族政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前3世纪末至前1世纪中期”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由战俘转化而来的奴隶不断增加,罗马人以拥有大量奴隶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反映出对外扩张导致社会风气的恶化,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罗马统治阶级等级秩序的森严;C选项错误,战俘的增加减轻了罗马公民的负担,但这不是材料主要体现的内容;D选项错误,罗马贵族政治在此之前已经出现。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0.19世纪末,帝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国家社会保障立法,宰相傅斯麦不遗余力地推行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他说:“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 经济高速发展率先建成福利国家 B. 民主化程度提高建立责任内阁制 C. 政府用非暴力手段促进社会控制 D. 马恩直接领导德国共运成效显著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俾斯麦强调用社会保障制度来消除工人阶级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德国政府采用非暴力手段抵制社会革命、加强社会控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将德国与其他国家比较,得出德国率先建成福利国家;B选项错误,当时德国并未实行责任内阁制;D选项错误,马克思去世于1883年,恩格斯去世于1895年,两人并未直接领导德国的共产主义运动。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1.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列宁提出:“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列宁的用意是 A. 欲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 西方生产方式值得借鉴 C. 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 D. 应充分肯定市场经济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反映的是列宁赞成“资本主义”中的积极成分,即能消灭小生产者的涣散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采用了资本主义中的积极因素,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体现的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借鉴,故B项正确,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对市场经济做出肯定,故D项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同中世纪制度、同 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 ‎12.有学者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古典时期少数东西方伟大思想家主导的百家争鸣现象,也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上述现象表明 A. 文化保护主义的倾向明显 B. 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 C. 世界文化基本实现一体化 D. 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东西方先进文化,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信息可知,全球化有利于文化多元发展,交流融合,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文化开放而非文化保护主义;B选项错误,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的表述过于绝对,明显错误;C选项错误,世界文化基本实现一体化的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美国城市化发展十分迅速,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大量集中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马萨诸塞州卫生局在其报告中谈到该州河流被严重污染,已经不适合作为家庭用水供应。这份报告所反映的情况,在19世纪美国的大多数城市中都是存在的,水体污染往往是疫病流行的根本原因。为了创造卫生、健康的城市环境,市政官员、专业技术工程师、改革积极分子和普通市民联合起来,为解决城市问题进行了不懈努力。1888年,普罗堆登斯组建了第一座市立的细菌学实验室。5年后,纽约市引进了巴氏消毒法。到1910年,超过1000万的美国城市居民用上了消毒过滤的水,使得纽约、费城、波士頓的死亡率至少下降除由市政修 建统一的下水道工程之外,19世纪80年代,环卫工程师们利用化学或生物的最新成果发明了污水处理方法。这些努力的结果就是城市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1908年1月,芝加哥市议会通过了城市规划,并授权市长组织一个委员会来研究和推动这一规划。此后,城市规划逐漸得到每一个城市的重视。‎ ‎——摘编自刘敏《19世纪美国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和对策》‎ 材料二:中国近代城市承继古代城市而来,其基础设施建设很难适应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欧美教士深感中国城市公共卫生问题严重。传教医生认为“对于引起疾病的神秘因素的恐惧也势必成为基督教进步的障碍”。因此,他们将传教事业与公共卫生工作联系在一起,取得突出成效领域有:预防天花的种牛痘技术的推广;眼病的防治;对鼠疫等流行病的预防宣传和治疗。租界等外国人居住集中的地区,则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上海租界自成立之初,就逐步完善市政建设,建立公共卫生制度。到20世纪初年,地方自治运动兴起,上海积界有关公共卫生的管理条例都被搬至华界。辛亥革命后,大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带来了先进的卫生知识与疾病预防的新思想,1916年成立中华卫生教育会,先后在北京、杭州等15个城市开展卫生运动。从总体上说,在民国年同內多数城市都设立了专门管理公共卫生的卫生局,公共卫生事业都有所发展,但北京、南京和沿海沿江通商口岸较好,内地城市较差。现代医学的提倡者们主张大力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但他们攻击传统中医知识是不科学的和迷信的,使中西医关系紧张。‎ ‎——摘编自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与中国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1)不同:美国全国范围内普遍进步;中国发展不平衡,沿海的口岸城市发展较好。美国重视城市规划,中国主要是通商口岸城市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美国在政府主导下,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推动;中国基本处于半无政府状态,民间自发。‎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国城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传教士传医以促传教;租界的示范和刺激;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工业化的水平低,难以给城市化以强有力的推动。‎ ‎(2)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实现民族的解放;唤起民众的卫生意识,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政府管理职能的增强;否定传统中医,具有一定局限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美国与中国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近代美国与中国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同,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为了创造卫生、健康的城市环境,市政官员、专业技术工程师、改革积极分子和普通市民联合起来,为解决城市问题进行了不懈努力”“这些努力的结果就是城市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芝加哥市议会通过了城市规划”分析得出美国方面的特点;根据材料中的“但北京、南京和沿海沿江通商口岸较好,内地城市较差”“辛亥革命后,大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带来了先进的卫生知识与疾病预防的新思想”并联系所学得出中国方面的特点,然后进行比较。其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世纪美国城市化发展十分迅速,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大量集中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为了创造卫生、健康的城市环境,市政官员、专业技术工程师、改革积极分子和普通市民联合起来,为解决城市问题进行了不懈努力”等信息分析得出美国方面的原因;根据材料中的“欧美传教士深感中国城市公共卫生问题严重”“上海租界自成成立之初,就逐步完善市政建设,建立公共卫生制度”并联系所学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回答出中国方面的原因。‎ ‎(2)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公共卫生事业都有所发展”“使中西医关系紧张”等信息,并联系所学从提高国人身体素质、唤起民众卫生意识、促进城市近代化、增强政府管理职能,以及否定传统中医具有一定局限性等方面来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时段)‎ ‎“新中国”一词内涵的历史发展脉络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康有为为改变清王朝危机,设想在巴西建立和管理殖民地时首次提出了“新中国”的概念,希望通过向外移民来挽救民族国家危机;梁启超也提出了“新中国”一词,这源于其对戊戌变法失败的思考。‎ ‎1907年 美籍传教士威廉﹒蒲鲁士作《新中国在演进》一书,揭示某些洋人活动的殖民性、有害性及其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冲突,并从这些冲突中凸显“新中国”出现的必要性。‎ ‎1910年 陆士谔写理想小说《新中国》,该书以幻想形式对未来新中国进行了设计和构建,希望建立一个立宪民主的现代化新中国。‎ 辛亥革命时期 ‎《新中国报论自由真理》中提到:“人群之自由者文明也,外国惟文明故人群之自由胜。”‎ 五四运动前后 国人纷纷提出建设“新中国”,各种“新中国”构想的呼声覆盖全中国,特别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观的推动下,“新中国”一词的涵义进一步深化,囊括了民族独立的内容。‎ ‎1921年后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概念和实践两方面深化了“新中国”的内涵,并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新中国”一词的无限能量释放出来。‎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新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 ‎——摘编自史宏波《近代以来“新中国”名词的历史考察》‎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时间(时段)提取信息,围绕“‘新中国’一词的内涵”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论题: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新中国”的基本内涵。‎ 阐述: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此背景下,康有为首先提出了“新中国”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意图。此后,仁人志士们不断丰富“新中国”的内涵,五四运动后,反帝反封建成为时代主流,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也成为“新中国”的基本涵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历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由此诞生,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人民获得了解放,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总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新中国”的基本内涵。‎ ‎(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可)‎ ‎【评分说明】‎ 一等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时间(时段)提取信息,围绕“‘新中国’一词的内涵”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例如依据材料中“人群之自由者文明也,外国惟文明故人群之自由胜。”、“‘新中国’一词的涵义进一步深化,囊括了民族独立的内容。”等信息可拟定“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新中国’的基本内涵”的论题。然后结合史实从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有为首先提出“新中国”的概念体现挽救民族危亡的意图、五四运动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新中国”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等角度简要阐述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新中国”基本内涵。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言之有理即可。‎ ‎1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吕后)除去了秦时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挟书律”、“三族罪”、“妖言令”等苛刑。公元前191年,吕后诏令郡国“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还恢复了刘邦时一度取消的“十五税一”的税制。‎ 刘邦颁布“盗铸令”,严禁私人铸钱,犯者弃市。吕后继续严禁私人铸钱,并规定钱重八铢。后来因为八铢钱不能流通,又改铸五铢钱,与三铢钱并用。与此同时,吕后还“弛商贾之律”,在公元前189年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摘编自彭卫《应当正确评价吕后》‎ 材料二 高祖犹微,吕氏作妃。及正轩掖,潜用福威。志怀安忍,性挟猜疑。置鸩齐悼,残彘戚姬。孝惠崩殒,其哭不悲。诸吕用事,天下示私。大臣菹醢,支孽芟夷。祸盈斯验,苍狗为蒈。‎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吕后当政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贞评价吕后所涉及的基本史实及其消极影响。‎ ‎【答案】(1)政治上:减除酷刑;经济上:减轻赋税,鼓励农民生产;稳定币制,放宽对商人的限制;利用行政手段促进人口增长。作用: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2)史实:打击政敌,排除异己;大封诸吕,培植外戚势力。‎ 消极影响:造成外戚干政并引发叛乱,加剧了西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除去了秦时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挟书律’‘三族罪’‘妖言令’等苛刑”可知,吕后政治上减除酷刑;根据材料“吕后诏令郡国‘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还恢复了刘邦时一度取消的‘十五税一’的税制”“吕后继续严禁私人铸钱,并规定钱重八铢。后来因为八铢钱不能流通,又改铸五铢钱,与三铢钱并用。与此同时,吕后还‘弛商贾之律’,在公元前189年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可知,吕后经济上减轻赋税,鼓励农民生产;稳定币制,放宽对商人的限制;利用行政手段促进人口增长。结合所学可知,吕后当政采取的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2)材料二的大意为:汉高祖刚刚起事的时候,吕雉就成为他的妻子了。等到平定天下,吕后就暗地里作威作福了。吕后是个内心坚忍的人,性格残暴多疑。派人拿着毒酒让赵王喝,又残忍地把戚妃砍断手脚叫做人彘。等到惠帝死了,吕后假哭却并不悲伤。任用自己的同姓亲戚,私据天下。杀死大臣,放纵蛮夷,祸害百姓,民不聊生。由此概括具体史实为,打击政敌,排除异己,大封诸吕,培植外戚势力。其消极影响造成了外戚干政并引发叛乱,加剧了西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讲演中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主要内容是:第一,战后的世界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包括: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调整殖民地,对当地进行开发应该根据门户开放原则。第二,抵制并消除苏俄的布尔什维主义影响。方法是由世界各国协助解决俄国问题,通过承认并援助俄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建立的临时政府,使之自由发展来肢解俄国。第三,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第四,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这是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 材料二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积极鼓吹创建国联的美国始终没有参加这一组织。巴黎和会主要调整了列强在欧洲的相互关系,和会之后,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趋尖锐。‎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想通过“十四点原则”获得哪些权益。‎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和会对美国的影响。‎ ‎【答案】(1)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通过门户开放,获得世界市场;通过国际联盟,取得对国际事务的干预权;消除布尔什维主义的影响。‎ ‎(2)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达到夺取世界霸权的目标;加紧对亚太地区扩张,鼓动召开华盛顿会议。‎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一信息,本问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内容——美国威尔逊“十四点原则”。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开放的’世界”、“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由世界各国协助解决俄国问题”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得出,美国想通过“十四点原则”获得以下权益:A.攫取一战后的世界领导权;B.通过门户开放政策,获得世界市场;C.通过国际联盟,取得对国际事务的干预权,“维护”战后世界秩序;D.分裂苏俄,消除布尔什维主义的影响等。‎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二信息,本问主要考查一战后相关内容——巴黎和会上美国。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美国始终没有参加这一组织”、“主要调整了列强在欧洲的相互关系”、“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趋尖锐”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计划落空,即没有实现夺取世界领导权的目标;B.亚太地区矛盾尖锐,美国从而加紧了对亚太地区扩张,鼓动召开华盛顿会议等。‎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巴黎和会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17年5月6日,黄炎培与蔡元培、张元济等48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研究、试验、推行职业教育的全国性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1918年8月20日,在上海南市陆家浜创立了中华职业学校。这个学校开设的科目与一般学校大不同,设木工、铁工、珐琅、钮扣四科,并附设工厂。后来又添设土木、留法勤工俭学、染织、师范、商业等科。这些专业大都是社会所急需,也是热门专业。‎ ‎——肖伟俐《大家风苑》‎ 材料二 “余之考察教育,所兢兢于心者不敢忘一‘我’字。……所发第一念即‘于我之比较如何’,第二念即‘我之对此当如何’。”“(中国的教育)乃纯乎为纸面上之教育。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改良之道)不独须从方法上研究,更须在思想上研究”。‎ ‎——1916年黄炎培《东西两大陆教育不同之根本谈》‎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炎培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并分析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黄炎培教育思想的认识。‎ ‎【答案】(1)实践:推行职业教育,创办职业学校。特点: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专业与就业相衔接。‎ ‎ (2)认识: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生存发展;教育应面向社会需要; 主张实用  主义教育思想。‎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本问的两个小问均比较简单,关于第一小问的“具体实践”,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推行职业教育的全国性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创立了中华职业学校”等,归纳、概括即可得出,即推行职业教育,创办职业学校。关于第二小问的“特点”,根据关键信息“设木工、铁工、珐琅、钮扣四科,并附设工厂”、“这些专业大都是社会所急需,也是热门专业”等,即可分析、认知得出。即A.教学与实践(实习)相结合;B.专业与就业相衔接。‎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的能力,有一定难度。审题和作答时候,注意揣摩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以及立意,纵观材料二,题干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肯定黄炎培的系列教育思想,即体现积极作用。围绕此方向,结合材料信息,展开认识,言之有理即可。重点把握以下维度:A.教育应本着服务于人的生存发展;B.教育应面向社会需要;C.教育要达到“学以致用”(实用主义)。‎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近代中国教育家·黄炎培·教育改革及教育思想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