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湖北省阳新县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湖北省阳新县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48分)‎ ‎1.《盐铁论·水旱》载:“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大意为“铁器对农业很有用。多用铁器,那么农民就会省力得多,农夫十分乐于经营田地。不用铁器,那么田地就荒废了,粮食也生产不出来”。“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作业方式,比较落后,铁器农具还未出现,故A项错误。“铁犁牛耕”是古代农业的生产方式,而不是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况且题干中未出现“牛耕”的表述,故B项错误。由题意可知,古代农业善于使用以铁器为代表的农业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正是体现了农业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男耕女织”的描述,只强调耕种业的特点,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 ‎2.《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B.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政府对棉花的私营的政策与题目无关,故A项排除。题干材料“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 反映了古代社会家庭手工业对规模生产的阻碍,故B项正确。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不是棉纺织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故C项排除。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在鸦片战争后,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 ‎3.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脚痛腰酸晓夜忙、高田车进低田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首词描写的是以人力为动力的灌溉工具翻车;耧车是西汉时期出现的一种播种工具,不是灌溉工具;筒车是唐朝时期发明的以水力为动力的灌溉工具,不是人力;风力水车依靠的是风力,不是人力。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 ‎4.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答案】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 ‎5.由于经营工商业没有获利的确实保障,一些民族资本家还用经营工商业所获得的利润,到农村去购买土地,然后出租给农民,从而兼有资本家和地主这样两重身份。”这主要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中( )‎ A.一些民族资本家为了逐利,在城市和农村“两头通吃”‎ B.缺乏独立的生产基础,不敢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 C.同封建势力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D.依靠封建地租渠道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结合所学和材料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夹缝中间生存艰难,排除A;材料主要不是阐明民族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排除B;“从而兼有资本家和地主这样两重身份”表明民族资本家拥有双重身份,实质表明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C正确;材料表明是用经营工商业的利润购买土地,排除D。‎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6..中国通商银行创办于1897年,是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总行第一任大班是曾在汇丰银行任职数十年的英国人美德伦。该行创办时的主要投资者多是封建地主官僚、买办和商人。该银行的创办和经营( )‎ A.有利于洋务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B.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便利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工业的产生,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洋务运动在19世纪90年代已经结束,排除A项;民族工业产生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B项;根据题干中“封建地主官僚、买办和商人”是银行的投资者,这些金融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其投资设厂,可以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C项正确;投资经营银行的是中国封建官僚和商人,没有涉及到外国对中国经济的侵略,排除D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兴起 ‎7.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 A.甲午战争以后 B.解放战争期间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解析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提取信息: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中,发展阻力大于发展动力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缓慢,同时受到国民党滥发纸币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影响。ACD三项时期内都有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均排除。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8.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D.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概括能力。注意提干要求中“本质问题”,题干中所述的四个不同阶段要求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下多实行的农村土地政策,“给农民土地”在建国初期实行;“土地收归公有”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实行;“给农民土地经营权”‎ 在改革开放后进行;“给农民种地补贴”在当今。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经历过多次调整,但每次调整的共同点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以促进农村的生产力发展,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ABC三项均是历史史实,不是本质,故选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 ‎9.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A.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 B.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 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 D.加入世贸,融入全球经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材料中经济学家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市场的扩大对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的促进作用。浦东的开放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旨在将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同时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因此浦东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国家正确的经济策略带来的,而市场的扩大则体现不明显,故A项错误。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加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更加全面地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符合题干材料中市场扩大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这一表述,故D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加入 ‎10.1987年同1978年相比,国有企业留利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从3.7%上升到40%以上,扣除了各种税费后的实际留利仍为20%,到1987年,全国有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突出反映了这个时期全国工业企业出现了( )‎ A.经营自主权变化 B.经营规模变化 C.所有制结构变化 D.管理方式变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可突出反映出是经营自主权的变化,故A正确;题干没有反映经营规模变化和管理方式变化,排除BD;三大改造后,所有制结构都以公有制为主,排除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经营自主权变化 ‎11.据学者统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婚俗在教育发达地区已改变很大,如集体婚礼、西式婚礼等,但即便在大城市,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期内不洗脸、不洗衣服等,南北各地均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 )‎ A.传统忠孝礼节观念根深蒂固 B.年轻人与年长者观念不一 C.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发达 D.西方教育影响的地域差异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尽管婚俗在教育发达地区已改变很大,但是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等等,这足以证明传统忠孝礼节观念根深蒂固,中国人传统的宗法观念仍然是根深蒂固,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与材料的主旨不符,均排除。‎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传统忠孝礼节观念根深蒂固 ‎12.1929—1933年,胡佛任总统的四年时间里,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37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面积增长了40%,森林面积扩大了250英亩,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 A.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C.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D.措施的实施成效显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能力。由材料可知,在美国“大萧条”时期,胡佛修建了公路、国家公园、水坝等公共工程。材料反映了危机期间胡佛政府兴建公共工程的做法,不体现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不符合史实,面对危机,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时期兴建了大量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因此,胡佛兴建公共工程的做法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重要借鉴,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不断加深,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胡佛总统的政策 ‎13.一部史学著作评论某一事件道:“它是一种妥协,是俄国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为的是给国家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机会。用列宁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农民版的《布列斯特和约》’。”这一事件指的是( )‎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粮食税的实行 C.余粮收集制的实行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退出一战不是妥协、退让,是符合当时人们的愿望,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妥协、退却,可以判断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战略退却”,或者叫做“农民版的《布列斯特和约》”,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故B项正确;余粮收集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材料的妥协、退却,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正确途径,故C项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是斯大林时期,不是列宁,故D项错误。‎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14.新航路开辟后,“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变 B.人文主义思想推动了探求新知的盛行 C.英国工业革命增强了欧洲探险的实力 D.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追求财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后,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进而刺激了人们对财富的疯狂追求,使能带来财富并具有冒险精神的“水手”成了人们羡慕的职业,故选D。题干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思想观念、文化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A项表述过于绝对,任何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排除;B项项说法正确,但非题干现象的本质原因,排除;工业革命发生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影响 ‎15.观察《19世纪中晚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英国开始确立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 西方主要国家完成工业革命 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英国开始确立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是在18世纪中期,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仅是英国,故B项错误;19世纪中期。题干图片反映19世纪中期的英国海外贸易遍及全球,与工业革命的影响相联系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应是初步形成,故D项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 ‎16.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 )‎ A.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B.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C.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 D.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933年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而不是“1901年”,故A项错误;该公司的“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而司法部长“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意在整顿秩序,故B项正确;起诉“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而不是针对所有的像“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故C项错误;不能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简单的理解为限制,垄断资本主义的法律也是规范保障其健康发展,故D项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 ‎17.下图所示的“故障”是指( )‎ A.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 B.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关贸总协定在解决多边贸易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货币体系建立有助于经济全球化,故A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故B项错误;区域集团化是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但总体而言还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故C项错误;经济全球化主要构成部分是贸易全球化,而贸易摩擦则阻碍经济全球化的顺畅进行,具体而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国际贸易中出现了新内容、新问题,关贸总协定无法迅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故D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 ‎1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一观点应当属于(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大意是:百姓饥饿,是因为政府收税太多,所以饥饿;百姓难治,是因为政府太有作为了,所以难治。言外之意,政府不要太有所作为,亦即主张“无为而治”,是道家主张,故选C。儒家思想强调仁政,以德治国,排除A;法家思想强调法治,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排除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19.《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 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 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理解。材料强调与天意相同,国家就能够得到治理,与天意相悖,国家就会大乱,所以君主要使所作所为与天意相同。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材料中描述的正是如果君主为政有失就会受到上天惩罚,以此来约束君主的行为,故答案为C。ABD三项也是董仲舒的思想,但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20.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宋明理学的理论固然能够提高个人修养,但这并不是宋明理学所倡导的根本出发点,故A项错误。“经世致用”的思想由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与题干不符合,故B项错误。理学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是因为其符合统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不能成为宋明理学所倡导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故C项错误。宋明理学提出的一个重要社会背景是五代以来传统社会道德败坏,理学家为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而提出,故D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宋明理学 ‎21.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主张( )‎ A.人文主义 B.仁爱精神 C.尊重人性 D.个人主义 ‎【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了李贽承认人的吃穿等自然正当需求和人自私的天性,反对理学的泯灭人性的虚假说教,体现了尊重人性的本质特征。人文主义在尊重人性的同时,更加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排除A。BD两项明显错误;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 ‎22.文明史学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 )‎ ‎①科举制度的实行②城市商业的繁荣③印刷技术的应用④中外交流的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隋唐至宋元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特点。“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体现的是科举制度的作用,而继而又转向为“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则是由于宋元之际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的作用。科举制的实行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得庶族士人得以凭借考试跻身统治阶层,庶族士人所代表的文化趋于繁荣,故①项正确。宋代城市商业高度发展,出现了繁荣景象,市民阶层出现并壮大,市民文化开始趋于繁荣,故②项正确。印刷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对文化发展的世俗化、普及化发挥了巨大作用,故③项正确。材料提及的文化发展趋势中不涉及中外交流方面的因素,不符合题意,故④项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隋唐至宋元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特点 ‎23.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是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于广大民众,天文学是一门被严厉禁止的学问,不准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材料可以反映出统治者对于天文的重视,古代君主将自身的权力来源追溯至上天,因而天文学作为一门直接与“上天”沟通的学科必须由官方垄断,以维护君主统治,故A项正确。天文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农业发展,但是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事实上,天象和君权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这种所谓的联系是由官方统治者构建的,C项言过其实,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发展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24.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说 D.三权分立学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社会契约是指人民在公共意志的基础上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材料强调公民的权力,而不是国家,排除A;材料中卢梭强调的是人民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人民有权废除一切事务,反映了人民主权说。自由平等与三权分立材料中都没有涉及,排除CD;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卢梭 二.非选择题(52分)‎ ‎25.(25分)国家政策是经济管理有形的手,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对秦孝公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者寡而游者众,故其国贫危。其境内之民,皆事商贾,为技艺,避农战,如此亡国则不远矣。”他在变法中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儿女为官奴婢)”。‎ 材料二 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一词成为时髦的名词。‎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79—1990年在任)‎ 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经济思想,分析其提出的依据。(6分)‎ ‎(2)材料二中西方人士为什么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这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7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改革的背景。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经济政策调整的看法。(12分)‎ ‎【答案】(1)思想:重农抑商。(2分)‎ 依据:农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力;‎ 工商业者不事农耕,逃避兵役,容易导致国家灭亡。(4分)‎ ‎(2)原因:西方国家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突出。(4分)‎ 事例:罗斯福新政。(1分)‎ 影响: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2分)‎ ‎(3)背景:经济危机与“滞胀”;福利国家的弊端;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6分)‎ 看法:经济政策的调整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国情;‎ 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政府(国家)干预经济要适度,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6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避“农战”,如此亡国则不远矣均足以证明商鞅的经济思想就是重农抑商。而他提出的重农抑商依据的主要从一方面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例如,农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力。另一方面强调商业的危害性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解答,例如,商人整天游离,甚至容易导致国家灭亡。‎ ‎(2)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即可,一方面是因为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在经历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当然是指是罗斯福新政,因为罗斯福新政正是学习才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苏联取经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是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二战后西方很多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从而使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一个新的时代,其实也就证明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应该互相学习。‎ ‎(3)撒切尔改革的背景主要是指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之后出现了经济滞胀的现象。而材料中的“削减福利开支”之类的信息也能证明背景还应该包括福利国家的弊端等等。材料中的“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足以证明对经济政策调整的看法应该是回答积极方面的为主,例如,经济政策的调整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国情、政府(国家)干预经济要适度之类的答案均可以。‎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撒切尔改革的背景 ‎26.(12分)对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欧洲说”——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世界说”——弗兰克认为:“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关于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一:欧洲国家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3分)‎ 论证: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联系;欧洲人的商贸活动和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18、19世纪欧洲人的工业革命最终将世界连成一体。(9分)‎ 观点二:广大亚非拉国家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3分 论证:广大亚非拉国家在新航路开辟后,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工业革命后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以及资本输出的场所;并促进了欧洲经济的不断繁荣。(9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 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理,论证要充分,史论结合要注意思维的逻辑性。如果认为欧洲是主导,则从新航路开辟开始,欧洲的重大历史事件来分析;如果认为亚非拉是主导,则分析殖民地半殖民地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贡献。‎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欧洲国家、亚非拉国家的推动作用 ‎2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但他正视中国的问题,则超越了杜威。他在群众教育运动方面非常积极,为工人和贫民办夜校。他展开“小先生”运动,让文盲学好后以他们的新知识教育其他文盲。对于1927年的反共产主义分子来说,这就好像一颗政治炸弹一样。在城市里搞群众教育被视为叛逆而遭禁止,陶行知就到农村进行教育和推行农村复兴计划。美国的进步教育推行现成的学校制度,陶行知则发现中国普通群众只能在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农村、家庭和车间的所在地受教育。在所有美国训练出来的教育者中间,陶作为一个穷人出身的人异常地同情普通人民的需要,而这终于使他比别人更接近中国共产党。‎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以我愚见,匪无非是那些自以为正统的人给和他们立场不同或反对他们所作所为的人乱扣的帽子……俺觉得最好笑的事情还是有些人自己明里暗里干着土匪的勾当,却诬蔑善良可爱的人是“匪”,偏要要拿冲锋枪去剿“匪”扮正义!‎ ‎——陶行知《剿匪与造匪》(1932年发表于《申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孔子和陶行知在教育领域贡献的异同。(9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评价陶行知。(6分)‎ ‎【答案】(1)同: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都反对传统教育,开创新式教育;‎ 异:孔子开创私学,为百家争鸣奠定文化基础;陶行知推行平民教育,促进教育平民化。(9分)‎ ‎(2)陶行知是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为中国开创平民教育,促进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陶行知是民主斗士,反抗专制独裁统治,为中国民族独立民主富强作出贡献。(6分)‎ ‎(2)由材料一的相关信息可以得出陶行知是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为中国开创平民教育,促进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由材料二的信息可以得出陶行知是民主斗士,反抗专制独裁统治,为中国民族独立民主富强作出贡献。‎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亚洲觉醒”的先驱·陶行知;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东西方的先哲·孔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