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玉山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玉山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玉山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 命题人:缪银英 审题人:胡蓉 满分: 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君主的权力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2.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4.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 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5.《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这则故事表明,韩非子主张 ‎ A.“事异则备变”             B.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C.加强君主集权               D.勤劳耕作,不要好高骛远 ‎6.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故事中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C.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7.某一时期,“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中,……课程强调学习古典艺术和体育锻炼,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该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是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 ‎8.战国时期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这种修辞差异 A.由地理环境决定              B.与两者不同的政治制度有关 C.由经济形态决定              D.与两者文明程度的高低有关 ‎9.“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 B.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 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D.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 ‎10.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 “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他们”‎ A.开启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先河         B.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 C.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开辟了否定权威的理性新时代 ‎11.宋代建筑大量采用了以白墙黑瓦为主体的艺术形式,绘画常采用清秀简洁的水墨画和淡彩画形式,妇女服饰“惟务洁净,不可异众”。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风俗画的流行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理学的影响                 D.中央集权的加强 ‎12.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弓、火箭、火炮、干柴等物望山下势放。”这说明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D.明朝时期在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 ‎13.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被称之为国粹剧种,黄梅戏、越剧、豫剧、昆曲等百花齐放、斗艳舞台。下列关于戏曲艺术表述正确的是 A.黄梅戏《牛郎织女》的剧名体现了古代中国农耕社会经济的特征 B.杂剧《窦娥冤》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 C.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电影可以体会京剧唱腔艺术的魅力 D.京剧样板戏一度独霸舞台主要是因其国粹魅力吸引广大观众 ‎14.下列关于三次科技革命与三大产业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科技革命前在世界范围内农业占主导地位 ‎②第一次科技革命使机器工业大规模兴起 ‎③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第三产业大规模兴起,但工业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在其著作中指出:“新世纪开始之际,因特网使用者几乎半数在美国……芬兰的一个公司主导了移动电话市场,印度的计算机专家开发出创新型软件。但是与此同时,在那些有办法接触计算机新技术的国家和不能接触新技术的国家之间,划开了一条鸿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因特网技术的应用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B.美国成为因特网世界的统治者和垄断者 C.各国之间技术创新的竞争日益激烈 D.技术差距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 ‎16.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电气时代的到来               D.蒸汽时代的到来 ‎17.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有一种科学理论在诞生之初受到宗教界的敌视,但初醒的民族主义者却对其大声喝彩;中产阶级以此为依据反对国家为促进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殖民主义者则用它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这一科学理论应是 A.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的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9.清末民初“国学”兴起,国学大师刘师培认为“西人社会之学可以考中国造字之原”,又以中土文字的涵义证实西方社会学的观察。引用西方自希腊、 罗马以至近代哲学、宗教、学术的种种观念,来阐明中国的经子诸学“合于西儒”。王国维主张将中国原有经、史、子、文四部分别纳入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西方的分科系统之内。这表明他们 A.复兴国学以抵制西方文化侵略 B.对中国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 C.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 D.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20.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21.毛泽东在1920年给蔡和森的信中说:“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并且我料到是与多数会友的主张相合的。以我的接洽和观察,我们多数的会友,都倾向于世界主义。这种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这表明 A.改造中国与世界唯一可以选择的方法是改良 B.在党的筹建时期党的早期积极分子理论上尚不是很成熟 C.党的早期积极分子深刻认识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D.党的早期积极分子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必须进行暴力革命 ‎22.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 A.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B.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C.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D.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23.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24.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25.19世纪末,清王朝的钳口禁忌(限制言论自由)进一步被突破,知识分子在许多地区创办学会、报馆、学堂。学会多达百余个,报纸也由19种增至70种。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社会启蒙的不断深入           B.中学西学间矛盾的解决 C.中体西用观念的流行           D.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普及 二、材料题(共三大题。第26小题18分;第27小题16分;第28小题16分;共50分)‎ ‎26.(共1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10分)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8分)‎ ‎27.(共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解决“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6分)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6分)‎ ‎28.(共16分)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过程,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整体转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欧人领历史变革之先告别传统社会,是对人类历史进步的一个贡献……‎ ‎ 毁灭传统社会合理性的力量是经济的专业化分工和商业力量的崛起。专业化分工使财富极大增长,创造了军事力量专业化存在的可能,军队不再依靠掠夺也可以生存了。专业化分工的推动者是商人,商人的交换活动注定了对公平规则的热爱、对自由的热爱。专业化分工构造了一个复杂的世界,公共事务需要协商才能决定,军人的命令主义和强制手段成为商业社会的桎梏,于是需要军事力量退出对社会的掌控,让民主政治登上历史舞台。近代思想家开始颂杨自由、平等和民主,他们以为这是永恒的人类博爱的主题,却不知道这更是商人的所爱。‎ ‎——党国英于莫《中国改革的现代性解析》 ‎ 材料二  在近代前期,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此后的三十年,中国的近代化不断深化,收回了一些国家权益,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呈现一种曲折、缓慢发展的态势。总之,在半硅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近代化的目标未能真正实现。‎ ‎-—孙占元《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现代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及外部环境四方面分析“此后三十年中国近代化目标未能实现”的原因。(12分)‎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BDCBA 6 --10:BBBDD ‎11—15: CDADB 16 —20:CBBAB ‎21---25: BDDBA 二、材料题(共50分)‎ ‎26.(共18分)‎ 答案:1).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10分) 2).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8分)‎ ‎27.(共16分)‎ 答案:1).重要意义:冲破传统束缚,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开启了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进程。(6分)‎ ‎“印记”——其主张明显带有一种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深化”——主张由各国政府管理教会。(4分) 2).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政治方面,主张人民主权和建立社会契约。(6分)‎ ‎28.(共16分)答案:1).动力:专业化分工和商业货币的发展(4分)‎ ‎2).原因:经济上:自然经济尽管瓦解但仍占据统治(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薄弱,发展缓慢; 政治上: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压制民主,战争不休,政局动荡阻碍经济发展;思想文化上:封建保守思想占主导地位,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主流价值观未形成;外部环境: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政治干涉等阻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1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