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潮南实验学校高中部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试题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918年,西方国家对苏俄(后称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到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了苏联。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1932年更是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 英美与苏联矛盾消除实现和解 B. 苏联逐渐成为英美的商品市场 C. 英美改变政策转嫁危机至苏联 D. 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冲突 ‎【答案】D ‎........................‎ ‎2. 1932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25%,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失业者,而且是长期失业。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 扩大财政预算与兴建公共工程 B. 控制物价和调整产品结构 C. 增加工人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D. 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答案】A ‎【解析】罗斯福针对经济大危机中失业问题,不是直接救济,而是实行兴建公共工程的“以工代赈”措施,故A正确;B属于农业措施;C属于社会保障错误;D属于缓和劳工措施。‎ ‎3. 20世纪60、70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福利支出最高时较前增长了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断 A. 社会矛盾激化促使经济政策调整 B. 高福利增加国家的负担 C. 国有化是推行福利制度的前提 D. 福利政策遏制经济危机 ‎【答案】B ‎【解析】社会矛盾激化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题干所给材料中“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表明,高福利政策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故选B;福利制度的前提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而福利政策并没有改变这一点,排除D。‎ ‎4. 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2010年4月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如下图,各国排名变化表明了 注:世界银行任何重要的决议必须由85%以上的表决权决定 A.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投票权,中国成改革最大赢家 B. 西方国家的投票权普遍削弱,丧失了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C. 中国获得更多投票权,再也不用考虑协调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了 D. 改革后,美国丧失了对任何议案的否决权 ‎【答案】D ‎【解析】中国投票权增加,所以中国成改革最大赢家,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西方国家仍然掌握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仍然要考虑协调与欧洲国家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并未丧失对任何议案的否决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5. 有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列出了以下图示(下图)。据此判断该同学的研究的主题是 A.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B.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C. 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变迁 D. 二战后西欧走向合作的历程 ‎【答案】A ‎【解析】图示显示布雷顿森林体系,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体现出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故A正确;材料属于经济全球化,不是经济发展历程,故B错误;国际组织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故C错误;西欧联合只是部分信息,故D错误。‎ 点睛:经济全球化过程 ‎6. 子路说:“假如卫君请您去治理国政,您要先做什么?”孔子说:“一定要我做的话.就是正名!”由此可知,孔子在此追求的是 A. 依法治国 B. 天下有道 C. 民贵君轻 D. 敬天保民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正名”,是纠正当时社会政治伦理生活中名分等级混乱的现象,明贵贱,别善恶,治纲纪,即追求天下有道,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为政以德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民贵君轻属于孟子思想,材料也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敬天保 民思想,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孔子的“正名”思想的含义,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春 秋时期社会变革的背景出发,紧扣孔子克己复礼、追求天下有道的思想,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进行正确判断。‎ ‎7.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在这里,荀子强调 A. 尊君 B. 礼法 C. 重民 D. 仁义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下立君,以为民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民本的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尊君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礼法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强调仁义的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C。‎ ‎8.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伦理合二为一是先秦儒学的特质。下列思想中能体现这一特质的是 A.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D. “祸,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政治与伦理合二为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体现了荀子礼法并施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体现了孟子的提倡气节的思想,也不符合材料,故B项错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属于孟子思想,指君主以善心施行仁政,就能很轻松地管理好国家,体现了“政治与伦理合二为一”,故C项正确;“祸,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政治与伦理合二为一”,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百家争鸣思想的内容与特点入手,抓住孟子治国思想的特点,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9.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说:“墨子以为天下的大害,莫如大国之侵略小国,大家族之欺凌小家族,强者智者之压迫弱者愚者,以及一切伦常间的失欢失德,总而言之,即人与人的冲突。”为了消除“天下之大害”,墨子提倡 A. 仁爱 B. 仁政 C. 尚贤 D. 兼爱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莫如大国之侵略小国……以及一切伦常间的失欢失德……即人与人的冲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墨子对战国时期战争、冲突的批判,为此他提出兼爱的主张,故D正确;仁爱思想属于孔子,故A错误;仁政思想属于孟子,故B错误;材料并不能反映尚贤思想,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墨子思想内容,同时,紧扣材料关键词“人与人的冲突”,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兼爱思想的意义出发,即可进行正确判断。‎ ‎10. 央视播出的成语大会中出现了成语“越俎代庖、舍生取义、守株待兔”。这三个成语都与我国古代思想流派有关,分别是 A. 道家、儒家、法家 B. 墨家、法家、儒家 C. 兵家、墨家、道家 D. 儒家、道家、墨家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越俎代庖、舍生取义、守株待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出自《庄子》,属于道家;舍生取义比喻为了真理和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出自《孟子》,属于儒家;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出自《韩非子》,属于法家。故A项正确,BCD项都错误。故选A。‎ ‎11. 有学者评论先秦时期某学派说:“他们主张邦联制的松散国家联盟,即由一系列‘邻国’组成一个国家联盟,人民之间不相往来,但统治者之间仍有相当程度的交往。”这一学派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答案】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邻国’组成一个国家联盟,人民之间不相往来”,学生可以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思想主张入手,进行比较和分析,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12. 古代一位思想家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关于这一思想主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B. 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C. 将天理上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D. 是先秦阴阳家的延续和发展 ‎【答案】A ‎【解析】题干主旨是在阐述天人感应,灾异谴告,被认为是天对君主的爱护和关心,通过天谴这种形式,实际上是对君主专制权力的一种限制,防止君主任意妄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董仲舒的思想,故A项正确;B项是荀子的思想,排除;C项是宋明理学的内容,排除;材料是儒家思想,故D项排除。‎ 点睛:“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是董仲舒的儒学;从而分析出答案。‎ ‎13. 他以从众、从俗的原则修改孔子推崇的礼仪,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葛兆光先生也说:“正是这种将儒学原则世俗化、生活化的努力,保证了理学所确立的原则,真正深入了社会。”文中所指的“他”是 A. 孟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黄宗羲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将儒学原则世俗化、生活化的努力,保证了理学所确立的原则,真正深入了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朱熹的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思想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故C正确;孟子并非理学代表人物,故A错误;汉代董仲舒也与宋代理学无关,故B错误;黄宗羲批判和反对理学的伦常礼教,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词“理学所确立的原则,真正深入了社会”,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朱熹理学思想的内容与影响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4. 李贽坦言“人皆有私”;主张男女平等,认为妇女可以出来讲学,应该允许婚姻自主;认为人人都是圣人,没必要以孔子的是非标准去行事。上述言论说明李 A. 倡导经世致用 B. 主张民主法治 C. 认同个人主义 D. 反传统反教条 ‎【答案】D ‎【解析】李贽主张男女平等,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去行事,这体现了他反传统反教条的思想特点,故D正确;经世致用,突出为社会现实服务的思想,材料未涉及,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民主法治思想,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个人主义的思想,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李贽思想的内容与特点,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男女平等,反对孔子的是非标准”,学生可以据此得出“反传统反教条”的结论。‎ ‎15. 顾炎武谈到:“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这表明顾炎武 A. 反对君主专制 B. 主张工商皆本 C. 倡导经世致用 D. 批判程朱理学 ‎【答案】C ‎【解析】明清之际受到思想高压政策影响,知识分子只注重空谈,不务实,材料“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说明顾炎武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故C 正确;其他选项和材料主旨不符合。‎ ‎16. 先秦典籍中,医字写作“毉”。中医形成之后,针砭药石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毉”字也逐渐被“醫”,字取代。“醫”下的“酉”字,是药罐子的象形。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 中国古代医学与巫术相伴始终 B. 中医因源于巫术而没有科学成分 C. 医字经历了从巫术到医学的演化 D. “医”字采用了象形的造字方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毉”被“醫”字所取代,针砭药石取代巫术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反映了医学经历了从巫术到科学的演化,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针砭药石取代巫术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中医的来源,且“没有科学”的说法错误,排除B。材料强调医学经历了从巫术到科学的演化,而不是汉字的演变,排除D。‎ ‎17. “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象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这段描述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 A. 缺乏理论的概括 B. 发展具有偶然性 C. 形成了完整体系 D. 只注重生产经验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没有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重感性认识,而忽视理性认识,缺乏理论的概括,故A正确;材料主旨并非强调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具有偶然性,故B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形成了完整体系,故C错误;哈雷彗星和浑象仪的问题也不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只注重生产经验,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科技的特点及其原因,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没有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8. 下表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成就分布领域及数量,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结果 B. 儒家思想重视民生的表现 C. 统治者的客观需求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产物 ‎【答案】A ‎【解析】分析图表内容可知,中国古代领先的科技领域,多数与农业生产相关,如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水利等领域。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因此科技成就也与自然经济有关。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中“根本原因”的要求,排除B、C、D项。‎ ‎19. 清代的画作《太平欢乐图》其大致内容有市井万花筒、市井娱乐和浙江名特产三大部分,依次展现杭嘉湖地区百业兴旺、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该类绘画在清代出现主要是由于 A. 文人山水画的兴盛 B. 绘画理论的成熟 C. 城市经济的繁荣 D. 绘画题材的广泛 ‎【答案】C ‎【解析】清代城市经济发展繁荣,故《太平欢乐图》反映市井繁华,故C正确;文人山水画主要反映文人的精神和意境,并不是以市井繁华为主,故A错误;绘画理论的成熟与反映市井繁华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故B错误;绘画题材的广泛也不是《太平欢乐图》反映市井繁华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文化现象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百业兴旺、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据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0.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情节“关羽温酒斩华雄”,而正史《三国志》中记载华雄为孙坚所杀。另外一个精彩的故事是张飞怒鞭督邮,而《三国志》中却是刘备所为。据此可知 A. 文学创作是虚构,不足为信 B. 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需镇重 C. 任何史料之中都有文学成分 D. 文学作品可以直接用于历史研究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记载的内容差异,但不能说明文学创作完全是虚构和不可信,故A错误;文学作品有虚构,也有记实,故作为史料使用需慎重,故B正确;任何史料之中都有文学成分,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文学作品不绝直接用于历史研究,故D错误。故选B。‎ ‎21. 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反映了中国戏剧 A. 时空自由的特点 B. 表演受限制于舞台 C. 内容丰富文武兼备 D. 象征虚拟的表意性 ‎【答案】D ‎【解析】材料内容叙述的是中国京剧的特点,是程式化、象征性的特点。故D正确;时空并不是自由,故A错误;B和材料主旨不符;C中内容和材料虚拟化不符。‎ 点睛:戏曲是以舞台为依托的艺术形式,演员的活动空间只能是在舞台上,所以这也决定了戏曲的一些特点的出现。说书这种艺术形式是一个人的表演,并且演员的形象与穿着都是不变的。‎ ‎22. 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由此可知,两人思想的共性是 A. 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B. 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 C. 强调人类思维的相对性 D. 突显品德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意思是说人是世间万物的标准,强调人的地位与价值。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意思是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 快乐,也强调了人的地位与价值,故本题选B。A的说法与材料的意思是相冲突的,可排除;C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可以排除;‎ 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并不强调人的品德的重要性,可排除D。‎ ‎23. 苏格拉底严重质疑雅典民主政治之下公民们的政治能力,他说公民们既没有做好事的能力,也没有做坏事的能力,“他们只是随便行动”。为此,苏格拉底 A. 强烈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B. 强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C. 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D. 反对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公民们既没有做好事的能力,也没有做坏事的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苏格拉底认识到雅典公民参政素质较低,缺乏理性判断力,故他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苏格拉底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故A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强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故B错误;苏格拉底也没有反对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故D错误。故选C。‎ ‎24.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台词。这段台词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 民主思想 B. 人文主义 C. 知识即美德 D. 理性思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哈姆雷特》中的台词“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表达了对人的赞美之情,蕴含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故选B。‎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 点评: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25.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李贽与路德确有相通之处”,这主要因为二人都 A. 敢于公开挑战当时权威思想 B.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 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D. 引领了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答案】A ‎【解析】李贽反对盲目崇拜孔子,否定儒学权威,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挑战教皇的权威,因此可知二人的相同点是都敢于公开挑战当时权威思想,故A项正确。李贽的思想没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故B项排除。李贽不是新兴资产阶级,故C项错误。李贽的思想没有引领了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故D项错误。‎ 点睛:比较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分析、比较和辨别等能力,可以考查背景、原因、历程、结果、作用、影响等,比较的角度可以是相同点也可以是不同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李贽与路德的主张及其作用,然后比较两者共同点即可得出答案。‎ ‎26. 陈乐民在《欧洲文明十五讲》中写道:“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宗教改革的影响是社会性的。”最能为此佐证的是 A. 宗教改革改造了西方人的信仰 B. 宗教改革参与的社会阶层广泛 C. 宗教改革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D. 宗教改革解除了西方人的思想侄桔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宗教改革的影响是社会性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参与的社会阶层广泛,故有社会性影响,故B正确;改造信仰的问题并不能体现广泛的社会性,故A错误;宗教改革并未直接引发资产阶级革命,故C错误;解除思想桎梏,属于思想方面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B。‎ ‎27. 霍布斯认为:“人类最初生活在一个没有政府、没有法律、没有权威的原始的‘自然状态’之中。这一‘自然状态’因为人们丑陋的本性变得混乱不堪,充满恐惧。为了让人类避免本性带来的相互伤害,逃离苦难,获得生命的安全和平等,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缔结起一种稳固可靠的关系。”这一观点所蕴含的理念是 A. 君权民授 B. 天赋人权 C. 社会契约 D. 主权在民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为了……获得生命的安全和平等,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缔结起一种稳固可靠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关系体现为社会契约,故C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君权民授的思想,故A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强调天赋人权,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主权在民思想,故D错误。故选C。‎ ‎28. 伏尔泰盛赞牛顿是真正伟大的人物。他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这表明他 A. 反对专制提倡民主 B. 尊重科学反对迷信 C. 主张共和倡导自由 D. 崇尚理性否定权威 ‎【答案】D ‎【解析】据材料“盛赞牛顿……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并不是民主的代言人,故A错误;牛顿虽然是科学的象征,但材料没有体现反对迷信,故B错误;伏尔泰并不主张共和,故C错误;牛顿的科学理论是理性主义的体现,伏尔泰是反对专制的启蒙思想家,故D正确。故选D。‎ ‎29. 一位诗人曾为牛顿写下这段墓志铭:“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而牛顿让一切变为光明。”这说明牛顿的学说 A. 成为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B. 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存在 C. 有利于冲破传统思想束缚 D. 使人们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答案】C ‎【解析】据材料“都隐藏在黑暗之中;而牛顿让一切变为光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牛顿的力学体系冲破了传统思想束缚,解放了思想,故C正确;牛顿的学说并不是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故A错误;牛顿的力学理论并不针对基督教神学的存在,故B错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关注现实世界,故D错误。故选C。‎ ‎30. 达尔文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进化理论在科学领域之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在生物学等领域内的影响。以下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进化论成为马克思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B. 进化论为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C. 进化论为西方的殖民扩张提供了理论武器 D. 进化论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达尔文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远远超过了在生物学等领域内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并不包括进化论,故A错误;进化论形成于19世纪,不可能为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故B错误;西方的殖民者宣扬适者生存,说明进化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武器,故C正确;生命科学的研究仍然属于生物学领域,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超过了在生物学等领域内的影响”,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方的殖民者宣扬适者生存的目的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1937年,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一些轻工业如棉纺织业、面粉加工业、钟表业、水泥和化工制造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些轻工业领域中,属于民营工业的工厂企业居多。‎ 材料二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初的十年。十年间,我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不仅电力、冶金、机械等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电子、原子能和航天等新兴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由于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建成投产,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1958—1965年,新建铁路通车里程达7200多千米,全国除西藏以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通了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也有了较大发展。1965年,我国国民收入比1956年增长57%,工业总产值增长118%。‎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民族工业这一时期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十年的成就。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十年也是曲折发展的十年,试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这期间我国经济建设的教训。‎ ‎【答案】(1)特点:发展速度快,轻工业发展突出,民营工业居多。‎ 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8年基本实现全国统一;国民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等;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等。‎ ‎(2)成就:初步建成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石油实现自给;交通运输业有较大发展;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迅速增长。‎ 教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从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原因、社会主义建设十年的成就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轻工业如棉纺织业、面粉加工业、钟表业、水泥和化工制造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民营工业的工厂企业居多”中可以概括出答案。根据材料“1928—1937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国家的统一、政府的经济政策、民众的爱国运动等方面来分析第二小问的答案。‎ ‎(2)从材料“我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了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也有了较大发展”“国民收入比1956年增长57%,工业总产值增长118%”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数学和西方古代的数学各有特色。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摘清绝,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几何学的对象乃是永恒事物,而不是某种有时产生和灭亡的事物”,“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且双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 材料二从14世纪到16世纪这300年的文化运动,使西欧逐渐摆脱了此前宗教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信仰不再是唯一的人生态度。‎ 人文主义宣扬的理性精神,不仅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自由,而且强调考虑问题要有系统严密的思想形式.要讲逻辑、讲实证。‎ 材料三近代东方曾有一些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科学革命的“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的意义……其实科学革命显然还有“形而上”(指思维活动)的一面,就是说它凸显了理性的价值……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人文主义演变的轨迹与科技进步的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对待数学作用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马克垚关于西方人文主义与科技关系的观点。‎ ‎【答案】(1)认识:中国古代认为数学是解决现实生产生活问题的工具;西方古代认为几何学可以帮助人们探寻真理,是理解哲学的基础。‎ ‎(2)内涵: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反对禁欲主义;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 ‎(3)评分标准:‎ 一等: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示例:第一步:提炼观点、表明态度——马克垚认为西方人文主义与科技是“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我赞同这一观点。‎ 第二步:阐明理由——包括思想推动科学与科学推动思想两方面,史实全面准确,至少两个史实。‎ 思想推动科学: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启蒙运动倡导科学精神有利于科学的进步。(言之成理均可)‎ 科学推动思想:印刷术的传播,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科学基础从而促进启蒙运动兴起发展;生物进化论冲击了教会的神创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言之成理均可)‎ 第三步:结论——马克垚的观点符合西方人文主义发展与科技进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史实。‎ ‎【解析】(1‎ ‎)从材料“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且双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中可以分析出答案。‎ ‎(2)根据材料“不仅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自由,而且强调考虑问题要有系统严密的思想形式.要讲逻辑、讲实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答案。‎ ‎(3)依据材料“人文主义演变的轨迹与科技进步的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提炼出观点西方人文主义与科技是“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结合所学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科技的发展有利于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结合史实加以回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