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寒假假期检测(2018
牡一中2016级高二上学期假期检测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合计60分) 1.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分封制 D. 中央集权制 2.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 地区 时间 赴试人数 分配名额 录取比例 平江府(苏州)[] 庆历中 200 4 50:1 绍兴二十六年 2000 13 153:1 福州 绍兴二十六年 3400 62 56:1 淳熙十年 15000 62 242:1 开禧间 18000 54 333:1 A.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B. 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 C. 科举考试失去笼络士人的作用 D. 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人口增长需要 3.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 A. 分散性 B. 自给自足 C. 相对稳定性 D. 精耕细作 4.麻曾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 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B. 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 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 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5.明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迷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体现了李贽 A. 以 “异端”自居,提倡工商皆本 B.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C. 主张“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 鞭挞程朱理学,挑战正统思想权威 6.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而北周武帝却下令灭佛。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 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 B. 中外思想冲突不断 C. 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 D. 佛教的影响力较大 7.据《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 A. 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 B. 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 C. 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 D. 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 8.“在他们看来,抽签的整个过程,神都在显示着他的作用,抽签的结果是神意的表达,他们必须执行。古希腊人对神意怀有敬畏之心,所以,抽签方法被雅典人广泛地应用到了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城邦公职人员的选任上面。”这一措施 A. 彰显了神权在雅典崇高地位 B.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C. 便利了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D. 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正确 9.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材料表明 A. 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 B. 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 C. 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才能取得政治地位 D. 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0.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在托克维尔看来 A. 规定选举资格违背平等自由精神 B. 充分的选举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C. 美国对选举资格的限制已经取消 D. 选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 11.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A. 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 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 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12.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三者对应的分别是 A.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B. 葡萄牙、英国、美国 C. 英国、意大利、德意志 D. 意大利、法国、荷兰 13.马克思看到街上展出一个电力机车模型,兴奋地说:“这件事的后果是不可估计的,经济革命之后一定要跟着政治革命。”下列各项属于“这件事”发生时期的“经济革命”范畴的是 A. 商业革命 B. 价格革命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14.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 A. 人身自由 B. 思想自由 C. 推翻专制 D. 主权在民 15.1907年,德国将军弗里希说:“战争是具有头等重要性的生物必需,是人类生活中不能省却的一个定期性因素,假如没有战争,这将会排除种族的所有进步,并进而使所有真正的文明消亡。”这种观点 A. 说明了战争对人类进化的科学作用 B. 片面地运用进化论解读人类社会进程 C. 有力挑战了天主教宣扬的封建神学 D. 体现出法西斯所宣扬的民族主义观念 16.在天涯社区站评选出的世界二十部顶级长篇小说中,有两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名列在前。一是十八世纪中国曹雪芹的《红楼梦》,一是十九世纪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这两部文学作品在创作风格上最大的相同点是 A.采用古典主义手法从历史中挖掘题材 B.采用现实主义手法揭示社会生活本质 C.采用浪漫主义手法抒发内心炽烈情感 D.采用现代主义手法集中表现自我感受 17.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 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8.“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19.有人在上海警察局1919年5月的档案中,发现当时许多上海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学校校长发出的通知(如下图)。引发学生缺席的原因应该是 A. 工业发展,需求增加 B. 反帝爱国,人人有责 C. 反抗重压,自由解放 D. 经济崩溃,学业难继 20.“一时间,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从垂暮老人到黄髫稚子,无不喊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根据上述表述,判断该时期应当是在 A. 新文化运动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北伐战争时期 D. 土地革命时期 21.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①实现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②探索中国革命道路③摆脱共产国际干扰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指导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22.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一则宣言:“……(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其主要目的是 A. 彻底放弃了反共主张 B. 根本上消除国共矛盾 C. 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 组织全民族力量抗战 23.邓小平在解放战争某时期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材料中的“打出去” A.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B. 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C.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24.从1849到191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农业税收入由77%下降到16%,而工商杂税收之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则由23%上升到69%,影响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 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转为出超 D.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25.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A. 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河 B. 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 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D. 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26.某近代历史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同时,在经济领域中同样实现了‘突变’,奠定了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框架,并使之初步成型。”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推动了近代中国物质生活方式的变革 C. 促进了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D. 使人们思想解放,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27.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其中“第一项历史任务”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 B.发展资本主义 C.完成民族独立 D.实现人民富裕 28.下列书目中,有可能成为1966〜1976年中国畅销书的一组是 A. 《毛泽东选集》《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王铁人》《土法炼钢》《青春之歌》 B. 《毛泽东选集》《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问题解答》《农民识字课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 《毛主席语录》《批林批孔文章汇编》《“赤脚医生”手册》《革命样板戏故事:智取威虎山》 D. 《邓小平文选》《政治经济学教材》《新概念英语》《射雕英雄传》 29.2009年9月21日至25日,胡锦涛主席出席了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 会、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和在匹兹堡举行的二十 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发表的多个重要讲话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特点是 A.一边倒 B.反对霸权主义 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积极活跃在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当中 30.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的措施中,土地所有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土地改革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1.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的援建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许多新兴项目先后投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的工业偏重沿海地区、内地稀少的状况。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建设 A. 完全由苏联援建 B. 形成了合理的工业结构 C. 调整了工业布局 D.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32.下表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等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物价指数 1978年 3645.2亿元 381.00元 100 1980年 4545.6亿元 463.00元 107.2 1985年 9016.0亿元 858.00元 123.2 上表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A. 严重的经济匮乏初步缓解 B. 经济増长为物价上升抵消 C. 人民基本实现了共同富裕 D. 改革现有的体制任务紧迫 33.邓小平在1984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这一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下列改革举措直接受惠于此的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决定在广东等地设立经济特区 C. 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 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4.“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布尔什维克党通过这一决议是由于 A. 沙皇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巨大灾难 B. 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D. 七月流血事件使革命失去和平发展的可能 35.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到对立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A. 美苏争霸的必然结果 B. 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的 C. 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D. 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 36.罗伯特·舍武德认为“资本主义经过罗斯福的手术,资本主义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壮,并取得了新的生命。”对材料中“新的生命”理解正确的 A. 强化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B. 改变了美国民主政治体制 C. 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D. 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37.为了应对大危机,以下不同时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阶段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A. 20世纪30年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 20世纪70年代,出现“混合经济”和福利国家 C. 20世纪80年代,美英法等国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D.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新经济”的增长模式 38.一位俄共领导人抱怨说,经济政策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列宁解释说,政策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用非共产党员的手来建设共产主义”。该政策 A. 保证了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 B. 利用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 C. 开创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D. 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39.下图是一幅没有名称的曲线图,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 美国社会就业率的起伏情况 B. 苏联(俄)工业产值增减情况 C. 苏联(俄)农业产值增减情况 D. 美国经济发展总量变化情况 40.1975年,法国、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成立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六国集团。1976年,加拿大加入后,G6变为G7。1998年俄罗斯加入,G7演变为G8,1999年,G7邀请澳大利亚、中国、南非、巴西等十一个新兴工业国家及欧盟加入,G20成立。从G6到G20说明: A. 新兴工业国家已居优势 B. 国际组织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C.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 D. 20国集团成为全球权力中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合计40分。41、42题为必修,必答;43题为选修,在A、B中任选一题做答,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涂黑) 41.(1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群趋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致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趋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有所难行,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向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清实录》(雍正) 材料二 在上帝庇佑和保护之下,航海业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兹为增加本国船运和鼓励航海,本届国会及其权力机关特规定: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亚洲、非洲或美洲,或该三洲的任何部分,或属于该三洲的岛屿,或该三洲通用地图或图片所载明或记述的岛屿,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爱尔兰,或本共和国所属或所有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殖民地或领土;属于本共和国的船舶仅指其业主或合法所有人确系本共和国人民,或住在殖民地的本共和国人民,并无假冒等情,其船长及船员大多数又为本共和国人民;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载运该项货物或商品人口的船舶(连同其全部船具、枪炮和附属物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节选自乔明顺主编《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参考手册》 材料三 到19世纪初,英国在世界工业、贸易及金融中处于垄断地位,成了“世界工厂”。“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和国内市场的狭小以及原料的不足,使国际市场的开拓显得日益重要。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凭借其强大经济实力进行自由生产和贸易,扩大国内外市场。但是保护关税政策,严重地阻碍了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从而制约了经济的自由发展。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使他们找到了锐利的武器。于是一场反对国家干预要求自由发展经济的斗争迅速掀起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完成而取得最后胜利。拥护自由贸易的理论是那样的强有力,这个观点的信从者队伍日益壮大…… ——谭天宇《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思想?简要概括其基本主张。(6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经济思想的异同点何在?试分析材料二政策出台的背景。(4分) (3)材料三经济思想的实践对19世纪后半期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的屈辱外交 时间 条约或事件 后果或影响 1842年 《南京条约》 香港岛被强占,近代中国以空前屈辱的方式开放了自己的大门。“中国处于命令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895年 《马关条约》 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宝岛蒙羞,中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危局。 1919年 巴黎和会 虽然中国代表拒绝和约签字,打破此前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惯例,但作为战胜国归还山东的正当要求被列强无理拒绝。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高潮。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依据两段材料,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43.(12分)【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 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请回答: (1)北宋“积贫”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8分) (2))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总体评价是什么?请依据材料三说明理由。(4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自晚清以来在中国被广泛、持续传播,其形象被多维度解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授振举国者之君子,称华盛屯(顿)。此英杰怀尧舜之德,领国兵攻敌,令国民雍睦,尽心竭力,致救其民也。自从拯援国释放民者,不弄权而归庄安生矣。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论》(道光丁酉年,即1837年) 材料二 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穵(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 ——宋恕《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 材料三 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何如?其有愈于华、拿二人之才之识之学者又何如?有有名之英雄,有无名之英雄,华、拿者,不过其时抛头颅溅热血无名无量之华、拿之代表耳!今日之中国,固非一华盛顿一拿破仑所克有济也,然必须制造无名无量之华盛顿、拿破仑,其庶有济。 ——邹容《革命军》(1903年) 请回答: (1)材料一称华盛顿为“君子”的依据是什么?材料二认为华盛顿对美国民主的贡献主要基于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材料三认为华盛顿、拿破仑等英雄是如何产生的?作者发此言论的意图是什么?综上所述,历史人物被多维度解读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