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西藏自治区市南木林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西藏自治区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全部为笔答题,共 页,满分 分,考试时间 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禁止答题。 3、用钢笔或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或答题纸上)。 4、本试题为闭卷考试,请考生勿将课本进入考场。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2.“……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这首歌描述了始创于元代的() A.白瓷 B.青花瓷 C.粉彩瓷 D.珐琅彩 3.“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宋门权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哪一城市商业发展的现象() A.秦朝时的咸阳 B.西汉时的长安 C.唐朝时的洛阳 D.南宋时的临安 4.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到过亚洲的航海家是() ①迪亚士 ②哥伦布 ③达·伽马 ④麦哲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 A.殖民扩张的残暴 B.种植场主的虚伪C.英荷之间的矛盾 D.垄断组织的扩张 6.19世纪初,英国流行一种说法:“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这个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B.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发生 C. 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D.贵族阶层已经消失 7.图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发展的6个阶段。下列属于第3阶段发展原因的是: A. 外商企业的刺激 B. 洋务运动的诱导 C. 清朝放宽设厂限制 D.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8.人民公社推行后,出现了“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出勤不出力,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景象。这本质上反映了: A. 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B. 生产关系脱离了实际 C. 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 D. 社会公平基本上实现 9.1992年,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木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的这一讲话: A. 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础 B. 指明了五年规划的主要任务 C. 奠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D. 指明了全面实现小康的攻坚任务 10.从“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到“出门坐车,购物上网”的变化说明了: A. 科技进步改变了人们生活 B. 人们一味贪图享乐 C. 传统生活方式被完全抛弃 D. 网购成为唯一购物方式 11.美国总统胡佛说:“当我们充分理解了20年代经济史的时候,我们将发现,终结了一个繁荣时期的这场崩溃,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没能把它的进步传递给消费者。”他认为导致“这场崩溃”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和消费存在矛盾 B. 工业生产蓬勃发展 C. 人们醉心于股票投 D. 社会生产能力不足 12.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采取了 A. 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 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C. 调节农业生产 D. 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13.有的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这里“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指它 ①完全消除了经济危机 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③彻底缓和了社会矛盾 ④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4.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某一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撒切尔夫人所说的“安全网”是指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B. 保障最低生活的福利制度 C. 提供均等的就业机会 D. 保障人身安全的安全网 15.1921年,列宁在会见美国富翁阿曼德·哈默时表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用这些来使我们国家的轮子再次运转。”列宁使苏俄“国家的轮子再次运转”采取的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农业集体化 16.有资料披露,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1940年,苏联整个工业增长了10.7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8%,其中重工业增长了18.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这说明当时的苏联 A. 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B. 形成了完善的经济结构 C. 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D. 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 17.斯大林去世后,后继的苏联领导人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改革,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其中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A. 把重点放在农业上 B. 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C. 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18.2014年3月,李克强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时说: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促进全球经济沿着强劲、可持续和平衡的方向发展。据材料判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 A. 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B. 稳定国际汇率,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C. 为困难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D. 为成员国的发展提供长期贷款 19.在经济全球化全球高峰论坛上,一位学者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这表明 A. 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B. 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 C. 经济全球化只是理论不可能实现 D. 经济区域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0.印尼《雅加达邮报》称,“一带一路”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肯定与支持。德国全球新闻网称,“一带一路”项目贯穿欧亚大陆,将惠及沿线44亿人口;而欧洲也愿意搭乘中国快车,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能够赢得世界范围内的肯定与支持是因为 A.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B. 更好地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C. 带动了经济水平相近的国家共同发展 D. 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产,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6分)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较春秋时期有较大的进步,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都市商业贸易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商人为使自己的商品畅销,除了注重产品质量外,还看中了对产品的宣传。口头广告和实物广告就是我国出现最早的广告形式。早期的商业广告,还学会了利用名人效应等手段,这使得广告能够在整个交易时间内起着招引客人的作用。 ——整理自《中国古代广告历史概述》 材料二: 中国古代广告文化反映了古代的商业习俗,记录了古代商业文化演进的轨迹。随着市场竞争的出现,广告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大小经营者都注意广告中宣传商品和服务的特点,利用具有吉祥、发达、亲近等含义的字号和书法上乘、做工讲究的牌匾吸引人们的目光。不仅增加了号召力,而且为它们注入文化内涵,使之具有了较多的文化传播意义,从而使古代广告传播跃上一个新的层面,成为传达商业文化的载体。 ——摘编自李燕《中国古代广告浅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早期广告出现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国广告的特点。(8分) 2. 欧盟的形成与发展,印证了当代历史演进的特征与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然欧洲有共同的文化遗产 ,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互相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到激烈冲突的代价是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于任何国家有益。苏联势力的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 ·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这样做 (指的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把西欧纳入其称霸全球的战略轨道,但客观上却推动了西欧的经济联合。 ——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6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 材料四 由于货币主权是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 ,因此,欧元的正式问世成为欧洲联合的一个里程碑。不仅如此,欧元还将成为欧洲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欧洲经济不振的被动局面。 ——杨伟国《欧元流通 :欧洲走向联合的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归纳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对欧元问世的影响。(6分) 1B 2B 3D 4C 5A 6A 7D 8B 9C 10A 11A 12B 13B 14B 15B 16D 17C 18B 19B 20B 21.【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22.【答案】(1)原因:战国时期农业和手工业进步,促使商品贸易频繁;商人在商品竞争中推动商品畅销的需要。 (2)特点:广告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注重宣传商品的质量和服务;广告宣传注入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注重揣摩人们的消费心理。 23.【答案】(1)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吸取战争教训;应对苏联“势力扩张”;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2)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了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推动欧洲经济的增长;有利于促进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