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12月月考 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据《左传》记载,为缓和与郑庄公之间的矛盾,周与郑国交换人质以示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这表明 A. 分封制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B. 周天子的权威削弱 C. 郑庄公没有履行诸侯的义务 D. 君臣关系走向平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下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的管理,材料“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说明周天子的地位下降同诸侯,说明周天子的权威削弱,故B项正确;A项“完全退出”绝对化错误,故A项排除;材料主要是强调周天子的权威削弱,而不是强调诸侯的义务,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君臣关系不可能走向平等,故D项错误。 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秦始皇 A. 忠于职守,政务缠身 B. 大权独揽,控制朝政 C. 皇帝至尊,君临天下 D. 忧国忧民,勤于政事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大事小事皆决于上”可以看出皇权高度集中,独揽朝政,这是皇帝制度的本质特征。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皇帝大权独揽,而不是强调皇权独尊,故C项错误。D项只是表面现象,排除。 3.秦以后,出现“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消亡 B.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君主专制的加强 D. 皇帝制度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意为只给予诸侯富足的生活,而他们不得参与政治,这表明将权力从诸侯那里集中到皇帝手中,诸侯的权力被削弱,与此对应,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B项正确。分封制的消亡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CD两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4.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形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属于后者的措施是 A. 秦朝实行郡县制 B. 汉武帝设立中朝 C. 唐朝实行三省制 D. 明代设立内阁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朝实行郡县制,属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属于题干中的前者,故B项错误。唐朝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属于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故C项正确。明朝丞相已经废除,故D项错误。 【点睛】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决策权的转移,如汉朝的中朝;另一种是分割相权,如唐代、宋代。 5.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遭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原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给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A. 雅典的法庭没有公平和正义 B. 雅典法庭审判违背了民主的原则 C. 雅典的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 公元前四世纪后雅典阶级矛盾尖锐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雅典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多因作战失败不同程度的受到群众惩罚,可见雅典的权威掌握在公民手中,一切都得服从公民群体。但群众决策有时是错误的, 结合材料柏拉图的疑问和所学知识可知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误用,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雅典的法庭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和正义,体现了民主的原则,AB两项史实错误,排除。材料反映雅典的政治家受到群众惩罚,但并不能说明雅典阶级矛盾尖锐,故D项错误。 6.《十二铜表法》第二表第二条规定: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这条规定说明了《十二铜表法》 A. 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B. 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C. 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D. 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如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原始社会习惯法时期同态复仇的落后的传统,故C项正确。维护贵族的特权,维护平民的利益,保护私有财产材料均无体现,故ABD三项排除。 【点睛】同态复仇是原始社会中一种复仇的习俗。当氏族部落成员遭受其他氏族部落成员的伤害时,则对后者施以同样的伤害,即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早期奴隶制法律仍保留有这一习惯。这种习俗一般在同等社会地位的人之间施行。 7.“《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困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这一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案》 A. 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 B. 改变了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 C. 使议会获得更多新的权力 D.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困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反映了《权利法案》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国王权力的来源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了君主立宪的政治理念,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避免严重的权力"冲突"意味着创造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8.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如“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这反映出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①内阁对议会负责 ②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③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④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体现了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体现了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体现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故①②③正确;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说法错误,故④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排除BCD项。 9.年轻的美国在《邦联条例》生效后,仍面临政治体制的危机,外部为一些欧洲大国所不容,解决从邦联到联邦的制度困境,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过程。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是在 A. 18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B. 18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C. 18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D. 18世纪90年代末至19世纪初 【答案】C 【解析】 【详解】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是《1787年宪法》颁布之后,建立了联邦制,故18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符合题意,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 10.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它反映 A. 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B. 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 C. 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 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美国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故D选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故A选项错误;材料信息也没有体现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故B选项错误;立法与行政之争,属于三权分立的表现,与材料无关,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与联邦制的相关知识,学生容易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等概念混淆从而错选C选项,复习和考试训练中应该加强有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11.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侵略战争最早发生在 A. 1840年 B. 1856年 C. 1894年 D. 1900年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侵略战争指的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故A项正确。1856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BCD三项错误。 12.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 领事裁判权 B. 开放通商口岸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 【答案】A 【解析】 题干大概意思是说,这个不平等条约里面规定,如果法国在五个通商口岸出现纠纷, 应该交给法国官员办理,法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争执,中国官员不必过问,这应指的是领事裁判权,故选A;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3.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据此可知 A. 这一现象出现在十九世纪中期 B. 如果外国人寻畔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 C. 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面开放 D. 清朝地方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所反映的《天津条约》内容,故1858年,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中获得领事裁判权,侵犯中国司法主权,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的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但是说全方位开放表述不准确,故C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以后,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14.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同学们对其先后颁布的两个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做了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A. 甲同学:两个纲领都体现了农民的诉求 B. 乙同学:二者都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 C. 丙同学:纲领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 丁同学:两个纲领都不符合时代潮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中《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内容的比较,寻找两者的共同点。《资政新编》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A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小农经济的要求,C项错误;《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符合时代潮流,D项错误;故B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0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15.“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请问谭嗣同因何事而有感? A.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B. 中法战争中国战败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 D.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时间“1896年”和“四万万人齐下泪”可以看出这是因为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给日本,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故A项正确。 B项是在1885年;C项是在1901年;D项是在1842年,故BCD三项排除。 16.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洋务运动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答案】C 【解析】 【详解】近代中国军事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甲午战前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前夕,清政府集权制度一直存在,但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故集权制度不能作为西方人士认为“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的依据。故B项错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由此逐渐起步。至甲午战争前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军事实力得到提升,近代化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特别是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北洋水师(当时名义上还是亚洲第一舰队)。故而材料中的“西方人士”做出了“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的判断。故C项正确。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对日本的侵华采取了纵容和默许的政策,故D项错误。 17.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便于日本对华资本输出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中“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可判断出应该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便于日本对华资本输出,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 《南京条约》签订结束了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而题干中的“新约”指的是《马关条约》,故A、B项排除;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辛丑条约》,故D项排除。 18.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辛丑条约》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多涉及开埠通商和割地等条款;后一阶段,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一变化说明 A. 列强由经济侵略转为政治侵略 B. 中国领土已经被逐渐瓜分完毕 C.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D. 列强进人商品输出为主的阶段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从要求开埠通商、割地赔款到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实际上是逐渐控制清政府的过程,并最终控制了清政府,这说明清政府变成列强在华的统治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错误,不是政治侵略,是以华治华;B项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列强进人商品输出为主的阶段的标志是《马关条约》。 考点: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辛丑条约》 19.中华民国初年和近代英国均出现过责任内阁制,其共同点是 A. 以君主作为行政首脑 B. 限制国家元首权力 C. 依据成文宪法而确立 D. 存在时间均较短暂 【答案】B 【解析】 【详解】责任内阁制的行政首脑为内阁首相,且中华民国没有君主,故A项错误。在责任内阁制下,国家元首不掌握实权,真正大权掌握在首相和议会手中,通过这样限制了国家元首的权力,故B项正确。中华民国初年的责任内阁制依据《临时约法》确立,英国责任内阁制并没有成文的宪法规定,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初年的责任内阁制很快被袁世凯破坏,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则一直保留至今,故D项错误。 20.我们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的主要依据是 A.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B. 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 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 D. 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中华民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理由是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B项正确。AC两项是失败的直接表现,排除。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21.吴玉章回忆某运动时说:“从前我们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散发出青春的活力。”该运动 A.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C.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促进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是辛亥革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是新文化运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促进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是国民党一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青春的活力”等字眼体现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远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2.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 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 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 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 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即可知,材料主张进行各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由此可知,这一论述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B正确。材料没有具体阐述新三民主义理论的内容,排除A。工农武装割据不与国民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党外合作,不符合材料,C、D两项排除。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统一战线 点睛:解答本题,应注意比较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异同: 相同点: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并推动实现的;都采取国共合作的形式;都适应历史发展,促进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都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破坏而告终。 不同点:历史背景不同——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前,日本大举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具体内容不同——革命统一战线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新三民主义成为合作的政治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两党在民族矛盾上升时的协调行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有更大的独立性;影响不同——革命统一战线时期,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因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蒋介石、汪精卫公开背叛并大肆屠杀工农群众,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逐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领导,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23.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民众运动,国民党参加的少,共产党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 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 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 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 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参加下层民众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畸形的发展”导致了国共合作的分裂,故C正确;当时的工农运动是配合北伐战争的,因此工农运动不可能会决定战争的走向,故A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故D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国民革命运动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结论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到了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把握材料的主旨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本题材料主旨可简化为“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专做下层工作,由此形成了一种畸形发展”,然后进行排除得出答案。 24.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这属于 A. 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 B. 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 C. 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 D. 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的“左”倾错误,属于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故C正确。这不属于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故A错误。这属于“左”倾错误,不是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故B错误。“左”倾错误不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左”倾错误 25.1927年9月20日,在文家市里仁学校操场上,毛泽东在官兵面前发表讲话:“秋收暴动我们是打了败仗,但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现在不去打浏阳、长沙,是为了不吃更大的亏,要换一个打法。”为此,他 A. 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B. 领导建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 C. 提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 D. 主张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故A项正确;1937年,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延安建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与材料中“1927年9月……秋收暴动”不符,故B项错误;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与材料中“1927年9月……秋收暴动”不符,故C项错误;抗战后期,中共提出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与材料中“1927年9月……秋收暴动”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 26.蒋廷黻在《大公报》上撰文指出,在江西苏区,几乎一无所有的红军,却能抵抗十倍其众的国军,至今坚挺不倒,根本原因在于它实行了国民党没有实行的民生主义。这里,蒋廷黻所说的“民生主义”即中国共产党 A.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B. 开展土地革命 C. 创建革命根据地 D. 开展游击战争 【答案】B 【解析】 工农武装割据、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均与“民生主义”无直接关系,故排除ACD;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的土地革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故选B。 点睛:本题以“实行了国民党不能实行的民生主义”为切入点,容易直接判断选B。 27.下图是某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情况图。以下确立的主题中与之相对应的是 A. 进行战略转移以保存革命力量 B. “将革命进行到底” C. 以全民抗战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来看,这张图片反映的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以及扩大发展,所以与之对应的是D选项。A选项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采取的措施;B选项发生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C选项是抗日战争时期。 点睛: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从材料中的信息明确可以得知是有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内容,所以直接排除B、C选项。再根据材料中“某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情况图”排除A选项,得到正确答案。 28.红歌是当代对革命年代或者新中国成立后对党和社会主义的歌颂的歌曲的代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十送红军》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首典型的红歌,其中歌词中有“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叫,树树梧桐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应是 A. 国共合作进行的国民大革命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红军长征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收复长江以南地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的“红军下了山”在结合课本内容,在国民大革命期间的军队是国民革命军,不是红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军队是红军,“山”是指井冈山;抗日战争时期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军队是解放军。所以选择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名师点睛】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形成于工农红军长征过程中,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9.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一切都变了——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二十几人在这里开会……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该会议 A. 提出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制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 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D. 系统论述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等问题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可知该会议是遵义会议,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C项正确。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提出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A项错误。八七会议制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故B项错误。《新民主主义论》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等问题,故D项错误。 点睛: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0.美国74岁作家索尔兹伯里曾戴心脏起搏器走长征路,写下《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书中赞颂长征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长征 A.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C. 保存了中国革命的骨干 D. 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保留和锻炼了红军的精锐部队,沿途传播了党的思想,扩大了影响,故C项正确。红军长征与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无关,排除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排除B。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排除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城邦最早的法律是简单和严峻的。这些法律大约在公元前449年第一次由十个人组成的委员会写成文字并刻在十二块铜版上。它们作出了罪行和刑罚的定义,并处理了财产权、个人权利和讼诉程序。……随着帝国的建立,人和人的关系变得更复杂了,当然法律也得相应地扩充和精细了。 ——摘编自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包栝4个王国、6个大公国、5个公爵领地、7个侯爵领地、3个自由市、1个直辖地。4月16日,新选出的议会通过帝国宪法,确定各邦可以保有一些自治权。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集中了国家的巨大权力。首相主持帝国政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由议会选举。立法权属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议会的实际权力很小。 ——摘编自史蒂文·奥茨门特《徳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并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联系。 【答案】(1)历程: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原因:①习惯法到成文法:平民与贵族的斗争;②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帝国版图扩大后,民族矛盾激化;经济矛盾加剧; (2)特点:实行君主立宪制,但专制色彩浓厚;实行联邦制,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 联系:材料一中罗马法为材料二中德意志帝国代议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学渊源。 【解析】 【详解】(1)历程: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最早是习惯法;根据材料“这些法律大约在公元前449年第一次由十个人组成的委员会写成文字并刻在十二块铜版上。”可知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结合所学可知之后又经历了公民法到万民法的转变。原因:根据所学可知,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原因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根据材料“随着帝国的建立,人和人的关系变得更复杂了,当然法律也得相应地扩充和精细了。”结合所学可知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原因是罗马帝国版图扩大后,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矛盾增多,随着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经济矛盾加剧。 (2)特点:由“新选出的议会通过帝国宪法,确定各邦可以保有一些自治权。……由普鲁士国王担任,集中了国家的巨大权力。首相……由皇帝任命……议会的实际权力很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实行联邦制,但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皇帝,说明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皇帝大权在握,议会权力很小,说明专制色彩浓厚。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罗马法去为材料二中德意志帝国代议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学渊源和借鉴。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我们考查19世纪末叶以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期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摔下来的幸运之果。 ——据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据1912年3月5日《时报》刊载的文章《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失去民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力量的积蓄和发展等都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2)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促进了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近代化。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所提供的角度“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结合所学,即分析武昌起义爆发的必然性原因,应该从内外因的角度分析,由材料“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坡、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英勇而坚实的努力”可知张之洞督鄂期间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帝国主义加紧在湖北地区资本输出;20世纪初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增强;新军易于接受新思想;形成了知识分子群;会党势力也倾向革命;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的成立,在新军和民众中作了大量的思想动员工作;清末新政的破产和皇族内阁的出台使革命思想得以更进一步传播。 (2)根据材料二所提供的角度“指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结合材料“专制政体灭……清朝灭”可以得出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内阁成……新官制成”可以得出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新教育兴新……礼服兴……鞠躬礼兴”可以得出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促进了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近代化。 点睛: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很关键,最后组织答案,语言要规范。问题中“根据材料”,即需要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结合所学知识”需要充分调动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信息,并整合一起解决需要回答的问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