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8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江苏专用):专题(四) 曲折艰难的民主历程——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89张)
01 02 04 03 目 录 主干知识 · 宏观把握 —— 记牢主干史实 · 谨防 “ 时空错乱 ” 专题线索 · 逐一理清 —— 深化历史理解 · 避免 “ 浮于表象 ” 主观大题 · 专项提能 —— 秉持唯物史观 · 力求活学活用 专题过关高分练 01 主干知识 · 宏观把握 —— 记牢主干史实 · 谨防 “ 时空错乱 ” 02 专题线索 · 逐一理清 —— 深化历史理解 · 避免 “ 浮于表象 ” (1) 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开拓市场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 结果:签订了 《 南京条约 》 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3)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且封建社会 , “ 半殖民地 ” 是指虽然拥有政府且是独立国家,但通过不平等条约,使大量主权沦丧。 “ 半封建 ” 是指虽然形式上仍然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但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不断发展 鸦片战争 (1840 ~ 1842 年 ) 发展历程 时期 (1) 原因:日本为满足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2) 结果:签订了 《 马关条约 》 ,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3)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 ( 1894 ~ 1895 年 ) (1) 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 结果:签订了 《 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 》 等不平等条约 (3)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第二次 鸦片战争 ( 1856 ~ 1860 年 ) 发展历程 时期 (1) 原因:根本原因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2) 结果:签订了 《 辛丑条约 》 (3) 影响:清政府沦为 “ 洋人的朝廷 ”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0 0 ~ 1901 年 ) 发展历程 时期 中国主权日益遭到破坏,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政治上 消极 积极 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 思想上 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诱导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上 消极 积极 太平天国运动 —— 新旧交替时代 · 反封建反侵略 (1) 起因 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 ②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 重要文件 ①前期: 《 天朝田亩制度 》 是对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宗法等级制度和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礼教思想的否定,强调平均主义,带有明显的革命性和落后性 ②后期: 《 资政新篇 》 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3) 评价:是历代农民斗争的最高峰,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最终失败 19 世 纪 中 期 发展历程 时期 义和团运动 —— 民族危机加深 · 抗击八国联军 (1) 背景: 19 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2) 斗争: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 (3) 口号:“扶清灭洋”具有抗击侵略的爱国性和对先进文明的排他性 19 世 纪 末 期 发展历程 时期 辛亥革命 —— 民族危机空前 · 资产阶级革命 (1) 条件 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②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 ③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 1905 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中国同盟会成立 ④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多次起义 (2) 过程 ①武昌起义: 1911 年 10 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②建立民国: 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制定约法: 1912 年 3 月颁布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④革命失败: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3) 意义 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②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20 世 纪 初 期 发展历程 时期 ① 《 天朝田亩制度 》 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 ② 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 ③ 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 阻碍 作用 ①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 ② 《 资政新篇 》 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积极影响 ③ 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促进 作用 新的开端,新的领导阶级 (1)1919 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1921 年,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3)1922 年,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 产党创 立时期 发展历程 时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 开始: 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 高潮: 1926 年 7 月,国民政府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 失败: 1927 年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革 命运动 时期 ( 1924 ~ 1927 年 ) 发展历程 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1)1927 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1927 年,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3)1927 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4)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展开局部抗战 ,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5)1934 年,中国工农红军战略转移开始; 1935 年,遵义会议使革命转危为安; 1936 年,三大主力会师 , 战略转移完成 (6)1936 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国共十 年对峙 时期 ( 1927 ~ 1937 年 ) 发展历程 时期 全民族抗战 (1)1937 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抗战开始 (2)1937 年 9 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1945 年,中共七大确定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奋斗目标 (4)1945 年 8 月,抗日战争胜利 全民族 抗日战 争时期 ( 1937 ~ 1945 年 ) 发展历程 时期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1)1945 年,争取和平与民主的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2)1946 年 6 月,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3)1947 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 转折 ) (4)1948 年秋至 1949 年 1 月,辽沈、淮海、平津战略总决战胜利完成 (5)1949 年 4 月,解放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结束 解放战 争时期 ( 1945 ~ 1949 年 ) 发展历程 时期 03 主观大题 · 专项提能 —— 秉持唯物史观 · 力求活学活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