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板块一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秦汉(学案)
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秦汉 先秦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2.经济上:由原始农业向小农经济演变,农耕经济成为古代经济的主体: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儒学官方化得以确立;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实用科学兴起。 阶段一 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 早期国家出现,逐步形成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 (1)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商周延续。 (2)西周:实行以王族为主体、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实行以血缘为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形成 “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3)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 农业生产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奴隶集体劳动,人类进入“青铜时代”。 (1)农业: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出现少量青铜农具;土地制度是井田制。 (2)手工业: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3)商业:商朝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 3.文化 (1)历法:夏朝时出现《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文字:最早的原始文字是“图画文字”,至商代已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考法1 从现象角度考查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响 [典例1] (2017·全国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考题点评 本题借助分封制的内涵和外延,从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角度考查分封制对当时各地文化认同的影响。解答关键是分封制不仅扩大区域,还能把周文化传播到各地,有利于文化认同和交流。 解析 据所学可知,周王通过“授土”“授民”,使王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起一批新兴诸侯国,如材料中的卫、鲁、燕等国,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心理认同,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A项。B、C、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 A 分封制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 西周封国内居住着几个方面的代表人物,即被分封子弟及其率领的军队、殷遗民、专业技工等,他们同住在一个城市内,谓之“国人”。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其首领及封君与国人相互通婚。还有一些土著居住在郊野,成为“野人”,他们往往是东部古老的族群。在封国之内还有更多不同人群。他们构成一个多元的复杂社会,推动了文化大融合。 1.(视角 分封制孕育的统一因素)周代文献表明,通过分封制,西周时代的人们已产生了“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意识。这表明周代分封( ) A.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B.孕育了中央集权观念 C.建立了君主专制的统一王朝 D.初步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 解析 分封制下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从形式上讲,这反映出土地和人民都是属于周王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君主专制的主要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而分封制下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C项。夏朝时已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故排除D项。 答案 A 2.(视角 宗法观念对封建政治的影响)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 )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解析 分封制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的重要标志,秦以后“中国封建”的四次反动说明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故选C项。 答案 C 考法2 从文明传承角度考查政治制度的延续 [典例2] (2018·全国Ⅱ,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考题点评 本题运用史记记载的故事切入,考查商代的政治思想,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并调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阐释的能力,考查考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商汤“乃去其三面”的真实意图及结果。 解析 材料意在通过商汤对鸟兽不赶尽杀绝而获得诸侯拥护这一历史事件,来体现商汤的成功缘于其“仁爱”之心和基本道德意识,故选A。材料中没有捕猎与其他生产活动进行比较的信息,不能得出捕猎是夏商主要经济活动,B错;材料未体现商汤注重生态环境保护,C错;材料不能体现资源争夺,D错。 答案 A [典例3] (2016·全国Ⅲ,24)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考题点评 本题借青铜器铭文来“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实质体现了宗法社会文明的传承。其解答的关键是青铜铭文是历史文明的载体。 解析 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种铭文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正确;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未涉及,故C错误;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D错误。 答案 B 古代宗法制对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1)“家天下”的延续,父系单系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 (2)家族制度长盛不衰。族权有严格、固定的组织形式,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强劲力量,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地方政权的职能。 (3)家国同构,君权与父权互为表里,“国”与“家”彼此沟通。 (4)形成了颇具东方特色的以家族为中心、以明等级为目的的伦理文化观念。 1.(视角 早期政治制度对文明传承的影响)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这说明西周( ) A.宗法礼乐制度文化的广泛传播 B.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 C.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材料表明周天子通过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的方式,周人使用的文字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包括偏远的楚或吴、越之地,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C项。 答案 C 2.(视角 早期政治制度对城邑建筑的影响)下表整理自《考工记》中对西周城邑的记述,这表明西周( ) 类别 天子的王城 诸侯的国都 卿大夫的都城 城墙高度 九雉(雉为一尺) 七雉 五雉 南北向道路宽度 宽九轨(九辆车的宽度) 宽七轨 宽五轨 A.天子严控诸侯与卿大夫 B.建筑礼制突出礼制观念 C.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 D.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 解析 观察解读表格,可知西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城邑的城墙高度和道路宽度均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体现了维护等级制度的礼制观念,故选B项。西周时期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的“改建”, C项错误;材料仅反映了城墙高度和南北向道路宽度, D项错误。 答案 B 阶段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1.政治 (1)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社会动荡。 (2)为富国强兵,各国纷纷改革或变法;郡县制的雏形出现。 (3)国家呈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2.经济 (1)农业: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铁犁牛耕出现并得到推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实行重农政策。 (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并存,以官营手工业为主导。 (3)商业: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开始实行抑商政策。 3.文化 (1)思想: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派别 代表人物 主张 道家 老子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庄子 世界万物是相对的;“齐物”的观点;“逍遥”的人生态度 儒家 孔子 以“仁和礼”为思想核心,强调以德治民,“克己复礼”;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性本善 荀子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人之性恶,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法家 韩非子 以法治国,君主集权;奖励耕战;“法”“术”“势”三者合一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2)科技:战国时期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出现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出现算筹记数法。 (3)文学:出现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创作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作是《离骚》。 考法1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农耕文明的形成 [典例1] (2015·全国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考题点评 本题运用材料,从战国时期农业收益增加的角度考查小农经济的形成。解题关键是:从唯物史观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战国时期生产效率的提高,促使“一家一户”的耕种方式成为可能,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解析 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A项。B、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或表述错误。 答案 A 小农经济的影响 (1)政治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 (2)经济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及脆弱性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 (3)科技文化上: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科技的发展,造就了古代科技实用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的落后性阻碍了古代中国科技的突破;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4)民族心理上: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 (5)家庭伦理上: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家庭和邻里和睦的思想。 1.(视角 小农经济的特点)《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这说明( )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解析 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从战国初期到西汉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故选B项。 答案 B 2.(视角 小农经济的影响) 据史料记截:“ 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 A.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的生活规律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解析 根据题干中“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信息,可以得出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的生活规律,故选A项。据题目中“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是“大多”并非“都”, B项错误;根据题意,并未牵涉妇女的经济地位, 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女人并非农耕的主要劳动力,故D项错误。 答案 A 考法2 从社会转型角度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 [典例2] (2018·全国Ⅲ,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考题点评 本题运用地图为载体,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解答关键是理解铁器分布反映的内在本质。 解析 根据地图可知,铁器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新疆地区,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是先进的生产工具,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当时是比较发达的地区,由此可知,铁器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当时铁器及冶铁技术没有普遍使用,故选 D项,可排除A、C项。仅凭新疆和中原地区铁器分布情况,不能得出两地联系密切,可排除B项。 答案 D [典例3] (2017·全国Ⅱ,2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考题点评 本题从时空观念和社会转型角度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解答关键是: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存局面,黄河中下游地区优越的区域位置,有利于双方贸易,就近贸易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 解析 观察题干图文,据题干地图,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且相距较近,区域位置优越,有利于商贸发展,故选A项。争霸战争导致社会生产的破坏,影响经济的交往, B项错误;交通条件会影响地方经济状况,但不起决定作用, 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城市规模的扩大, D项错误。 答案 A 通史视角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政治转型:分封制崩溃,宗法制遭破坏;诸侯国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国家由分散逐步走向统一和集权。 (2)经济转型: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分封制与宗法制逐步走向崩溃;新的赋税制度(如初税亩)及经营方式的改变、小农经济的形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度确立,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3)思想转型:反映社会大变革的“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纷纷登场,提出不同的治国主张,为各国变法及治国提供了不同的思想观念,法家“大一统”思想为秦走向统一提供了思想动力。 1.(视角 从经济角度考查政治转型的特点)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纷纷开凿运河。据《史记》记述:“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淄、济之间。……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这些运河的修建( ) A.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 B.表明诸侯各国经济交往频繁 C.适应了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D.标志着中原统一市场的形成 解析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开凿运河主要是为了军事需要,故选C项。“……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说明主要目的不是灌溉,不是以农业生产为目的,故A项错误;题干不能代表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故B项错误;中原统一市场的形成的标志是以“五都”为代表的繁荣的“市”的出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2.(视角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社会经济发展)战国时期流通的货币种类有刀币、布币和蚁鼻钱。刀币是齐国货币,考古发现在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亦有大量刀币流通。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 A.齐国铸币业发达 B.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 C.齐国征服了燕赵等地 D.刀币较其他钱币易于携带 解析 齐国货币在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流通,说明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故选B项。齐国货币在这些地区流通,与商品流通有关,铸币业发达不是主要原因,且材料没有体现齐国铸币业发达,A项错误;齐国征服了燕赵等地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刀币较其他货币更不易于携带,D项错误。 答案 B 考法3 先秦时期诸子思想的特点及影响 [典例4] (2018·全国Ⅰ,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考题点评 本题运用《墨子》记载考查墨子学派的思想特点及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历史解释。解题关键要从墨子学派的特点及代表群体思考。 解析 由材料可知,《墨子》中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记载未涉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故排除A项;《墨子》并非古代中国科技方面的专著,它只是记载了一些具体的科技成就,谈不上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排除B项;墨家学派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故《墨子》并不能体现贵族阶层的旨趣,排除D项;古代中国的科技属于应用性科学,是对生产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 答案 C [典例5] (2015·全国Ⅱ,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考题点评 本题用发展的观点,考查儒学思想的特点。解答关键是理解后世儒者称颂“三代”,说明儒者向往“仁政”下的社会秩序,是回不到过去的理想化的设想。 解析 据题干可知,古代儒家学者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迁移古代儒学思想教化、贤明的主张,反映了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像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表明了儒家理想化的政治诉求,故选C项。董仲舒的汉代儒学、宋明理学都被统治者采纳,故 A项错误;B、D两项是对题干的错误阐释,排除。 答案 C 先秦时期儒学思想的特点 (1)重视道德。例如,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孟子主张“仁义礼智根于心”,荀子主张“礼义教化,是齐之也”。 (2)追求理想化的政治诉求。例如,孔子认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孟子认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荀子认为“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1.(视角 先秦儒学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一些远古传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如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这一现象表明( ) A.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 B.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 C.远古神话是儒家的根源 D.儒家宣扬君权神授 解析 根据材料中“儒家……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可知,儒家能够更为客观地认识远古传说,体现了理性精神,故选A项。材料信息与儒家对待鬼神的态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指出是“重新解释”,与儒家的根源无关,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并不主张君权神授,D项错误。 答案 A 2.(视角 先秦儒学思想的影响)孔子曾说:“为国以礼。”在古代社会,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是对祖先的庙祭,还是对天地诸神的社祭。材料反映孔庙“祭祀之礼”的主要作用是( ) A.礼仪教化与政治分离 B.凸显宗族、亲族关系 C.以礼制巩固国家制度 D.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可知孔庙“祭祀之礼”既是国典又祭祀祖先,这有利于借助伦理礼制来巩固国家统治,故选C项。 答案 C 考法4 古代文字演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典例6] (2017·全国Ⅲ,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考题点评 本题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角度考查先秦时期文字演变的特点及成因。解题关键是:观察图文,从字形走向简单化,说明文字作为书写交流的工具,使用的频繁会促进书写的简单化。 解析 西周时期,官府垄断教育和学术文化,到春秋战国时期,伴随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识字写字的人数大大增加,文字使用更频繁,但当时的文字繁琐,不宜书写,因此文字逐渐简化,故选A项。从西周到战国,文字的书写材料基本上以竹简和丝帛为主,变化不大,B项错误;各国变法的重点是富国强兵,与书法的变化无关,C项错误;秦朝建立后,实行“书同文”,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答案 A 影响中国古代文字演变的因素 (1)书写材料的变化,如从帛、竹简、木简到纸的运用。 (2)政府文化政策,如秦始皇统一文字“书同文”等。 (3)科技因素,如雕版印刷术到活字印刷术等。 (4)文字本身实用性、艺术性的加强等。 (视角 文字的史料价值)下图是出土于安徽省寿县(属楚国)的“鄂君启节”,“节”是战国时期的通行证。其铭文中有:“见其金节毋(不)征,不见其金节则征。”意思是:凭着这枚金节,可以免除一路通过水陆关口的征税。铭文中还规定了鄂君启商队的行进路线,防止商队到处乱跑或迷路。这一文物,有助于研究战国时期楚国的( ) ①商业管理制度 ②水陆交通状况 ③地方教育制度 ④文字书写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材料信息“防止商队到处乱跑或迷路”说明①正确;材料信息“通过水陆关口”说明 ②正确;“鄂君启节”中的铭文可以体现当时文字书写的特点,④正确;材料信息与教育无关,③错误。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阶段三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 (1)政治:从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开创了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经济:秦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等,修驰道,加强了各地的经济交流。 (3)文化:重用法家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儒学受到沉重打击;小篆成为官方文字。 2.两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1)政治 ①中央集权的巩固: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在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②君主专制的强化:汉承秦制,基本沿袭了秦代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期,形成“中外朝制度”。 ③选官制度:汉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举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经济 ①农业 a.耕作方式: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后来又出现犁壁和二牛一人犁耕法等。 b.生产工具:西汉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c.水利建设:修建漕渠、白渠、龙首渠,王景治理黄河。 ②手工业: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③商业:专供贸易的“市”出现,但时间和地点受政府严格监管;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④经济政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 (3)思想文化 ①思想:汉初采用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兴儒学,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②科技: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出现《氾胜之书》《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等论著。 ③文艺:汉赋集中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楷书在汉末形成,字体方正,规矩严整。 考法1 从文明延续角度考查政治制度的传承 [典例1] (2016·全国Ⅲ,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考题点评 本题利用新材料,考查汉承秦制的文明传承。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获取历史结论的能力。解答题眼是汉承秦制的具体表现,使汉初政权得以平稳的过渡。 解析 解读题干“……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信息可知,主要说明汉朝实现对全国统治的原因是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故选择B项。材料中的“文书”为国家档案文献,而非儒家典籍, A项错误;据“文书之力也”可知,文书发挥了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在材料中并未提及,故排除D项。 答案 B 先秦至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时期 中央体制 地方体制 选官体制 西周 家国一体,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内外服制度和分封制;地方具有较强独立性。 世卿世禄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 秦朝 首次建立君主集权于上、行政分权于下的体制。 创立郡县制,用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推行军功爵制度;“以吏为师”。 西汉 首创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由郡国并行制到“推恩令”,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首创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视角 政治制度的传承与发展)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侍卫、常侍、尚书等,参与军国大事的谋议,这往往为后世君主所效仿。这主要体现了( ) A.汉代中央内部争斗激烈 B.加强君权统治为后代所沿用 C.君权与相权间矛盾尖锐 D.历代君主将汉武帝作为榜样 解析 根据材料“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参与军国大事的谋议”可知,皇帝加强自身权力;材料“为后世君主所效仿”体现了加强君权方面的长远影响,故选B项。A项不能体现“为后世君主所效仿”。材料仅反映了加强君权的一面,不能体现与相权的斗争, C项错误。D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 答案 B 考法2 从学科素养角度考查政治统治的特点及影响 [典例2] (2017·全国Ⅰ,25)下表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考题点评 本题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角度,考查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条件和影响。表格材料反映了90多年的时空变换。解答时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代中央所能管辖的地方郡国数量急剧增加,这说明中央权力不断扩大,也增强了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 解析 解读题干表格说明汉景帝时已经直接管辖了68个郡、国,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前127年)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直接管辖的郡、国更多了,中央集权更加巩固。这说明中央政府更有能力、更有实力解决边患(匈奴威胁等),故选C项。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大大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A项错误;题干表格没有中央行政体制调整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故王国控制的区域逐步减少,D项错误。 答案 C [典例3] (2015·全国Ⅱ,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考题点评 本题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汉代地方吏治的特点。解答关键是:认识到地方郡太守与皇帝“共治天下”,体现了地方对国家统治的重要性。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排除。 答案 A 汉代官僚体制的特点 (1)布衣将相: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大都没有贵族头衔,且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 (2)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吕后专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外戚干政的局面,这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3)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 (4)地方势力强大: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成为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1.(视角 汉代政治统治的理念)汉代统治者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自汉文帝设置《孝经》博士后,儒家著作《孝经》成为读书人的必修经典。这反映了汉代 ( ) A.倡导愚孝思想 B.强化宗法伦理 C.确立儒学正统 D.重视文化教育 解析 材料强调汉代统治者大力倡导“以孝治天下”,使孝道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统治者强化社会伦理和宗法伦理,故选B项。材料是“以孝作忠”或“以孝劝忠” ,达到维护社会和政局稳定的目的,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才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汉代通过文化教育的方式来宣扬孝道,“重视文化教育”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答案 B 2.(视角 汉代政治统治的特色)西汉初,皇后名义上可以参与国家事务,并在宫中设立专门机构,有一系列官吏。到了东汉,这些机构和官吏多被裁撤,剩余官员也改由宦官担任。这种变化说明汉朝( ) A.道德因素影响了权力分配 B.君主权力逐渐转移至外朝 C.避免了外戚干政的可能性 D.统治者更加重视行政效率 解析 皇后设置的官吏及机构被裁撤,说明传统宗法观念影响到了权力的分配,故选A项。汉武帝时期,形成中外朝制度,君主权力逐渐转移至内朝, B项错误;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外戚干政,但不能“避免”, C项错误;这一变化与行政效率无直接关系, D项错误。 答案 A 考法3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汉代经济的发展 [典例4] (2018·全国Ⅱ,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考题点评 本题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和税收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并调用所学知识来阐述事件本质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注意解读题干中所反映的西汉时期经济中的历史现象。 解析 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西汉时期,百姓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他们在将粮食换成钱币的过程中遭到商人盘剥,导致其出卖土地而流亡。答案选B。自商鞅变法以来到晚清,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改变,A错;材料没有提及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C错;富商大贾并没有操纵税收,D错。 答案 B [典例5] (2017·全国Ⅲ,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的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考题点评 本题运用新材料,考查西汉初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其解答关键是理解西汉时期经济各领域内人们勤劳致富的现象,认识其反映的西汉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解析 据题干材料“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可知,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发家致富,反映了当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C项。西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当时人的义利观的变化,也没有说明两者的关系, A项错误; 材料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富有,而这些富人并非都是豪强地主,财富多也不能说明“控制了郡县”, D项错误。 答案 C 古代中国庄园经济的特点 (1)土地来源:主要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欺骗、敲诈、买卖、强占等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形成大土地私有制。 (2)经济形态: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使耕种与纺织等手工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世界。 (3)剥削方式: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方式来耕作。他们除了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外,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 (4)管理形式:庄园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没有司法管辖权,唐代以后庄园主对庄园劳动者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削弱。 1.(视角 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许倬云在《汉代农业》中说:“ 农闲时,大量劳力转向生产有市场价值的物品,形成地区性的市场贸易网。在地区性贸易网络基础上形成全国性市场,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这表明汉代( ) A.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 B.政府已经开始放弃抑商政策 C.商业贸易的发展冲击了小农经济 D.统治者推行农商并重的经济政策 解析 题干信息“大量劳力转向生产有市场价值的商品”“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体现了农业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故选A。汉代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汉朝时,商业的发展是相对的,不可能对小农经济构成冲击,C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A 2.(视角 汉代庄园经济的特点)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这反映了当时豪强地主经济( ) A.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 C.破坏了自然经济自给性 D.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开展 解析 据题干材料,通过“膏田满野……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可知庄园里面各种经济模式都存在,故选B项。《后汉书》只是描述了东汉时这种经济现象的存在,故A项错误;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本身就是自然经济的一个典型,不会促进对外贸易,故C、D项错误。 答案 B 考法4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汉代儒学的特点 [典例6] (2016·全国Ⅰ,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考题点评 本题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发展演变的特点,解答关键:注意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五经”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C项。“五经”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A项错误;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B项错误;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 D项错误。 答案 C 董仲舒新儒学对其他学派思想的融合 (1)君道无为: 吸取道家对“有”“无”的认识,将君道分为身心两方面,指出心要贵神,身要尚贤。 (2)德主刑辅: 继承了先秦儒家“德治”“仁政”的主张,又根据阴阳四时的道理阐述法治的必要性,并调和两者关系,提出“德主刑辅”“大德小刑”的观点。 (3)天人感应: 运用天文学和阴阳五行学说,制定了一套与天象相合的行政体制,极大地提高了封建专制的合理性与神秘性。 (4)三纲五常: 结合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的思想和韩非子“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的伦理观念,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5)天谴灾异: 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春秋》中的记载;二是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象数易学。 (6)崇本抑末: 吸收农家以农为本的思想,重视农业发展;提出以三才为本,根据天、地、人之间的生成关系,将三才具体化为孝悌、衣食、礼乐。 1.(视角 汉代儒学的特点)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董仲舒认为,君主具有安定百姓生活的责任,这反映了君主应重视百姓的主张,故选A项。君主遵守自然规律的目的是为百姓提供生活来源, B项错误;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天与君主的互动, 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董仲舒对君主的要求,没有涉及儒学地位的内容, D项错误。 答案 A 2.(视角 汉代儒学对社会伦理的影响)董仲舒提出“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的改革措施,以此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这体现了董仲舒( ) A.将儒学思想发展为主流思想 B.认为改革受不良风气阻碍 C.主张民众平等接受学校教育 D.重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 解析 董仲舒的一系列主张和措施最后达到了移风易俗的目的,体现了其教化作用,故选D项。 答案 D 一、从学科素养角度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视角综述】 春秋战国时期是从血缘社会向地缘社会的转型时期,也是从贵族政治、分权政治向官僚政治、集权政治过渡的时期;战国时期的变法推动了土地制度、社会阶层等生产关系要素的剧烈变革,导致经济形态、思想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的剧烈转型。高考可能会从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角度,考查对社会转型的因果关系、本质及影响的理解认识。 【考题预测1】 战国时庶民要求参政的呼声很高,一个很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擢拔为执政大臣。商鞅本是魏相国公叔痤的家臣,入秦后说动了秦孝公,当上了秦的大良造(相国)。这反映了当时( ) A.社会转型加速 B.贵族政治没落 C.改革变法兴起 D.诸侯争霸激烈 解析 据题干材料“庶民要求参政的呼声很高”“一个很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擢拔为执政大臣”,可以得出贵族政治没落,故选B项。 答案 B 二、从学科素养角度考查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特点及影响 【视角综述】 汉武帝时期,从地方治理、盐铁官营、察举选官制度及思想独尊等方面促成了政治“大一统”局面;同时,汉武帝通过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联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融合与巩固。高考一方面可能会从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及家国情怀角度考查汉武帝加强国家治理的举措特点及影响;另一方面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及家国情怀等角度考查中西文明的交流及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等。 【考题预测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做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员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的认识。(要求:准确概括历史现象,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本题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及家国情怀角度考查古代中国民本思想的影响。首先,根据题意及材料信息,准确概括历史现象;其次,根据题意,可以从政治方面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经济方面小农经济,文化上儒家民本思想,谈谈对上述现象的认识;最后,对这一官民间的关系作简要总结。 答案 示例:现象:古代对官民关系的定位是官员爱民如子,民视官为父母官。 认识: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出于发展农业生产、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和维护统治的需要,官员往往爱民如子;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政治与伦理相结合,人民把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员称之为父母官,表达了自己对官员的肯定和爱戴。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缓和官民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政府财政收入;但另一方面,这种界定也强化了官民的不平等性,不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1.(题点: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响)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 A.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 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 C.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D.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 解析 据题干可知,这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却使用与周王朝相似的器物,这说明分封制有利于将青铜文化等中原文化传播至边远地区,故选C项。异姓诸侯国所用青铜等器物并没有违背礼乐制度, A项错误;当时手工生产尚达不到标准化生产的程度, 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华夷观念,且华夷观念不利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D项错误。 答案 C 2.(题点:秦朝治国理念的特点) 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谈论的多是农战、攻伐、垦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这反映了秦治国理念的( ) A.开放性 B.务实性 C.进取性 D.民本性 解析 据题干材料信息“农战、攻伐、垦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可以判断其治国理念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务实性的特点,故选B项。 答案 B 3.(题点:汉代田庄的特点及影响)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田庄的方式实行综合经营,以宗族为生产组织形式,修建坞壁营堡,用部曲家兵护卫田庄。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田庄( ) A.是分裂割据的隐患 B.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C.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的田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豪强地主拥有私人武装,具有与中央集权对立的一面,是国家分裂割据的隐患。由此可知,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中“实行综合经营……护卫田庄”不符,可以排除;C项夸大了田庄的力量,可以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 答案 A 4.(题点:汉代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影响)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反映出当时( ) A.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 B.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 C.官营经济由膨胀转向收敛 D.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 解析 据题干材料内容可知,西汉政府对盐铁官营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部分允许私人经营,说明官营经济由之前的膨胀转向收敛,故选C项。西汉武帝时的盐铁官营,有利于国家统一, A项错误;材料体现汉政府一定程度地修改盐铁官营政策,但并没有放弃抑商政策, B项错误;材料内容只能体现民意影响着政府政策,并不能左右政府决策, D项错误。 答案 C 5.(题点:认识孔子的思想)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 ) 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 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解析 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孔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即从自己做起,大力倡导君子之道, 故选B项。 答案 B 6.(题点:汉代新儒学的特点)《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云:“《春秋》曰:‘王正月’……何以谓之王正月?……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这反映了董仲舒( ) A.以高深学问注释儒家经典 B.拘泥于儒家经典细枝末节 C.以儒家经典作为思想武器 D.以天命思想改造儒家学说 解析 根据题干“……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可知董仲舒利用天命思想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新的解释,故D项正确。 答案 D 7.(题点:秦汉政治文明的演变)秦汉王朝是中国官僚政治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弑相仍,祸乱不已。……其势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官僚政治运转正常时,官员“更新率”一般是较高的,经常有父为高官而子为匹夫,或朝为高官而暮为匹夫的情况,从而对贵族化趋势构成抑制。但另一方面,“世卿世禄”在汉代还不是太遥远的记忆,官僚显贵世代传承权势的要求显得“合情合理”,君主应予保障以换取其效忠,并为之提供了“任子”一类特权性起家途径。由此,“世家”“官族”在一度中衰之后,便在新政权中开始了新一轮的缓慢积累。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局”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僚政治出现贵族化趋势的原因,并说明官僚贵族化的主要途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官僚贵族化对政治发展的消极作用。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制度变化角度归纳;第二小问,抓住“变局”的时间段——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官僚政治运转、历史的传统、君主的目的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第(3)问,从统治特点、人才流动及行政效率等方面归纳。 答案 (1)表现:世家传承受到冲击,政治上呈现出“平民化”风貌。(或由“世侯世卿之局”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背景: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发生巨变;世袭制弊端日益严重;春秋战国以来的政治改革及长期战争。 (2)原因:官僚政治运转不正常;“世卿世禄”制度的传统;君主为保证显贵阶层的忠诚。 途径:“任子”;察举制。 (3)作用:形成特权垄断;抑制人才正常流动;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降低行政效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