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3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2)
【时空坐标】 【线索引领】 线索1: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运行机制的变化 (1)19世纪中期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与“新经济”。 线索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实践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第21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考纲要求] 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点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1.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广大劳动人民相对贫困。 ②重要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③直接原因:股票等投机活动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2)表现 ①1929年10月下旬,华尔街股市崩溃。 ②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巨大。 (3)影响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社会危机加深,法西斯势力抬头。 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彼此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它们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4)胡佛政府的措施: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不断恶化。 2.罗斯福新政 (1)背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及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2)特点:国家大力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3)措施 ①金融: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等。 ②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③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④社会福利: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⑤社会立法: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 (4)影响 ①直接影响: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改善。 ②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危机,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③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特别提醒]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相对过剩只是直接原因。 2.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罗斯福新政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它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利用政权力量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它只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归纳罗斯福新政 一个中心措施:复兴工业。 二个阶段:自1933年3月开始,调整与复兴;自1935年5月开始改革。 内容“三R”: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新政四“新”:新的理论和政策:实践凯恩斯主义;新的特点: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新的起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答题术语必备]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不仅对经济造成巨大破坏,而且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恶化国际关系。 2.以美、英、法为代表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自身改革,摆脱了经济危机;而后起的德、日、意却走上了对外扩张、转嫁危机的法西斯道路。 3.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 4.罗斯福新政是美国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第一次大规模干预,局部调整了生产关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5.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但并没有彻底消除经济危机。 考向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评价 [史料研读] 史料一 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600万从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 史料二 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摘自[美]《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等 史料三 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地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1.史料一信息“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史料二中“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体现了政府的责任,为日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 3.史料三信息“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消极影响;“客观效果……”说明新政的积极作用。 1.根据史料一,概括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有何特点?从民生的角度分析其历史作用。 试答:(1)特点:成立专门机构,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2)作用:以工代赈缓解了民生困难,政府投资扩大了内需,公共工程改善了社会环境,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干预的手段有哪些? 试答:(1)措施:举办救济;举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2)手段:出台法令;建立委员会和管理局;增加国家财政支出。 [史论归纳]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2.运用多元史观认识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都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对点训练] 1.(2017·河南八校高三统考)在研究罗斯福新政过程中有人提炼出“新政施力的三条主线”,其中“____________”可填( ) A.通过了专利法,确保发明人正当权利 B.推行工业国有化,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C.颁布《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大企业发展 解析:选C。根据所学,A出现于工业革命时期。B与经济基础产业不符,而D与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相关。C符合史实,且表述符合【1】的内容,故本题选C。 2.(2017·湖南株洲一模)罗斯福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此评价针对的是( ) A.《社会保障法》 B.《紧急银行法》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农业调整法》 解析:选A。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根据题干中“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说明其与社会保险有关,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银行系统,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工业,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农业,故D项错误。 3.(2016·山西晋中期末)“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里突出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 )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经济政策上存在漏洞 D.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解析:选A。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意义。罗斯福新政最大特点——政府干预,这是其成为“神话”的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缓和社会矛盾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之一,但不是主要影响,也非材料强调的重点,故B项错误;“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 不如说……”意在肯定罗斯福新政,故C项错误;材料并非强调政治、经济意义哪个更大,故D项错误。 考点二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黄金时期: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3)调整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 2.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而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 (3)历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70年代后受挫但是继续发展;80年代以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评价 ①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助长了部分人的惰性,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3.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表现: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3)作用 ①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②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4.“新经济”的出现 (1)背景:二战后,美国发展新兴产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2)形成: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出现了10年的持续增长,“新经济”问世。 (3)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概念阐释] 经济“滞胀” 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现象时的专门术语。经济“滞胀”的新特点则是经济衰退与物价上涨现象同时出现和存在。 [易错提醒] 1.正确认识“福利国家”的利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刺激国内消费,但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2.正确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别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等同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其特点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其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轻巧识记]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题术语必备]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19世纪末产生,经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倡导,二战后有了进一步发展。 2.“福利国家”制度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3.西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一方面保障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刺激了社会消费, 稳定了国家政局;另一方面,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和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4.第三产业的繁荣,提高了经济竞争力,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5.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完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考向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 ——何正斌《经济学300年》 史料二 1973年危机以后,如果继续按照凯恩斯的办法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面对这种病症,凯恩斯主义一筹莫展。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史料三 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在高福利的瑞典,失业工人领取的失业津贴相当于原工资收入的90%,而且可以领取300天)。 ——摘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1.史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说明凯恩斯认为政府需要通过干预经济的方式去纠正自由主义的弱点,以实现经济的最大发展。 2.史料二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局面,这表明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经济发展模式重新进行调整。 3.史料三反映出欧洲各国福利制度的特点是种类齐全,覆盖面广,日益完善。 1.指出史料一中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后对这一理论的实践。 试答:定位:政府用经济办法调节有效需求,刺激消费,即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践: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的“病症”和各国政府的解决办法。 试答:“病症”:“滞胀”。解决办法: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私有化;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 3.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进行简单评价。 试答:积极: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消极:导致国家财政负担不堪重负;助长了惰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史论归纳] 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2.全面认识“福利国家”的建立 (1)形成原因: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2)形成经过 ①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3)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4)实质: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 (5)评价 ①作用:福利国家制度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减少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 ②弊病:一方面集中表现在政府财政支出过大, 政府负担过重;另一方面福利国家制度会带来社会道德危机,被认为不鼓励工作,简单地说就是“穷人因懒惰而贫穷,富人因努力而致富”,国家不该用福利来鼓励穷人继续懒惰。 [对点训练] 1.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可以推断美国( ) A.知识阶层已成为社会的主体 B.非生产性人员占劳动力的大多数 C.人们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D.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解析:选D。材料仅涉及“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并不能说明知识阶层已成为社会的主体,故A项错误;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但其并不都是“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故B项错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并未表明人们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故C项错误;工人种类变化、比例变化明显反映的是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故D项正确。 2.20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加强对公路、铁路和电力的管理。二战结束后,在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公用事业方面实行国有化政策。材料反映英国( ) A.应对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 B.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发展方向 D.强化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 解析:选D。本题考查战后英国资本主义的变化。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的做法与应对经济危机无关,故A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加强经济管理,与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无关,故B项错误;英国实行国有化政策,本质上仍然是私有制,故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和二战结束后,适应形势变化,英国政府都强化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故D项正确。 3.(2016·四川内江三模)当代学者在评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世界的国家和经济的关系时说:西欧国家社会生活中经济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存在的矛盾一直十分尖锐,并具有爆炸性。西方国家的应对措施是( ) A.实行亚当·斯密的理论主张 B.确立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政府干预经济 解析:选D。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面对经济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的尖锐矛盾,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实行政府干预经济,故D项正确。 (2015·高考课标全国卷Ⅰ)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思路点拨] 定位 知识 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障(失业保险制度) 解读 题干 信息: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养老金 主旨:材料体现的是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的内容 辨析 题干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中通过1935年《社会保险法》建立职工养老金制度, 选项 《社会保险法》还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故选B项。《全国工业复兴法》制订公平经营章程,故A项错误;《农业调整法》规定提供农副产品补贴,故C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水平,故D项错误 [方法点拨] 比较型选择题解答思路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解题此类题目,要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1.(2014·高考课标全国大纲卷)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 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社会保障”“劳工法”“农场项目”等信息说明这些政策均与罗斯福新政有关,从而说明艾森豪威尔的主张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故本题选择A项;艾森豪威尔和罗斯福同属于共和党,故B项错误;C材料未反映;该政策并不是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的延续,故D项错误。 2.(2013·高考课标全国卷Ⅰ)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解析:选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的做法是胡佛任总统时采取的措施,这既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整顿金融和兴办公共工程等方面的借鉴,故D项符合题意。 3.(2017·山西吕梁联考)20世纪30年代,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经济计划工作的杰作,尤其是它在所有制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新型的国家所有制,使“国家具有经济基础属性和组织经济生活的职能”。这表明此类措施的深远意义在于( ) A.使国家开始具备经济管理职能 B.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剧变 C.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及观念的转型 D.实现了就业与消费的增长 解析:选C。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的典型杰作,亦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即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所有制”。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局部调整,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及观念的转型。 4.(2017·安徽皖南八校联考)“这个城市中产阶级-劳工-有色种族共同支持的改革,被称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改革的旗帜下达成的举国一致的共识,预示着美国走向社会和谐的前景。”这种“和谐”的实质是( ) A.国家政权实现了各阶级共同执政 B.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C.以普通民众利益取代资产阶级利益 D.资产阶级政权向无产阶级政权和平过渡 解析:选B。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根据题目中“共同支持的改革”“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可以推断该改革为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仍然是资产阶级执政,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仍然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故C、D两项错误。 5.(2017·山东济宁模拟)对英国福利制度的解释,符合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提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观点 寻找到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作证据 B 二战后,英国在铁路、电力等领域实行国有化 得出英国的福利是公民的社会权利的观点 C 查到“英国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的一手史料 得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结论 D 查到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的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史料 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选D。本题通过英国福利制度考查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A项中结论和史实颠倒了。B项中的史实部分属于国有化措施,这与结论中的福利制度不对应。C项中史实部分仅提到公立学校,而结论中福利国家包含的内容远不止公立学校,所以史实部分太单一。D项史实部分强调英国的社保支出比重比较高,而结论是强调政府对福利制度建设所起的主要作用,二者存在因果关系,所以D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纲要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点一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①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②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2)措施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将粮食无偿借给国家。 ②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质是否定货币、价值规律。 ④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 (3)评价 ①对于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②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内容 ①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可自行支配。 ②工业:解除中小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个别企业以租让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2)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图示记忆]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易错警示]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轻巧识记] “一、二、三”归纳新经济政策 一个创新:在小农经济占优势情况下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个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三个背景: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直接过渡失败。 [答题术语必备]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的特点,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具有“共产主义”的特点,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2.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考向 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探索 [史料研读] 史料一 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史料二 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1.史料一中“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各种矛盾,导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我们错了”说明列宁认识到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是行不通的。 2.史料二“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向国家缴纳……实物税”“准许……出售他们的农产品”“使国家控制了……制高点”说明苏俄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缓解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稳定政治形势。 1.导致史料一中“我们错了”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 试答:(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变化: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 2.根据史料二,指出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什么?并指出“后退一步”和“前进两步”的含义。 试答:(1)前提: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2)后退一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3)前进两步: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史论归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同 前提 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前提 目的 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目的 内容 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内容 作用 巩固了政权 作用 异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逐步过渡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 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行机制 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对点训练] 1.(2017·广西重点中学联考)苏俄共产党员科尔恰什金曾说道:“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投奔并将投靠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从而延长国内战争。”这反映( ) A.新生苏维埃政权隐藏着危机 B.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了粮荒 C.德国军队大举入侵苏俄领土 D.农业集体化政策出现了失误 解析:选A。题目的意思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敌人的进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夺走了人民的粮食,使人民忍饥挨饿,苏俄新生政权隐藏着危机,故A项正确;政府并没有实行战争政策,故B项错误;德国军队当时并没有大举入侵苏俄领土,故C项错误;苏俄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集体化政策是在斯大林时期,故D项错误。 2.(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列宁曾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由此可以看出( ) A.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政权 B.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C.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国内战争胜利只能对应“被打得半死”时期,不能反映“拄着拐杖走动”,故A项错误;国内战争结束时,受战争的破坏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实施的影响,俄国出现了经济和政治危机,“而现在”,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方式,其本身不等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C项错误;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斯大林时期实现的,故D项错误。 考点二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 (1)工业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农业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 3.评价 (1)成就 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③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措施 结果 赫鲁晓夫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1)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勃列日涅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4)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戈尔巴乔夫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1)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 (2)以指导性计划指标代替指令性计划指标 (3)调整所有制结构 (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出现合资企业 (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经济改革并未取得成功,之后改革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概念阐释] 斯大林体制 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政治体制是指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轻巧识记]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误区警示] 辩证地看待“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种探索和创新。但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适合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名师指津] 全面认识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改革,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则侧重于政治体制改革。 [特别提醒]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 [答题术语必备] 1.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2.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3.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进入停滞时期。 4.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转向政治领域,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考向一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评价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史料二 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 ——《中学历史教学》 史料三 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在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大国的崛起》 1.史料一中的经济增长数据说明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要注意其中的备注信息“‘一五’时期农业产值为负增长”,这从侧面说明当时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史料二中第一句话说明集体农庄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第二句说明集体农庄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第三、四、五句说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停滞不前。 3.史料三中“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和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的现象,说明苏联长期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根据史料一、二,说明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农业扮演什么角色?结果如何? 试答:角色: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其提供资金积累。结果:使苏联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但也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发展滞后,农民生活徘徊不前。 [史论归纳]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评价及启示 1.特点 (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2.影响 (1)积极作用: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②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源。 3.启示 (1)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要注意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3)注意调动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改革僵化的模式,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对点训练] 1.(2017·内蒙古鄂尔多斯一模)当斯大林在1924年掌权后,便推动了一项急速工业化的计划,目标在于赶超西方的工业化国家。食物在其计划中占有核心地位。这里“核心地位”的实质是指( ) A.发展个体农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基础 B.发展集体农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基础 C.发展个体农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途径 D.发展集体农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途径 解析:选D。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斯大林在1924年掌权后,力主通过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积累资金,故D项正确。 2.(2016·山东济宁期末)1937年,苏联全国播种面积达到1.35亿公顷,比1928年增加10.7%。这一年,苏联农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长了34%。苏联农业的高速发展表明( ) A.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B.农业是当时苏联经济建设的重心 C.斯大林体制比新经济政策更能促进发展 D.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比例较为协调 解析:选A。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影响。1937年,苏联已经建立起计划经济,使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有了飞跃,可见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经济发展影响巨大,故A项正确;苏联经济建设的重心是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中比较的是1937年和1928年、1913年,新经济政策在斯大林执政后逐步取消,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当时苏联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比例并不平衡,故D项错误。 3.(2017·甘肃兰州一模)“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国。”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重要措施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重视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解析:选A。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1925年,苏联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正确;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苏联的重、轻工业结构不平衡,故C项错误;D项是外因,故D项错误。 考向二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史料研读] 史料一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 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进口。 ——《苏联史》 史料二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史料三 1988年6-7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 1.史料一反映出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心放在农业方面,但在该领域里的改革因种种原因,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2.史料二中“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现了该时期苏联改革已经触及斯大林体制,“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是对原有体制坚守的体现。 3.史料三表明在经济改革未取得成效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了政治领域。 1.据史料一分析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失败的主观原因。 试答: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广种植玉米,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2.据史料二分析,该时期苏联改革有何特点? 试答:该时期苏联改革已经触及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突破该模式。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 试答: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公开性”“多元化”,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 [史论归纳] 全面认识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1.三次改革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异 侧重 农业 工业 前期经济领域,后期政治领域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效,最后失败 失败 失败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只是对斯大林体制进行的小修小补 没有立足国情,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同 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2.改革的启示 (1)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2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会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步完善。 [对点训练] 1.(2017·湖南常德一模)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说明赫鲁晓夫( ) 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 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 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 解析:选A。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材料中苏联农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是这一时期的农业改革政策的直接结果,1953到1964年,赫鲁晓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农业改革: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在这些政策影响下,农产品价格提高,故A项正确; 农产品价格提高,说明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并不能说明苏联农业落后的局面已经改变,故B项错误;在赫鲁晓夫的改革下,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因此不能说他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故C项错误;材料只说到了农产品价格的提高,没有谈到收购数量多少,故D项错误。 2.(2016·广东惠州二模)有学者在评论苏联某五年计划时,称它是“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尽管犹豫不决和保守主义不允许改革者的计划得以彻底地实施”,“但新办法开始在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并波及运输业和其他一些国民经济部门”。实施这个五年计划的领导人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解析:选C。本题考查勃列日涅夫改革。“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说明斯大林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故B项错误;“新办法开始在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并波及运输业和其他一些国民经济部门”,可见改革侧重于工业,运用了新经济体制,是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对苏联进行全面改革,效果难以说是“最成功”,故D项错误。 3.(2017·山东聊城一模)1990年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年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苏共领导层内的斗争不断加剧,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入半瘫痪状态。这说明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未触及斯大林模式 B.思想僵化引发社会各种矛盾 C.政治改革偏离方向导致政局失控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出师不利 解析:选C。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90年判断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已经触及“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思想僵化与材料中“自由化思潮的严重泛滥”不符,故B项错误;1990年出现“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于1986年,结束于1990年,故D项错误。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思路点拨] 定位 知识 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与“斯大林模式” 解读 题干 信息:苏联1930年与1931年的粮食生产量与出口量进行对比,随着时间的变化粮食生产量减少,出口量却增多 主旨:粮食减产是由于农业集体化的弊端导致,出口量增多表明人民自身消耗粮食的减少,说明人民的重大牺牲,为国家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 辨析 选项 解读题干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出口增多,反映出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仍然增加粮食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民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换外汇发展工业,故选A项。材料中反映的是粮食产量下降,出口反而增加,没有涉及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故B项错误;从粮食出口量增加体现不出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这一现象,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粮食产量下降的一个原因,但与粮食出口量增加无关,故D项错误 [方法点拨] 概念型选择题解题技巧 1.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则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2.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1.(2014·高考课标全国卷Ⅰ)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排除A、B两项;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排除C项;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故D项正确。 2.(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解析:选B。本题考查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形成,意在考查调动知识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注意题目所给时间表1931年,此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已被取消,C、D两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当时苏联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低很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显然超越了当时的苏联国情,故A项错误;为了达到所述目的,苏联实行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所以B项符合题意。 3.(2013·高考课标全国卷Ⅰ)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1952年。材料指出“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意在说明斯大林模式彻底地解决了苏联的粮食问题。A、C两项与斯大林模式下农业长期落后的真实状况不符,排除;加快工业化是由当时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决定的,B项错误。故D正确。 4.列宁在1922年3月俄共(布)十一大上说:“我们已经退却了一年。我们现在应该代党宣告:够了!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重新部署力量。”材料表明列宁( ) A.认为新经济政策还不成熟 B.认为苏俄经济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C.将对新经济政策重新定位 D.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弊端已经完全暴露 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列宁主要在强调要“现在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重新部署力量”,没有认为新经济政策还不成熟,故A项错误;根据“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重新部署力量”说明经过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已经达到了目标,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现在的任务是要制定新的计划,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对新经济政策重新定位,只是提出在达到一定的目标后要制定新的目标,故C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及新经济政策的弊端,故D项错误。 5.(2017·湖北武汉一模)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 ①面临着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②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③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干预经济 ④都彻底摆脱了本国的经济危机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解析:选A。经过分析、比较可知①③是两者的相似之处;“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是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而美国是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故②错误;“都彻底摆脱了本国的经济危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单元总结提升 【单元概览】 一、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大经济政策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阶段 16-18世纪 18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30—70年代 核心内容 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各方面干预经济 实践措施 鼓励建立手工工场,拓展海外贸易,积极抢占殖民地 资本家自由经营,消除关税壁垒 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兴衰原因 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富国强兵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但不利于机器大工业的经营 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消除了障碍,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影响 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加紧殖民扩张和贸易争夺 加速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加紧对商品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的争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推动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飞速增长 1.(2017·广西桂林模拟)霍布斯鲍姆把1914—1991年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这股“改革与重组之潮”的共同之处是( ) A.由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 B.扩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C.继续推行自由主义思想 D.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 解析:选B。依据题意,这股“改革与重组之潮”是指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是经济改革,没有转向政治改革,故A项错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故B项正确,西方国家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非自由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美苏“冷战”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二、苏联(俄)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 主要内容 认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商贸: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 (1)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应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 (2)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 (3)苏联的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4)社会主义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逐步完善 新经济政策 农业:固定的粮食税。工业:部分恢复私营经济。 商贸:允许自由贸易。分配:按劳分配 工业化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 建立集体农庄,建立集体所有制 赫鲁晓夫改革 侧重农业,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农庄和农场自主权,提倡种玉米等 勃列日涅夫改革 重点在工业上,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 戈尔巴乔夫改革 初期进行经济改革,后又转向政治改革 2.(2017·河南郑州调研)《历史上的苏联》一文写道:“沿着斯大林设计的道路就是一条通向崩溃的路,其多任领导人试图扭转前进方向,但皆未成功”。下列关于苏联领导人努力扭转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赫鲁晓夫冲击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勃列日涅夫仍坚持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戈尔巴乔夫违背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D.上述三人的经济改革成功,政治改革失败 解析:选D。三人的经济改革成功的说法明显与史实不符,故选D。 三、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比较 名称 项目 西方模式(英国)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工业化道路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农业制度 资本主义大农场 集体化农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2017·四川泸州高三诊断性考试)据统计,随着圈地运动的发展,到1851年英国100英亩以上的大农场已然占据了70%—80%的农业经营土地。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2.07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6.2%,截至2012年12月底则达到2.7亿亩。英国圈地运动和当今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A.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 B.说明现代化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辩证关系 C.都使本国的小农经济彻底消失 D.都通过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加快工业化进程 解析:选B。英国圈地运动显然不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故A项错误;英国圈地运动是为了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和国内市场,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为了发展大规模现代化农业,说明农业规模化经营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故B项正确;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没有使小农经济彻底消失,故C项错误;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是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加快工业化,故D项错误。 四、 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名称 项目 美国罗斯福新政 苏俄新经济政策 不 同 背景 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下,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目的 维护资本主义正常的民主统治秩序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措施 缩减农业,部分控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整顿金融 恢复发展农业,部分地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自由贸易 手段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特点 在保证私有制经济的前提下,强调国家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性质 资本主义的经济改革 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 相同 都是在面临严重政治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改革内容都涉及农业、工业等各个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社会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统治;都是生产关系的局部变革;都能从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 4.(2017·福建莆田一模)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下方左右两幅图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两者都( )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C.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解析:选A。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左图反映的是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模式”的体现,右图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二者的共同之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苏联工业化建设中牺牲了农民的利益,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实行的,苏联当时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故两国没有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故C项错误;苏联实行“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经济,D项错误。 史学素养 历史学科的三大能力层次 理论阐释 近几年高考强调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实际上,历史学科综合能力并不神秘,考试大纲明确提出记忆、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 1.记忆:历史学科第一能力层次 记忆能力是学好历史的基本能力。在高考能力要求中,记忆能力有两个层次:①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②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提高记忆能力的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归类记忆法。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记忆。 (2)串线记忆法。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加以理解和巩固。 (3)比较记忆法。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然后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记忆,对相同的内容连起来记忆;或将容易混淆的部分列出来进行辨别记忆。 2.理解:历史学科第二能力层次 (1)宏观揭示法和微观剖析法。放眼历史全貌,大处着眼,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深刻分析,认识其本质,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 (2)规律探寻法。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联系,历史规律是指通过对历史现象进行辩证分析而得出的科学结论,而这种科学的结论需要理解掌握。 (3)逆向分析法。就是从已知历史知识的反面思考其隐含的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3.应用:历史学科第三能力层次 (1)准确阅读材料。要注意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材料中说明的问题,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材料表现了怎样的历史现象,材料所体现的立场、观点,最大限度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解答问题。 (2)有效归纳事物。归纳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学习要求,主要指会归纳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具体历史事物的特点、性质、实质和所反映的历史规律,在历史上的作用、意义、历史地位等。能够把理论总结、认识和史实相结合,条理清楚地回答问题。 (3)作出正确判断。要想使判断准确,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对史实掌握全面、准确、清楚、不含混、不似是而非;二是有科学的观点和观念。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做到:准确判断问题所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准确清楚地表达推理的史实依据和用事实说明问题。 典题例证 (2017·河南郑州联考)被誉为“沙漠之钻”的胡佛水坝于1931年3月11日动工,美国总统胡佛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其财长梅隆称:“在这个国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他们行动一致,坚定地阻止工资下调,并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并以此增加消费。……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活标准。”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 A.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B.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C.放弃了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 D.努力抑制物价上涨 解析:“胡佛水坝动工”,“通过工程来增加就业”,“政府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增加消费”等信息体现了国家开始干预经济,故A项正确;“以工代赈”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美国一直没有放弃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抑制物价上涨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 答案:A 史学新论 (一)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史界观点]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认为当时出现的社会问题,就是斯大林个人品质带来的,以此来抨击斯大林模式。毛泽东则认为“斯大林功大于过,对他要作具体分析,要有全面的估计”,对于斯大林模式,如同其对斯大林的评价,他的主要看法是三七开,也就是三分错误,七分功绩。当代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是导致苏联最终解体的根源。但也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虽然有一些失误,但它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思考感悟] 评价斯大林模式,我们必须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一是要认识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不能理解成是斯大林个人的主观产物。二是要认识它的历史作用。高度集中,使国家能够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集中全部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举办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这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三是要认识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当时, 主要是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单一的计划经济和行政命令方式,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管理者、生产者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阻碍了苏联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史界观点] 美国国内对罗斯福新政主要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罗斯福的改革虽不够彻底,但意义巨大,它使美国克服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拯救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而中国学者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也有两种不同情况,在中美结盟或友好时期和中美敌对关系时期是很不同的。例如,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去世后,中共党报《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称:“他在1932年初当选总统的时候,正在1929年美国空前经济恐慌之后,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来代替了帝国主义式的对外经济掠夺,他(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然而,五六十年代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下,许多学者却称罗斯福新政是“彻头彻尾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东西”,“具有很大的法西斯性质”,新政的改良措施,对工人阶级的让步“有很大的欺骗性,不利于革命”。 [思考感悟] 实质上,罗斯福新政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产物,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新政代表了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并着重体现了垄断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利益,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新政的改良措施具有进步意义。首先,它“不独基本克服了30年代经济危机,还曾造成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所以说,它延长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生命,这就是‘新政’的根本作用”。其次,新政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再次,新政的实施使美国迅速恢复了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民主国家兵工厂”的重要作用,为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最后,新政的实施为垄断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历届美国政府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继承了罗斯福的新政措施,采取了不同重点和形式的国家干预经济、调节生产、缓和矛盾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政策措施。新政开创的“福利国家”制度至今不失为巩固垄断资本统治的重要手段。 当然新政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新政造成政府巨大的赤字开支,扩大了联邦的权力,降低了州与地方政府及个人的责任感。它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故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