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髃(yú)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材料旨在说明 A. 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 B. 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 C. 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 D. 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 【答案】B 【解析】 材料大意为成王时,周公摄政,管叔、蔡叔联合武庚作乱,周公率兵讨伐叛军,诛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并分封商贵族微子于宋。材料提到分封微子于宋,但不符合材料中周公平定叛乱的主旨,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史实为西周初期的三监之乱,体现了西周初期统治尚不稳定,分封制受到冲击,故B正确。材料主要讲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并不是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雏形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C错误。材料表明周初政局动荡,管叔、蔡叔作乱,分封秩序受到冲击,并不是宗法秩序,且周天子的权威衰落无法体现,故D错误。 2.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这说明礼乐制度 A. 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 B. 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 C. 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 D. 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 【答案】A 【解析】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规定了礼乐制度的目的是相亲相敬,从而通过宗族来稳定社会的作用,故A正确;突出社会等级的分化是分封制,故A错误;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故C错误;风俗同一化显然说法绝对,故D错误。 3.战国时期,在众多诸侯国中,居于行政位置上的不再是拥有封地的世袭领主贵族,而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这说明战国时期 A. 世袭贵族特权已被废除 B. 官吏选拔制度尚未确立 C. 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 D. 政权形式凸显君主集权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战国时期……居于行政位置上……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君主任命官僚的现象,体现了君主集权的特点,故D项正确;战国时期世袭贵族特权尚未完全被废除,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吏选拔制度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故C项错误。故选D。 4.董仲舒曾经提主张:一是在中央建立太学,地方设庠、序,广泛培养官吏人才;二是责令地方官每年推举二人给朝廷;三是朝廷对这些人才进行考察,量才授官。他的这些主张 A. 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 B. 为察举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C. 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 D. 强调对官僚队伍进行全面管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立太学”“西方选官”是董仲舒推行儒学,提高儒学地位的表现,主要是思想统治服务于政治的需要。是适应汉代“大一统”社会的需要,C正确。这些主张显然不能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A错误。察举制与材料中儒学措施不符合,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对于官僚队伍的管理,D错误。 5.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A. 是独立于三省的议政机构 B. 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 C. 确保宰相掌握了决策大权 D. 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可以看出政事堂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D项正确;唐朝政事堂是宰相议事的地方,故A项排除;尚书省仍然存在,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的设立是为了加强皇权的,故C项错误。 【点睛】“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是关键信息。 6.北宋建立后,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而在中书、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此变化说明 A. 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 B. 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 C. 中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 D. 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 【答案】D 【解析】 【详解】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权力运行模式中,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相互牵制和监督,形成制衡机制;宋朝的二府制进行事权分割,导致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故D项正确;皇权独大自秦朝皇帝制度的确立就已形成,故A项排除;中枢机构的职能没有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央官僚机构的膨胀,故C项排除。 7.魏晋时期,各级官学普遍衰落,开馆授徒的私学也十分有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士族的各种家学却全面繁盛,由此造成平民家庭出身的人才远远少于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这说明当时 A. 选官标准与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 B. 教育被士族阶层垄断 C. 寒素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径被关闭 D. 儒学的发展受到挑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官学、私学普遍衰落,而士族家学全面繁盛,导致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在社会上占据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强调被选拔者的门第出身,这适应了当时的教育发展状况,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当时官学、私学仍然存在;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寒素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径受阻而非被关闭,故C项说法绝对;材料反映不出儒学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8.元代从七品以下至从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正三品至正七品的官员,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的官员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这反映出元代 A. 丞相权力削弱 B. 行省的实际权力受到限制 C. 科举制度被废止 D. 排斥前代汉族政权的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从七品至从九品的地方官吏必须由中央的吏部拟注,中书省审核,由此可见地方的选官权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以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没有体现出相权的削弱,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选官制度,科举制是1905年被废除的,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对前朝制度的态度,故D项排除。 9. 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 A. 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B. 升降由皇帝决定 C. 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 D. 巩固了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阁臣刘健等向皇帝进谏了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没有得到皇帝的同意,令再拟,后又上疏,历数政令十失,皇帝仍没有接纳,刘健此时感到自己不能施展抱负,于是请求辞职,后李东阳、谢迁也随之请辞,武宗没有办法了,勉强同意了他们的上书,由此可以看出阁臣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C项符合题意;BD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A项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的是皇帝,不是阁臣,表述错误。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10.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谈到“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和山林。”这体现出 A. 生产方式对思想观念的影响 B. 道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C. 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想观念 D. 中西价值取向的显著差异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而非牧野和山林,这体现的是生产方式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故A 项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道家生态伦理思想方面的信息,故B项排除;“决定了”的说法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中西方的价值取向,故D项排除。 11.《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晚期“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致巨万”。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 A. 对生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 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 C. 是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 D. 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依据材料可知,战国晚期冶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因经营冶铁业而致富的大商,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战国晚期冶铁业的发展,并未反映当时冶铁业对生产发展的作用;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战国晚期出现因经营冶铁业而致富的人,并未反映当时冶铁业成为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战国晚期冶铁业的发展,并未反映其影响社会稳定。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2.战国时商鞍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认为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 A. 与历代商业政策的调整基本一致 B. 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上 C. 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 D. 反映出“本末”观念的长期存在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重农抑商”、“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工商皆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古代中国过于农商地位和关系的争论主要涉及“本末”的问题,故D选项正确;中国历代商业政策都是重农抑商的,这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A 选项错误;战国时期和西汉的经济思想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故B选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起到了积极作用,故不能简单说其导致古代经济发展迟滞,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正确掌握和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和作用,特别要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去理解该政策的不同作用,在封建社会前期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它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有“工商皆本”思想的产生,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3.汉代长安城宫殿,官署、式库等朝廷机构的建筑物约占9/10的面积,剩下供居住的仅占1/10。唐代的宫城和皇城占长安城的1/10,而居民区约占6/10,其他面积为道路、河渠等设施所占。从汉至唐都城布局的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 B. 君王专制中央集权弱化 C.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D. 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汉代长安城政治性建筑物占据城市9/10面积,说明汉代长安城主要行使政治职能;而唐朝时长安城政治性建筑物仅占1/10,居民区及道路河渠占大部分面积,说明唐朝长安城的政治职能减弱经济职能增强,故A项正确;从汉到唐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故B项不符合史实,且不符合材料;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故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重心南移,故D项排除。 14.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 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 不利于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 C. 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 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是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理念带来的结果,徽商在外赚钱后回家乡买田置地,导致徽州地区地价上涨明显,不利于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自然经济的加强,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排除;D项是原因,排除。 【点睛】“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是关键信息。 15.随着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有民谚“苏湖熟,天下足”。但是到了17世纪后,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在发展棉织业的同时却成为缺粮区,18世纪苏州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非农业人口比重的提高抑制了消费市场的扩大 B. 明清经济的发展是人口压力下的一种经济变动 C. 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阻碍明清长途贸易的发展 D. 民间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明清时期农业的衰退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17世纪后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在发展棉织业的同时却成为缺粮区,18世纪苏州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说明苏州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是人口压力导致的结果。故答案为B项。A项结论材料不能得出,非农业人口比重材料没有反映;“苏州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说明明清时期长途贸易有较大发展,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6.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B. 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 C. 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 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发达的古代农业。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在井田制下实行集体耕作,农民称“众”;秦汉时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维护个体小农经济,称农民为“夫”;魏晋时期,地主豪强大庄园经营模式下的农民称“田客、部曲”;宋元时期,租佃关系盛行,农民称“佃客”,因此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导致了农民称谓的变化,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表格中农民的称谓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赋役制度改革体现的是农民承担的服役标准,与称谓无关,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农民的经济地位一直较低,故D项错误。 17.《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道:“中国的经济形态,由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隋唐之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定型为士绅经济,历一千年左右的演进,其后再无进步。这三种经济形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官商经济。”作者意在强调 A. 宋代以后的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B. 区分清楚三个时期的经济形态 C. 古代经济形态演变的基本态势 D. 古代经济形态受政治强势干预 【答案】D 【解析】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我国封建经济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商周以来的井田制逐渐瓦解,所以“贵族经济” 的基础是小农经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贵族官僚地主凭借自身特权,大量兼并土地,是土地集中到世家大族手中,形成这一时期独特的世家经济,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世家大族借此把持朝政,世族经济由此构成门阀政治的基础,士绅主要是指在野的并享有一定政治和经济特权的知识群体,它包括科举功名之士和退居乡里的官员,所以士绅经济必然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材料的转型是强调古代经济形态受政治强势干预,故选D。我国封建经济主要是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但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自然经济不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时才逐渐趋于瓦解,所以材料没有古代经济形态演变的基本态势,排除C ;材料强调古代经济形态受政治强势干预,故排除B,选D。 18.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等。这说明了先秦儒家学派 A. 强调仁礼重要性 B. 注重主体自觉性 C. 突出教化功能性 D. 主张格物致知论 【答案】B 【解析】 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重视道德修养,致力于在人伦关系中实现人生价值和人格完善,说明先秦儒家学派注重主体自觉性,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仁礼思想,排除A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实现自身修养的提高,排除;“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排除D项。 点睛:先秦儒学以仁、礼为基本内容、以伦理为本位、以人道为中心,体现了儒家先贤的民本精神。先秦儒学强调文化传统,提倡人文精神;重视道德修养,致力于在人伦关系中实现人生价值和人格完善;遵循“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和“克己复礼”的政治理念,追求“中庸之道”、“以和为贵”的王道理想和精神境界。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治国原则。 19.孔子提出的“君名,臣臣,父父,子子”,强调秩序,并未神化君权。董仲舒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由材料可知,这一变化主要 A. 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B. 结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C. 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 D. 反映了儒学前后产生了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借助神化君权以巩固统治,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汉代儒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汉代儒学的学术构成,排除B;汉代儒学是对早期儒学的发展,排除D。 20.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材料主要表明了唐宋时期 A. 儒学复兴运动的艰难 B. 儒家知识分子的保守 C. 儒学传统精神受重视 D. 儒家独尊地位遭重创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重视孔子,显然是想重塑先秦时期儒家思想,C正确;A与材料主旨不符合;B中保守不符合韩愈等思想主张;D中独创说法不符事实。 21.唐代中期后,儒学领域出现了一批“异儒”思潮,对以前的儒家经典和圣言提出了怀疑和批判,如史学家刘知几就在其《史通》中首次倡言“六经皆史”。这说明唐代 A. 儒学主流地位严重动摇 B. 儒学趋向平民化发展 C. 儒学的神秘化得到加强 D. 儒学理论有待于重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学领域出现了一批“异儒”思潮,对以前的儒家经典和圣言提出了怀疑和批判,说明儒家思想统治面临着困难,为此要进行儒学理论的重构,故D项正确;A项是新文化运动,排除;儒学没有平民化的趋向,故B项排除;C项是汉代,排除。 22.胡适在评论中国古代的某思想流派时说:“(它)挂着儒家的招牌,其实是禅宗、道家、道教、偏教的混合产品……但其中的主要观念却是古来道家的自然哲学里的天道观念。”据此可知,“它” A. 研究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行为准则 B. 从哲学高度论证伦理纲常的合理性 C. 提出与佛道学说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D. 探寻格物致知和天人感应的明理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是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故B项正确;儒学一直关心的是人类社会,而不是天道自然,故A项错误;新儒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来阐述儒家义理,并不是截然相反,故C项错误;格物致知出自《礼记》,不是宋朝思想家的原创,故D项错误。 23.明清时期的江南儒家士大夫往往吟诗作画、刻经讲道、吃斋念佛、奇门遁甲,不问苍天问鬼神。儒家士大夫在朝廷排斥佛教、道教,但回到江南乡镇却和僧人、道士关系密切。这种矛盾现象表明 A. 开始出现“三教合一”局面 B. 儒与佛、道有很多共通性 C. 明清儒家士大夫爱好广泛 D. 程朱理学世俗化、普及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家士大夫往往吟诗作画、刻经讲道、吃斋念佛、奇门遁甲,不问苍天问鬼神……回到江南乡镇却和僧人、道士关系密切”反映了当时儒家与佛、道的融合,说明儒与佛、道有很多共通性,故B正确;明清之前已经开始出现“三教合一”局面,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明清儒家士大夫爱好广泛,而是儒家与佛、道的融合,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程朱理学世俗化、普及化的信息,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家士大夫往往吟诗作画、刻经讲道、吃斋念佛、奇门遁甲”,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与佛、道的融合的角度出发,同时排除时间不符合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4.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书籍“一本难求”,活字印刷的技术应用远不及雕版印刷书。这主要是因为 A. 社会审美观的影响 B. 官营作坊垄断了活字技术 C. 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D. 书籍市场需求受时代限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的地位与社会审美观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官营作坊垄断也不是活字印刷术未取代雕版印刷术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故C项排除;由于当时书籍市场需求受时代限制,导致“活字印刷的技术应用远不及雕版印刷书”,故D项正确。 25.中国先哲们对于天文学的研究目的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至于宇宙的性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有升有落,则认为“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其所然,而不复求其所以然。由此可知,古代中国的天文学 A. 进行了理性的深入思考 B. 缺乏长期系统的天象观测 C. 有着较明显的功利色彩 D. 整合算学为统一研究领域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主要说明天文对于时令变化,材料“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说明对于宇宙讨论很少,体现出古代科学的实用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天文学的理性思考,故A项排除;中国古代对天象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观测,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天文学,没有算学,故D项错误。 【点睛】“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是关键信息。 26.明朝末年,作恶多端的魏忠贤遭贬自缢后,人心大快,世间分传,演绎魏忠贤的小说一时成为热门。这主要说明了 A. 评论宦言专权是明末小说的题材之一 B. 市民阶层对通俗小说有更深认识 C. 魏忠贤的倒台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D. 明末印制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中小说成为热门,关于该故事的版本众多,显然是印刷术技术推进的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明末小说的题材,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市民阶层与小说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魏忠贤倒台的必然性,故C项排除。 2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做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9—158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全球的影响。”这说明了 A. 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 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C. 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D. 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全球的影响”中可以看出,战争使中国人认识到了自身的落后,不断变革进步改变了中国落后挨打的境地,故D项正确;从材料“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可知新中国产生是由于中国人的反抗,故A项错误;战争导致近代中国受到侵略,故救亡图存是推动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不断变革的主要动力,故B 项错误;从“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可知是新中国改变了远东和世界格局,故C项错误。 【点睛】“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全球的影响”是关键信息。 28.清朝的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督抚多由满族贵族担任;而从1860年到15864年,汉族官僚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集团中先后有21位将领担任督抚。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到解决 B.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朝军政局面 C. 汉族官僚开始掌握中央政权 D. 清政府利用湘军来开展洋务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湘军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力量,“湘军集团中先后有21位将领担任督抚”都是因为剿杀太平天国运动有功,从而改变了督抚多由满族贵族担任的状况,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府的影响,材料没有体现出清朝满汉矛盾的彻底解决,故A项错误;督抚是地方行政长官,C项“掌握中央政权”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洋务运动,故D项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清朝的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督抚多由满族贵族担任;而从1860年到1864年,汉族官僚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集团中先后有21位将领担任督抚”,联系所学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清朝政局的变动分析解答。 29.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后,天津民间门首皆插白旗,上写“某某国户人”,或“某某国顺民、良民”,“北京各国占管区居民纷纷向洋兵送万民伞”。这次战争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促进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 C. 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推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北京各国占管区居民纷纷向洋兵送万民伞”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C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故B错误;甲午中日战争推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发展,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北京各国占管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30.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A. 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宪政的精神 B. 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C. 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D. 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临时政府是相对于正式政府而言的,根据宪法的原则,选举总统、成立一届政府需要召开国民大会,当时的中国尚未统一,还无法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然后依据宪法选举总统,成立政府,所以,当时的总统、政府都是临时的,“临时”的提法正好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民主共和精神,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孙中山只是政府的代表,两个“临时”体现的是政府行为,并非个人品质,故B项错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故C项错误;两个“临时”的出现是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政权的人民支持程度无关,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重点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迈出了民主政治的第一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临时政府的性质等的把握。 31.以下是中华民国初年成立的部分政党。据此可知,当时 名称 创立时间 代表人物 宗旨(政纲) 1912.3 伍廷芳 “博采民国宪法,确定纯粹中华政体” 中华民国宪政党 统一党 1912.3 张謇 “巩固全国之统一,促进共和政治” 共和党 912.5 黎元洪 “防止分裂,便利政务进行,实行共和政治” 国民党 1912.8 孙中山、宋教仁 “促成政治统一,维持国际和平” 民主党 1912.8 梁起超 “拥护法赋自由,调和社会利益” A. 政党林立,国家分裂 B. 民主共和制不断完善 C. 政治变革推动政治转型 D. 革命党人积极参政议政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成立的各政党均以实行共和,实行宪政为宗旨,这是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推动的结果,故C项正确;民国初年国家尚未分裂,故A项错误;材料仅提供民国初年成立的政党情况,未提供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政党的代表人物来看,并非所有政党均代表革命党人,故D项错误。 3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 A.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B. 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 C.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使得具有耕织结合特点的传统经济结构出现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城市化的进程,故A项排除;外国商品只是冲击了传统的手工业,而不是完全取代国货,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没有体现出民族工业的兴起,故D项排除。 33.据统计,1846年,从广州出口的丝茶共450万磅,纳税13万两;1847年,出口增至460万磅,纳税为9.5万两。19世纪50年代初,外商向广州出口的货物常常只交纳法定关税的1/2或2/3。这种现象说明 A. 广州海关未能有效的行使职权 B. 西方对华商品输出呈激增趋势 C. 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D. 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扩大侵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846-1847年从广州出口的丝茶数量增多,但税额不升反降,19世纪50年代外商向广州出口的货物也并未缴纳足够的关税,这说明当时的广州海关未能有效的行使职权,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广州海关的渎职,与西方对华商品输出剧增无关,故B项排除;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之后开始逐渐解体,故C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广州海关自身的问题,与列强扩大侵略无关,故D项排除。 34.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中间跨越50多年,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真正的变化是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开始的。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 A. 开始对军队进行西式改革 B.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的成效 C. 实业救国已成为主要思潮 D. 上层建筑变革提上历史日程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的“真正的变化是从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开始的”,说明甲午战争后,中国人的天朝上国美梦彻底破碎,从侧面激起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随后兴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事件,表明上层建筑的改革逐渐提上日程,故D项正确。AC项包含在D 项之中;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故B项错误。 3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洋务工业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以下对于洋务工业“是一种畸形物”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有利于西方列强的侵略 B.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促使封建经济开始瓦解 D. 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以及腐朽的官场习气,由此而产生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深刻矛盾,它所带来的垄断性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这又造成了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难,排除B,D项正确。洋务工业一定程度上抵抗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排除A。鸦片战争后,封建经济开始瓦解,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36.汪靖虞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264.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这主要得益于 A. 清政府主导大力推动工业化 B. 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 C. 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D. 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高涨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使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时期的工业发展不是清政府主导推动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甲午战争后列强是加强而非放松对华资本输出,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7.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 A. 主张全面学习西学 B. 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 C. 力主固守华夏传统 D. 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反映了魏源既有进步的主张,又有落后的天朝上国思想,体现了新旧杂糅的特点,故B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并不是主张全面学习西学,故A错误;“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不是固守华夏传统,故C错误;康有为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不是魏源,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进步与落后并存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3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求,必先练兵;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主要表明清延中部分官员 A. 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B. 强调学习西学应循序渐进 C. 反对清廷固守传统的做法 D. 对西方的认识仍较为肤浅 【答案】D 【解析】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求,必先练兵;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说明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器物,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西方制度重要性,D正确;A不符合洋务运动特点;B和C显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9.维新派注重通过教育来推进社会改革。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明确规定把孔学、周秦诸子之学、宋明理学作为重要课程。严复认为国家培养精通科学的高等人才,必须选择那些“旧学根柢磬深,文才茂美”之人。这说明维新派 A. 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B. 本质上仍是封建地主 C. 主张用中学来改造西学 D. 重视民国精神的改造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把孔学、周秦诸子之学、宋明理学作为重要课程”“选择那些‘旧学根柢磬深,文才茂美’之人”中可以看出,康有为、严复等都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故A项正确;维新派属于资产阶级,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维新派要用中学改造西学,故C项错误;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排除。 【点睛】“把孔学、周秦诸子之学、宋明理学作为重要课程”“选择那些‘旧学根柢磬深,文才茂美’之人”是关键信息。 40.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二者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据此推断,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 A. 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B. 认识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 C.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化的倾向 D. 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肯定中西文化各有长短,主张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中西方文化的态度,与认识到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无关,排除B。李大钊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没有改变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的绝对化倾向,排除C。D项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而不是重新确立文化自信,排除。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结合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正确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宫城正南门宣德门前的南北向大街称为御街、天街,自州桥“出朱雀门(内城正南门)直至龙津桥”,是主要的饮食业中心之一,尤以夜市著名,营业“直至三更”。城内著名的“酒楼”,有马行街东货行巷的丰乐楼(原名白矾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此外,“州(指内城)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等等,“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署,白昼通夜”营业。……“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各种货物皆有。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等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发展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城市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因素。 【答案】(1)表现:经济职能增强;市场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现街市和夜市);出现专业服务性场所(娱乐、服务设施完备);商品种类丰富。 (2)特点:工商业市镇充分发展;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辐射范围广。 因素: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明清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政策的调整,加速人口增加和流动;交通便利。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以夜市著名,营业‘直至三更’”“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署,白昼通夜”“各种货物皆有”可以从城市的功能、坊市制度的打破、服务性场所、商品种类等方面概括出答案。 (2 )第一小问,材料“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表明工商业市镇充分发展,分布密集;材料“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反映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辐射范围广。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封建经济的发展、国家统一、经济政策的调整、人口的增多、交通的发展等方面分析出答案。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把秦郡划小,将一郡分成数郡。汉武帝时,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了十三个监察区,监察地方高级官员。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授予监察区长官州牧兵权、财权和政权,州变成了郡以上的一级政区,州牧渐成割据独立之势。坚持二级制政区是统治者的愿望,所以,隋统一后,撤销郡级政区,重新简化为州县两级。唐承隋设两级政区,但安史之乱以后,作为监察区的道和藩镇结合,又形成州以上的一级政区。 材料二 为避免重蹈前代覆辙,宋初将地方政府恢复到州县两级,但同样陷入管理幅度太大的困难。为此,宋代统治者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路虚化。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宋代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行政区域。元明清三代都是国土广袤的大帝国,只能采用多级制的地方政府,如元代就形成了最多达五级的行政区划,但结果仍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自宋以后,古代中国历史上不再出现因割据而产生的分裂局面。 ——以上材料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筹划地方行政区划的举措,概括东汉至唐末行政区划层级演变中的突出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行政区划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的原因。 【答案】(1)举措:仿秦实行郡县制;增加郡政区数量;分封诸侯王,郡国并行;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监察区。 问题:二级制到三级制反复循环;监察区的行政化。 (2)创新:虚化高层政区;地方行政区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 原因: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实权但实行集体决策;行省官员受中央有效节制。 【解析】 【详解】(1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汉兴,把秦郡划小,将一郡分成数郡。”可知西汉设立郡县制和增加郡政区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根据材料“汉武帝时,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了十四个监察区,监察地方高级官员。”可知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监察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授予监察区长官州牧兵权、财权和政权,州变成了郡以上的一级政区,”可知存在的问题是监察区演变为高一级行政区。根据材料“坚持二级制政区是统治者的愿望,所以隋统一后,撤销郡级政区,重新简化为州县两级。唐承隋设两级政区,但安史之乱以后,作为监察区的道和藩镇结合,又形成州以上的一级政区。”可知二级制到三级制反复循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宋代统治者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路虚化。”可知宋朝创新虚化高层政区;根据材料“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宋代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行政区域”可知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能够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行省拥有较大的权力,另外一个是中央政府拥有绝对的权力。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使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发生动摇,王朝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后,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族国家观念,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欲立于民族国家之林,就必须获得广大民众认可,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并在中国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答案】(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 背景: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可知,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根据“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可知,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根据“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可知,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这些措施的背景包括: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可知,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联;根据“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可知,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根据“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可知,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第二小问,历史意义从思想解放、民主革命、民族革命、国家统一等角度概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