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上期期中试卷 高一历史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本部分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B.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D. 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 “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这体现出地方对于天子的认同感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增强,因此有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分封制对血缘宗法制形成的推动;D选项错误,据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相关所学内容可知,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点睛】本题依据材料“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 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的内容分析可知西周相对于商朝出现了集权的趋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更加密切,对天子的认同感上升,再结合对选项的分析可得出答案。‎ ‎2.“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上述古语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尊卑等级意识 C. 家国同构观念 D. 以民为本传统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题干中“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孝、忠”的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体现出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家国同构、家国同等的思想观念,故C项正确;A项包含在C项之中;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尊卑等级观念和以民为本的传统,故BD项排除。‎ ‎【点睛】“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孝、忠”是解题的关键。‎ ‎3.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 B. 贵族政治逐渐削弱 C. 周天子失去天下大宗地位 D. 地方与中央相抗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等信息可知分封制遭到破坏,说明贵族政治逐渐削弱,B项正确。材料反映贵族政治逐渐削弱,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周天子失去大宗地位的信息,而是强调贵族政治逐渐削弱,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法推断出地方与中央相抗衡,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从贵族政治逐渐削弱的角度分析材料即可。‎ ‎4.中国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受牵连。导致上述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  )‎ A. 重男轻女的社会传统 B. 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 C. 女性社会地位低下 D. 束缚人性的三纲五常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对嫁出去的女儿的身份和地位进行了分析,在世系排列上完全排斥女性成员的地位,女性在继承方面没有权力等,这是受到了古代宗法制的影响,故B项正确;AC项是对材料的描述,没有揭示其原因,故排除;材料中仅仅涉及妇女出嫁后不在三族中,没有强调三纲五常对妇女的束缚,故D项排除。‎ ‎5.《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推行郡县制度 B. 设立丞相 C. 设立御史大夫 D. 设立太尉 ‎【答案】C ‎【解析】‎ ‎【详解】荀子认为,君主要知道大臣的行为,仅在王宫里面是不知道的,故他主张国王要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秦朝建立后,为巩固封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设立丞相负责政事,设立太尉负责军事,排除BD,选C;郡县制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A。‎ ‎6.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相统摄。”此“组织精神”‎ A. 防止了官员腐败 B. 保证了民主决策 C. 能够解决地方无权 D. 改变不了皇帝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三权分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腐败。但秦朝的三权分立是建立在君主专制的基础上的,分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所以这种“组织精神”是不可能防止官员腐败的,故排除A项;在这种体制下最终具有决策权的还是皇帝,所以保证不了民主决策,故排除B项;这种体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为了解决地方无权的情况,故排除C项。故选D。‎ ‎7.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巩固分封制 B. 增强地方权力 C. 加强中央集权 D. 打破世袭特权 ‎【答案】C ‎【解析】‎ ‎ “(六国) 王子皇孙,辇来于秦”“被迁至京城咸阳”说明“秦朝加强对所统治地区的管理”,体现的是针对地方的管理,即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秦朝废除分封制,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相反;D属于官僚制度的意义。‎ ‎8.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据此 A. 三代至唐皆为封建贵族社会 B. 平民社会推动民主思想发展 C. 唐宋间社会形态发生了变化 D. 其判断依据为选官制度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主要的原因是隋唐以后科举制的实行,使有能力的庶族地主也能进入到社会的高层,中国社会由贵族社会转变为平民社会,D项符合题意;唐朝时期科举制已经推行,A项错误;B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唐宋时期中国一直是封建社会,社会形态没有变化,C项错误。故选D。‎ ‎9.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写道:“唐代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宰相制度,而且为了防止各机构之间的扯皮,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开会的地点被称为政事堂。”这说明唐朝 A. 权力中心转移到了政事堂 B. 三省之间扯皮的现象被杜绝 C. 皇帝的决策失误彻底消失 D. 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可知唐朝政事堂的设立使得三省长官共议政事,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有助于减少三省之间扯皮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故D项正确。唐朝权力中心仍在皇帝,故A项错误。BC两项属于绝对化错误,排除。‎ ‎10.乾隆三十八年,将秘密立储制度化。为防止意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并称:“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该制度 A.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B. 避免了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有利于政局稳定 C. 摆脱了宗法观念的束缚,有助于选贤任能 D. 减少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秘密立储制度化……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故A项错误;秘密立储制并不能避免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故B项错误;秘密立储制也没有完全摆脱宗法观念,故C项错误;秘密立储制立储而不公开,这减少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故D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秘密立储制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容易错选B项,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是封建时代不可避免的现象,故秘密立储制并不能避免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1.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亲信组成的“内朝”(官职有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郎等)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 A. 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 B. 都是中央设置的行政处置机构 C. 都体现了“分化事权”的制度安排 D. 都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机构是清朝设置的军机处。西汉“内朝”与清朝的“军机处”都是中央建制的机构,故排除A项;军机处有职无权,故排除B、C两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西汉的“内朝”与清朝的“军机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故D项正确。‎ ‎【点睛】首先通过“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分析出军机处;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的共同之处即可。‎ ‎12.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 A. 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 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C. 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 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 ‎【答案】D ‎【解析】‎ 依据“分天下之治”、“分行省以治外”、“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等信息分析可知,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且是朝廷派出机构,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即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故D正确;A、B、C 三项均不全面,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需要掌握行省制度的性质。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分天下之治”、“分行省以治外”、“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进行分析理解即可。‎ ‎13.在古代雅典,僭夺城邦国家的唯一权力并无视任何先前存在的根本法而占有这一权力的人,被称为“僭主”,他们大多数是下层平民利益的代表,而且普遍卓有成就且政绩辉煌,但最终都没有好下场。“僭主”的这一结局可以表明古代雅典 A. 民众失去了政治热情 B. 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 民主政治已深入人心 D. 注重维护城邦平民利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题干设问“僭主”的结局:他们虽然代表平民利益,且取得辉煌的成就,但最终都没有好下场。表明雅典民众对于僭主政治持否定态度,倾向民主政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古代雅典民众失去政治热情,并且据所学相关知识可知古代雅典民众积极参与城邦政治活动;B选项错误,此结局无法体现古代雅典政治生活缺乏法律基础;D选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注重维护城邦公民的利益,平民与公民不能等同。‎ ‎【点睛】本题解题首先确定设问是要求学生从“僭主”的结局中分析其表明的信息,结合对材料的分析可知雅典民众对于僭越行为是不认可的,意味着民主政治深入人心。然后分析选项内容可得出答案。‎ ‎14.“他以地域结合的体系取代了人身结合的体系。作为一种政治方式,它奠基于必须永久固定的地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财产之上,这一体制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公民已经定居在各个乡区中了。一个人要成为雅典公民,首先必须成为一个乡区的公民。……氏族或胞族的关系不再支配他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了。”这里的“他”指的是 A. 梭伦 B. 克里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 苏格拉底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奠基于必须永久固定的地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财产之上,这一体制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符合打破血缘部落、设立地域部落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故选B;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没有涉及“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排除A;伯利克里改革时期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不符合“始于”的限定,排除C;苏格拉底是哲学家,不符合“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排除D。‎ ‎15.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为了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法律保护,罗马政府突破公民法的局限,逐步以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其因素包括 ‎①罗马对外扩张和社会建设主体的推动 ②外事裁判官的长期司法实践 ‎ ‎③平民和贵族的长期斗争 ④自然法观念的促动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是在罗马对外扩张过程中实现的,这是罗马外事裁判官的长期司法实践的结果,故①②正确;万民法体现了自然法观念,故④正确;平民和贵族的长期斗争是罗马《十二铜表法》制定的原因,故③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16.希腊史学形成之初,历史叙述多涉及公众的记忆,史书的价值只有在城邦的语境中才能得以体现。希罗多德也承认,《历史》需要保存公众的记忆,使人类的丰功伟绩不被遗忘。据此可知古希腊 A. 忽视历史的真实性 B. 推崇人文主义精神 C. 增强公民的参政意识 D. 重视城邦的公共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史书的价值只有在城邦的语境中才能得以体现”说明古希腊重视城邦的公共利益,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忽视历史的真实性,故A项错误;人文主义精神和材料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历史叙述无法增强公民的参政意识,故C项错误。‎ ‎17.“在古罗马,由于法律规范众多,每一个当事人都可以选择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法律,这必然导致法规之间的竞争,而竞争也使得法律规范在创制和适用上的自由和民主,内容上也更加趋向合理。”这说明古代罗马法具有 A. 公正性 B. 无序性 C. 权威性 D. 开放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每一个当事人都可以选择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和“而竞争也使得法律规范在创制和适用上的自由和民主,内容上也更加趋向合理”可知罗马法具有开放性,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法律审判的公正和客观,而是强调罗马法具有开放性,排除A。由材料“而竞争也使得法律规范在创制和适用上的自由和民主,内容上也更加趋向合理”可知是有序,而不是无序,排除B。罗马法具有权威性,但与材料强调开放性不符,排除C。‎ ‎18.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国民议会以詹姆士二世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女王,后者为国王。议会的这一做法 A. 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生物矛盾 B. 使英王出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 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 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英王威廉和玛丽的权力由议会授予,因此这一做法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的观念,故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立宪政治开始确立,王权逐渐受到议会的限制,此后国王与议会的矛盾长时间存在;B选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英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是在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确立之后;C选项错误,玛丽和威廉是夫妻关系,无法达到相互牵制以防止独裁。‎ ‎19.1840年英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因此有人认为“1832年的议会改革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催化剂”,下面最能支持这个理论的依据是1832年议会改革 A. 缓和了资产阶级间矛盾 B. 提高了女王的政治权威 C.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D. 有利于英国政局的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促使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要求改革下议院的席位,英国对于发动鸦片战争主要是打开中国市场,销售国内工业革命产品,故C项正确。1832年改革并不是缓和资产阶级间矛盾,故A项错误。女王此时已经是“统而不治”,故B项错误。有利于英国政局的稳定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20.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A. 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 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 C. 国王仍握有较大权力 D. 君主专制未根本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权利法案》颁布后行政权依然掌握在国王手里,从材料中的“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而主要由国王任命来看,国王仍握有较大权力。故答案为C项。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征税权、军事权、立法权等诸多权力,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排除A、D项;内阁制的确立在1721年以后,排除B项。‎ ‎【点睛】光荣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中通过了一系列法案,限制国王权力。《权利法案》明确规定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议会下院议员自由选举产生,议员在议会中享有演说、辩论或讨论国家大事的自由;凡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废止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实施;等等。《权利法案》的颁布,说明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同时表明,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得以确立。‎ ‎21.杰斐逊认为,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是必要的,但中央政府权力不宜过大,因为中央政府如过分集权,就会增加盗窃、投机、抢劫、冗员和钻营的机会,就可能变得像英国政府那样腐败和暴虐。因此,美国 A. 建立了邦联政治体制 B. 增强了地方各州的自治权 C. 否定了英国民主政治 D. 确立了分权制衡发展模式 ‎【答案】D ‎【解析】‎ 材料认为中央政府权力不能太大,否则容易导致“盗窃、投机、抢劫、冗员和钻营的机会”,为此,美国权力结构上实行分权制衡发展模式,故选D;材料认为“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是必要的”,可见是否定邦联制,排除A;材料的主旨是要克服中央政府权力过大的弊端,排除B;材料“像英国政府那样腐败和暴虐”,并非否定英国君主立宪制,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准确判断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本题容易误选B。实际是突出要克服中央政府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从而选D。‎ ‎22.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到:“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作者意在说明 A. 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B. 美国政治制度存在巨大缺陷 C. 美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D. 美国与欧洲君主国家都有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中央政府更有权威,立法权更集中,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共和制政体,故AD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美国联邦制不断发展的状况,故B项排除。‎ ‎23.“分权原则之所以会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材料旨在说明 A. 分权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 B. 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 C. 分权会带来各权力之间的摩擦 D. 分权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的“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和“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来看,1787年宪法的分权原则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故答案为B项。A、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分权是制宪会议主动选择的结果,排除D项。‎ ‎24.在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关于立法机关的设置存在州权平等和比例代表两种方案。经过讨论,最终通过了设立各州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的¨两院制”方案。美国实行”两院制”‎ A. 消除了大小州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B. 割法权保障了民主制度 C. 实现了南北各州之间的相互妥协 D. 有助于联邦制的建立与巩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关于参众两院议员名额的分配,平衡了大小州的利益,有利于消除矛盾,促成共识的达成,从而有助于联邦制的建立,故选D;南北战争是州权主义的体现,故“消除了”表述不当,排除A;材料体现“两院制”是妥协的产物,无法体现分割法权保障了民主制度,排除B;参议院的议员每州两名符合小州的意愿,而众议院的议员按人口比例分配,符合大州的意愿,排除C。‎ ‎25.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 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C. 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D. 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答案】C ‎【解析】‎ 本题材料提到,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出的事妥协思想,不是相互补充,故A项错误;B中“全面保障”错误;德意志是专制和民主的妥协产物,故D项错误。‎ ‎26.直到1879年1月,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历经百年才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及总统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公爵们的共和国”才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起来。这反映出 A. 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B. 法国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 C. 法国民主政治构建任务的完成 D. 保皇派实际上主张建立共和制 ‎【答案】B ‎【解析】‎ ‎“历经百年才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及总统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强调了法国民主政治之路是漫长的、艰难的,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故A项排除;仅仅是“共和派的共和国”确立还不能说民主政治构建任务的完成,故C项排除;保皇派实际上反对建立共和制,故D项排除。‎ ‎27.《现代世界史》中讲道:“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的自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新成立的国家是保守主义的产物。”下列能体现出保守主义的是 A. 议会拥有立法权 B. 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C. 帝国议会由选举产 D.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保留了封建残余,具有保守性,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就是典型的体现,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议会拥有立法权体现的是民主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体现的是民主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主持帝国政府的是皇帝,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28.下表为19世纪上半期德意志经济年表。‎ 据此可推知,德意志 A.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 普鲁士发展成为民族统一的中坚力量 C. 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D. 民族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商业同盟和关税同盟的建立说明经济发展需要统一的国内市场。联系所学可知,当时的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说明经济发展的趋势对民族统一提出迫切要求。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反映的应当是经济方面趋向“统一”对政治的要求,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普鲁士在民族统一中的地位,排除B项;当时德意志尚未统一,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国内市场,排除C项。‎ ‎29.“英国商民既在各口通商,难保无与内地居民人(等)交涉狱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他国夷商,仍不得援以为例。”材料反映了 A. 英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B. 门户开放政策 C. 英国商人的利益受到保护 D. 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交涉狱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可知,材料中的主张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特权是指领事裁判权,是在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附件中取得的,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领事裁判权,没有体现出最惠国待遇,故A项排除;B项是1899年美国提出的,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英国商人利益的保护,故C项排除。‎ ‎30.19世纪末,日本外务大臣声称:“讲和条约中有关通商上之让与,与其说于我有利,莫如说于欧洲各国更大为有利…从新开辟港口、扩大航线以及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欧洲各国将立即享受其利益。”“各国将立即享受”是因为 A. 列强攫取了“片面最惠国待遇”特权 B. 《南京条约》给予英国协定关税权 C. 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局面 D. 《马关条约》使日本可在口岸设厂 ‎【答案】A ‎【解析】‎ ‎【详解】“片面最惠国待遇”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材料反映列强将取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这符合一国享受其利益“各国将立即享受”,故选A;《南京条约》给予英国协定关税权便利于英国商品输出,排除B;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局面便利于列强商品输出,排除C;《马关条约》使日本可在口岸设厂之便利于日本对华资本输出,排除D。‎ ‎31.孙中山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他说的是 A. 七国之乱 B. 胡惟庸案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太平天国是洪秀全反抗清政府的统治而建立的封建性质的农民政权,不重视民权与民主,并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与材料描述相符。故C项正确。七国之乱是西汉初景帝时期刘姓宗室诸侯掀起的反对中央的叛乱,与洪氏无关。故A项错误。胡惟庸案指明太祖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罪名诛杀宰相胡惟庸九族,并杀死御史大夫陈宁等人一事,与洪氏无关。故B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是1900年发生的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运动,并未建立政权,在中外联合镇压下失败。故D项错误。‎ ‎32.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一共开放了16个通商口岸,下列表述属于其布局特点的是 ‎①由南到北,并且深入长江流域 ‎②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开放的5个主要在东南沿海 ‎③由沿海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通商口岸遍布中国各地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一共开放了16个通商口岸,鸦片战争开放的5个通商口岸是东南沿海,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包括北方通商口岸,长江口岸最西是汉口,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排除ACD,选B。‎ ‎33.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 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 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 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清政府不打算按照条约办事到清政府严格按照条约办事,同时也要求对方也要按照条约办事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清政府在外交方面的进步,即清政府的外交是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所以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说明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而非其他选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不平等条约 ‎34.“天王府,其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金龙殿雕琢精巧、金碧辉煌。”……1860年2月,洪秀全颁布《整顿属员诏》说:“于前功大者封自身及后裔。”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 A. 领导人的奢侈生活与当初的理想背道而驰 B. 缺乏新的政治体制建设 C. 阻碍中国民主化进程 D. 失去民众支持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在封建等级特权思想影响下,太平天国政权机构的封建化日益突出,这体现出太平天国缺乏新的政治体制建设,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天王府的奢华,但没有叙述当初的理想,故无法判断理想与现实的问题,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太平天国运民众之间的关系,故D项排除。‎ ‎35.下列文字是时人或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一些现象的描述,其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 A. 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 B. 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十指无茧者……或一见即杀。‎ C. 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 D. 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A中“谓田皆天王之田”说明封建君王意识严重,故A项错误;“或一见即杀”体现封建社会血腥性,故B项错误;“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出自《资政新篇》属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有利于近代化,故C项正确;“特权的森严”体现等级特别,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 第Ⅱ卷(本部分共1题,共30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尔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在德意志帝国建立前,德意志境内存在许多邦国,各邦都制定了各自的宪法,这些宪法虽然或多或少具有近代宪法因素,但归根到底是封建贵族为维护其统治的产物,均为“王室的作品”……德意志是普鲁士通过“白色革命”的特殊方式完成国家统一的。一边是具有自主革新传统的容克地主开始执掌现代化进程的领导权,另一边是不断壮大的工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虽然渴望统一和自由,但害怕无产阶级卷入革命,宁愿向贵族地主妥协……俾斯麦表示:“重视对王朝的感情,把王朝的不可或缺当做联系手段,并以王朝的名义来维持民族内的一定部分,是帝国德意志人的特征……”‎ ‎——摘編自《从皇帝到礼仪元首—从德国国家元首地位的嬗变看德国政治》‎ 材料二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开始仿照宋朝的制度,实行殿阁大学士制,从翰林院等机构中挑选文臣崇仁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协助皇帝批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咨顾问。后来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中逐渐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出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清朝沿用明朝的内阁制度,内阁表面上是最高行政机构,却并无多大实权。有关军国大事的决策权,由凌驾于内阁之上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操纵。内阁不过是执行议政王大臣决议的办事机构而已。‎ 材料三 图为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具有浓厚君主制色彩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德内阁的异同。‎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德两国的政治对各自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1)原因:德意志国家具有君主专制的传统;德意志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的特殊性(王朝统一战争或德意志完成统一保留封建残余);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俾斯麦的个人因素(或答俾斯麦认为君主专制是维护统一局面的有力工具等)。‎ ‎(2)相同:对皇帝负责。‎ 不同:从地位看:明清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德国内阁是法定机构;从职权看:明清内阁职权不明确,是咨询机构,德国内阁有行政权,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从实质看:明内阁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德国内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 ‎(3)影响:中国:能够缓解皇帝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的矛盾,协调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德国:有利于推动德国经济发展,但君主权力较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带有浓厚的军事封建性。‎ ‎【解析】‎ 本题考查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具有浓厚君主制色彩的原因、中德内阁的差异以及两国不同的政治制度对各自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以及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德国具有浓厚君主制色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这些宪法虽然或多或少具有近代宪法因素,但归根到底是封建贵族为维护其统治的产物”“德意志是普鲁士通过‘白色革命’的特殊方式完成国家统一的”“产阶级虽然渴望统一和自由,但害怕无产阶级卷入革命,宁愿向贵族地主妥协”“俾斯麦表示:‘重视对王朝的感情,把王朝的不可或缺当做联系手段,并以王朝的名义来维持民族内的一定部分,是帝国德意志人的特征……’”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中德内阁的异同,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从相同点来看都是为皇帝服务;从不同点来看,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德国内阁是拥有行政权的法定机构,另外从性质上看一为封建君主专制产物,一为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物。‎ ‎(3)中德两国的政治对各自社会发展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来回答。明朝内阁制的形成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对中国历史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德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但局限性非常明显,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