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完卷10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涂答题卡上。)‎ ‎1. 西周铜器铭文中有卿大夫、王之近臣在前王死后,由新王重新任命其继续担任旧职的记载,如《师虎簋》铭文说“命汝更(续)乃祖考”,《善鼎》说“今余惟肇申先王命”等等。这说明西周时期 A. 宗法制有利于王权的稳定性 B. 奴隶主贵族的官爵世代相传 C. 世袭制与分封制有一定矛盾 D. 权位继承主要遵从先王祖训 ‎【答案】B ‎【解析】材料“西周铜器铭文中有卿大夫、王之近臣在前王死后,由新王重新任命其继续担任旧职的记载”反映的是西周时期贵族官职是世袭的,不会因为周王的变化而丧失,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A不正确;分封制下官职和爵位本身就是世袭的,二者并不矛盾,C不正确;D与材料主旨不符。‎ 点睛:本题考查了西周政治的相关内容,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分封制下,诸侯和贵族爵位均是世袭的,因此才会出现材料中的新王上任后还得重新任命,以维护保证其爵位的存续。‎ ‎2. 由孔子到孟子,“孝”的内涵由家庭、道德伦理慢慢走向政治、道德二重化。孝道与治道开始慢慢地融合,并成为历代帝王和圣贤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孝”由家庭推向社会,把个人的伦理道德升华为治国平天下。这体现了 A. 儒家理想化的治国追求 B. 儒家思想成为了专制统治的工具 C. 追求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D. 统治者提高个人修养以治理天下 ‎【答案】A ‎【解析】材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儒家思想把加强自身的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相结合的理想化的治国追求,B符合题意;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是在汉代及以后,B 不正确;材料强调,追求个人品德完善的最终目的在于治理国家,C不正确;材料是针对民众或知识分子而言,不是对统治者的要求,D不正确。‎ ‎3. 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主张都具有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B. 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 两者主张都抑制土地兼并 D. 两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 ‎【答案】B ‎【解析】“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体现的是轻徭薄赋,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体现的是抑制兼并,轻徭薄赋,由此可知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故B正确;二者均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旨在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A不正确;C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材料没有涉及主张是否被采纳,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孟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4. 出土文献秦简《法律答问》有如下法条解释:“(父)擅杀子,黥为城旦舂。”“殴大父母(祖父母),黥为城旦舂。”(城旦舂:一种强制服役的徒刑,男犯筑城,女犯舂米。)这突出说明秦律 A. 厉行轻罪重罚 B. 保留原始习俗 C. 条文细密完备 D. 维护伦理秩序 ‎【答案】D ‎【解析】材料“(父)擅杀子,黥为城旦春。”“殴大父母(祖父母),黥黥为城旦春。”说明秦统治者在依靠法律手段的同时,已认识到道德在保障社会安定方面的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父)擅杀子,黥为城旦春。”说明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的是伦理道德的作用,没有体现出原始习俗的作用和法律条文的完备,故BC项排除。‎ ‎5. 下表是古籍中涉及大秦(罗马帝国)的部分记载。据此判断,汉魏时期 内容 出处 ‎“永宁元年,掸国(今缅甸东北)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阕朝贺,献乐及幻人……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 ‎《后汉书》‎ ‎“从加那调州(今缅甸丹那沙林,一说在孟加拉湾西岸)乘大舶,张七帆,时风一月余,乃入秦,大秦国也。”‎ ‎《吴时外国传》‎ ‎“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海而南,与交趾(今越南北部)七郡外夷比(邻),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 ‎《魏略》‎ A. 海陆交通都可到达大秦 B. 中国与大秦直接往来频繁 C. 中西方交往以海路为主 D. 史籍对大秦已有详尽记载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从加那调州……乘大拍,张七帆……乃入秦”“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循海而南”说明海路和陆路都可以到达大秦,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与大秦之间交流频繁,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西方交往以陆路为主,故C项错误;材料对大秦的记载不详细,故D项错误。‎ ‎6. 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农耕区域 年人均耕田数 平均亩产量 粮食总收入量 南方农耕区 ‎23小亩 ‎1.37石 ‎32石 中原农耕区 ‎30小亩 ‎1.5石 ‎45石 西北屯基区 ‎74小亩 ‎0.4石 ‎29石 A. 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B. 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 C.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中原农耕区的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最高,这说明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故C选项正确;虽然南方农耕区年人均耕田数最少,但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居中,不能说明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故A选项错误;西北屯垦区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最低,故B选项错误;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决定农业生产水平,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属于典型的表格数据分析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各个地区的的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是农业经济水平的重要原因,当时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7.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叙述。‎ 记述 出处 ‎“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世家子弟入仕致使政局动荡不安 B. 举孝廉成为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C. 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 D. 察举制逐步催生出社会中的门第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权门请托”“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可以看出,在察举制的实行过程中,世家大族已逐步控制被举荐为官的途径。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致使政局动荡不安”,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朝廷的态度,排除C项。‎ ‎8. 北魏时期地方官任期多为六年,隋朝几经改革定为四年,唐宋时期,州县官严格遵守一年一考课,三年一升迁的考核任期制。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B.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 监察制度不断发展 D. 社会稳定官员晋升较快 ‎【答案】B ‎【解析】考核任期制反映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加强也就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科举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不涉及监察制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要严格考核任期制而非社会稳定官员就晋升快,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9. 唐初禁止在籍户口逃亡,凡亡者“一日笞三十,十日加一等”;开元九年,朝廷规定,逃户自首者可以选择就地附籍,免除其6年的租调和徭役。这一调整 A. 赋予农民自由迁徙权 B. 有利于保障赋税收入 C. 推动租佃关系普遍化 D. 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无论“唐初禁止在籍户户口逃亡”还是“开元九年,朝朝廷规定,逃户自首者可以选择就地附籍”都是为了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农民的自由迁徙权力,故A项排除;材料调整无法体现出租佃关系的发展和遏制土地兼并,故CD项排除。‎ ‎10. 隋唐时期,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就食”。682年关中地区饥荒,唐高宗让太子留守长安,自己率宫廷到洛阳“就食”,因为情况紧急,出行仓促,随从人员竟有半途饿死者。这种现象 A. 导致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B. 反映出土地兼并的严重 C. 推动政治中心逐渐东移 D. 推动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答案】C ‎【解析】“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就食’”,是因为关中地区农业生产遭到破坏,洛阳地区农业发展较为稳定。这种现象将会导致统治者将都城迁到洛阳,即推动政治中心逐渐东移。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这种现象与经济重心南移没有关系,排除D项。‎ ‎11. 汉代关于骆驼的艺术形象较少,形象塑造与真实的骆驼存在差距。唐代骆驼却成为一种象征符号,从国家、社会到精神生活层面,都能够看到骆驼的身影。这种变化是由于唐代 A. 艺术风格注重写实 B. 深受游牧文化影响 C. 社会风气更加开放 D. 对外交流日益加强 ‎【答案】D ‎.............................................‎ ‎12.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 人地矛盾的显现 B. 精耕细作的传承 C. 稻麦种植的减少 D. 技术交流的增加 ‎【答案】B ‎【解析】材料“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均体现了要多投入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中的精耕细作的特点,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多地少的矛盾,A不正确;CD均与材料无关。‎ 点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是高考常考点,精耕细作是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耕作方式,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等,在此基础上得出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等。‎ ‎13. 北宋前期,统治者提倡江南和江北不同农作物的“参植”,要求各地官吏大力宣传,并制定了如由北方官府供给南方所缺的粟、麦、黍、豆的种子,北方种稻免其租等优惠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 B. 提高粮食的产量 C. 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D. 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A ‎【解析】北宋前期政府主张南北的农作物“参植”,这种做法有利于政府统一管理,增加税收,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参植”对粮食产量并没有很大影响;C选项错误,北宋前期,积贫积弱的局面还没有形成;D选项错误,这与祖国统一没有联系。‎ ‎14.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北宋前期,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古代封驳制度 A.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 B. 降低了行政效率 C. 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 D. 限制了皇权滥用 ‎【答案】C ‎【解析】根据“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可知,古代封驳制度纠正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回臣下有错误的奏章,对各部门重要公文进行审查,有利于公文权力运行的程序化,提高决策的正确性,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古代封驳制度提高决策的正确性,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封驳制度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但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D。‎ ‎15. 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物;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 A. 反映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加强 B. 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进一步遏制了专制皇权的膨胀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门下逐渐承担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说明官员有专业化、政务化的趋势要求,故A选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说明中枢机构政务化,而不是协调部门的关系,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故C选项错误;中枢机构政务化仍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没有遏制皇权,故D选项错误。故选A。‎ ‎16. (南宋)高宗初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于是南方“麦一斛至一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这反映了 A. 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 农民职业转化速度加快 C. 市场需求影响生产结构 D. 人口迁移改变经济地位 ‎【答案】C ‎【解析】材料记述了南宋初年种麦获利“倍于种稻”,从而推动了麦作的推广,即市场需求影响生产结构,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的主旨不是经济重心南移,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农民的职业转化,故B项错误;材料也未涉及经济地位问题,故D项错误。‎ ‎17.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借”。他认为元行省制度 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 D.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的信息可知,作者认为行省制度增加地方与中央的隔阂,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容易出现地方割据,即行省制度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D项正确。A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B项与题干信息相反,排除;材料中作者并没有认为行省制度削弱了中央,而是认为“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故C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 ‎18. 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这一现象 A. 反映了庄园经济的盛行 B. 表明租佃关系的日益普遍 C. 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说明农业技术趋于成熟 ‎【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中“生产出卖”得出面向市场的特点,根据题目中“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得出立体化的经营农场,其发展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根据题目中“生产出卖”,不符合自给自足,故A项错误;材料谭晓的农业经营属于个案,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与精耕细作的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不相符,故D项错误。‎ ‎19. 明代熊人霖《南荣集》曾载闽浙一带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颇有资本者,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作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汀、上杭之贫民,每年数百为群,赤手至各邑,依寮主为活,而受其值。这反映了当时 A. 经济作物大量入市 B.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 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D. 农业生产关系调整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明代农业生产关系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经济作物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明代小农经济尚未开始解体,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能反映雇佣关系的“开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0. 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请求:“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材料反映清朝 A. 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 B. 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 C. 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受到制约 D. 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央妥协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孔毓璞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体现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同时也反映出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军机处设立的相关信息,排除B。题干没有涉及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相关信息,排除C。题干信息体现地方官员获得密奏之权,无法体现地方实力的加强,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21.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后晋】刘响《旧唐书·文宗本纪》‎ ‎“玄奘以回峰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后唐】冯贽《云仙散录》‎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民国】王修《版本述》‎ A. 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答案】B ‎【解析】“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说明雕版印刷在市场出现,“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说明需要众多,出现雕版印刷,三则史料足以证明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B正确;只有材料二可以证明A结论,C和D表格材料难以证明,排除。‎ ‎22. 曾国藩在强调“义理”的同时,肯定了“经济”的重要性,在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学并举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义理、辞章、经济、考据”四学并举的观点。曾国藩的四学并举观 A. 体现了其中体西用思想 B. 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不满 C. 说明对发展实业的重视 D. 指导了其洋务实践的开展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曾国藩在强调‘义理’的同时,肯定了‘经济’的重要性”可以得出曾国藩对经济的重视,结合所处的时代,可以得出其思想的转变与洋务运动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曾国藩重视经济,没有体现向西方学习的信息,A不正确;材料强调四学并举,即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的同时强调经济的重要,没有否定传统文化,B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曾国藩对经济的重视,没有直接涉及发展实业,C不正确。‎ ‎23. 梁启超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治史者明乎此义,处处打几分折头,庶无大过矣!”这说明 A. 需结合史料特征理性分析史料价值 B. 《戊戌政变记》将事实放大不是信史 C. 直接史料比间接史料具有更大价值 D.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已变得模糊不清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梁启超不认为自己所著《戊戌政变记》全为信史,原因是“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作为历史的亲历者也会有个人主观情感的影响,说明辨析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需结合史料特征理性分析史料价值。故A项正确。《戊戌政变记》虽有将事实放大的部分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年代久远与历史真相是否模糊不清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点睛:史料在一种意义上大致可以分做两类:一、直接的史料;二、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间接的史料。直接的史料是比较可信的,间接史料因转手的缘故容易被人更改或加减;但有时某一种直接的材料也许是孤立的,是例外的,而有时间接史料反是前人精密归纳直接材料而得的。 ‎ ‎24. 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前后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的比例。该图实质上反映了 A. 满族贵族的特权削弱 B. 清政府中央集权削弱 C. 科举制功能进一步加强 D. 清朝专制统治陷于孤立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政府在地方的官吏上面,满族官员大大减少,汉族官员逐渐增多并占据优势。这与对抗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汉族官员发挥出的能力有关,体现出中央集权的下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显示特权问题;C选项与题目无关;D选项错误,本题体现的就是中央集权问题,不是君主专制问题。‎ ‎25. 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 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 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 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生活在山区的主要是农民,从事农业,所受压迫最严重,政治主张最激进。平原地区生活的是贵族,主张维护贵族政治。生活在海滨地区的主要是工商业者,从事商业为主,财富多,政治主张较为温和。这说明了不同阶层因其经济地位不同,政治诉求也不尽相同,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的是不同阶层不同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强调他们之间的对立,故A错误;政治要求最为激进的是农民,而不是工商业者,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山区的人……平原地区的人……海滨的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雅典不同阶层的经济地位不同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的结论。‎ ‎26. “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十二铜表法》的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 法律十分严酷野蛮 B. 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 保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 D. 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极力保护私有财产,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法律十分严酷野蛮”,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债权人可以拘禁债务人的信息,无法体现维护“罗马平民”的利益,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结合所学《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实质分析解答。‎ ‎27. 公元前427年,希腊小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 A. 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 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政策 C. 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 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可知,公民操纵的公民大会决定着雅典城邦重大的决策,故B正确;“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说明希腊小城邦是由政治自主权的,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希腊的统一诉求,故C错误;雅典公民大会是公民直接参政的场所,代表的是民意,故D项本身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和罗马••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雅典公民大会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力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但是雅典的直接民主具有明显的弊端,本题就是体现出雅典直接民主下决策的随意性。‎ ‎28. 下表为公元前5世纪罗马政权组织结构。由此可知 机构或官职 权力 执政官 ‎2名,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主持元老院会议,执行元老院通过的法令。‎ 保民官 初为2名,后增至10名,由平民中选出。有权否决元老院和执政官颁布的不利于平民的法令。‎ 元老院 由300名贵族组成。有权审批法律,管理国库收入。‎ A. 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 B. 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C. 分权的共和政体确立 D. 民主政治初现雏形 ‎【答案】C ‎【解析】元老院有众多的贵族组成,而保民官人数也不少,他们职权不同,可见罗马政权组织体现了分权的共和政体的特征,故选C;材料无关平民与贵族矛盾,排除A;材料与法律体系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民主政治,排除D。‎ ‎29.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是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的教师,对智者哲学中积极部分给予了肯定。这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 A. 向城邦公民传授参政知识 B. 肯定人的价值和否定了神 C. 将研究对象由神转变为人 D. 鼓励雅典公民要积极参政 ‎【答案】B ‎【解析】“智者哲学中积极部分给子了肯定”显然肯定智者学派思想,智者肯定了人的价值,将人从神灵和自然控制中解脱出来,故B正确;A属于民主政治,不属于思想;C中研究对象一直是人和人类社会;D属于公民参政,不符合材料主旨。‎ 点睛:主线就是“人”,要把握“人”在各个时期的地位变化,各个时期对“人”的道德素养的追求,各个时期人们为达到对“人”的追求而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活动。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 ‎30. “‘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理解为对教会某些弊病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 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 B. 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运动实质 C. 宗教改革是因为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 D. 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 病做出的反应”“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中可以看出,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所以答案选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名师点睛】宗教改革的意义:其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宗教改革打击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 ‎31. 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说:“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衡,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忧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这表明伊拉斯谟 A. 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 B. 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观 C. 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 D. 开启了追求理性人生的先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伊拉斯谟强调的是现实生活的幸福,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观,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现实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排除C;“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排除D。所以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内容 ‎32. 1555年,德意志奉行新旧教两派的国家签订《奥格斯堡和约》,协议由各邦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由此可知,这一和约 A. 界定了新旧教派的势力范围 B. 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C. 确立了新教在欧洲统治地位 D. 促成欧洲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对势力范围的界定,故A项错误;材料中“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说明奥斯堡和约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故B项正确;材料中指出了各邦国统治者可以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但并没说明该教派是新教,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世俗权力高于教权信息,故D项错误。‎ ‎33.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 A. 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B. 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 C. 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 D. 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可知体现了卢梭“社会契约”的思想。A不对,属于孟德斯鸠的主张;B不对,属于康德的主张;C不对,属于伏尔泰的主张。故选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卢梭的主张 ‎【名师点睛】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卢梭的思想:‎ ‎(1)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主权在民”。‎ ‎(2)“社会契约论”和暴力革命理论。‎ ‎(3)主共和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4)认为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但又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5)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法制、三权分立、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34. 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 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 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中“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说明当时贵族地位没落;“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说明当时的议会没有贵族的席位,故A错误,是已经没落,没有了社会地位;议会拥有绝对权力是《权利法案》颁布后,故C项错误;题干中始终没有体现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来,故D项错误。传统的英国议会是国王控制的议会,是有贵族参加的议会,而1649年的议会国王没有了权威,也没有贵族参加,说明当时的传统议会制度已经瓦解。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35. 拿破仑帝国灭亡后,路易十八在反法联军的护送下重返法国王宫,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颁布宪法,承认《拿破仑法典》继续有效,这表明复辟后的波旁王朝 A. 恢复了革命前的封建政体 B. 推动了法国大革命深入发展 C. 实行了君主立宪制 D. 继承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政策 ‎【答案】C ‎【解析】一方面“路易十八……重返法国王宫,波旁王朝复辟”(君主),另一方面“路易十八颁布宪法,承认《拿破仑法典》继续有效”(立宪),即选C项;复辟后的波旁王朝是资产阶级的工具,君主立宪制不是封建政体,排除A项;B项对应雅各宾派专政和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D项表述不符合实际。‎ ‎【考点定位】必修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选修二·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36.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 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 国王掌控实权 C. 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 宪政制度确立 ‎【答案】D ‎【解析】四个选项中A 项与题干材料的表述正好相反,故排除;B 项不符合史实;C 项中的银行之是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因为英国是议会主权制国家,议会已经批准,不存在银行担心之说;注意时间“1811年”,即英国已经确立君主立宪制,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虽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但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按照宪法,没有国王的印章是不合法的,才会出现银行审计长发现未盖国王印信,拒绝支付的事,故 D 项符合英国宪政特点。‎ ‎37.‎ ‎ 有学者认为:“这个初时不受欢迎的意外诞生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现在博得了绝大多数法国人民的忠诚。共和主义向来都是最好斗的革命运动之一,如今在法国却已经显示出与秩序、法律、议会政府和经济繁荣的和谐性,以及一种阶级间的相互容忍。”这反映出 A. 民心的导向说明共和政体已经巩固 B. 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C. 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D. 共和主义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C ‎【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实际上是一种妥协的政体,材料中“以及一种阶级间的相互容忍”说明这一特征,故C正确;共和制仍然很脆弱,故A错误;B是1875年宪法规定才得以确立;法国共和主义是启蒙运动思想的指引,故D错误。‎ 点睛: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一样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资产阶级_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职位。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8. 英国政府于1802年推出的第一部《工厂法》。1860年代相关立法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有雇佣劳动的任何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推动英国工厂法等社会立法的直接原因是 A. 经济结构的变化 B. 城市化运动的发展 C. 工人斗争的压力 D. 工业产值超过农业 ‎【答案】C ‎【解析】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改变,为改善生活,争取政治权利,工人阶级展开斗争,在工人阶级斗争的压力下,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立法等手段,缓和阶级矛盾。故选C。‎ ‎【考点定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9. 早期殖民垄断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600年建立,于1874年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形成。下列关于前后两种类型“垄断”的相同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 B. 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推动了列强的对外殖民扩张 D. 促进了英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874年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只符合英国东印度公司,故A排除。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只符合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故B排除。东印度公司和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都推动了国家的对外殖民扩张,故C正确。英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只符合东印度公司时期,垄断组织时期英国地位下降,故D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东印度公司;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 ‎40. 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关于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①阶段英国人击败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 B. 在②阶段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 C. 在③阶段美国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 D. 在④阶段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的殖民帝国是葡、西,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从此逐渐丧失海上优势和殖民霸权,故A项错误;17、18世纪加紧殖民扩张的殖民帝国是荷兰与英国,故B项错误;18世纪中期后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故C项错误;④阶段是19世纪中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结合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故D项正确。‎ ‎41. 议会上院是英国的最高司法机关,可是上院的贵族多数不懂法律,难以胜任这项职能。为此,议会在1876年通过的“上诉裁判法”中规定,英王可以根据内阁首相的建议,在高等法官中加封数名“法律贵族”来执行上院的司法职能。这反映了当时英国内阁 A. 掌握实权不对议会负责 B. 行使对立法机关的监督 C. 介入司法程序影响上院 D. 行政权力受国王的制约 ‎【答案】C ‎【解析】英国的司法是独立的,不受王权和政府的干预,“在高等法官中加封数名“法律贵族”来执行上院的司法职能”说明英国内阁想干涉司法的事实,故C项正确;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故A错误;内阁不对议会监督,故B错误;内阁行驶行政权不受国王干涉,故D错误。‎ ‎【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手中。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的确立,国王的行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42. 美国1787年宪法第4条第1款规定:“各州对其他州的公共法令、记录、和司法诉讼程序应给予完全的信任和尊重。”第2款规定:“每州公民应享受其他各州公民所有之一切特权及豁免权。”这些规定 A. 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B. 有利于美国人口的流动 C. 保障了地方各州的权力 D. 有利于黑人奴隶的解放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美国公民不会因在不同的州而权力受到损害,这有利于公民在各州间的自由流动,B项正确;A、C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黑人奴隶在当时不属于美国公民,因而材料中的规定与黑人奴隶解放与否无关,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43. 1876年,德国哲学家尼采在《不合时宜的考察》一书中指出:普法战争虽以德国胜利告终,其险恶后果却是使德国文化颓败,“使德国精神为了‘德意志帝国’的利益而遭失败乃至取消”。这段材料旨在 A. 批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强权政治 B. 说明普法战争损害德国利益 C. 反思德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 D. 呼吁德国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强调普法战争“使德国精神为了‘德意志帝国’的利益而遭失败乃至取消”,可见普法战争损害了德国的利益,其中的“精神”指的是军国主义,作者意在批判这种军国主义和强权政治,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中反思的不是给“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是对自身的危害,排除;材料强调这种军国主义精神导致德国文化的颓废,不是呼吁创造一种新的文化,D项排除。所以选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44. 1873年夏天,俾斯麦曾告诉威廉皇帝,他的政策是坚决排除在欧洲以外去谋求领土,1884年,俾斯麦改变了初衷,他甚至曾在私下里说“殖民事务都是骗局,但我们需要它帮助选举”。1884年到1885年,他通过一系列活动把殖民大旗插到了非洲、南太平洋。材料表明俾斯麦 A. 对外政策摇摆不定 B. 其宰相官职不再由皇帝任命 C. 霸权思想日渐膨胀 D. 调整殖民政策以顺应时政 ‎【答案】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调整殖民政策以顺应时政 ‎45. 1875年初,因为宪法条文中写有“共和国”字样就数次被否决。议员瓦隆巧妙地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员组成一个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结果,瓦隆修正案以353:352票获得通过。此事件主要反映了 A.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权力中心 B. 宪法的内容具有很大伸缩性 C. 法国参议院的权力很大 D. 法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表述的是宪法通过了总统选举方式,没有强调总统的身份和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宪法是当时君主派与共和派势均力敌的背景下,双方斗争与妥协的产物,导致对法国的政体表述模糊,具有很大的伸缩性,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法国民主制建立的曲折艰难过程,不能体现出法国参议院的权力很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法国总统的权力大小,故不能体现法国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故D项错误。‎ ‎46.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据此判断,以下各项最有可能属于“第二次重大打击”的是 A.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D. 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运动定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第二次打击“是指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该学说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改变了对人类地位的看法以及揭示了生命起源的奥秘,故均符合题意,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是牛顿经典力学,故错误,故本题选择C。‎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生物进化论·影响。‎ ‎47.‎ ‎ 19世纪3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在它已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此状况导致了 A. 浪漫主义文艺的兴起 B. 现实主义文艺的兴起 C. 印象主义的蓬勃发展 D. 现代主义文艺的繁荣 ‎【答案】B ‎【解析】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时间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不是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兴起主要是因为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A项错误;据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30年代”和“冷酷无情”、“现金交易”等信息,可以知道材料主要叙述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这导致了现实主义文艺的兴起,B项正确;印象画派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它的特点主要是反映光和色的瞬间印象,突出强调个性,不是主要反映社会现实,C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主要兴起于20世纪初,D项错误。‎ ‎48. 有学者指出,培根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历史现象 A. 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 B. 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C. 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 D. 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 ‎【答案】C ‎【解析】从材料“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并结合所学牛顿力学的影响可以知道上述历史现象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在新航路开辟之前,15世纪初地圆学说已经得到了广泛传播,地理大发现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故A项排除。1517年德国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起点,故B项排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运动,故D项排除。‎ 点睛:材料式选择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材料的中心,“不但……而且……”句式的重点在后半部分,联系牛顿力学的影响即可找到答案。‎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4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廓沟池以为固。‎ ‎——《礼记•礼运》‎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墨子•七患》‎ 春秋战国以来,城市中心大多是官府衙门、宗庙祠堂。凡城内居民,都被按社会身份严格统制官府划定的里坊内,分别士庶,不令杂居。城市有特定的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居住区、商业区等。‎ ‎——摘编自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 材料二中世纪西欧城市特许状:‎ ‎1.市民在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上都享有安全和平。‎ ‎2.每一个市民必须有一块宽50英尺长100英尺的土地,土地可自由出卖。‎ ‎3.免除市民的若干封建税和封建劳役,如封建人头税。‎ ‎4.商人行会在自治城市中拥有商业垄断权。‎ ‎5.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的市长,遇有讼案即审理;此外无论何人均不得对市民行使司法权力。‎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城市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确立的权利,并说明城市自治的意义。‎ ‎【答案】(1)特点:城市的政治和军事功能突出;经济活动受到严格限制;体现出浓厚的宗法色彩和集权、等级观念;官府管理严格,具有封闭性。‎ 原因:中国古代的集权政治、宗法思想影响;农耕经济模式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工商业地位较低。‎ ‎(2)权利: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和土地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认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确认城市享有独立的司法审判权;明确城市享有一定政治和行政管理权等。‎ 意义: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自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率先突破封建主义的牢笼,成为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载体。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起源,推动了西欧社会向近代文明变革。‎ ‎【解析】(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特点:由材料一中的“城邦沟池以为困”、“城者所以自守也”等信息可以得出城市的政治和军事功能突出;由“城市有特定的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居住区、商业区等”可以得出经济活动受到严格限制;由“城市中心大多是官府衙门、宗庙祠堂”、“凡城内居民,都被按社会身份严格统制官府划定的里坊内,分别士庶”、“不令杂居”等信息可以得出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和集权、等级观念,官府管理严格,具有封闭性。‎ 原因:需要结合所学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来回答,具体来说就是,中国古代的集权政治、宗法思想影响;农耕经济模式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工商业地位较低。‎ ‎(2)题目需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权利:由材料二中的“市民在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上都享有安全和平”可以得出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由“每一个市民必须有一块宽50英尺长100英尺的土地,土地可自由出卖”可得出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和土地所有权;由“免除市民的若干封建税和封建劳役,如封建人头税”可得出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由“商人行会在自治城市中拥有商业垄断权”可得出确认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由“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的市长,遇有讼案即审理;此外无论何人均不得对市民行使司法权力”可得出确认城市享有独立的司法审判权,明确城市享有一定政治和行政管理权等。‎ 意义: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材料中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自治的意义英国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思考,具体来说,经济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率先突破封建主义的牢笼,成为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载体;政治上,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的起源,推动了西欧社会向近代文明变革。‎ ‎50. 时间是一个计量单位,还是人类用于记录历史、开展各种工作所必需的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英国时间标准统一过程:‎ ‎1675年,格林尼治时间已经制定,但直至工业革命前,其影响力有限。‎ ‎1839年,英国出现了第一张火车时刻表,把火车运行流程精确到了分钟。‎ ‎1860▲年,英国主要城市都能通过电报报时信号,与格林尼治时间保持一致。‎ ‎19世纪60-70年代,在社会普遍要求下,英国大部分市镇调整为格林尼治时间。‎ ‎1880年,英国法律规定:格林尼治时间成为英国标准时间。‎ ‎1884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1874年,法国传教士采用“海岸时”这一时间标准,为外国船只服务。‎ 近代中国时间标准统一过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 ‎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 ‎1927年将北京时定为标准时。‎ ‎1929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东八区区时定为北京时间。‎ 对比两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体现中外关联,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赋分标准:论题——,论题明确,体现中外关联,否则不给分;阐述—,史论结合,体现中外关联,史实准确,每个论据,至少两个论据;逻辑—,逻辑清晰,论题明确、无阐述给逻辑分,论题明确、阐述合理、仅1个论据给逻辑分,论题明确、阐述合理、2个论据给逻辑分。只照抄材料不得分。‎ 示例一:‎ 论题:工业革命推动了中英两国对时间标准统一的要求。‎ 阐述:工业革命的发展,火车、电报等交通通讯工具的使用,促使人们对时间精确度的要求提高;两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各地联系日益密切,英国的殖民霸权地位,促使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 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邮政、航运等新兴行业在中国逐渐发展,标准时间“海岸时”经由传教士引入中国,开启了中国时间标准统一的过程。‎ 示例二:‎ 论题:中英两国时间标准统一的过程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阐述:与英国相比,中国时间标准的统一更多的受到外来因素的冲击。“海岸时”最初由来华传教士引入,为外国船只服务;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掌握发布标准时间的权力,带有殖民色彩。英国时间标准的统一主要是本国工业革命的推动。‎ 与中国相比,英国时间标准的统一是自下而上的过程。19世纪60-70年代,在社会普遍要求下,英国大部分市镇调整为格林尼治时间。中国时间标准的统一,从海关、北洋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官方的推动。‎ 示例三:‎ 论题:中英两国时间标准统一的过程有其一致性。‎ 阐述:两国时间标准的统一都与交通、通迅的发展息息相关。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铁路、电报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扩大了格林尼治时间在英国、世界的影响力;近代中国时间标准的统一,最初从铁路、航运、邮政等行业开始,借助先进通讯技术,逐渐在全国范围使用。‎ 两国时间标准的统一都经历了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的阶段。工业革命的推动、交通通讯的发展、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使格林尼治时间逐步成为英国标准时间、国际标准时间,影响力不断增强;从引入“海岸时”到“北京时间”成为东八区区时,中国标准时间的影响力由通商口岸、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扩展。‎ 其他论题,如:时间标准的统一是中英两国近代化的必然结果;交通通信对中西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对近代中国具有双重作用;等等,言之成理,都可得分。‎ ‎【解析】材料中给出的表格是有关中国和英国在对时间的态度上的发展过程,注意材料中的要求:论题明确,体现中外关联以及史论结合。所以我们不能单单只谈一个国家,而是必须两者都要涉及到。而且要结合所学知识,给出具体史实来分析。所谓的论题明确,必须要给出明确的观点,之后再分析。‎ ‎5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宋末年,在与西夏接壤的陕西四路和河东路西部地区,编组少数民族的部族兵,称为“番兵”。北宋初期,酆延路金明县(今陕西安塞北)李士彬家族世代任北宋的番兵首领,抗御西夏,康定元年(1040年)为西夏所袭杀。次年,王尧臣提出重组番兵后,番兵成为宋军的主要兵种之一。陕西四路的番兵,分为番兵与强人,番兵使用官马;而强人使用自备马,称为壮马。治平二年(1065年)时,番兵集中在酆延路,计1.4万多人;四路强人计91万多人,两者合计10万多人。各路番兵都以部族为基础编排。按部族大小,大首领为都军主,作为各级番兵长官。立功后另授刺史、诸卫将军,及诸司使、副使和承制至殿侍(大小使臣)衔。‎ ‎——摘编自《宋代军事制度》‎ ‎(1)根据材料,说明宋朝西北番兵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西北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1)特点:由边疆少数民族组成,集中分布在陕北地区;人数众多,以少数民族部族为基础组织;以当地部落各级首领负责管理;以军功授衔鼓励作战。‎ ‎(2)原因:西夏的军事威胁;西北边防力量不足导致常受外敌侵略。‎ 影响:有利于增强宋朝军队实力以巩固边防;有利于西北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北宋末年,在与西夏接壤的陕西四路和河东路西部地区,编组少数民族的部族兵”可知由边疆少数民族组成,集中分布在陕北地区;“治平二年(1065年)时,番兵集中在鄜延路,计1.4万多人;四路强人计9.1万多人,两者合计10万多人。各路番兵都以部族为基础编排”可知人数众多,以少数民族部族为基础组织;“按部族大小,大首领为都军主,作为各级番兵长官。”可知以当地部落各级首领负责管理;“立功后另授刺史、诸卫将军,及诸司使、副使和承制至殿侍(大小使臣)衔。”可知以军功授衔鼓励作战。(2)结合所学可知宋朝西北兵制改革的原因,即西夏的军事威胁;西北边防力量不足导致常受外敌侵略。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来回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