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 ‎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是汉字“日”“月”在甲骨文中的不同写法对照表。商代甲骨内容多为“卜辞”,文体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 ‎ A.中国的古代文字从此已基本定型 ‎ B.字体婉曲、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 C.它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 D.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答案】D ‎ ‎ ‎2.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从十多万片甲骨中精选41956片分类进行编排,共分成奴隶和平民、奴隶主贵族、官吏、军队刑罚监狱、战争、农业、商业、建筑、天文历法、祭祀等二十多个类别。由此可推知 A.史家的研究大都具有主观偏见 B.甲骨文已是成系统的文字 C.当时已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D.当时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答案】B ‎【解析】材料“从十多万片甲骨中精选41956片分类进行编排”体现了史家的研究的审慎,排除A;由“奴隶和平民……等二十多个类别”,可见甲骨文已是成系统的文字,故选B;商代时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当时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排除D。‎ ‎3.有一种书法,在造型上有两个倾向:一、结构上倾向于扁平,强调水平线条;二、每一字中夸张一条水平线,以毛笔“逆入、平出、挑起”造成明显的“波磔”。这种书法是 ‎ ‎ A B C D ‎【答案】D ‎ ‎ ‎4.后人用“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来形容唐代某一书法作品。该作品最有可能的是 A.王羲之《丧乱帖》‎ B.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C.张旭《古诗四帖》‎ D.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答案】B ‎【解析】“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说明这幅作品属于楷书字体,所以选B;A属于行草,C属于草书,D属于行书,故排除A、C、D。‎ ‎5.下图为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下列对该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说法正确的是 ‎ ‎ A.“状如龙蛇,钩连不断”‎ B.“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答案】D ‎【解析】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该作品为行书。然后结合所学可以判断出A项是草书的风格,B项是小篆的风格,C项是隶书的风格,三项可以排除;D项是行书的风格,本题答案为D。‎ ‎6.史书记载某书法家“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下列可能为其作品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 ‎ ‎7.下列艺术作品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 ‎ A B ‎ ‎ ‎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人物驭龙图》属于战国帛画,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B项符合题意;《步辇图》是唐代阎立本的代表作品,C项错误;《墨梅图》是元代王冕的代表作品,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8.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以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答案】C ‎ ‎ ‎9.下图是元代画家倪瓒的《柯竹石亭图》,画面宁静柔和,干笔冷漠超然,内敛自持。作者自题诗云:“读书衡茅下,秋深黄叶多。原上见远山,被褐起行歌。……遐哉栖遁身,身外岂有它。人主行乐甚,世事将如何!”下列表述与该画作相符的是 ‎ ‎ A.描绘景物明快、栩栩如生 B.表达了画家浪漫主义情怀 C.表达了画家对人生、现实的感悟 D.构图完整,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 ‎【答案】C ‎【解析】从作者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借竹子和石头来表现自身的品格和对生活的理解,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不符合这幅作品的内容特点;B选项错误,画作体现不出浪漫主义情怀;D选项没有理解画作的深层内涵。‎ ‎10.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国之一,在世界文化史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也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引人自豪的诸多历史文化遗产,而透过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很多的历史信息,如邓小平在参观某一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这幅画应该是 A.《女史箴图》 B.《天王送子图》 ‎ C.《清明上河图》 D.《山径春行图》‎ ‎【答案】C ‎ ‎ ‎11.“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戏曲艺术——京剧及其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剧艺术把人物脸谱化,显然没有真实再现历史、正确评断历史人物,A、C两项错误,排除。D项表述具有片面性,脸谱化的结果可能提升也可能贬低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B项表述准确,本题正确答案选B。‎ ‎12.“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三五步遍行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这里描述的是 A.戏剧艺术的象征虚拟 B.诗词歌赋对仗工整 C.思想与科技成就显著 D.文人绘画抒情达意 ‎【答案】A ‎ ‎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相会,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了序文手稿,即下图。后人评道“‎ 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 ‎ 材料二 观察几幅宋代绘画。‎ ‎ ‎ 材料三 马致远的元散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某旅游主管部门要在材料一中图前挂一个导游牌,对《兰亭序》出现的时代背景、书法特点进行介绍。请你帮忙完成。‎ ‎(2)透过材料二的图片,你获得了哪些关于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的时代特点?‎ ‎(3)材料三的元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时代风貌?‎ ‎【答案】(1)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引发人们对汉代儒学的反思,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碰壁,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王羲之在书法上继承汉代传统的同时,尽显虚玄灵动的时风,成为继往开来的“书圣”,其《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信息:宋代文人画不讲究对称,墨色恬淡;山水画已经成为独立的画种;宋代描写市井生活的风俗画大量出现。‎ 时代特点:宋代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兴起,理学兴起,文人注重内心修养;南宋偏安江南,文人画描绘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而且构图不追求对称。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不仅出现文人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百姓绘画也发展起来。‎ ‎(3)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他们常用散曲来抒发郁闷的心情。马致远的这首元曲刻画的是天涯孤旅的哀愁。‎ ‎ ‎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以后,士风颓靡。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主要表现就是迷恋戏曲。《旷园杂志》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者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 材料二 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这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材料三 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装、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最终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材料四 京剧被称为“国剧”“国粹”,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认可,但有人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任其衰亡就是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原汁原叶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京剧形成的条件。‎ ‎(3)结合材料四,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京剧艺术?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原因:士大夫的推动;戏曲的平民化。‎ ‎(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 文化:传统戏剧和文学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各种戏剧的交融发展为其提供了艺术借鉴。‎ ‎(3)看待: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合适的。理由: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国家应当珍惜和保护京剧;京剧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地适应时代的潮流。‎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