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04+王安石变法(练)-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选修1)
一、选择题 1.王安石变法遭到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强烈反对,主要因为王安石的变法措施触犯了他们的既得利益,这些措施包括 (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保马 法 ④将兵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2.《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也都必须接受贷款。对此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 ) A.改革方法“一刀切”的做法使解困之举变成了变相剥削 B.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 C.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 D.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不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C的“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的表述和题干不一致,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项。“ 地方官就硬性摊派”表明A项正确。“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也都必须接受贷款”表明B项正确。其他各项均能从材料中找到对应信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内容 3.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其根源是: 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负面作用 ②“不抑兼并”政策的影响 ③民族关系紧张,战争不断,造成对社会经济的严重破坏 ④奸臣当道,皇帝昏庸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4.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A.北宋中期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局面 B.“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C.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关键在于准确的提炼材料直接体现的信息是收支的数据现象,从对比表中只能反映北宋出入不敷出,财政危机,故选A。B项是表格数据出现的原因,数据本身看不出;C项是表格数据出现的原因,数据本身看不出;D项是表格数据出现的原因,数据本身看不出;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背景 【名师点睛】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在解答本题型时,第一步,要仔细读表格,对表格要“三看”:一看表格所反映的时间、空间, 界定大体范围;二看表格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表格的关键信息,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数字信息, 明确内涵和外延。第二步,要高度关注提示语,提示语是指题干中的限定词和答题要求等,表格类题目中的提示 语是解题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第三步,捕捉表格中潜在的动态信息,即读出表格中所 蕴含的变化,态势等。第四步,联系所学知识,利用阶段特征,分析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最终综合判断,得出答案。 5.王安石变法在京城附近实施一年多后,官员向宋神宗汇报说,地方治安大有好转,“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主要体现了王安石哪项变法措施的作用( ) A.均输法 B.市易法 C.保马法 D.保甲法 【答案】D 【解析】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保甲法 6.“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是( ) ①以整顿吏治为中心 ②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 ③给北宋的统治者带来了转机 ④目的都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①以整顿吏治为中心是“庆历新政”的特点,王安石变法主要是解决北宋中期的危机,吏治不是中心;②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 ③给北宋的统治者带来了转机 ④目的都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是两者相同的地方。所以B正确。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措施 7.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 )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市易法、均输法 C.青苗法、免役法 D.保甲法、保马法 【答案】C 【解析】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内容 【名师点睛】王安石变法和“庆历新政”的比较 变法项目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相同点 背景 社会危机严重:政治危机、财政危机、边患危机 目的 巩固统治,挽救危机 结果 旧势力强烈反对,以失败告终 性质 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不同点 中心 整顿吏治 理财 措施 政治为主 理财、军事、取士等 影响 对缓和社会矛盾起了一定作用,但时间短,作用不大 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 程度 局部 全面 8.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宋神宗急功近利 B.宋神宗动摇不定 C.宋神宗反对变法 D.宋神宗软弱无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信息“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可以看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热一把冷一把,即摇摆不定。作为最高统治者,宋神宗态度的动摇不定,使变法的过程更加艰难和曲折。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支持王安石,变法顺利进行──态度动摇,1074年王安石辞职──1075年,恢复王安石职务,继续变法──和王安石意见不一,1076年王安石再次辞职,法令陆续废止,王安石退居江宁至死。故选B项。A、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统治者态度 9.司马光:“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争民,其害乃胜于加赋。”司马光的本质意图是( ) A.反对与普通百姓争利 B.反对王安石的理财措施 C.反对任何变法改革 D.反对向百姓增加赋税 【答案】B 【解析】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古代中国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司马光的态度 10.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以政府借贷方式收取一定的利息的有( )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青苗法 、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青苗法 D.市易法、募役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北宋王安石变法相关内容。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的“青苗法 、市易法”符合题干“以政府借贷方式收取一定的利息”要求。而其余ACD三项不能够从总体上体现题干要求,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移、丁口隐瞒、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簿……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答案】(1)法令:方田均税法。 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 (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 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2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归纳为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第二小问从王安石变法背景,即积贫积弱和社会矛盾等角度来回答。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和内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