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6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板块三现代史部分专题十三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对外关系课件(68张)
专题十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对外关系 板块三 现代史部分 知识框架 内容索引 考点知识夯实 考向命题研析 压轴大题导练 考点知识夯实 考点一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 民主法制的确立 (1949 ~ 1956 年 ) (1) 新中国的成立 —— 前提条件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2) 三大政治制度的形成 —— 奠基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民主法制的破坏 (1966 ~ 1976 年 ) “ 文化大革命 ” —— 践踏破坏 毛泽东想通过发动 “ 文化大革命 ” 把 “ 走资派 ” 篡夺的权力夺回来,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乘机兴风作浪,造成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 3. 民主法制的健全 (1978 年至今 )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 —— 健全完善 (1) 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指导思想上的 “ 左 ” 倾错误,平反冤假错案。 (2) 政治体制改革: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 ( 3) 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加强立法工作,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法律,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重点深化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体现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显著特征是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2018· 新课标全国 Ⅲ 卷, 30)1956 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 “ 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 这反映了当时 A. 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 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 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 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真题导练 抓题眼 1956 年中共八大召开,分析了当前的主要矛盾,进而提出党的中心工作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在法制建设上,也必须与之同步,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法制保障。 抓题眼 答案 √ 1.(2018· 绵阳模考 ) 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 ( 部分 ) ,据此可推知 对点训练 项目 中共 党员 民主 党派 无党派 工人 农民 解放军 归国华侨 少数 民族 妇女 人数 668 274 284 100 63 60 30 177 147 比例 54.48% 22.85% 23.16% 8.16% 5.14% 4.89% 2.45% 14.43% 11.99%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性质 B. 全国人民代表主要是由政协推选产生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 解析 根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无法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性质,故 A 项错误; 全国人民代表主要是由选举产生,故 B 项错误; 根据材料无法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故 C 项错误; 根据表中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的广泛性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人民民主原则,故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2. 世界银行前驻华代表皮特 · 鲍泰利教授说, “ 多党制并非民主的精髓,民主的要义是能够对人民负责 ”…… 基于这点认识,鲍泰利断言,中国很有可能成为 “ 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 ” 。鲍泰利断言的中国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民主制 D.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解析 √ 解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与材料中 “ 多党制 ”“ 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 ” 相符,故 D 项正确。 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 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即 “ 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和 “ 一边倒 ” 。 (2) 外交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 年 )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3) 步入国际舞台:日内瓦会议 (1954 年 ) 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 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1955 年 ) 上,周恩来提出 “ 求同存异 ”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友谊。 考点二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 中国 20 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 (1) 扬眉吐气: 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 (2) 跨洋握手: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 年 12 月,中美双方同时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 (3) 冰释雪融: 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 (1) 政策原则:新时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表现就是不结盟。 (2) 外交成就: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重点深化 ] 1. 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 (1)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原则。 (2)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5)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 影响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 (1) 根本原因:国家和民族利益,国家政权是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外交政策制定的首要目的和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 (2) 上层建筑即国家政权的性质,特别是阶级属性 ( 意识形态 ) 。 (3) 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 (4)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即国际形势的变化。 1.(2018· 新课标全国 Ⅰ 卷, 30)1948 ~ 1949 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真题导练 √ 答案 找错点 找错点 西方国家试探建交可能性不能说明放弃支持国民党;新中国同苏联等 17 国建交,标志着冲破了美国外交孤立;新中国积极争取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支持,不急于获取西方国家的支持。 2.(2016· 新课标全国 Ⅰ 卷, 31)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 1957 年的 17.9% 上升到 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找错点 新中国 1972 年之后才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全方位外交政策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的增加并不能说明中国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 找错点 答案 3. 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 “ 新的对外政策 ” 意图的是 A.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 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对点训练 √ 答案 解析 解析 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1953 年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材料中 “ 新的对外政策 …… 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 ” 相符,故 B 项正确。 4.(2018· 菏泽模考 )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 1950 ~ 2005 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 如图 。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 于 答案 解析 A. 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 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D. 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 √ 解析 根据图表得出,在 1978 ~ 2005 年这段时间里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内因是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外因是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因此,试图通过改善中美关系以遏制苏联,内因是主要原因,故 A 项正确 ;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至 1991 年苏联解体,此时的世界格局是两极格局,故 B 项错误 ; 根据 前面的分析, C 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 ; 美国 始终坚持称霸全球的战略,故 D 项错误。 考点三 祖国统一大业 1.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 一国两制 ” 构想 —— 理论提出 (1)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对台湾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2)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全面阐述 “ 一国两制 ” 构想。 (3)1984 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提供法律保证, “ 一国两制 ” 正式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1) 香港、澳门回归 —— 成功实践 首先成功实践了 “ 一国两制 ” 理论,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国耻,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 两岸和平交流 —— 关系发展 ① 1992 年底, “ 海基会 ” 与 “ 海协会 ” 达成了 “ 九二共识 ” 。 ② 1993 年,在新加坡实现了 “ 汪辜会谈 ” 。 ③ 2005 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到大陆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有力地遏制了 “ 台独 ” 的嚣张气焰。 (3)2008 年,两岸 “ 三通 ” 实现,使两岸关系揭开了和平发展的新篇章。 [ 重点深化 ] 比较 “ 一国两制 ” 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的异同点 (1) 相同点: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 不同点 比较项 特别行政区 民族区域自治区 设立区域 在港澳台设立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 自治制度 享有高度自治权 有一定的自治权 社会制度 仍是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解决问题 是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 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设立的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A. 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 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 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真题导练 √ 抓题眼 答案 抓题眼 万隆会议召开于 1955 年,和平统一祖国方针正式确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早于万隆会议召开;建国初,新中国以独立自主姿态步入国际政治舞台,当时并不是 “ 强国 ” 。 5. 邓小平说,在香港驻军是 “ 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 ” ,而且, “ 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也不管 ” 。邓小平在此强调了 A. 香港应作为中央管理下的行政地区 B. 驻军应该适当参与特区行政事务 C. “ 一国两制 ” 是因香港问题提出的 D. 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是回归的前提 对点训练 √ 答案 解析 解析 根据材料 “ 邓小平说,在香港驻军是 ‘ 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 ’ ,而且, ‘ 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也不管 ’” 可知,邓小平在这里强调的就是香港并不是完全的自治,而是 “ 一国两制 ” 之下的地方特别行政区,故 A 项正确。 6.1963 年,周恩来总理将对台政策归纳为 “ 一纲四目 ” 。 “ 一纲 ” 是指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 “ 四目 ” 则是具体的操作方案: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 “ 悉委于 ” 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等。该政策 A. 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B. 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 宣告了祖国统一方针的确立 D. 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 √ 答案 解析 解析 材料中 “ 台湾回归祖国后,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 ” 体现了原则性, “ 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 ‘ 悉委于 ’ 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 ” 体现了灵活性,故 D 项正确。 考向命题研析 新中国民主政治和世界形势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 考向一 主干知识迁移 命题点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3 年 1 月 1 日,《人民日报》在《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元旦社论里,把 “ 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 ” 作为三项伟大任务,向全国公布。材料表明新中国在政治上的时代主题是 A. 发展多党协商政治制度 B . 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 .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 答案 解析 解析 材料 “ 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协制度无关,故 A 项错误 ; 材料 与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无关,故 B 项错误 ; “ 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故 C 项正确 ; 这 与完成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遗留任务无关,故 D 项错误。 命题点 2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1969 年,尼克松曾说: “ 考虑到将来,在我和苏联人进行对话的同时,我也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 这反映出 A. 中国已成为超级大国争夺的中心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多极化趋势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 D. 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 答案 解析 解析 1969 年,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中美关系还没有恢复正常化,所以中国没有成为超级大国争夺的中心,故 A 项错误 ; 1972 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故 B 项错误 ; 20 世纪 60 、 70 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材料 “ 在我和苏联人进行对话的同时,我也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 看出多极化趋势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故 C 项正确 ; 60 、 70 年代世界格局仍然是两极格局,故 D 项错误。 史论链接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 中美关系正常化结束了长期的对峙,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历史学科中作用和意义的区别 考向二 能力方法渗透 命题点 3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中国外交 1977 ~ 1979 年间,中国领导人以及各类代表团的出访活动呈现迅速增长势头,该出访潮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的特殊历史作用主要是 A. 服务于资金技术引进的需要 B. 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 C. 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开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视野 √ 答案 解析 解析 文革结束后最重要的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引进资金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故 A 项错误 ; 全面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任务,故 B 项正确 ; 中美 正式建交与出访活动频繁互为推动因素,为此时中国外交的其中一部分,故 C 项错误 ; 开阔 社会主义建设视野并非重要作用,故 D 项错误。 方法点拨 ⊙ 历史作用与意义的区别 (1) 从积极和消极来看:历史事件的作用可分为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而意义一般只讲积极意义。 (2) 从逻辑关系深度来看:历史事件的作用一般只分析直接作用,而意义有直接意义和长远意义。 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 考向三 历史价值观引领 命题点 4 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主要领导架构中,中共和非中共人员各拥有 3 位副主席、 2 位副总理的职位;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构成中,中共与非中共委员的比例达 29 ∶ 27 。这说明 A. 中共践行了建国前的民主构想 B. 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得以贯彻执行 C. 中共开始与民主党派进行合作 D. 新中国政治体制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 答案 解析 解析 毛泽东在 1945 年发表《论联合政府》,阐述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1949 年 6 月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表示即将建立的新中国是一个广泛容纳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民主政权,据材料 “ 中共和非中共人员各拥有 3 位副主席、 2 位副总理的职位 ”“ 中共与非中共委员的比例达 29 : 27 ” 说明中共践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民主构想,故 A 项正确。 命题点 5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颁布了《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 A. 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B. 法律法规制定的越来越多 C. 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D. 人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 √ 答案 解析 解析 材料只是列举 1982 年的法律成果,没有涉及前后的发展状况,故 A 项错误 ; 材料 中的这些法律都是我国的基本法律,是其他法规的基础,故 B 项错误 ; 材料 描述了通过宪法与其他重要法律一起,构成了相对完备的体系,故 C 项正确 ; 材料 没有内容说明人民的法律意识,故 D 项错误。 史论链接 ⊙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执政党,这是决定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各级政权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 ⊙ 法制建设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大力普法。 民主政治建设曲折历程研究 考向四 学术成果创新 命题点 6 “ 文革 ” 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危害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 China Watch 》一书中写道: “ 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 ‘ 阶级斗争 ' 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 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A. 发生在 20 世纪 50 年代 B. 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 C. 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D. 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 答案 解析 解析 从 “ 少年们在 ‘ 阶级斗争 ’ 的借口下 ” 可知是文化大革命,其发生在 20 世纪 60 ~ 70 年代,故 A 项错误 ; 以 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与文化大革命不符,故 B 项错误 ; 文化大革命 破坏了文化教育事业,故 C 项错误 ; 文化大革命 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故 D 项正确。 史论链接 ⊙“ 文化大革命 ” 的启示 (1) 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 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 (3)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4) 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顺利通过宪法修正案 考向五 隐性社会热点 命题点 7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 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此规定意在 A. 强调宪法的性质与地位 B. 重申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C. 重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总结中国民主建设的经验 √ 答案 解析 解析 根据材料 “ 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 体现了宪法的性质,根据 “ 本宪法 …… 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体现了宪法的地位,故 A 项正确 ; 材料 中并没有公民政治权利的相关内容,故 B 项错误 ; 材料 中并没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内容,故 C 项错误 ; 材料 中并没有中国民主建设经验的相关内容,故 D 项错误。 史论链接 ⊙ 1982 年宪法是在 1954 年宪法基础上,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特别是 “ 文革 ” 的深刻教训,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而制定。它体现着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压轴大题导练 考 情统计 年份 类别 25 分大题 12 分大题 2018 年 全国卷 Ⅰ 村民自治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尚书 · 周官》中提到 “ 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 ” 。在古汉语中 “ 议 ” 包含了商讨、谋划、评价、抉择等含义。 “ 议 ” 的活动包含了三个要素:第一,通过语言进行协商 ( “ 语 ” ) ;第二,协商过程中有理性的思考 ( “ 谋 ” ) ;第三,协商的目的指向事情自身可能具有的最为恰当的解决方式 ( “ 宜 ” ) 。在典籍中, “ 所议之事 ” 主要是政治事务,如 “ 议储 ”“ 议兵 ”“ 议勋 ”“ 议罪 ” 等等,都可以归之为 “ 议政 ” ,即政治协商的范畴。在制度设计上,在上述所论及的先秦 “ 三朝 ” 25 分综合大题导练 制度 中, “ 治朝 ” 就是君臣之间每日的例行朝会,凡有官爵者皆可参加,讨论具体的政治事务。秦汉以后,随着皇权专制体制的确立, “ 朝议 ” 制度就逐渐成为国家决策的关键形式。具体而言, “ 朝议 ” 又有 “ 廷议 ” 和 “ 集议 ” 之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传谕旨,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 “ 廷议 ” ;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 “ 下其议 ” 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如九卿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等,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 “ 集议 ” 。 —— 摘编自卢兴、吴倩《中国古代政治协商传统的思想内涵与基本特征》 材料二 在 “ 一届政协 ” 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 “ 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 ” ,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使得建国初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究其原委, “ 一届政协 ” 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 摘编自覃敏健《试论 “ 一届政协 ” 的历史方位》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 “ 政治协商 ” 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 “ 政治协商 ” 制度建立的缘由。 (15 分 ) 指导语 ① 根据材料一 “‘ 所议之事 ’ 主要是政治事务 ” 。 ② 先秦 “ 治朝 ” 就是君臣之间每日的例行朝会; “ 议政 ” 只是在君主领导下的议政。 ③“ 缘由 ” :材料二 “ 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 ”“ 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 ”“ 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 ” 是关键句。 答案 答案 特点:协商议政形式不断规范,发展固化为政治制度;协商议政的事务广泛;君主是协商议政的主导者。 缘由:近代中国社会对民主政治有强烈的诉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民主为治国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管理需要;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古代治国以和为贵精神的影响。 ( 答出三点即可 )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和新中国关于 “ 政治协商 ” 的不同及二者产生的相同政治影响。 (10 分 ) 指导语 ①“ 不同 ” :可以从组织 “ 政治协商 ” 的目的,组织者的阶层利益,参与者的主体地位来进行比较即可。 ②“ 相同政治影响 ” :需从其对决策正确性的保障上,对社会矛盾的缓和,对执政效率方面进行叙述。 答案 答案 不同:协商的根本目的不同:前者实际上是君权的辅助形式,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君权的统治;而后者目的是协调利益关系以实现个体和集团的合法权利。 协商主体的地位不同:古代 “ 君 ” 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决定权,而 “ 臣 ” 和 “ 民 ” 的地位是从属性的;而现代政治协商在民主制度框架内进行,协商中的个人之间、党派集团之间都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每个协商主体都享有生命、财产、言论等多方面的自由权利。 ( 答出两点不同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 影响:政治协商在制度上为政治决策过程规定了理性协商的程序,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执政效率,缓和社会矛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宣传画是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很强的政治、文化色彩。 12 分论证题导练 图一 图二 提取反映两幅图片历史变化的一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2 分 ) 指导语 ①“ 信息 ” :图一体现了中苏友好关系,图二体现了中苏关系恶化。 ②“ 说明 ” :可以结合 50 年代初中苏关系的史实和 50 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恶化的史实进行说明。 答案 答案 示例:信息:中苏关系从友好到恶化。 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中国实行 “ 一边倒 ” 的外交政策,中苏结盟。后由于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的分歧及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中苏关系恶化。 方法指导 提取信息说明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第一个 “ W——what ” :提炼信息是什么 ( 观点 ) 。观点不是显性的,需要结合试题的文字、图片、表格等隐含的信息,提炼出一个明确的观点即可,不必贪多求全。 第二个 “ W——why ” :说明为什么 ( 论证 ) 。说明和解释你所提炼的观点,要求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据准确,史论结合,至少选用两个史实,注意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