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1第49讲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1第49讲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学案

第49讲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 ‎(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2.内容 ‎(1)“二一九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得到一块须高价赎买的份地;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 ‎(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进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的近代化。‎ ‎3.评价 ‎(1)进步性: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 ‎(2)局限性: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二、日本的明治维新 ‎1.背景 ‎(1)国内危机:幕府专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危机:黑船来航,民族危机加深。‎ ‎(3)武装倒幕的成功:成立明治新政府。‎ ‎2.措施 ‎(1)政治: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近代天皇体制。‎ ‎(2)经济: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3)文化:推行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社会习俗推进西化。‎ ‎(4)军事:建立近代化军队并辅以武士道教育。‎ ‎3.评价 ‎(1)积极性:逐渐摆脱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的强国;为邻国提供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三、戊戌变法 ‎1.背景 ‎(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根源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直接影响。‎ ‎(4)维新派的准备:创办学堂,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力倡维新;公车上书,恳请变法;创办报刊,传播维新;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展开论战,挑战顽固。‎ ‎2.内容 ‎(1)政治:允许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等。‎ ‎(2)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3)军事: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 ‎(4)文化教育:促进西学传播,废除八股。‎ ‎3.结果: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4.评价 ‎(1)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上: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4)社会生活上: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1.(2016·全国甲卷,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练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答案 (1)特点: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 ‎(2)影响: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1901年,清政府……编练新军,操练新式枪炮”得出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并且使用新式兵器;根据材料信息“‎ ‎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得出当时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根据材料信息“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服役期3年”得出有固定的服役期限。第(2)问,根据材料可知创办了近代化的军队,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的近代化;根据材料中“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可得出新军后来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要力量。‎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答案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比较。第(1)问,从材料信息看,清末新政主张学习西方,由清政府主导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说明注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也属于戊戌变法的内容,属于两者的共性。第(2)问,戊戌变法失败了,清末新政取得了较大成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首先是主导者的不同,前者是维新派和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后者是掌握清朝实权的慈禧太后;从材料信息看,新政得到了地方实力派的大力支持,戊戌变法则遭到地方实力派的抵制;另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推行的过程不同,面临的国际形势也不同。清末新政之时,正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起云涌之际,清政府的新政本质上是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运动。‎ ‎3.(2014·山东文综)[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答案 (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解析 (1)关于二人的在改革问题上的相同之处,重点强调二人都主张进行变革。‎ ‎(2)关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不能实现的原因,首先要注意,光绪帝主张改革,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与维新派的主张有本质的区别,故不可能实现。‎ 课时作业 ‎1.(2016·大连二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刚被赐进士出身的康有为,痛斥科举使国人闭塞愚盲。过去闭关自守,愚弄国之百姓,尚可天下太平;如今海道大开,万国交通,竞逐富强,生死存亡之时,再以科举闭塞民智、窒息人才,亡国灭种,则指日可待。科举积陋已久,变科举、倡新学、开民智、求人才,在当时已有共识。庚子之乱后,清廷变法新政,封疆大吏张之洞等要求变通科举。终于到光绪三十一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主稿,请立废科举。待最后一根稻草压断了骆驼的脊背后,皇上只得诏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 ‎1905年废除科举,科场改做学堂,各地新学堂数以每年一万所左右的速度增加。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有六万多所新式学堂,学生数将近两百万。新学堂培养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接受启蒙思想,崇尚科学民主,掌握了现代知识与思维方法。新式文人学习各种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接受科学进步、民主自由新思想。这些思想无不冲击着传统儒家的观念与价值。但科举制度废除后,传统文人感到无所适从,废除科举与传统文人的失落,使儒家主体的传统文化失去其制度与个人的保证,最终导致传统文化的危机。‎ ‎——摘编自周宁《蓦然回首:废除科举百年祭》 ‎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废除科举制度进行评价。‎ 答案 (1)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科举制度落后、闭塞,不能选拔出适应近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清末新政的推动;袁世凯等人的努力。‎ ‎(2)评价:积极方面:建立了新式学堂,培养了许多适应近代化需要的新式人才,有力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冲击了儒家传统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消极方面:造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失落和不安;导致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政治的一度不稳;传统文化一度遭到冲击。(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1)依据材料“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刚被赐进士出身的康有为,痛斥科举使国人闭塞愚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科举制度落后、闭塞,不能选拔出适应近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依据材料“庚子之乱后,清廷变法新政,封疆大吏张之洞等要求变通科举。终于到光绪三十一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主稿,请立废科举”信息可知是清末新政的推动和袁世凯等人的努力。 ‎ ‎(2)依据材料“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有六万多所新式学堂,学生数将近两百万”“新学堂培养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接受启蒙思想,崇尚科学民主,掌握了现代知识与思维方法信息”等信息可以得出其积极影响:建立了新式学堂,培养了许多适应近代化需要的新式人才,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冲击了儒家传统观念;依据材料“传统文人感到无所适从,废除科举与传统文人的失落”信息可以得出其消极影响:造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失落和不安,传统文化一度遭到冲击。‎ ‎2.(2016·河南六市一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外侵内战,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的状况日益严重。一批有识之士纷纷为救活中国农村而加紧奔波,代表人物包括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等。史称“乡村建设运动”。 ‎ 梁漱溟的邹平乡村建设实验最初从兴办乡农学校(不久改称民众学校)、成立农业合作社、改良农业这三个方面展开,体现的正是上述培育现代合格村民的思路。他创立的乡村建设研究院采取了兴办乡农学校的方式来实施村民教育。1932年1月,训练部派师生300余人分赴各区乡,兴办乡农学校。这年冬天,全县共办起乡农学校91处,参加学习的村民3 996人。乡农学校起初设在条件较好的大村,每区5~8处,后来发展到几个小村合办。乡农学校接受研究院指导,学校辅导员全部由训练部学生担任。村民学习以3个月为期,课程为三民主义、精神陶冶、识字、史地、乡村自卫、农业科技等。除正规乡农学校外,一些村立小学还附设了乡农夜校,教育对象为全村男女老幼,学习内容为识字、时事、农业知识等。截至1933年冬,全县共开办了156处夜校,参加夜校的农民共5 241人。另外,一些村还设立了女子部或女校,向农村妇女传授家事、卫生及育儿知识。‎ ‎ ——宋乐颜《邹平的成年教育》第15期,‎ ‎1937年4月16日 ‎ ‎(1)根据材料,归纳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 答案 (1)活动:梁漱溟从学校教育、农业合作社、农业改良三个方面培养合格村民,以提升他们在政治、文化以及生活、卫生常识、农业科技等方面的素养。‎ ‎(2)评价: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在内忧外患、农村经济萧条的背景下为中国农村建设寻找的出路,有利于农村科技、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提高。但在近代中国未实现民族独立的背景下也注定了他们所进行的农村改良运动失败的命运。‎ 解析 (1)据材料中“最初从兴办乡农学校(不久改称民众学校)、成立农业合作社、改良农业这三个方面展开……培育现代合格村民”得出。 ‎ ‎(2)据材料中的背景“由于外侵内战,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的状况日益严重”得出必要性,据材料“教育对象为全村男女老幼,学习内容为识字、时事、农业知识等”“至1933年冬,全县共开办了156处夜校,参加夜校的农民共5 241人”得出有利影响,结合所学,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角度回答结果即可。‎ ‎3.(2017·上饶模拟)[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明代匠籍制度下的工匠必须定期到官府作坊服役,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低下。明代民户为三等,“曰民、曰军、曰匠”,匠户最为卑贱。其中“匠”世代不能转业脱籍,不得做官。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发布了班匠以银代役的法令,根据法令,凡愿出银者可以出银代役,不愿者仍旧当班,这是双轨并行的办法。清王朝建立后,于顺治二年就下令废除匠籍。班匠制度废除后,官营手工业缺乏必要的技术工匠和一般工匠,致使官营手工业逐渐趋于衰落。 ——转引自《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 材料二 1591年,丰臣秀吉颁布《身份统制令》,严禁士、农、工、商横向流动,农民不得弃农从商,武士不可获取町人与农民身份。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着手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并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转引自《日本的政治进程:从明治维新到“55年体制”》 ‎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和日本古代身份制度的共同特点。‎ ‎(2)分析中国废除班匠制度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身份制度改革的影响。‎ 答案 (1)特点:区分尊卑贵贱,工商业者地位低下,手工业者世代不能转业脱籍。‎ ‎(2)中国:提高了工匠的社会地位;减轻了工匠的负担;促进了商品经济和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致使官营手工业逐渐趋于衰落。(答出三点即可)‎ 日本:使低等级的居民在法律上获得了平等地位,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有利于不同身份的人自由流动,并可以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提取材料一“社会地位低下”“世代不能转业脱籍”“民户为三等”和材料二“‎ 严禁士、农、工、商横向流动”“农民不得弃农从商”信息,来概括中国和日本古代身份制度的共同特点即可。 ‎ ‎(2)中国废除班匠制度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一“官营手工业逐渐趋于衰落”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工匠的社会地位、手工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等方面来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身份制度改革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二“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居民社会地位提高、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 ‎4.(2016·衡阳三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声誉一落千丈,陷于危机之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存在种种弊病。大学与社会现实相脱离,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科学研究也不属于大学的职能。……科学研究在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充其量不过是副业而已。大学无论对德国社会的发展还是民族的统一均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大学不再处于进步的状态,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机构,大学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受到挑战。——兰伊春《论19世纪前期德国高等教育改革》‎ 材料二 俾斯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70年代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当其他国家的大学仍然瞧不起科学的时候,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全都是德国首创的。……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那种“系统学习”和“彻底精神”(或者叫做“彻底性”)在新的工业革命层面上得到了新的激励和发扬。……当代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对此作了这样的评论:“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 ‎——尹朝安《19世纪德国的崛起与制度创新》 ‎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德国社会发展影响。‎ 答案 (1)原因:①大学教育与时代发展脱节,不利于德国经济发展和民族统一;②大学课程设置、教育方法陈旧,科研不受重视,衰败之迹明显。‎ ‎(2)成就:强制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大学允许科学独立发展;科学发展创新了许多新形式;引领各国大学发展的新方向。‎ 影响:提升了德意志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激发了其创新热情,推动了德国19世纪晚期经济腾飞,从而成为世界强国。‎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大学与社会现实相脱离”得出大学教育与时代发展脱节;据“大学无论对德国社会的发展还是民族的统一均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得出不利于德国经济发展和民族统一;据“大学不再处于进步的状态”得出大学课程设置、教育方法陈旧,科研不受重视,衰败之迹明显。 ‎ ‎(2)第一小问“成就”,依据材料二中“70年代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得出强制推行义务教育制度;据“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得出大学允许科学独立发展;据“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得出科学发展创新了许多新形式;据“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全都是德国首创的”得出引领各国大学发展的新方向。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提升了德意志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激发了其创新热情,推动了德国19世纪晚期经济腾飞,从而成为世界强国。‎ ‎5.(2016·赣州期末)[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撒切尔夫人是在英国经济地位更加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上台组阁的。她主张放弃扩大政府开支、大搞福利,以刺激需求的政策;采取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政策的首位。为此,自1979年5月入主唐宁街10号之后,便对英国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行了“激烈的改革”。她还认为英国企业过分国有化是英国工业日趋衰落的根源之一。为此,英国政府陆续把电讯、港口、航天、汽车等12家大企业,以不同形式私有化了,价值50亿英镑的煤气公司等企业到1986年也出卖了。‎ 改革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首先取得了成果,通货膨胀率从1979年的13.3%下降到1985年的5.5%。但是紧缩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失业,英国的工业基础也萎缩了。首相强调她的政策已见成效,不仅顶住一些经济学家和工党的猛烈攻击,而且一再改组内阁,撤换了反对现行经济政策的大臣。撒切尔夫人的改革终于使英国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1986年,英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为3%,比美国或世界上其他三大工业国家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中的任何一个都快。‎ ‎——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1945~1988)》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撒切尔夫人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切尔夫人改革的影响。‎ 答案 (1)特点:改革取向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改革理论是货币主义学说;改革过程充满了艰难和曲折;改革成效明显,取得了成功。‎ ‎(2)影响:改革使英国逐步摆脱经济“滞胀”(回答经济增长较快,通胀率降低亦可);英国经济向“多市场,少政府”转变;推动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如答加大了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亦可给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中的“放弃扩大政府开支、大搞福利,以刺激需求的政策;采取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政策的首位”和“她还认为英国企业过分国有化是英国工业日趋衰落的根源之一”可以得出改革取向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改革理论是货 币主义学说;“首相强调她的政策已见成效,不仅顶住一些经济学家和工党的猛烈攻击,而且一再改组内阁,撤换了反对现行经济政策的大臣”可以得出改革过程充满了艰难和曲折;“撒切尔夫人的改革终于使英国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表明了改革成效明显,取得了成功。‎ ‎(2)根据材料中的“紧缩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失业,英国的工业基础也萎缩了”可以得出加大了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撒切尔夫人的改革终于使英国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1986年,英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为3%,比美国或世界上其他三大工业国家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中的任何一个都快”可以得出改革使英国逐步摆脱经济“滞胀”,英国经济向“多市场,少政府”转变,推动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