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教案
高考研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 [全国卷5年考情分析] 试题来源 引文出处 设问方式 关键词 命题特征分析 2012全国卷 白寿彝《中国通史》 目的类、原因类 汉代,王莽币制改革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其中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成为选材热点。 (2)从问题设计看,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强,第(1)问和第(2)问之间有一定逻辑关联性,学生若在第(1)问判定失误很容易导致第(2)问答案偏离。 (3)从设问方式看,多采用内容类(3次),比较类(2次),原因类(3次),特点类(2次),作用类(8次),注重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特别是对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和分析。 (4)从关键词看,以古代中国史为主,着重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涉及了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 (5)从与教材的关联度看,古代史试题与选修教材内容无直接联系,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有一定的联系,目前仅涉及清末新政一道题 2013全国卷Ⅰ 《清德宗实录》 比较类、原因类、实质类 晚清,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2013全国卷Ⅱ 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背景类、比较类、作用(影响)类 唐朝,两税法改革 2014全国卷Ⅰ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特点类、作用(影响)类 魏晋,法律改革 2014全国卷Ⅱ 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背景类、作用(影响)类 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 2015全国卷Ⅰ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内容类、作用(意义)类 唐代,币制改革 2015全国卷Ⅱ 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原因类、作用(影响)类 清代,养廉银制度 2016全国甲卷 《清史稿》等 特点类、作用(影响)类 晚清,军事改革 2016全国乙卷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内容类、作用(意义)类 唐太宗,谱牒改革 2016全国丙卷 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内容类、作用(意义)类 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 考查某一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以及影响 [例1] (2016·全国丙卷)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等信息概括。第(2)问,结合时代背景从孝文帝改革的意图、决心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 运用改革的有关理论考查陌生的中外改革 [例2] (2016·全国乙卷)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解析] 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等概括回答。第(2)问,可以从对皇室地位、政治秩序、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等影响的角度回答直接与间接作用。 [答案] (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从近代化角度考查中外改革的背景、举措及作用 [例3] (2016·全国甲卷)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第(1)问,应最大限度地挖掘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回答。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的特点,首先要根据材料概括得出新军在哪些方面比八旗军新,材料展示的内容有西法训练与新式装备、实行的是全国招募与固定服役期限等。第(2)问,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要考虑改革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从军队近代化建设和瓦解清王朝统治的角度思考。 [答案] (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 (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 考查相似或不同改革的分析比较 [例4] (2013·全国卷Ⅱ)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 。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赋税制度的改革,意在考查考生概括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中“土地兼并加剧”“租庸调制难以维持”“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等信息概括。第(2)问,从税制变革的特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商品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 [答案] (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 (2)简化了税制,扩大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 一、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1.改革的定义 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2.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②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二、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三、改革的一般原因 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 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埃及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 四、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 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五、评价改革的原则及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1.(2017·长春质检)材料 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官阶和俸禄均以“衡”的单位“石”来表示。到了汉代逐渐将官阶与俸禄分成两种方法表示,官秩(“秩”为官员等级标准,“禄”为官员的报酬)以“石”表示,如万石、二千石等;官俸则用“量”的单位“斛”来计算,如最高秩万石月俸三百五十斛等。 在隋唐时期官员俸禄形式主要有米、田两种。隋代官员的俸禄分京官、外官两种支付标准。京官按品级,外官按州、郡、县的等级计户食禄。除俸禄外还有职分田,以品为差,由一顷至五顷不等。 至于宋代则因货币的广泛流通,俸禄多以钱币计算。百官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料、纸笔、差费、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各种补贴,地方官则配有大量职田。而元代官员俸禄以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支付,地方官俸禄中无实物部分,但却享有职田收入,作为俸禄的补贴。到了明代则实行折色俸禄制,即以米为单位折算成钞、钱、布、银发给百官,并以货币为主。而清代官员俸禄是银米兼支,但以银为主。京官有俸银、禄米,外官有养廉银。 ——摘编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趋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影响。(9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万石、二千石”、“三百五十斛”“货币”可得出从实物到货币;据材料“隋唐时期官员俸禄形式主要有米、田两种”到宋代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料、纸笔、差费、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各种补贴” 可得出构成上由单一到多种。第(2)问,主要从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作答,积极意义从政治、经济方面作答即可。 答案:(1)趋势:形式上从实物到货币;内容构成上由单一到多种。 (2)影响:有利于对官吏的控制和限制其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古代俸禄总体偏低是形成贪腐之风的重要原因之一。(答出3点即可) 2.(2017·山西五校联考)材料 自汉文帝改革刑制以来,宫刑时用时废。……秦汉以来缘(连)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曹魏时期所定新律缩小了缘坐的范围,并开缘坐不及出嫁女的先例。南朝《梁律》进一步缩小缘坐的范围,创缘坐妇女免处死刑的先例。……曹魏《新律》将法定刑确定为死、髡、完、做、赎、罚金、杂抵罪七种。《北魏律》规定了死、流、宫、徒、鞭、杖六种法定刑,《北齐律》承其后,最终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这一时期的刑法制度改革,为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定型奠定了基础。从北魏、北齐开始,流刑已成为一种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填补了自汉文帝以来死刑与徒刑之间的差等。北周又将流刑按里程分为五等,使流刑更为规范化。 ——摘编自李超《中国法制史习题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影响。(9分) 解析:第(1)问,根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背景和法律的严酷性及不规范性等方面分析原因。第(2)问,从刑罚的度和刑罚的方式上分析其特点,从维护社会统治上分析其影响。 答案:(1)原因:社会动荡,需稳定政局;原来的刑罚不够规范、过于严酷,且随意性大;儒家“以礼入法”思想的影响。 (2)特点:法定刑规范化;行刑方式越来越简洁化;刑罚趋于宽缓。 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为隋唐以后封建刑法制度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3.(2017·唐山模拟)材料 隋朝至唐朝前期实行府兵制,“府兵之制,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轮换值班)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这一制度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到田地,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兵将平时不在一起,府兵服役期间免征赋役,但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武则天时期,均田制遭到破坏,战事日益频繁,贵族官僚将府兵作为家奴使用,府兵制走向崩溃。唐玄宗时期开始实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帅长期统帅一支军队。此后募兵制成为古代社会的主要兵制并不断发展完善。 (1)根据材料,比较募兵制与府兵制的不同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中后期募兵制产生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这一制度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到田地,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兵将平时不在一起,府兵服役期间免征赋役,但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得出府兵制下兵农合一,士兵应征时自备武器粮食;根据材料中“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帅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得出募兵制士兵由国家供养,形成固定隶属关系。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提高了军队作战能力,根据材料中“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帅长期统帅一支军队”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但是兵将之间形成固定隶属关系,易造成军阀割据。 答案:(1)不同:府兵制下兵农合一,而募兵制士兵由国家招募,当兵成为一种职业;府兵制士兵应征时自备武器粮食,而募兵制士兵由国家供养;府兵制将兵分离,而募兵制形成固定隶属关系。 (2)影响:减轻了百姓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提高了军队作战能力,增强了军事力量;兵将之间形成固定隶属关系,易造成军阀割据。 4.(2017·三明质检)材料一 18世纪以来,英国两党制逐渐形成。两党轮流执政使官员经常发生变动。官员的任用不仅以党派为基础,而且存在着许多暗箱操作,以至卖官鬻爵之事时有发生,使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1870年,格莱斯顿首相发布枢密院令,规定:一切文官职位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选拔。规定标志着英国现代文官制度基本建立。 ——摘自刘正涛《现代文官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材料二 英国坚持传统的“通才”观念。文官的考选标准及科目,注重一般的教育程度和基础知识,而不看重特殊或专门的技术与经验,认为文官需要广泛的知识和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种选拔人才的标准,使“专才”在文官队伍中地位低下且日益减少。……19世纪60年代英国着手改革,力求“通专结合”。“通专结合”要求公务员知识面宽广,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体现了既要重视公务员的知识和学历,也不轻视公务员的专业性和技能。 ——摘自宋世明《英国最早实行公务员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及确立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文官选拔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积极意义。(7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存在着许多暗箱操作”“公开竞争考试选拔”归纳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存在着许多暗箱操作,以至卖官鬻爵之事时有发生,使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1870年,格莱斯顿首相发布枢密院令”两句话分析原因。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省略号分层,从层意中分析变化及意义。 答案:(1)特点: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用。 原因:英国原有的官员任用制度存在暗箱操作、买官卖官、低效等弊端;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展开,英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科举制的影响。 (2)变化:从“通才”到“通专结合”。 意义:有利于克服用人腐败,增强官员素质,提高行政效率。 5.材料 1895年,户部奏请“各省挑精壮三成,其余老弱一概裁撤”。之后,户部又奏请裁减勇营三成。甲午战争后到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编练的新式陆军有四支:“定武军”(后改称“新建陆军”)、“自强军”、“武毅军”、“湖北护军营”。新军仿照德国陆军编制,按照德国的训练方法训练军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财政困难,大力发展工商实业,以增加税源。1896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1897年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6年,总理衙门议奏:“兴学诚自强本计,请由各省督抚酌拟办法,或既就原有书院量加课程,或另建书院肄习专门。”此后,各省创办了不少新式学堂。1897年,经总理衙门议奏后开设经济特科和岁举专科,以满足国家对变法人才的需求。1898年初,荣禄、高燮曾、胡燏棻分别奏请设立武备特科,所有武场一律改试枪炮。 ——摘编自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甲午战争后至戊戌变法前清政府改革的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与洋务运动的主要区别,并分析导致改革困难的原因。(9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户部又奏请裁减勇营三成”“甲午战争后到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编练的新式陆军有四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财政困难,大力发展工商实业,以增加税源。1896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各省创办了不少新式学堂。1897年,经总理衙门议奏后开设经济特科和岁举专科,以满足国家对变法人才的需求”,可概括总结甲午战争后至戊戌变法前清政府改革的内容。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洋务运动中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封建制度的特点,与材料内容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区别所在;第二小问,结合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状况以及清政府自身局限性和面临的统治危机等史实,总结清政府改革艰难的原因。 答案:(1)内容:裁撤旧军、编练新军;鼓励实业、设立商务局;兴办新式学堂、改革科举考试。 (2)区别:突破了洋务运动单纯引进技术和培养人才的改革模式,由器物层面进入制度层面。 原因:列强对中国利权的攫取;清政府财政危机;改革缺乏系统方案和长远目标。(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以期渐至富强”。同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之后新成立的练兵处拟定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1901年以后,清政府多次选派和奖励青年和官员出国留学。1905年,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1903年,清政府设立了商部,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公司法》、《奖给商勋章程》等。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清政府实行的新政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方面,但在执行过程中无力解决“新政”所需资金,只能加重旧税,增设新税……“新政”曾下令废止清朝长期实行的捐官制度,但实则一直存在,这就降低了官员的素质,助长了腐败……清末“新政”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命运,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摘自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 (1)有人说,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挽救民族危亡,顺应历史潮流而实行的一次真改革,请以材料一的史实加以说明。(9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末“新政”没有达到“渐至富强”的原因有哪些?(6分)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进行论证。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省略号分层,概括其层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所在。 答案:(1)说明:清政府改革军制,编练新军,有利于促进中国军事近代化;提倡出国留学,废除科举制,奠定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基础;振兴商务,奖励实业,有利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新政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客观上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趋势。 (2)原因:“新政”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金;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腐败日盛;新政许多措施推行过程中无法有效实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