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2017
河南省洛阳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 A.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 B.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 C.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 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 2.黄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3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不属于材料中董仲舒教育主张的是 A.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 B.主要对象是全体民众 C.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 D.人才培养为国家服务 3.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 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 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 B.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 C.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漫润 D.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 4.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 B.以天下为己任 C.提倡公平法治 D.反对宋明理学 5.“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毕阿斯把人的好行为归于上帝。他还说过:“挣钱的工作最使人快乐。”他认为只有人们富裕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这反映了他 A.提倡人民富裕和平等 B.以大量的财富支持城邦 C.以人为中心关注世界 D.要求人民听从上帝安排 6.但丁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据此可知但丁 A.批判宗教神学信仰 B.反对教会集权和腐败 C.主张君权高于教权 D.主张实行分权与制衡 7.路德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地宣传赎罪券功效的行径很是气愤。于是当时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1517年10月31日夜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这说明当时路德( ) A.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 B.信奉“教随国定”原则 C.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 D.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 8. 在欧洲,18世纪是法语的世纪,它的荣誉和它在欧洲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很多国王都成为法语迷,很多国家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都以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而感到自豪。这主要是因为 A.文艺复兴的推动 B.启蒙运动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9.在启蒙运动中,卢梭建议根据“普遍意愿”完全解除统治政府。最高权力由所有的人通过集体大会而不是民主代议机构来共享,这种统治是绝对的、不可分离的。由此可知卢梭 A.主张推行直接民主制 B.赞同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 C.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 D.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 10.爱因斯坦曾说,“不让任何人猜测这一点,牛顿的伟大成就真的会被其他的什么理论所代替。他伟大而明晰的思想将永远作为我们整个现代概念构架的基础而保留下来”。这句话旨在强调 A.牛顿力学被狭义相对论所取代的意义 B.牛顿力学是近代物理学最先成熟的体系 C.牛顿学说对科学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D.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 11.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这种看法 A.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 B.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文明进步 C.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 D.认为自然科学主导了文明进程 12.1894 年,赫胥黎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宁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这一主张 A.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理论渊源 B.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想的理论渊源 C.认为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并不适于人类社会 D.强调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宜扬社会进化论 1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近百年来,我们盲目抄袭德、日,失败了。又盲目抄袭英、美,失败了……这正如一百年前的盲目守旧一般,若明白这一点,旧的并非全该推翻,德、日、英、美也非全要不得。”这里钱穆主要强调的观点是 A.近百年来中国对外学习始终没有成功 B.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不应相互学习 C.中国对外学习的道路必然会遭到失败 D.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东西不应该盲目抄袭 14.有学者指出,道光年间(1820-1850年) 的士大夫阶层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在那个时代,虽然也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这种现象 A.显示了知识分子的清高 B.源自于政府的高压政策 C.不利于中国近代化开启 D.是对清政府的无声抗议 l5.1901年6月,有人在《清议报》上发表《立宪法议》一文,认为世界上有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三种。他认为“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这篇文章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A.李鸿章 B.梁启超 C.孙中山 D.李大钊 16.胡适在1917年从美国归来时表达了“二十年不谈论政治”的决心,也表达了整个新文化界的普遍情绪。他们认为,这些刊物的主要读者应该是还没有被“陈旧之物,腐臭之物”完全腐蚀的青年。这表明当时中国 A.学者们更提倡思想革命 B.新文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C.反封建专制已达到目标 D.民众对政治救国不感兴趣 17.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18.《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孙中山“三民主义”。其中指出“农民之缺乏田地论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 ,以均地力。……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上述主张意在 A.施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B.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C.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 D.立法保障工农的权利 19.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0.邓小平认为,计划经济不利于调动人民劳动的积极性,同时统购统销的方法不是按照需求,而往往是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进行分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非常重要的上游资源产品的价格总是被压低。材料反映了邓小平 A.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排除国家指导 B.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承认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模式 D.主张恢复市场的作用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1.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这里的“立论前提”主要是指 A.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 B.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 C.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 D.革命伟人的特殊经历 22.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风趣地用手比划着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摘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十年工夫完全可能。”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 ) A.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 B.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C.美苏等国垄断原子弹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3.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重点实施“以市场换技术”发展战略,技术引进成为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2002年,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2006年,我国提出和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种变化表明( ) A.我国科技由模仿走向了创新 B.我国科技过于落后 C.欧美对中国技术封锁日益严格 D.“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失败 24.1963年和1964年毛泽东对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认为:“中国文联及其所属的各协会,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 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这一观点( ) A.揭示了阶级斗争异常激烈的现状 B.说明新中国文艺事业未取得成效 C.错误估计了当时的阶级斗争程度 D.意在说明“双百”方针的正确性 25.1956年12月,我国文化部发出了《关于国营剧团试行付给剧作者剧本上演报酬的通知》,通知指出实行按劳取酬的原则,必须推行剧本上演报酬制度。上演报酬制度的确立反映出( ) A.市场调节机制指导文化建设 B.文化工作追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C.国家对戏剧文化发展的重视 D.知识分子的待遇落后于其他阶层 26.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该项规定的实质( ) A.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体现教育公平和民族平等 C.推进高考制度深入改革 D.加大少数民族的教育投入 27.雨果认为其作品《悲惨世界》是一面镜子,“镜子说出了真理,所以被人憎恨,可是这样并不能阻止镜子是有用的”。巴尔扎克也说他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由此可见,二者的作品( ) A.创作方法有同一性 B.取材来源十分广泛 C.真实反映社会现实 D.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28.据史蒂芬·法辛《艺术通史》记载,1874年,一群被巴黎沙龙拒绝的画家自行举办“艺术家、画家、雕刻家无名社团联展。“他们的作品不随时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绘画技法也有创新。后人称“他们的画作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标志者现代艺术的发端。“这次联展的著名作品是( ) A.大卫《马拉之死》 B.梵高《夜间咖啡馆》 C.莫奈《日出·印象》 D.修拉《大碗岛上的周日下午》 29.19世纪中期以后,钢琴采用铸铁的结构使琴的音色更浓厚而辉煌,钢琴加上踏板装置使琴弦之间相互发生共鸣。激发了浪漫主义作曲家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作灵感。这表明浪漫主义音乐( ) A.对外界环境有强烈敏感性 B.对演奏乐器有较高要求 C.已成为当时主流音乐风格 D.善于引发人的内心情感 30.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 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爵士乐在美国诞生后,迅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这说明( ) A.爵上乐的流行提高了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 B.通俗易懂的现代主义音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C.美国文化具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D.以反种族歧视为主题的作品顺应了时代潮流 二、材料阅读(共3小题,共40分) 31.(13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家和理性主义者曾在整个西方知识分子的心灵中建立两个相互补充的观念,这两个观念赋予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一种应付社会变化的行为模式,而这种行为模式在今日世界仍具有前进的力量。这两个现念是:一、自然秩序的观念,在不规则与混乱的表象下,自然是有其一定秩序的;二,人类天赋的观念,这种天赋最好称为“理性”,恢复“天赋”之道,只要提倡健全的——即理性的教育就行了。 ——摘编自《科学与理性的时代》 材料二 1764年,伏尔泰认为:“法国人什么都要晚一步,但他们终于也赶到了。启蒙之光已普照大地,日益深入人心,以至于稍有动静人们就会奋起。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都在为一场必将到来的革命播撒种子。“法国大贵族塞居尔说道:“伏尔泰吸引了我们的智力,卢梭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我们看到他们攻击旧制度,暗中引以为乐。我们同时享受着贵族阶级的利益和平民哲学的愉快。“贵族出身的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揭示了国家的目的在于保护政治自由,而自由就是每个公民有权去做法律许可的事。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主要不是一个政治运动,而是一个思想运动。它寻求的是改革,不是革命,它的对象是受过教育的阶级,不是群众。除了卢梭以外,它对群众是表现出一种既蔑视又不信任的态度的。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十七世纪科学理论突破与启蒙运动的关系。(7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6分) 32.(12 分) 如何对待西方文明是近现代中国人一直以来探讨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医院以济疾苦。” ——洪仁玕《资政新篇》 材料二 我们已经说过,同、光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是很不彻底的.....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所学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的态度,时人定不容许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惜乎当时(注:19世纪末) 已届学绝道丧之际(根本就拿不出所谓“中学”来),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洪仁玕对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2分) (2)据材料二指出“物质改革”是指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对待东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2分) (3)据材料3 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的原因及其实战。(4分) (4)材料四表明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 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阶段性特征。(4分) 33.(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注意到,中国历史是沿着分裂、混乱、统一,专制的圈子反复循环,紧随每一个混乱时期之后的是众多王位争夺者漫长而又无情的争斗,直到最后一个胜出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与人民无辜 受难,历史模式周而复始地循环着,要打破这一循环和为那些有识之士创造充分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以共和制或联邦制来代替君主制。在这种制度中,所有人都可实现其希望,行使其权利,并担任省与国家的领导。为实现这一目标,孙中山激励热爱自由的人们参加到民族革命中来,以推翻帝制与满清王朝,并引进近代共和制,摆脱外国的干涉和侵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自缔结和约以后,最初立法的缺点便立即暴露出来: 国家好像一下子就解体了。每个殖民地都成了一个独立共和国,都要求享有完全的主权。邦联政府被它的宪法弄得软弱无力,不再有共同的危险感作为它的支柱,眼看着船舶上悬挂的国旗被欧洲大国凌辱而毫无办法,而且当时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付印第安人和支付独立战争时期所举债款的利息。在邦联政府就要毁灭时,它正式声明自己无能为力,并向宪制权呼吁。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近代中美两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效果上产生较大反差的主要因素。(7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0:ABCBC BABAC 11-20:BCDCB ABCDD 21-30:ACACC BDCAB 二、材料阅读(共3小题,共40分) 31. (1)关系:自然科学与启蒙运动相互推进、互相影响。经典力学理论揭示了自然界运行的规 律,是人类对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鼓舞启蒙思想家运用科学法则来探究解决社 会问题的方法,提出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思想;这些理论和思想成为 启蒙思想家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任答3点,6分)启蒙运动解 放了人们思想,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科学的欲望,19世纪出现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自然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1分) (2)影响: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启蒙思想唤 醒法国民众的自由、平等意识;以法律形式颁布的《人权宣言》肯定了“天赋人权”等理 念,确立了法国大革命的主旋律;受启蒙思想影响的部分贵族,提出建立未来社会运 行的法律规则。(任答2点,4分)有些贵族仍在保护既有的利益和地位;亳无政治经 验的法国民众坚守自由、平等、“天賦人权”的信念,在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启蒙思 想的主旨。(任答1点,2分) 32. (1)态度: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2分) (2)事件:洋务运动(1分) 态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分) (3)原因:洋务运动失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3分) 实践:戊戌变法(1分) (4)态度:西方物质文明可以仿效,但政治文明要结合国情不可照搬。(2分) 特征: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阶段,学习西方的技术;甲午战争以后,学习西方的制度 和文化。(2分) 33. (1)思想:采用武力方式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相结合。(4分) 原因: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专制制度的争权不利于社会稳定。(4分) (2)因素:社会性质的差异;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差异;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否;专制思想是否根深蒂固;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7分,答出两点4分三点7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