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 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思想理论 学案
专题五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知识线索]——————专题知识视点 线索引领把握 线索1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逐步走向近代化。 线索2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经历了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及后期的困境、萎缩历程。 线索3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及通信工具、大众传媒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命题考情分析]——————透析命题规律 研析高考真题 考点一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考向一 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D____ 【解析】 本题关键信息是“1852年”“‘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1852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材料中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取代“中国产的土布”用于包装,说明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经济的中国销路不畅,故选D项;A、B、C三项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 2.(2016·高考课标全国Ⅰ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C____ 【解析】 材料表明,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生活日用品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中国市场,说明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的标志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A项错误;中国近代商品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始终未取代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向二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对洋务运动观念的认识 3.(2015·高考课标全国Ⅱ卷)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A____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倡导洋务的人冷嘲热讽,持鄙视的态度,这是因为清朝以来,国人长期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排外,故选A项。材料没有提及崇洋媚外、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列强侵略的史实,故排除B、C、D三项。 [主干提炼] 1.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破产,中国农产品日趋商品化,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洋务运动的兴起: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这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方式,顺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和趋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先后出现,成为中国社会新的阶级力量,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重难拓展] 1.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变化 (1)生产模式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织的分离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2)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 (3)生产力的质变:机器生产出现并扩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先后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中国近代的生产力水平。 (4)国内外市场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了国门,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内的关卡逐渐减少,这些虽然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掠夺,但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5) 经济政策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历了抑制商业、放宽限制、再到鼓励商业的演变。 2.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贡献 (1)思想上: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表明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使中国人的价值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化。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近代化运动从思想主张转变为实践活动,由军事技术领域发展到经济领域,并为进一步发展到政治领域奠定了基础。 (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1.(视角:自然经济的影响)1844年,米切尔先生曾将各种质量的中国土布样品寄到英国去,并且注明其价格。有人告诉米切尔先生,按照他所列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不能生产那种布匹,更不能把它运往中国。这说明( ) A.英国生产的布种类单一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违背价值规律 C.中国的传统经济仍然具有生命力 D.中国闭关政策没有质变 解析:选C。据题干“他们在曼彻斯特不能生产那种布匹,更不能把它运往中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传统经济仍然具有生命力,他的生产并不以仅仅供给自己家庭的需要为限,而且生产一定数量的布匹供应附近的市场,这种家庭手工产品成本低,英国曼彻斯特如果生产这种布匹,成本会增加,运到中国也不会有市场,是符合价值规律的, B项错误;故选C项。 2.(视角:列强经济侵略的影响)下表是1910年中国境内流通的货币形式。据此可以判断当时( ) 货币形式 百分率(%) 新的货 币形式 银币 中国银元 9.6 外国银元 43.4 铜币 新铜币 5.9 纸币 银两票 1.7 银元票 2 铜钱票 4 外国钞票 4.4 旧的货币形式 银锭 14 铜钱 15 ——据[美]郝延平《中国近代商业革命》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西方列强控制中国金融 C.中国融入世界市场 D.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压制 解析:选C。解读表格,可知当时市场中流通的外国货币点43.4%,可以说明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故选C项。自然经济在近代并没有完全解体,故A 项错误;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当时市场中流通的货币,中国货币占56.6%,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说了当时中国的金融状况,并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的问题,故D项错误。 3.(视角:洋务运动的特点)1865年清政府户部报告,1852年户部银库亏银190多万两,1853年亏银400多万两;战时银库每年结存的实银,1853至1857年间平均约11万两,而1858年至1864年年均只有6万两。由此可知( ) A.列强商品倾销加剧了白银外流 B.财政困难迫使政府放松对民族工业的限制 C.洋务运动缺乏充足的资金准备 D.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财政体系土崩瓦解 解析:选C。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面临资金等方面的困难,与材料中“1858年至1864年年均只有6万两”相符,故选C项。 4.(视角:经济观念的变化)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变化表明( ) A.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 B.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 C.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 D.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 解析:选C。据题干由对洋货的排斥到主动的学习洋货,仿制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体现了其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故选C项。商品经济并没有取代自然经济,故A项错误;题目强调的重点是变化表明什么,传统手工业品市场的萎缩不是本题表达的主 旨所在,故B项错误;追逐西方时尚并未成为社会的主流,故D项错误。 考点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考向一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2017·高考全国Ⅲ卷)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D____ 【解析】 D对:从材料中信息“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可推断材料中的现象为中日甲午战争后出现的。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困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兴办实业的限制,因而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A错: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是在1898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B错: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是在19世纪70年代,90年代趋向衰落。C错:19世纪末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应该是增多而不是减少。 2.(2016·高考课标全国Ⅱ卷)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 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D____ 【解析】 从题干中“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关键信息,可知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加强,故选D项。A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仅从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一件事不能说明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故B项以偏概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 考向二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2016·高考课标全国Ⅲ卷)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D____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时代背景解读图文信息。该火柴图案的主题是“抗敌”,主图是一顶大斗笠,上书“十九路军”,斗笠左右两旁分别有“振我中华”和“挽回利权”字样,这种设计是为纪念抗日的先锋十九路军。前方将士奋勇杀敌殊死抵抗,后方民众全力支持积极声援,体现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D项符合题意。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19世纪末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所以排除A、B、C三项。 考向三 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近代后期日本经济侵华的本质目的 4.(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B____ 【解析】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国统区”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实行的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故可知其发行“联银券”、“军用票”是为获得中国的物资维持战争,故B项正确;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故C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流通的货币,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理,故D项错误。 [主干提炼] 1.初步发展 (1)背景:甲午战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短暂春天” (1)背景:辛亥革命扫除发展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2)表现: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3.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1)国民经济的“黄金时期”: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基本统一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民族资本的萎缩:抗战时期,由于日军的毁坏和吞并、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和官僚资本的压榨,中国民族工业日趋萎缩。 (3)民族工业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在美国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榨下而陷入绝境。 [重难拓展] 1.民族工业发展与政治变革之间的关联 (1)19 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及启示 1.(视角:近代工业的特点)1916年,在全国产业工人中男工约有39万,女工约有24万,其中仅江苏、广东、山东、安徽、浙江五省女工就达20余万人。据此推断,上述五省( )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C.轻工业相对发达 D.政府鼓励女性就业 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20世纪初的中国,科技近代化还远未起步,女工所能从事的行业基本都是纺织、服装等轻工业,故选C项。工人人数的多少并不是衡量城市化进程缓急的指标和参考数,故A项错误;女工数量多与妇女地位的提升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且这里“显著”一词并无前后对比,故B项错误;政府的鼓励并不是主要原因, D项错误。 2.(视角:民族工业的地位)据统计,1920~1936年外国在华投资增加了95%,平均年增长率4.3%,是外国在华投资增加最多的时期,投资集中在金融、外贸、能源、钢铁和近代化运输等领域。这一现象导致( ) A.民众掀起收回利权运动 B.民族工业发展受到挤压 C.政府消极应对列强冲击 D.列强垄断国内主要行业 解析:选B。1920~1936年外国在华投资不断增加,体现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加剧,使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与挤压,故选B项。这一现象不能直接导致民众收回利权运动,故A项错误;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加剧,材料现象无关政府的应对态度, C项错误;材料现象无法得出列强已垄断国内主要行业的结论,故D项错误。 3.(视角:近代经济政策)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还颁布了《工业奖励法》,鼓励发展重工业。并提出重工业建设应由“中央予以指导,令各省分别举办”。而政府的投资主要集中于西北、西南等内地落后省份。这说明( ) A.我国经济政策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政治形势影响政府经济决策 C.我国经济建设效仿苏联新经济政策 D.我国工业布局趋于完全合理 解析:选B。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因此政治形势影响政府经济决策,故选B项。 4.(视角:经济举措的影响)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的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迁到了陕甘宁边区。这反映了(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国民政府准备持久抗战 C.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 D.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 解析:选B。据题干可知,是指面对着日军侵华,国内企业在政府组织下内迁的史实,可见其为持久抗战做准备,故B项正确。题干时间是1937年8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于1937年9月,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国共之间的战争,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并没有转移到西部,故D项错误。 考点三 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考向一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近代服饰的变革 1.(2014·高考课标全国Ⅱ卷)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B____ 【解析】 结合史实可知A项表述正确,但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错误;“易西服”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结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故C项错误;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的表述没有体现出易服的意义,故D项错误。 考向二 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2.(2017·高考全国Ⅲ卷)20世纪30 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B____ 【解析】 B对:据材料中信息“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可知,当时上海的婚俗体现了中西习俗的融合。A错:材料未能体现出民众婚姻是否实现了自主。C错:材料中只反映出婚礼习俗的变化,并未体现出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错: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并非受政府主导。 3.(2014·高考课标全国Ⅰ卷)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C____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20 年代,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较重,这会造成国产影片在上海以外地方放映时成本大大增加,而外国影片拷贝到中国并放映,其成本并无大的变化,因此出现了京津地区外国片与国产片放映比例远高于上海地区的情况,故选C项。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仅凭材料信息无法推知京津地区民众对外来事物是否更具热情,也不能推知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是否更加开放,故排除B、D两项。 [主干提炼] 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1)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建筑等开始在中国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出现。 (2)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3)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前后,“剪辫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交通、通讯与传媒变化 (1)19世纪60~90年代:轮船招商局、唐胥铁路、有线电报、《申报》等在中国出现。 (2)辛亥革命前: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3)清朝晚期:电报、电话开始出现,民国时期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 (4)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年):中国的航空业起步;报刊业获得发展;影视业发展。 [重难拓展]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社会习俗变化的特点 (1) 近代中国随着列强的侵略,特别是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中国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及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具有逐渐西方化,逐渐求奢的社会意识,摒弃男尊女卑等级观念,增强平等意识的特点。 (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及思想观念的变化,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呈现出新旧冲突、中西碰撞与交融的特点。 2.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1)外界因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商店、银行等,租界里的西方人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过来。 (2)政治因素: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3)经济因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4)内在动因: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5)科技因素:自然科学的发展,火车、电灯、电报、电话等传入中国改变并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6)教育因素:新式学堂增加,接受新式教育人员的扩大,加快了新式生活的推广。 (7)思想因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传播了近代思想,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提高了接受新生活的能力。 1.(视角:社会经济与生活)郑观应在19世纪90年代初写的《盛世危言·商战》中,历数当时常见的日用洋货。以洋手帕为例,1859年由上海口岸进口约9万打,1869年时增为10万打,1879 年更猛增至35万打,十年内增加了2.5倍,到1889年又增至40万打。这客观上反映出近代中国( )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上海已经成为商业中心 C.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D.民众消费观念有所变化 解析:选D。据材料“以洋手帕为例,1859年由上海口岸进口约9万打,1869年时增为10万打,1879年更猛增至35万打,十年内增加了2.5倍,到1889年又增至40万打”可知洋手帕进口数量逐年增加,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使用洋手帕,这在客观上反映出近代中国民众消费观念有所变化,故选D项。 2.(视角:社会习俗的影响)有人认为:“戊戌推翻新政,一蹶不振,论者多咎变法之初不先变发,发短不可以骤长,不可以骤长,则面目形状既变,衣服装束不得不随之而变,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此人认为,“断发易服”可( ) A.推动变法成功 B.推动政治变革 C.推翻清朝统治 D.加速革命胜利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可知“断发易服”能带来政治变革,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3.(视角:西方观念的影响)1920年,上海政府发布布告,禁止“一切所穿衣服或故为短小袒臂露胫或摹仿异式不伦不类”,并称其“招摇过市恬不为怪,时髦争夸,成何体统。”“故意奇装异服以致袒臂、露胫者,准其立即逮案,照章惩办。”该布告表明( ) A.自由开放之风已渐入民间 B.五四运动促成国人思想解放 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逐步消除 D.政府公开反对西方生活方式 解析:选A。材料体现政府对开放的西式穿着传入中国的禁止态度,故选A项。材料未提及五四运动与国人思想解放,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男尊女卑的观念,故C项错误;政府禁止开放西式穿着不等同于反对西方生活方式,故D项错误。 4.(视角:影响社会习俗的因素)1935年4月3日,“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在上海市江湾市府礼堂举行。57对新人结成佳偶。没过多久,汉口、北平等地纷纷效仿,几乎每届都由市长等名流给他们证婚。这反映出( ) A.市民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B.追求自由观念深入人心 C.中国传统习俗逐渐消亡 D.政府积极推动移风易俗 解析:选D。婚礼仅是“生活习惯”的一种体现而已,不能反映其全貌,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是否为自由婚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仅是上海集体婚礼的开始,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上海市江湾市府礼堂举行”、“市长等名流给他们证婚”,集体婚礼体现了一定的政府鼓励行为,故D项正确。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 时间 阶段特征 成因 19世纪末 初步发展 (1)帝国主义资本输出;(2)清政府扩大税源;(3)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4)民族资产阶级收回利权的斗争 1912~1919年 短暂春天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辛亥革命的影响;(3)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1927~1936年 较快发展 (1)“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改订条约运动;(3)币制改革 全民族抗战时期 日益萎缩 (1)日本帝国主义沦陷区的殖民统治;(2)官僚资本的挤压;(3)战争破坏 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1)美国独占中国市场;(2)国民政府掠夺;(3)战争破坏 【对点训练1】(2017·甘肃二次诊断考试) 蒋立文认为,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开办银行,为工商业提供贷款服务;裁撤厘金、苛税;劝用国货、抵制洋货等。这些政策虽未完全实施,但在一定程度上( ) A.有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独立和发展 B.推动中国大批轻工业产品输入欧洲市场 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D.促使西方列强工业品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蒋立文认为,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开办银行,为工商业提供贷款服务;裁撤厘金、苛税;劝用国货、抵制洋货等”得出这些政策虽未完全实施,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独立和发展,故选A项。 2.多角度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1) 四个时间关键: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改革开放。 (2)变迁原因:“欧风美雨”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建国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是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 (3)变迁规律: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4)变迁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5)运用史观整合:运用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活史观整合西方文明在与中国衣、食、住、行、通讯、习俗等各方面碰撞融合中的变迁。 【对点训练2】(2017·四川绵阳三次诊断考试)作为一种西洋舶来器物,自行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中国社会。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却推广较少,这种情况表明,在近代中国( ) A.器物变革改变民众生活 B.近代化转型的过程曲折 C.政局动荡阻碍交通进步 D.排斥西方世界近代文明 解析:选B 。据题干可知,自行车广泛影响和改变中国社会,汽车却推广较少,反映了近代工业资本缺乏,说明近代化过程曲折,故选B项。题干没有涉及民众生活,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政局动荡,故C项错误;接受自行车和汽车说明没有排斥西方近代文明,故D项错误。 1.(视角:近代经济变化的特点)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地丁、钱漕、盐课等,其中地丁几占全部税收的三分之二;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关税、厘金和官业收入几占岁入的一半。从鸦片战争前后财政收入的变化可以看出( ) A.西方列强的掠夺 B.财政收入的减少 C.自然经济的解体 D.中外贸易的扩大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对比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即可发现,此前地丁税占三分之二,但是鸦片战争后,增加了关税、厘金等税收种类,且占全部税收的一半,结合所学可知这与中外贸易有关,说明中外贸易从小到大发展起来,故选D项。西方主要是从中国掠夺原料,而不是税收, A项错误;材料看不出财政收入的减少, B项错误;自然经济解体与材料意思无关, C项错误。 2.(视角:洋务运动的特点)汉阳铁厂创办时,负责提供设备的英方曾提出化验煤焦及铁砂样品的要求,但张之洞却认为“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照英国所有者购办一份可也。”结果由于设备与铁质不符,造成大量浪费。这说明( ) A.外国资本主义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B.洋务企业还不具备近代工业特征 C.张之洞思想观念落后于同时代的国人 D.洋务派仍然受天朝上国观念束缚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照英国所有者购办一份可也”,可看出他们骨子里依然有天朝上国的思想,故选D项。材料没有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阻碍的信息,故A项错误;洋务企业是中国最完整意义上的近代企业,故B项错误;张之洞能创办洋务企业,可见比同时代的中国人先进,故C项错误。 3.(视角:近代经济的变化)重庆市土货出口总值从1885年1 056 790海关两上升到1916年17 803 414海关两。出口货中的蚕丝、白蜡、猪鬃、牛羊皮、鸭毛、羊毛等全部或者部分销往国外。这一现象将会( ) A.加速农产品的商品化过程 B.导致传统手工业的彻底破产 C.促使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D.扭转中国对外贸易不利局面 解析:选A。据题干情境可知,重庆市土货出口不断增加,且主要以土特产和原料为主,反映了近代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故选A项。传统手工业的彻底破产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与民族工业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重庆市土货出口的增加不能反映扭转中国对外贸易不利局面,故D项错误。 4.(视角:近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如图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C.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 解析:选D。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故选D项。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故A项错误;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始于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是在一战期间,故C项错误。 5.(视角: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 A.有意贬损中国人道德水准 B.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C.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抵触 D.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解析:选D。从材料中的乘车文明规范,可知有利于市民公共道德培养,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乘车规定是符合文明规范的,不是有意贬损中国道德水准,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这些乘车规则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故B项错误;中国传统习俗也具有讲卫生、讲礼貌的内容,故C项错误。 6.(视角: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从1937年8月到11月,上海一地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机器设备12 400多吨、工人2 100多名。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将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 “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这说明( ) A.工业不平衡格局得到改变 B.国民政府干预经济发展 C.战争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 D.近代民族工业大量倒闭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将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可以得出战争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故选C项。新中国实施 “一五计划”后改变工业不平衡格局,故A项错误;据题干材料提供的时间上海民营工厂的内迁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的侵略,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民营工厂的迁移,故D 项错误。 7.(视角:古近代经济现象的阐释)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钱荒主要还是表现在基层市场的细碎性贸易中。至于铜钱向官府集中,同时在民间(富豪)沉淀,又往海外流失,则是导致钱荒的直接原因。然而,宋代铜钱的钱面值(名义价值)小于其币材值(实际价值),导致铜钱不断退出流通领域,乃是造成上述状况的深层原因。而两宋政府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钱禁”和“铜禁”法令则加剧了钱 荒和铜荒的程度。 ——葛金芳《宋代“钱荒”成因再探》 材料二 1843~1850年间银钱比价波动情势 年代 银一两兑换制钱文数 年代 银一两兑换制钱文数 1843 1656.23 1847 2167.44 1844 1724.12 1848 2299.34 1845 2024.74 1849 2354.98 1846 2208.36 1850 2230.32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代出现“钱荒”现象的原因。 (2)请根据材料二,分析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政府赋税政策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铸造铜钱利润低下、宋政府的冗费等方面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现象,据表格1843~1850年间银钱比价波动情势提供的数据可以判断;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回答。 答案:(1)原因:政府赋税政策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铸造铜钱利润低下;铜产量不足;贮藏金属货币;海外贸易导致铜钱流失周边各族和海外;宋政府的冗费。 (2)现象:银贵钱贱。 原因:列强对中国的鸦片走私和商品输出导致大量白银外流;鸦片战争高额赔款;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国内市场的扩大。 影响:政治上:清政府加大对农民的剥削,激化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受到冲击,破产加剧,人民生活日益困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