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山东常被称为“齐鲁之邦”这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下列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C. 因孔子收到历代推崇 D. 由分封等级体系决定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的时候,为了巩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分封功臣、宗室子弟及先代贵族的后代到各地做诸侯,以达到“封邦建国,以藩屏周”的目的;其中,齐为功臣姜尚的封地,鲁为宗室的封地,受传统宗法制的影响,山东称鲁而不称齐,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齐鲁的历史都源于西周分封制,排除。C项说法错误,称“鲁”是受宗法制的影响,排除。题干强调的是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而不是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2.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家国同构观念 C. 中央集权意识 D. 安土重迁理念 ‎【答案】B ‎【解析】‎ 解答本题时注意关键语句“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的特点: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结合,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故B项正确;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宗法制虽然消亡,但这种“家国一体”的宗法观念却延续下来,A项只强调了“血缘”这一“家族关系”的信息,而国家政治未概括在内,故A项错误;材料中信息未体现中央集权意识,故C项错误;安土重迁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B选项。‎ 点睛:拓展思路:宗法制的影响(在当时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对现在的社会的影响)。其出题形式不外乎以下几种:追根认族、家谱、祭祖、家族、祠堂、父辈称呼等。读到题干中有以上几种信息时,其正确选项与宗法制有关。宗法制曾长期维系封建统治秩序,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统一与文化的形成具有积极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统与文化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但另一方面,具有血缘宗亲特征的宗法制不仅对后世政治带来“亲贵合一”政治特征,也不利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和社会大家庭的和谐相处。‎ ‎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并非以血缘为纽带,故C项错误;秦以前的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 ‎4.分封制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现象中反映分封制遭到破坏、趋于崩溃的是 ‎①“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②“烽火戏诸侯”‎ ‎③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 ‎④“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和“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表明,根据分封制确立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①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表明诸侯仍然遵守“随从作战”的义务;“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宗法制的原则,均不能反映分封制遭到破坏,排除含有②或④的A、B、D项。‎ ‎【点睛】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分派到地方的诸侯也可对下分封,从而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分封,西周诸侯与王室之间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天子正是通过分封制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统治。而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 ‎5.下图为“封”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写法,其形似植树于土堆之上,其本义为培土植树,后引申为堆、冢之义。这反映了分封制的内容之一是 A. 授爵 B. 授官 C. 授土 D. 授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培土植树”“堆、冢”可知,其与血缘宗亲有关,分封制的内容是把土地和土地上奴隶一起分封,材料中“培土植树”可知分封的内容是土地,C正确;官爵不符合材料主旨,A和B项错误;材料图片体现不出民的含义,D错误。‎ ‎6. 秦朝建立起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如下图所示。其中最能反映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的是( )‎ A. 皇帝的权力不受任何限制 B.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设立 C. 少府、治粟内史等九卿的设立 D. 地方分为郡、县、乡三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央集权制度。依据所学可知,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其基本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表现为皇权至高无上,权力不受任何约束。所以应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点 ‎7.如果说周天子和一般贵族还保持着比较密切关系的话,那么秦汉时代的皇帝与一般贵族和地主之间就已经存在着一条前所未有的鸿沟。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经济的形成 B. 权力结构的变革 C. 思想专制的加强 D. 宗法观念破坏 ‎【答案】B ‎【解析】‎ 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周天子和一般贵族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秦汉时期君主专制确立,皇帝权势突出,宗法关系绝对屈从于君臣关系。故答案为B项。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排除A项;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宗法观念仍然存在,排除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根据分封制和郡县制下不同的权力体系,以及周天子和秦汉的皇帝在这种权力体系中与贵族和官僚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确定答案。‎ ‎8.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 B. 对西周政治观念的彻底舍弃 C. 皇帝家族垄断国家政治权力 D. 强调了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突出皇帝称号,并且与三皇五帝进行对比,主要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秦朝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彻底抛弃,且政治制度具有继承与发展的特点,排除B。皇帝家族并没有垄断国家政治权力,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并不一定都是皇帝家族成员,排除C。“君权神授”理论体系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之一,与材料不符,排除D。 ‎ ‎9.据史料记载,秦朝的官吏须经过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经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朝 A. 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 B. 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 C. 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 D. 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 ‎【答案】C ‎【解析】‎ ‎“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说明秦代的任命官员方式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否则不予承认,故C正确;材料中是任命官员,不是官僚体系的变动,故A错误;材料论述的不是选官标准,故B错误;材料中只是考核后任命,不是任命后实施的考核,故D错误。‎ ‎10.《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 分封之制 B. 郡县之制 C. 郡国并行 D. 行省制度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白它讲述的内容,这段话其实是王夫之的《封建论》中的一部分,意思是关于封建和郡县之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前一句主要是论述“封建”,也就是分封制。与分封制相对应的就是封建社会的郡县制,是说郡县制度实行了两千年也没有人能更改,因此空白处最恰当的就是郡县之制,因此选择B选项。‎ 点睛:古文中出现的“封建”往往都指的是分封制,因为它的本意是封邦建国,因此是西周分封制的代表。而封建代表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在近代以后的事情,因此不要被干扰。在古代对封建和郡县研究比较多的是柳宗元,王安石和王夫之。这三个人都写过相关的作品,经常被引用。‎ ‎11.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说法本身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选项正确,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说明皇帝与其他人存在等差别。C说法中的两者没有必然关系。D说法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2.“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A.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B. 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 C. 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元代行中书省”“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是中央侵入了地方”可知行中书省是中央权力在地方的外延,这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地方的权力,故D项正确,B项错误。行省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不是限制皇权,故A项错误。削弱地方的权力不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故C项错误。‎ ‎13.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是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 A. 加强君主专制 B. 稳定政治局势 C. 削弱中央集权 D. 解决王国问题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郡县官吏消极观望……刘氏子弟发兵讨伐……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等关键信息可知,汉初实行封国制度有利于稳定政治局势,所以答案选B,排除A。C材料没有涉及。封国制度到了后来形成了地方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D。‎ ‎14. “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这反映出汉代 A. 皇帝亲自考查选拔人才 B. 无需通过考查即可任用 C. 孝廉是人仕的主要依据 D. 选官方式有一定主观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代的选拔官吏的方式。在汉代皇帝尚未亲自考查选拔人才,皇帝亲自考查选拔人才是武则天时期,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教材知识汉代的官吏也是需要通过考查才能任用的并不是无需通过考查即可任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孝廉”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信息来看材料是强调征辟的选官方式的确带有个人的色彩、带有一定主观性,故本题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方式 ‎【名师点睛】当今历史试题的选材很多是学生平时所从未接触过的,但无论怎样选材其实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它们的本来“身影”。因此,做此类试题时可以采取回归教材法,即根据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以及其发生的时间、空间等因素准确定位所考查的点是做对此类试题的关键所在。‎ ‎15.北宋朝廷尽收州县之财,州县日常开支全仰上司批拨。由于州县额定行政费用之外,所收赋税“不留盈余”。或者“水旱洊至,闾里萧然,农民菜色。而郡县且不能以赈救,而坐至流亡”。这说明了 A. 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划调整 B. 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C. 中央集权制阻碍社会进步 D. 过分削弱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后,地方无财权,当水涝灾害来临时,只能“坐至流亡”,说明过分削弱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地方行政区划导致经济发展不利,故A项错误;经济手段并不都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地方权力过于弱小导致现象,并不是说中央集权阻碍社会进步,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的影响要掌握。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北宋朝廷尽收州县之财,州县日常开支全仰上司批拨”切入,结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思考。‎ ‎16.“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名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这段材料谈论的是哪一选官制度的弊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材料“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可以看出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与人才培养脱节,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是先秦的制度;B项西汉的制度。‎ ‎17.元朝设置行省时,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看,汉中以及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与陕西中、北部差距较大;但是,行省划界时不将它们划入四川反而划入陕西。据此可以推知,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 A. 便于传达政令 B. 提高行政效率 C. 扩大国家疆域 D. 防止地方割据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汉中和安康应划入四川却划入陕西,制造地方行政管理的麻烦,出发点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故D项正确。由“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可知不利于行政命令的传达,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效率的内容,而是强调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排除B。行省制度的实行可能会扩大国家的疆域,但材料没有强调,排除C。‎ ‎18.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A. 汉代的尚书令 B. 唐代的尚书省 C. 元代的中书省 D. 明代的内阁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代废宰相,以殿阁大学士来为皇帝襄理文墨,备顾问,因此其“无相名”,后来并可以参机务,又“实有相职”,但内阁始终不是决策机构。故D正确;汉代的尚书令有决策权。故排除A;“唐代的三省制”其长官是宰相,不符合材料“无相名”的说法。故排除B;元朝的中书省行使宰相职权。故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19. 清代独创密折陈奏制度。所谓“密折”,其实就是“密奏”,一般只有皇帝和陈奏人知道。这主要表明 A. 清代皇帝更体恤民情 B. 清代皇帝较历代开明 C.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 清代已出现民主萌芽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清代独创密折陈奏制度,使皇帝了解到不少从一般题奏中无法了解的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扩大视野,所以允许使用的官员范围逐渐扩大。并逐步成为制度。密折陈奏,取消了内阁等许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宫廷决策的效率,同时也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结合所学,清朝时期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ABD三项都不对,这三项在材料中都无从体现。故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本题应采用特征法,特征法体现的时代或阶段特征。主要适用于题目中有明确特征要求或虽无明确表述但隐藏有特征要求的试题。解答问题时我们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抓住时代特征或阶段特征,然后在这个大背景下去判断正确答案。‎ ‎【详解】‎ 请此输入详解!‎ ‎20.万历初,张居正为首辅,人称“张相公”,他认为自己“所理者,皇上之事也,所代者,皇上之言也”,“居正请广纳阁员,诏即令居正推。居正因推礼部尚书马自强、吏部右侍郎申时行入阁。”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A. 皇权高度集中 B. 内阁首辅大权独揽 C. 形成君臣共主的理政格局 D. 内阁拥有国家政治的决策权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事件说明内阁大臣的权力较大,内阁属于皇帝的附属物,体现出皇权的高度集中。A正确;内阁首辅大权并不是独揽,B错误;古代属于君主专制,C错误;内阁参与决策,没有决策权,D错误。‎ ‎21.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答案】A ‎【解析】‎ 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并导致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故A项正确;明朝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故B项错误;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说明内阁议政功能没有丧失,故C项错误;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故D项错误。‎ ‎22.‎ ‎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 君权至上的后果 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来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态形式,故C项正确;君主专制被颠覆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B项错误;皇权至高无上,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23.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 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 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 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 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可知,当时雅典公民热衷于参政议政,B符合题意;A是材料现象;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期”,C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公民的参政意识较强,而不是思想纷争,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的掌握。解答该题要求学生注意材料时间信息“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的社会状况,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4.古代雅典某思想家认为,“没有比政治权力分配均等更为荒谬的了,应当作为权力分配主导原则的不是一种算术的(机械的)均等,而是一种几何的(按照公民的才能来划分等级的)均等”。这一观点旨在 A. 保障公民民主权利 B. 反对贵族把持政权 C. 鼓励公民理性思考 D. 确立民主政治基础 ‎【答案】C ‎【解析】‎ ‎“原则的不是一种算术的(机械的》均等,而是一种几何的”的信息说明鼓励公民不要机械思考,要从理性角度思维,故C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 ‎25.雅典城邦时代戏剧流行,在戏剧公演上众多的雅典公民在同一个场合中,在同一个时段里经历同一种感受,他们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政治中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这表明戏剧公演 A. 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开放性 B. 强化了雅典“人人平等”的原则 C. 调动了雅典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 D. 培养了雅典公民的集体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戏剧公演上众多的雅典公民在同一个场合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政治中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可知这种戏剧公演能够培养公民之间的情感和公民的集体意识,故D正确;戏剧公演是适用于众多雅典的公民,并不体现开放性,故A错误;“人人平等”的原则在雅典是有条件限制的平等,只适用于本城邦的成年男子,不适用于妇女、奴隶、外邦移民,故B错误;材料中并未突出戏剧公演与雅典公民在政治方面的关系,故C错误。‎ ‎26.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30万人,自由民约16.8万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4.5万人,外邦人约为3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 1万 B. 3万 C. 4.5万 D. 16.8万 ‎【答案】C ‎【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公民的概念。公民指的是本邦成年性的男子,所以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4.5万,所以答案选C,排除其他选项。‎ ‎27.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A. 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 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 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 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描述的现象表明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原始直接民主方法,由于公民的道德休养的差异,在投票中出现以多数票而不是以公正正义或真理来判断,体现它的弊端,故A项符合;陶片放逐法是针对所有公职人员而不是仅仅对将领,故B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D项表述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28.《十二铜表法》第八表有这样的规定: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不得以蛊术损害他人的庄稼。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材料表明罗马法律注重 A. 主权在民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天赋人权 D. 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C项是启蒙思想,排除;材料“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说明B项错误;材料“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处……罚金”“不得以蛊术损害他人的庄稼”“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 体现了对私人合法权益的维护,对权益纠纷的调节,故D项正确。‎ 点睛:材料“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处……罚金”“不得以蛊术损害他人的庄稼”“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29.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此语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 A. 社会变迁 B. 阶级分析 C. 道德标准 D. 文明传承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说明作者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评价罗马法的积极影响,即属于文明史观的视角,故答案选D选项,A、B、C三项含义与上述特征不符。‎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影响 ‎30. 古代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 )‎ A. 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B. 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C. 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 D. 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古代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因为思想而受惩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 ‎31.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答案】C ‎【解析】‎ ‎“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说明平民和贵族之间有矛盾,结合所学可知,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一开始贵族是享有很多特权的,而平民没有,所以平民就为了追求平等的权利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达到“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最终确定了双方平等的地位,故选C;“贵族的特权被取消”本身说法错误,A排除。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标志是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写的《民法大全》,而题干讲的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故B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排除;自由民不仅仅包括罗马公民,而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故D不符合题意,排除。‎ 名师点睛:古代罗马为人类文明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其法律,既体现了法律的权威,也反映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一种理念,这是通过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长期与贵族进行斗争才逐渐实现的。法律表面看来是冰冷的,但所蕴含的却是人们对理性的追求。它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体现的是对人权和人道的尊重,这是古罗马法律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一题就考查了罗马法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属于主干知识,涉及到了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个重要的历史核心素养。‎ ‎32.‎ ‎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 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 B. 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 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 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制定都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说明法制建设对于罗马帝国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 材料一 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候,建立候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认识。‎ ‎【答案】(1)原因:王室衰微;宗法制遭到破坏(血缘关系疏远)。‎ 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2)制度:郡国并行制。‎ 理由: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 ‎(3)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 ‎【解析】‎ ‎【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得出:宗法制遭到破坏。依据所学得出王室衰微。破解:“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得出: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2)制度:依据“诸侯王国、郡”得出郡国并行制。理由:依据“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得出: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 ‎(3)创新:依据“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得出: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作用:依据所学得出即可。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要求学生做到言之有理。可以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及地方行政的变革与国家的统一等方面分析。‎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处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 材料二 ‎ ‎ 希腊是哲学的故乡,三位希腊先哲都与雅典有关: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出生于雅典,而亚里士多德先在雅典学习,后又在那里讲学,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材料三 一位西方史学家在评价古希腊城邦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到它做到了什么。”有些中国学者认为,在伯利克里时代,尽管民主政治有了高度发展,但其本质仍然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是对奴隶实行专政的手段,所以不能过度美化。‎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 ‎(2)材料一对参加公民大会者有何限制?说明了什么?‎ ‎(3)材料二中的现象与材料一有什么联系?‎ ‎(4)结合材料三,如何评价希腊城邦的成就?(材料三中的观点可任选其一,也可表述自己的见解)‎ ‎【答案】(1)民主程度高,人民拥有主权.‎ ‎(2)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广大妇女、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说明雅典民主有很大局限性,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3)民主制度促进了雅典文化的繁荣和大量文化名人的涌现.‎ ‎(4)同意第一种观点.我们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在奴隶社会中,希腊城邦尤其是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这是推动希腊与世界进步的因素,其进步性是明显的.‎ ‎【解析】‎ ‎(1)根据材料“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可知人民主权,根据“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可知民主参与程度高。‎ ‎(2)根据“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可知排除了妇女、外邦人、奴隶,说明雅典民主具有局限性。‎ ‎(3)雅典民主政治为雅典文化繁荣提供了广阔空间。‎ ‎(4)可以从雅典民主的进步与局限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我认为法源于自然,而“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一些普遍的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这些原则永恒不变,这些原则也必须体现在法律中。 ‎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法的思想,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答案】(1)特点:皇权高于法律;儒家思想为法律的基础;礼法并用。‎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儒家和法家思想的影响。‎ ‎(2)思想:法律是理性的表现,是维护自由、平等、正义的工具;自然法。‎ 影响:维系和稳定罗马的统治;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许多制度与原则被后世借鉴。‎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得出皇权高于法律;根据“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得出儒家思想为法律的基础;根据“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得出礼法并用。‎ 原因:结合所学,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儒家和法家思想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回答。‎ ‎(2)思想:根据“自然界存在一些普遍的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这些原则永恒不变,这些原则也必须体现在法律中”得出法律是理性的表现,是维护自由、平等、正义的工具;根据“法源于自然”得出自然法。‎ 影响:结合所学,从维系罗马奴隶主统治、对近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与原则的影响分析回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