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中华文明的起源 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人类遗址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核心地区。从上图及说明中可以看出中国文明起源的显著特征是( ) A. 世界最古老的文明 B. 分布广泛,趋向多元一体 C. 分布均匀 D. 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中显示远古人类遗址的分布特点是较为广泛,但是主要集中于黄河中游一带。说明中华文明起源趋向多元一体,故B正确;图中没有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对比信息,排除A;地图显示古人类遗址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排除C;依据所学可知最早的远古人类是元谋人,并不在黄河流域,排除D。故选B。 2.《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后者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原始社会的解体 B. 私有制的产生 C. 国家的建立 D. 人性的退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可知私有制产生,故B 项正确;《礼记•礼运》记载的现象,已不是原始社会的现象,与原始社会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后半段的重点在于私有制产生,故“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现象出现,无关于国家的建立,故C项错误;私有制的产生为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不是人性的退化,故D项错误。 3.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这是因为秦国 A.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建立县制 D. 奖励军功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措施,大大激发了秦国上下参战的热情,自此秦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故D正确;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建立县制等都不能调动民众的参战热情,故ABC错误。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 诸侯争霸,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 C. 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 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经济变革决定政治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显著变革引起生产关系的剧烈变革,社会矛盾、阶级关系、人才、思想、制度都会发生变化。故D正确;A、B和C分别属于社会、政治和阶级的原因,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故选D。 5.《左传》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诸侯坐大 B. 王室衰微 C. 封邦建国体制瓦解 D. 经济领域变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领域的变革,地方诸侯势力大,出现了材料中王权受到挑战的现象,故D正确;题干设问是“根本原因”,而“诸侯坐大”“王室衰微”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材料反映了分封制的瓦解,也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排除ABC。 6.周初号称“千八百国”,春秋时还剩一百四十八国,战国初仅余七大国与十几个小国了由此现象可以推断( ) A. 周王朝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B. 战国时期统一趋势渐现 C. 先秦列国纷争局面结束 D. 必将由一国统一天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春秋到战国时期,各国间开展兼并战争,诸侯国家越来越少,统一趋势渐现,故B正确;材料中说明的是兼并战争促使国家的减少,不是民族融合的加强,排除A;先秦列国纷争局面结束是秦朝的建立,排除C;材料并不是说明战国的局面必将由一国统一天下,排除D。故选B。 7.《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 A. 耜耕 B. 牛耕 C. 耧车 D. 机耕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意思是,宗庙祭祀的祭品(当时叫做“牺牲”,主要包括猪牛羊),现在作为田间的劳动力。说明春秋时期牛耕出现。故B正确;耜耕是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排除A;耧车是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排除C;此时主要是牛耕,不是机耕,排除D。故选B。 8.《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 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 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 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答案】A 【解析】 【详解】 材料中“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反映了商鞅变法中“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的措施,商鞅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故A正确;材料信息与“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推动民族交融”无关,排除BC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联系所学商鞅变法的内容和特点分析解答。 9. 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是 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 “过犹不及” C. “仁者爱人” D. “有教无类”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孔子思想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自己想站立得住就要使别人站立得住,自己想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仁者爱人。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 10.某史学家在论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写道:“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这里的“新集体”是指 A. 诸侯 B. 卿 C. 士 D. 商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故C正确;材料中的“新集体”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崛起的新的社会阶层,诸侯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国君,卿是诸侯之下的社会阶层,商人在商朝时期已经产生,与材料时间信息不一致,故ABD错误。 11.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奈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 ) A. 变法违背民意 B. 变法深入贯彻 C. 变法遇到阻力 D. 变法宣告失败 【答案】B 【解析】 【详解】旅店店主不敢收留商鞅,说明了商鞅变法颁布的法律措施得到了深入贯彻,故B 正确;民主遵守了商鞅变法的律令,不是说明变法违背了民意,排除A;材料中说明变法执行到位,并不是遇到了阻力和失败。排除C和D。故选B。 12.“及至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制六合”采取的措施是( ) A. 确立皇帝制、实行官僚制 B. 建立刺史制、统一文字 C. 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D. 推行分封制、颁布严苛律令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的意思是说秦朝统一后实行怎样的措施去维护国家的统一。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C正确;皇帝制不是直接管理地方的措施,排除A;刺史制是汉武帝时期设立,排除B;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排除D。故选C。 13.“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中的这一材料反映出秦统一的意义是 A. 使人民脱离了强大诸侯国的控制 B. 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C. 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D. 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答案】D 【解析】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元元黎民”是指老百姓,材料“得免于战国”是指避免战乱,取得了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因此题干材料反映出秦统一的意义是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故D项正确。ABC三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 【点评】本题以《汉书》中的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对秦朝统一的意义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的分析理解。 14.“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主要体现了 A. 皇位世袭 B. 皇权至上 C. 皇帝独尊 D. 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大意是:秦代以前,民间都用金或玉作材料来篆刻印章,印章使用龙虎钮,喜欢怎样用就怎样用。秦代建立后,天子使用玉料来制作印玺,群臣从此都不敢再这样使用了。反映了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因此选C。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专题是高考的重点。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推广,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及清朝设立军机处等核心,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从命题看,着眼于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历史事件的背景、特征、影响等,并和当今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及世界史相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1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A.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 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 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 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反映的是郡县制,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形成了森严的等级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影响,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选官,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没有涉及到君主专制 ,排除D项。 【点睛】本题主要是理解材料信息,结合郡县制的影响回答。 16.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政治上创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巩固其统治,①②④说法正确;秦朝在统一之后,在地方推行的是郡县制,③说法错误;综上,故选C。ABD均含有错误选项③,排除。 【点睛】本题中的四方古印文只是做题的引子,实际上对解题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在阅读此类材料时,学生切不可拖泥带水,迅速跳过即可。 17.随着有关秦始皇的影视剧增多,某校高一学生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产生了研究兴趣。围绕他巩固统一措施展开了积极讨论,其中,秦始皇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 A. 统一文字 B. 统一货币 C. 焚书坑儒 D. 统一度量衡 【答案】C 【解析】 【详解】注意题目关键信息是“思想上”,焚书坑儒是秦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思想上”,排除。 18.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严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陈胜、吴广起义最直接的原因是他们因遇雨误期,而按秦律当斩,这背后的原因就是秦朝的暴政刑法的残酷;除此之外,秦朝时期的暴政还体现徭役繁重,赋税沉重。①②④符合题意;故B正确;统一度量衡是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③与题意部不符。排除A、C和D。故选B。 19.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 ) A. 严格的等级制度 B. 浓厚的宗族色彩 C. 皇帝非常勤政 D. 权力高度集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可以看出所有事件的决定权、法律和是非标准都由皇帝决定,突出体现了权力高度集中的特点,故D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等级制度的特点,排除A;宗族色彩不符合皇帝制度特点,排除B;材料中体现不出皇帝勤政的信息,排除C。故选D。 20.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 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民主法制国家 C.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 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 秦律的颁行只能说明秦朝运用法律维护其统治,不能体现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B项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ACD项,根据题干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创建皇帝制度,秦朝中央官制为三公九卿制;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即御史大夫;秦朝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此三项表述都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点睛】解答否定式(或逆向型)选择题务必要注意的两点:a.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而平时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b.此类题目较多地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结果、意义、影响等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 21.阅读如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A. 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B. 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 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可以看出,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对中央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A正确;材料是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没有不同时期王国数量的对比,无法得出王国数量“大大增加”,排除B;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不符合“西汉初期”,排除C;材料反映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无法体现西汉王朝四分五裂,排除D。 22.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A. 刘邦 B. 刘秀 C. 王莽 D. 项羽 【答案】A 【解析】 【详解】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在秦朝与新朝之间是西汉,故A正确;刘秀建立的是东汉,排除B;王莽建立的是新朝,排除C;项羽是秦末农民战争时期楚国名将,排除D。故选A。 23.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 A 废除宗法制 B. 采取郡国并行制 C. 加强皇帝制 D. 实行三公九卿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汉祖......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即可选出B项;A、D两项应为秦始皇,与题目中的信息“汉祖”不符;C项不能体现“周制”,故排除。 24.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A. 行政事务 B. 军事管理 C. 监察事务 D. 财政管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为了强化监察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监察事务。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25.西汉初年,诸侯“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轻则骄奢淫逸,重则联手对抗中央。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统一铸造货币 B. 颁布推恩令 C. 推行儒学教育 D. 建立刺史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因此颁布了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结果诸侯国被越分越小,逐步失去了与中央对抗的资格,故选B。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是政治问题,A和C分别是汉武帝执政时期在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推行的措施,并不能直接起到削藩的作用,排除;刺史制度的建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控,但仅是监察无法起到削藩的作用,排除D。 2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汉武帝大一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是( ) ①颁布“推恩令” 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北击匈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势力。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北击匈奴,保卫了汉室政权的稳固;①③④符合题意,故D正确;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的是秦始皇,与汉武帝大一统无关,A、B和C排除。故选D。 27.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A 皇帝幼龄即位 B. 宦官外戚专权 C. 黄巾军大起义 D. 地方军阀割据 【答案】B 【解析】 【详解】东汉中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故选B;皇帝幼龄即位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东汉末年黄巾军大起义是推翻东汉统治的原因,不是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的原因,排除C;东汉末年地方军阀割据,不是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的原因,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联系所学东汉走向衰落的原因分析解答。 28.“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文中评价的最可能是( ) A. 《史记》 B. 《神农本草经》 C. 《九章算术》 D. 《黄帝内经》 【答案】C 【解析】 【详解】书中记载了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田亩面积和谷仓容积的计算方法,可知与数学有关。《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故C正确;A属于史学著作;B和D都属于医学著作,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9.“汉朝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据此,对汉朝选官标准的判断,说法最全面的是 A. 以孝廉为标准 B. 以才学为标准 C. 以品德和才学为依据 D. 以贤良方正为依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汉朝察举制度…孝廉, 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可见,汉代选官标准是以品德和才学为依据。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进· 察举制 30.“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这首东汉末年的民谣反映了( ) A. 当时人民的愤怒情绪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B. 当时统治者对人民的蔑视和仇恨 C. 当时人民的彷徨和苦难 D. 当时统治者害怕人民起来进行起义的畏惧情绪 【答案】A 【解析】 【详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道出了农民誓死抗争的心声,故A正确;材料说明民众对于统治者的反抗决心,排除B;材料体现出农民誓死抗争的心声,不是彷徨、苦难和统治者对农民起义的畏惧,排除C和D。故选A。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31题24分,32题16分,共40分) 31.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周初形势图 图二 春秋争霸形势图 (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材料二 图三 图四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中国历史》 (3)列举至少两位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 (4)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案】(1)政治制度:分封制。现象:诸侯争霸。影响:消极:诸侯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积极: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2)新现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3)例如:孟子:人性善、仁政;墨子:主张节俭、“兼爱”“非攻”“尚贤”等。 (4)联系: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解析】 【详解】(1)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一地图中“镐京”和诸侯国可知是分封制。现象:依据图二“春秋争霸形势图”可知是诸侯争霸。影响:依据所学从积极和消极角度回答。消极的可以从诸侯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回答。积极的可以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回答。 (2)新现象:依据材料二图三的铁锸等和图四中“牛”可知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阶级:依据所学可知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出现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3)例如:依据所学从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以及主张回答即可;比如孟子提出人性善、仁政以及墨子主张节俭、“兼爱”“非攻”“尚贤”等。 (4)联系:依据材料一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依据材料二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的变革,依据材料三可知是思想文化繁荣。依据所学可知是政治、经济变革推动思想嬗变。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元帝时,丞相匡衡占地三十多万亩,还不满足,又扩占了四万多亩。成帝时的丞相张禹占地四万多亩,都是泾水和渭水灌溉的上好肥田。贵族官僚大地主占有大量良田沃土,广大农民却“无立锥之居”。他们的生活“有七亡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 材料二 “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东京莫与为比。” ——《后汉书·邓禹传》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后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2)材料二反映了东汉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3)这些现象的出现对当时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土地兼并严重。 (2)一些官僚宗族世代把持政权。 (3)一方面激化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造成中央政权的衰弱。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贵族官僚大地主占有大量良田沃土,广大农民却‘无立锥之居’”可知此时土地兼并严重。 (2)依据材料二“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可知东汉时期,一些官僚宗族世代把持政权。 (3)依据材料一的土地兼并和材料二官僚宗族世代把持政权,可知这些现象激化了社会矛盾、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以及造成中央政权的衰弱。查看更多